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校本课程
『壹』 谁知道如何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种课程。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推广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国家课程普遍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第一,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各个地区的,但是,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不同,教育需求各异,国家课程很难全面顾及每一个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第二,国家课程与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是面向所有基层学校的,由于全国各地基层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别很大,有些学校难以全面达到国家课程的既定要求。第三,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是面向全体学校教师的,而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科之间的师资质量参差不齐。第四,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由于国家课程的编制周期和修订周期间隔较长,教材老化和知识陈旧成了某些学科的通病。
相对国家课程来说,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为老师最了解学生需求、能力、兴趣和特点,所以他们能够开发出学生满意的校本课程,并且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改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能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校本课程的开发减少了外界对课程的控制,扩大了教师的自主权,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虽然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但是他们之间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应该允许开发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而推行校本课程的学校,也不应该贬低或排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必须进行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校内部环境分析。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环境,才能开发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而学校环境分析要素就包括了当地的教学资源。
美术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学校内的美术教学资源:图书馆资料资源、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等。校外美术教学资源:公共文化设施、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信息化资源: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教育发展的水平不一致,使各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也不相同,每一地区、每所学校、每一位美术教师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当地的教学资源以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要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空间,美术教师可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课程,设计融和各学科领域为一体的美术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例如:我校处于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城区,在风景优美的木龙湖畔。看着美丽的木龙湖,有谁会相信,以前的木龙湖只是一个叫铁佛塘的臭水塘,现在的木龙湖是近两年经旧城改造工程修建而成的两江四湖工程的一部分。在我校读书的小孩,年龄大一点的也许亲眼目睹了木龙湖焕然一新的过程,年龄小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一个叫铁佛塘的池塘。针对我校的人文地理环境,我校开展了校本课程的研究,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先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可以用书写、也可以用口头回答等形式。内容就是有关木龙湖的过去与现在。经过老师、学生共同收集整理,我们得到了许多图片和文字资料。而我作为一个美术老师,也适当地组织开展了一个“新旧木龙湖”的全校性绘画活动。又如:广西出版的美术课本中有一课内容《家乡风光》,为了突出该教材的民族特色,面向全广西的学生,课本内容选了几幅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光图片,以龙胜梯田为主。我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了解到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于龙胜梯田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跟家长去过那里旅游。你叫他们做作业,他们怎么可能会提起兴趣,有感情地画和去创作呢?而我们学校的周围全是美丽的风光,一出校门,桂林的山山水水尽在眼前,留着这么好的教学资源不利用,真是可惜。作为美术老师,于是我直接把学生带出校外,让他们坐在美丽的木龙湖畔写生、创作,结果教学效果比呆在教室对着书本临摹好多了。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课程资源的状况比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有优势。广大贫困地区和基础薄弱的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从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方面看,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贰』 京剧艺术列入校本课程好吗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 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还有是否愿意调剂等选项。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叁』 如何在综合实践课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元素,应发挥课程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学校作为教育的单元,应拓展教育的大环境,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践课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我们努力挖掘、整合、利用校本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有效地实践和探索。
一、利用学校内外教育环境,创设学生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
学校教育环境不应局限于校内,应努力挖掘校外教育资源。综合实践课程更应该引导学生将研究范围拓展到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并对教育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备,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适宜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养成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1、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学校周边历史和教育环境特点,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我校地理位置处于丰台区花乡,这里种植花卉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史书记载,花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从汉到隋唐,从辽金到元,从明清到今天,历代“为京师养花之所”,“培养花木四时不绝”,可谓流芳百世。这为我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历史基奠和文化氛围。
我校周边的花卉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花卉种植培育基地、花卉园艺展览公园、大型的花卉交易中心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这为我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我们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方优势,以“花卉文化”为主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开发花卉课程,一直是我校开展特色教育和校本课程的主题。我校也逐步形成了以“花卉研究”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
因此,在分析了校内、外教育资源,学生年龄和家庭特点,以及现代花卉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我与花卉》、《插花艺术的研究》、《走进花卉大观园》等确定为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新课题,从而不断构建、完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体系。
2、挖掘学习内外环境,营造学生实践氛围,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设环境。
分析学生,利用学校周边教育资源特点,营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多重环境。
如插花艺术,是近代逐渐流行并广泛应用各种社会场所的花卉造型创作的艺术形式。它美观大方,造型优美,寓意深远,制作简单,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四年级学生进行《插花艺术的研究》这项课程,正好处于小学生动手操作和思维创造性发展的黄金区,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合作的意识。此外,四年级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自主学习与合作的意识不断形成,这些是开展这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在环境。插花的制作,正好符合花乡花卉教育这个大的主题,正好可以利用花乡花卉这些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再如《走进花卉大观园》单元的实施充分挖掘了外部资源。世界花卉大观园,2005年被评为“精品公园”。其建园宗旨是:游世界花卉大观园,饱揽中外各国的奇花异草、珍稀树木和经典风景园林,是集观光旅游、科普文化等活动于一体的独具花卉特色的大型植物园。玉泉营花卉市场,“花山花海花乡情,买花就到玉泉营”。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每周六上午,花卉展销厅还为爱花者举办小型花卉养植培训班和插花入门初期培训班,解答养花爱花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又如花神庙苗圃,集多种花卉、绿化苗木、盆景、观叶植物等园林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于一身,是学生实践的花卉基地。这些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外在环境。
3、利用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发挥学生家长支持力量,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为了进行《插花艺术的研究》课程开发,我校积极与校外花卉教育基地进行联系,为学生进行校外调查与实践创设了条件。学生在世界花卉大观园里通过游览参观聆听专业人员的讲解,可以了解各种花卉的知识,欣赏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特点;在玉泉营花卉市场,学生可以从专业人士那里了解各种花材含义、特点和价格,学习简单插花的知识;在花神庙苗圃,学生可以从花农那里了解各种花卉的种植经验,亲身体会插花制作的过程。
此外,学生家长的教育促进力量也不容忽视,许多家长都为此次课程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例如:在研究《加工花材》这一课程中,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他们为孩子提供了很多漂亮的鲜花作为花材,甚至有的家长在上课当天的中午亲自把鲜花送到学校。又如:在进行参观实践时,我们遇到了学生多,场地少的困难,后来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一部分家长为我们提供参观的场所。学生们分成五组进行实地参观、调查,一些家长还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指导,最后学生们的收获都非常多,效果非常好。家长们的这种大力支持,让我们倍受感动。
通过在学校教育基地的参观实践和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插花艺术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
二、充分利用校本教材,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我校开发了《花卉与科学》校本教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加以利用。
“插花艺术”与以前花卉的种植、花卉的分类等花卉课程相比较,其在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整理、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践、艺术创新和客观评价等综合实践能力方面都有涉及,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渗透,充分发挥了插花艺术这一校本课程资源的效力,为更全面、更系统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1、开展丰富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实践调研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调查活动,在学生学习各个阶段,提供必要的丰富实践信息,为培养学生实践调查研究能力,提供了保证。如《插花艺术的研究》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1)开展丰富的调查活动,让学生掌握实践调查的范围。
实践调查的范围可以分为校内调查和校外调查,家庭调查和社区调查等等。
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插花艺术的研究》的调查中,学生们选择了多种的调查范围。有针对“常用花卉知识”和“常用插花的形式”等问题的校内调查,有针对“花材的采收期、寓意、价格”等问题的校外调查,有针对“插花的用途”和“家庭常用花卉”等问题的家庭调查,有针对“社区花坛的设计及日常养护”等问题的社区调查。学生们从中掌握了选择不同实践调查的范围的方法。
(2)开展丰富的调查活动,让学生掌握实践调查的形式。
实践调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调查中,学生们有利用实地调查的、有进行电话采访的、有利用网络进行调查的,还有咨询家长的,方式灵活多样,效果良好。学生们从中掌握了灵活多样的实践调查形式。
(3)开展丰富的调查活动,让学生掌握实践调查的方法。
实践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在进行调查中,学生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花卉技术人员进行了插花知识的调查,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对花卉和插花的知识进行了查阅。此外还利用了问卷法和观察法,调查了有关插花的知识和技巧。学生们从中掌握了不同的实用调查方法。
2、合理有效的整合资源,培养学生分析整理的能力
学生们通过分组调查,收集到了许多关于花材和插花的各种知识和信息。面对显得有些杂乱无章的各种信息,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和分析。
学生们首先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把各种信息进行了分类,其次对于一类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和整理,然后将这一类的信息进行了数据统计,填写了调查表,有的还制作了统计图,最后,再对调查表或统计图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合理整合、分析这一实践活动,掌握了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的程序和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探究方法的科学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尽管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的平台,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没有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所以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指导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感知觉活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科学现象,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科学探究中,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首先,努力为学生创设观察条件。挖掘学校教育环境资源,为学生提供观察所需要的设施、环境和条件。然后,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耐心讲解,率先垂范;针对现场操作,要作好现场指导;可以设计、印发观察记录表。
(2)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们对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应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有了问题才能探究问题,才能推动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因此,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在进行《插花艺术的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观察中、在查阅资料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指导查找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书籍资料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的凝结。查找书籍资料就是学习前人和别人的智慧,利用前人和别人的研究成果。小学生知识经验少,活动空间有限,因此,小学生查找资料可以弥补自己知识经验之不足,获得丰富的知识,掌握多方面的信息资料。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知道获得资料的途径。第二、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查找资料。第三、知道如何查找所需的资料。
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和查找资料方法三个方面的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自己已有经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综合实践的常用科学研究方法。
4、实施科学的分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的分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力量,形成合力,为解决综合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比较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1)合作前重协调,让每名小组成员都发挥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个人行为,探究离不开群体。每一个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学生便组成研究小组。组成小组时我们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我们再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小组成员分配和分工进行协调,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合作中重帮助,让每名小组成员共同促进和提高。
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所以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愿帮助”的思想,其次是培养学生“会帮助”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愿帮助”的思想,我们创设了许多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会得到别人无私的帮助。再进行角色的换位,进行心灵的撞击,真正地发自内心树立愿意帮助别人,而且是不计报酬,不需任何回报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会帮助”的能力培养。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所以活动中为了避免这种弊端,要求学生多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其次合作时,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干,即使出现问题,也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互相帮助解决的,待学生在最无助的时候再给与帮助。
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设计、活动中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互相帮助,这样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3)合作后重评价,使学生学会反思和调整
新课标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小组合作活动后的评价。首先进行自评,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成效(学到了什么)和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自己有没有完成的不好的职责)的评价。然后对他人进行评价:在你们一组中,你觉得谁表现得好,为什么?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通过这样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在小组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5、通过细化的操作指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动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插花结合起来,从感受中获得正确的认知,从操作中形成动手的能力。
(1)细化操作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明确操作方法。
如在进行花材的加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加工花材的对象可分为花朵的加工方法和叶材的加工方法。而花朵的加工方法又细化为金属丝缠绕法和金属丝穿心法。具体的一种加工方法,它适合哪些花朵,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用途,都进行了教学上的细化。这样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操作性很强。
(2)利用视频和教师指导,让学生学会操作技巧。
不论是加工花材的方法和各种的插花艺术创作,都有比较详尽的录像指导,仿佛亲手教学生操作一样。而且,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插花视频录像内容,可以自己控制录像的播放。这样学生即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插花的类型,还可以重复的观察插花细节,这对学生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再加上教师的亲自指导,及时解决录像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更是如虎添翼了。
6、鼓励发散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操作中发展思维。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一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7、客观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评判,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因而教师与学生大多追求成绩的好坏。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应当注重以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又专门提出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即客观求实,承认差异,又注重能力发展。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评断更趋于合理。
三、延伸资源深度、广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目标
教育要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学科教育也是如此,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新观念,站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全面地开展内部认知心理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既让学生学会了探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1、立足生活世界,重视学习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在自然、社会、生活里,只要留意观察就可以发现身边处处有问题,有的问题经过适当的提炼和完善就可以成为课题,课程的实施是在选题过程中起步、逐渐展开的。“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用手做、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深入感悟。这样得出的结果不说是终身难忘的,但必将是刻骨铭心的。
2、注重问题探究,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精神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我们始终强调主题研究活动着眼点不在于“研究”,而在于学习和体验,学生在“课题”任务驱动下,要完成查找资料、记录过程、处理信息、撰写结题报告等一系列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需要互相协作、交流,需要接受如何进行选题、开题、观察记录、调查访谈、结题和展示等知识与技能训练。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研究”性质的学习,既是自主而又是合作状态下的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实践体验,获得直接知识,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强调综合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主题研究活动的选题、研究过程、撰写结题报告、数据统计分析、制作演示文稿等一系列活动中,很自然的融入信息技术教育,有的课题活动需要进行社区调查或社会考察,有的课题活动需要实践操作,有的课题活动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实现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情意的综合,学生参与的是主体性实践活动。从综合实践活动特有的培养功能看,应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利用学校内外教育环境,创设学生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充分利用校本教材,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延伸资源深度、广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目标。
『肆』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
高一高二 都在学校理学 高三的时候 可以出去 学习 也是 提高美术最快的时候 但是版你要在高一高二的权 时候 好好打好基础 哈 这是很重要的····书不用买 到时候 根据学习的 情况 和课程再定 ···有哪方面不懂的 在具体问吧 很高兴可以帮助你··【艺术真真】回答
『伍』 宁海中学分校怎么样
你是指南京么???
宁海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有艺术教育传统的国家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江苏省四星级重点中学。学校弘扬优良传统、着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有抱负、有底蕴、有个性的创新型后备人才。自1986年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办高中美术班至今21年,得到了省、市、区政府领导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领导及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于2001年11月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宁海中学高中美术毕业班的本科升学率连续17年达100%。仅近五年来,就共有24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600多名同学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一流美院。
为贯彻鼓楼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名校西进战略,宁海中学于2000年6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和高校公寓密集的龙江小区成立初中分部——宁海中学分校。
学校以全新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思路、鲜明的办学特色、稳定的办学规模、新颖的质量内涵,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开拓了令人欣喜的新局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2002年初,宁海中学分校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原国家教育部李连宁部长助理(现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和国家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钱一呈等专程来我校视察,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学校现有行政班36个,教职工133人,学生18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强大,青壮年教师占大多数,他们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师德修养频受省市区领导好评;生源状况优良,学生尊师重学,积极进取,基本素质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文化氛围浓郁、环境优美、设施一流、交通便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理想场所。
近5年的中考,宁海分校都取得了骄人的好成绩,推进速度列全市第一,70%毕业生考入省重点高中,并作为主城区唯一一所学校被市教育局推荐为江苏省首批初中名校。
学校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口,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共开设三十多门选修课和活动课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受到历届学生热烈欢迎,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校本课程方案”一等奖。
学校借助高中部传统优势,创办了初中美术实验班,直接为宁海中学高中美术班输送文化成绩优异、具有美术特长的初中毕业生,多年办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还积极与国外多所学校建立友好关系,每年四、五月份和八、九月份各派20名学生到加拿大渥太华和哈里法克斯两市知名中学修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肯定。
学校今年与李阳疯狂英语国际传播公司合作,开办一个疯狂英语班,这是该公司在南京唯一挂牌的实验学校,也是南京市教科所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基地。
学校的棒球队,代表南京市参加江苏省全运会获得金牌,还有为数众多的学生在全国、江苏省获得学科竞赛、作品评比、发明创造一、二、三等奖。
近几年,我校的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追捧,每年来我校报名要求择校的学生人数均逾千人。
宁海中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把分给我 !!!
『陆』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
『柒』 关于美术模块校本课程教学论文这么写
校本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捌』 美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有那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在大家3年的悉心培育下也接出了丰硕的果实!2003年我校的学生参加宜宾市少儿艺术节,美术类获得了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多个优秀奖;舞蹈类获得了2个二等奖,声乐类获得了1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同年我校的节目《姥姥门前看大戏》,参加县两代会和春节晚会演出均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同时我也获得了“优秀编导”的荣誉;由于我在教学工作的突出表现和对校本课程开发所的成绩,同年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我们带领学生参加宜宾是第一届少儿艺术考级活动,我校40多名学生参加,取得全部考核通过的优异成绩;同年我校又组织了一台“春天的微笑”专场文娱演出和美术书画作品展,我们的兴趣小组的同学又一次充当了生力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这一年又一因为我为学校在文艺工作方面做出的贡献我再一次获得 “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由我们的舞蹈兴趣小组同学参加的快板节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代表学校参加县上的文娱演出又获得了很好的评价!介于我在艺术教学造诣方面的不断提高,2004年我又代表县上参加了宜宾市美术赛课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所设计的教案也获得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由于我在对校本课程的不断研究和总结中我自身在艺术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多次代表县上到北京、成都、重庆、宜宾等地演出,获得了很多锻炼自己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3年来,我始终坚持不渝、一如既往的开展和研究着我们的校本课程,我感到“任重而道远”,在过去的时间里不能说已经有了多大的成功,但是小小的成绩却鼓舞了我继续将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让我看到了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道路上的盏盏明灯,我有信心把我们将来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时我也要感谢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育前线的工作者带来的和煦春风,它吹暖了我的心房,让我在我的教学岗位上寻找到了做教师的光荣和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