如何实施校本课程
A. 如何设计校本课程
这个关键看你想设计哪个科目的?然后根据这个学校现有的条件,结合科目的特点设计。相对来说趣味性要强一些。
B. 课程如何设置: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三级管理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阶段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国家不宜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做太多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之所以要以国家课程为主有以下原因。第一,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既保证了全体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也为学段之间的顺利衔接提供了保障,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或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第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的权利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以及教师等的课程意识还比较淡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与教学领导能力较弱,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方面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国家课程中的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都是集中了全国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甚至一流的科学家等参与研究、制定与设计和开发的,因此其科学性较强。
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并不意味着排斥或否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部分课程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学校应加大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进一步探索并总结地方、学校管理课程、开发课程的经验。
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将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C. 怎样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上篇:课程专家指导——校本课程开发:观念与操作
摘要: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由学校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或规定的课程科目,在分析校内外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自行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那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怎样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近年来,随着我国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随着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人们对特殊教育对象特点和需求的认识与研究逐步加深,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本刊曾陆续刊登了相关报道和各类研究文章。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全国聋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本刊派员全程参加了研讨活动,并在会议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特邀部分与会专家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代表撰文,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期“观点”选刊其中部分文章。今后,我们还将在本刊各栏目中继续就此话题展开进一步研讨,欢迎全国盲、聋、培智等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和特殊教育研究者继续关注,并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其研究,努力让课程改革之光真正照亮残疾学生的一生。
D. 课程如何设置: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三级管理
中小学生学什么?课程应该怎么设置?课程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如何实现?这牵扯到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局、学校、家长、学生等方方面面的机构和群体。我们必须了解,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期以来统的过死,地方和学校的权限太小,伸缩余地小。这种体制,既不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又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 1989年国家教委课题组对英国中小学课程情况进行了两个月的专题考察后,曾向国家教委提出专门报告,建议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十年后的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 那么什么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呢? 所谓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它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初中阶段所开设的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物理、化学都属于国家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如信息技术教育就属于地方课程。 所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如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的心理健康、语文学科的学法指导、名作赏析、阅读写作、英语(Q吧)学科的写法指导、英语兴趣小组、英语奥赛辅导等都属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来区分 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已往国家课程倍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不是互不相干的"三套"课程,而是彼此关联、内在整合的,因为国家、地方、学校这三类课程决策的权力主体是相互交往的,三者在交往中形成了课程变革的"共同体"。三级课程不存在说哪一级课程是高级的或重要的,哪一级课程是低级的或次要的。它们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整体,分别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承担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责任。各级课程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他们都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都要体现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个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 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着。教师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和校本化的能力。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给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余地。国家和地方课程主要解决一定范围内同一批受教育者的共同素质问题,而校本课程则是要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和兴趣。学校除了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外,还有权利选择经过国家、省级审查通过了的教材。 总之,本次课程改革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调整了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E. 作为校长,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采取什么措施
为保证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立足本校,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二、课程目标
1、开发目标
①主体性:课程编制以学校为主体,充分体现本校特色。课程编制充分尊重教师意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课程的编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②基础性:课程编制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③发展性:课程编制应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④全面性:课程编制以全面的、互补的课程设置来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培养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②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可行性原则:从本校教师实际特点和学校资源现状出发,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校本课程。
2、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从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课程设置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发挥教学的特点。
4、多样性原则:课程设置从社会多样化需要出发,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门类供学生选择。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1、课程结构设置
我校在2002年开发了《康杰人启示录》、《关公文化》、《灿烂的电脑文化》等13本校本课程,并以讲座的形式开设了校本课程。我们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下列选题及方向上开发校本课程:
①学生社团类: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其兴趣爱好,提高其艺术品位,组织如书法、绘画、器乐、健美操、跆拳道及球类等社团活动小组。
②学科竞赛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信息学奥赛辅导。
③课外延伸类:利用各学科的自编教材和选编教材,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④学术讲座类:利用教师、专家及社会多种教育资源,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培养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⑤校园活动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英语周、艺术节、校运会、元旦文艺汇演等,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展示、竞争等综合素质。
2、课时安排
年级
学期
内容
课时
学分
高一
上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运城》
18/18
1+1
下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运城》
高二
下学期
《学科竞赛》/《校本课程》
36
2
高三
上学期
《学科竞赛》/《校本课程》
36
2
3、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按学生兴趣选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学习状况选择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学有所长。
五、课程管理体制
1、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
组 长:黄孟强
副 组 长:郭林涛、郭树立
成 员:解良田、张世温、潘前进、任向阳、薛馥秀、何华堂、梁元成、李春草、梁宏康、卫会民、雷佩娟、雷爱萍、连 芳、张国保、焦均龙、景晓波、王铁锋、牛乾太、范进成、柴天平、王 华、高清泉、陈张英、乔芙蓉
(2)校本课程实施工作组
组 长:黄孟强
副 组 长:郭树立、郭林涛
成 员:梁元成、秦光明、李春草、朱 岩、程顺刚、邓凯、尉惠玲、
杨俊恒、雷爱萍、冯雷杰、郭六云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由教研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2、过程管理
①定题: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分析校内外教育资源;教师的素养、能力、特长、优势;学生的需求状况后,再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及项目框 架。
②申报:由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经过研究讨论后提出开课申请,提交开发方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建议等)
③审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开发方案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可同意开发,基本符合尚有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对不符合的指出研究方向,重新考虑课程的相关内容。
④开题:经审核通过后,可编入《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向学生公示校本课程开课计划,学生自主选择门类报名。
⑤原型评价: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通常安排在课程试验前进行,由学科专家负责实施。原型评价的范围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的呈现形式、课程内容组织、课时安排等诸多要素,目的是评定校本课程的质量,并及时发现和确定需要补充和修订的内容。
⑥课程实验:课程试验由学生担任被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及学科专家担任评估者,试验工作在小范围(一个教学班)内进行。评估者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有关信息,如课堂观察、检查学生作业、座谈、提问、问卷调查等方式。
⑦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由任教老师根据课程特点自己选定考核方法(如成果展示、汇报演出、办展板、橱窗或作报告),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
3、学生管理
①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成立新的班集体,选出班长配合老师管理班级。
②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平时考勤及考核情况(成果展示、汇报表演、调查报告等)综合计分,三年必须修满6学分方能毕业。
③定期进行评教评学,以便及时调整及改进。
④严格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对学生的出勤进行公示。
4、教师管理
①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②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③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④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⑤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⑥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课程实施步骤
1、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目标;
2、建构学校校本课程的框架设想;
3、形成学校校本课程方案;
4、组织实施校本课程开设:
①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对各类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讨论评估,教导处确定开设的课程和开设的时间,并安排指导老师。
②组织好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或课程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并由教研处审核备案。
③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该课程的特点,制定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制作教学用具,达到资源优化和共享。
④组织好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参省级、市级的课程研究。
⑤组织好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记录好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名单、先进事迹、荣誉称号等。
七、课程考核和评估
1、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导处负责。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内修满6个学分才能够毕业。
3、学分制的管理采用《学分卡》,学生凭卡上课,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和表现填写《学分卡》,每学期期末由教导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出勤率未达到规定课时的80%者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4、教导处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5、凡在国家、省级、市级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并可免修相应类别的校本课程。
F. 课程如何设置: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三级管理
所谓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它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初中阶段所开设的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物理、化学都属于国家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如信息技术教育就属于地方课程。
所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如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的心理健康、语文学科的学法指导、名作赏析、阅读写作、英语(Q吧)学科的写法指导、英语兴趣小组、英语奥赛辅导等都属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来区分
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已往国家课程倍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不是互不相干的"三套"课程,而是彼此关联、内在整合的,因为国家、地方、学校这三类课程决策的权力主体是相互交往的,三者在交往中形成了课程变革的"共同体"。三级课程不存在说哪一级课程是高级的或重要的,哪一级课程是低级的或次要的。它们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整体,分别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承担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责任。各级课程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他们都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都要体现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个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
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着。教师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和校本化的能力。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给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余地。国家和地方课程主要解决一定范围内同一批受教育者的共同素质问题,而校本课程则是要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和兴趣。学校除了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外,还有权利选择经过国家、省级审查通过了的教材。
这样的课程设置可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调整了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G. 如何设计校本课程
目前,校本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教改的核心领域之一。然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缺乏理性的思考与设计,显得有些盲目又混乱。为了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性,我们基于研究和实践,梳理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点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同,校本课程建设特别要注重如下三点:
其一,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为重心,适当注重特殊素质的发展。
课程设计的基本宗旨应在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从素质的性质来看,学生的素质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基本素质,这是指在各个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其他各层面素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素质,如性格、价值观、智力、身体素质等;二是学科素质,又称为学科素养,这是专门学科领域范围内的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外语素质等;三是综合素质,这是对基本素质和学科素质加以综合而成的素质,如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等;四是特殊素质,这是适用于特殊领域或特殊情境的素质,如书法特长、领导力、野外逃生能力等。对人生的成功与幸福来说,起特别重大作用的素质是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而且这些素质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受关注较少,而学科素质则在国家课程中受关注较多,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应该特别注重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围绕这些来建设校本课程,如性格发展指导课程、创造力课程等。
其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基点。
尤其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之下,每个学校都应该明确地树立自己的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其中包括学校的总体发展水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并围绕这些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其三,以学习为中心。
目前我国的一些学校逐渐走向以教为中心,这实际上是步入了严重的误区。当前,学校教育又重新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种转向在当前的西方国家已经比较普遍和深入,在中国也在逐渐走向普遍化和深入化。我国的国家课程,由于变革的周期较长,有些滞后,没有及时体现学校教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向;而校本课程,则由于变革周期较短,可以及时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因此可以及时而充分地体现学校教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向。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基于学习规律,体现学习的思路,从而便于学生高质量地开展自主学习。
课程要素体现“以学习为中心”
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是校本课程设计。校本课程设计要体现所谓的课程要素。目前关于课程要素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其划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在我看来,这种划分是严重缺乏逻辑的,也不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因为它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课程实施并不是课程设计本身应包含的一个要素,而是在课程建设完成之后进入的一个环节,即课程实施环节,这个环节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不属于课程设计范畴;第二,课程评价也不属于课程设计本身,它是在课程设计之外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对课程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材)的评价等,它不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上面谈及的一些范畴或者环节互有关联,但我们也应注意它们的差异,比如,学习评价是在课程范畴之内对学习的评价,是课程的一个要素,但我们不宜将课程评价与学习评价相混淆。
通过分析和整合历史上关于课程要素的各种观点以及课程建设的实际,可以找出课程的如下四个要素,这也是校本课程设计的四个要素:一是学习目标,即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关系到通过学习而要发展的学生的素质;二是学习内容,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内容;三是学习方式,即为达到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而采用的学习活动类型和操作样式;四是学习评价,即对学习活动的评判,包括学习起点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等。
校本课程建设的这四个要素,都是基于学习的。校本课程的文本,都要体现这些课程要素,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校本课程文本,分别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上体现这些课程要素。
三个层面让校本课程设计理念落地
课程建设不同于教学。我们大致可以把教育实践划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教育构建环节,包括课程构建、师资构建、教育制度构建、教育环境构建等;二是教育展开环节,包括教学、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三是教育评价环节,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教育管理评价等。无疑,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课程属于教育构建环节,而教学属于教育展开环节,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环节。这为我们理解和建设课程提供了一个总体性的视野。校本课程是一种构建和预设,确切地讲,是对学习的系统化预设,这种构建和预设工作的重点,是形成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校本课程文本主要包括如下三种,每一种文本都有一定的结构要求:
其一是校本课程规划,这是关于校本课程的全面的、较长久的计划,属于宏观层次上的校本课程文本,也可以称为校本课程方案。
一个校本课程规划起作用的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不等。校本课程规划文本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首先,它要从宏观上体现校本课程设计的上述四个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这四个课程要素在宏观层次上分别可以表述为:学校培养目标、校本课程设置、学习方式要领、学习评价要领。其次,校本课程规划文本还要附带性地阐述指导思想和校本课程管理等内容。
其二是校本课程纲要,它应阐明一门特定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它在职能上相当于课程标准,但比课程标准要简单,一般篇幅为4000至8000字即可。
因为校本课程使用范围较小,不必以较多的投入去研制一个课程标准,而以较小的投入来研制一个课程纲要即可。那么,校本课程纲要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课程要素在中观层次可以分别表述为:课程目标(即一门具体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即一门具体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要领、学习评价要领。其次,校本课程纲要还要阐述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理念,这是一门具体课程的理念;二是校本学材(教材)的编写要求,这有助于指导校本学材(教材)的编写。
其三是校本学材(或称校本教材),即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的学习材料。
这是校本课程文本的微观层次。广义上的学材,既包括基本的学材,也包括辅助的学材等。这些材料,本质上讲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应该按照学习的规律和思路来编写,从而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自主且个性化的学习。“校本学材”不仅是一个术语的改变,而且是编写理念和思路的革新。那么,校本学材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它应该在微观层次上体现校本课程设计的上述四个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应该将这四个课程要素加以提炼和整合,纳入到供学生学习的材料之中,进行精心的组织,并以有效形式加以呈现。这样设计的校本学材,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高质量地学习,因此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H. 如何建立建全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专栏·校本课程(八)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漷 秦冬梅 校本课程没有国家标准,许多校本课程不属于知识类,应如何评价?没有合适的评价方案,校本课程的质量与发展如何保障?这些问题让学校、教师很犯愁。课程评价的模式有很多,但如果按评价对象来划分,课程评价不外乎三方面:方案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因此,我们就这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校本课程的评价。 课程方案评价,要整合外部审议和内部自我评价 课程方案是一种课程规划和设计文本。就校本课程而言,它包括学校研制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前者由地方课程委员会审议,后者由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虽然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课程方案的质量,但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本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以及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单靠外部评价难免有所缺失,而内部评估者比外部评估者更熟悉评价对象的背景,也更容易收集到评价所需信息并对问题进行诊断与解决,因此由学校、教师自身对课程方案开展的内部自我评价更具有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校本课程规划方案》重在考察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教育哲学的适切度;总目标与学生兴趣、发展需求的一致性程度;总目标与学校可获取的课程资源的协调程度;课程结构和门类设置的合理性,等等。《课程纲要》的评价主要涉及教师是否具备开设这门课的意愿、知识和能力;课程目标与总目标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课程目标阐述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是否选择了合适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是否合理;课程的实施策略是否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法是否合理可行,等等。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设计了一份《课程纲要》的审议与自评参照表(见表1),可以供大家参考。 实施过程评价,教师与学生是当然的评价主体 如果说方案评价是一种静态的原型评价,那么实施过程评价就是一种跟踪式的动态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发提供信息与建议。它评估的是课程的实际使用效果,而教师和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感受者,是当然的评价主体。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点或缺点,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课程的实际使用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课程是否可后续发展,等等。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反思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由学校课程委员会等部门设计相关问卷或其他评价工具组织教师参与评价,由教师提供必要的评价信息。学生的评价则可包含:是否喜欢该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课程实施的哪些环节需要改进,等等。评价方法可以是由学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自评,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访谈、座谈或问卷调查等。要注意的是,设计学生评价工具时用语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度,如调查课程实施中哪些环节需要改进时,转化到问卷上可表述为你认为这门课怎样上更好?实施过程的评价要体现其过程性、动态性,要注意收集过程中的评价信息。 学业成就评价,要突出过程评价与差异评价 关于校本课程的结果评价,主要指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评价。涉及的问题主要有:是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还是就学生的个人发展状况进行纵向对比?是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怎样的评价方式和手段是合适的?评价结果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是分数、等级,还是描述性评语?等等。那么,怎样的学生学业评价才是合适的呢?显然,能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笔者提议学生学业评价要注重过程评价与差异评价。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生发展需求而开设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采取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另外,基于校本课程的初衷是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差异性,评价时也应考虑到这种差异性。在学生修习课程之初,教师可采取前测,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知识水平和能力评估,再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设计不同维度和层次的评价标准。在后续各个阶段的学生学业评价中,评价的重点应放在个体差异性上。在评价的方法上,教师可根据评价目的、评价内容的性质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对于可测量的学习结果,可以采取考试、测验的方式;对于难以测量的学习结果,可通过作品展示、现场表演、实物制作、项目设计、对话交流、档案袋记录等多种方式来评价。评价的差异性应考虑到学生个人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尽可能做到使每位学生获取符合自己能力的进步和成就感,能真正体现校本课程的价值。 总而言之,校本课程每一阶段的评价都有特定的信息需求,也都有采取多种评价方法的可能性。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要事先明晰评价者的信息需求,明确评价目的,才能获取真正需要的信息来改进校本课程,促进其健康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求评价者具备一定水平的评价素养,而评价素养的养成是一项工程,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教师有多高的校本课程评价能力,重要的是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并给予持续的专业引领。
I. 如何开展校本课程与课题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基于个性化和体现个性化,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型课程,也是一门服务于其他学科的工具型课程。
对于学生来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能够满足资质不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学生的认知程度有差异,校本课程的难易程度也要做相应的变化,以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都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对于教师来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与专业自主权力为前提条件,这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个性化的反映。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其知识与技术每天都在更新,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必须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发挥创新能力,使校本课程开发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
对于学校来讲,学生与教师个性化的形成会导致学校个性化的形成,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另外,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宗旨均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因。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的建设,这就为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在以上三方面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最根本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学生,找回他们在大一统的课程体制中失去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没有条框的束缚,摆脱常规教材的影子,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以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理念为基础,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规范了整个开发活动,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增加其科学性。
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相结合,“个性化”与“创新”相联系,成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向。
J. 如何参与本校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