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① 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
语文课程与教育论是教育学学硕考研方向之一,初试是不分方向的,考试科目为政治(100分)、外国语(100分)、教育学专业课(300分)。不涉及语文内容。
目前,教育学考研大部分院校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不同院校的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建议先选择好院校,了解好院校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然后在开始备考。
教育学考研复试各个院校不同,考试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同样建议可以先选择好院校。
教育学专业比较好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首师大、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是可以考虑的。
现在复习主要是初试的备考复习,复试等初试完成之后在复习也是来得及的。各科的复习先从参考书开始,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复习。
关于教育学考研相关信息可以到博仁考研网去查看。
课程与教育论方向介绍:
学科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研究方向
0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02.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03.学习论
0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5.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06.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0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8.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9.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0.数学教学研究
11.竞赛数学
12.数学教学心理学
13.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心理学研究
1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15.汉语国际教育
16.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17.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18.英语课程教学与研究
(注: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题)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统考院校为例)
专业开设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
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近几年,同不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且经年不衰的可喜局面。这是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近几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更是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去向来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机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合作与交流机构从事相关教学、科研与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② 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课程与教学论新编系列,求电子版,课件教案,试题库,
我找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主编,07年出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 作者:李山林 的pdf电子版,你需要的是这种书么?
③ 谁有王文彦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习题
参见河南师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程网站,里面有
④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试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名词解释
1、语文(10):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汉语文独有的文言文等及其文化的多元体系。语文在1949年6月被正是确定为中小学课程的名称。语文课实质上就是通过言语作品的听说读写教学,使学生掌握母语语言,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1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基于语文的工具性,基于语言的工具性。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是物质性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②语文这门课程的实质是培养学生正确而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是把掌问握和运用这种工具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
3、语文课程的人文性(13):
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基于语文的人文属性,基于语言和言语的人文属性。
①人类的文化活动和成果,主要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反映着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积淀着民族精神,传承者民族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根。
②言语作品,特别是经典性的言语作品,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语文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文学课程就是教学生通过言语学习来掌握语言的,其中充盈着人文教育的因素。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
4、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某课程以后所要达到的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目标。它受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制约,是国家所期望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具体表现。
6、语文课程理念(13):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取代大纲中的“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和“教学原则”,意在提升语文课程的理性程度,重在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性规范,即总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诠释。
7、语文素养(11、1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及综合性学习,内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最终使自身的语文涵养达到一定的高度。“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全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三个思考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课程中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语文课程评价是根据语文课程目标和相关要求,运用教育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科学地搜集和处理课程和教学信息,对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和方式以及教学效果基于价值判断的过程。
9、档案袋评价法(12):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的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一种评价方法。也叫“学习档案评价”或“学成成长记录袋评价”。这是语文新课程中最典型的质性评价方式。
10、语文课程资源(10、11):是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呈现一种关涉多级、空间无限的立体状态。
11、语文教材(10):语文教材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为师生编选的语文材料。从宏观看,语文教材泛指一切可用于语文教与学的材料。它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既可以是纸质文本的,也可以是电子媒介的。从中观看,语文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又称语文课本。从微观看,语文教材特指语文教学的具体乃至细微的材料。
12、阅读教学:俗称“讲读教学”。他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面文字符号去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特殊的认知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的主要形式。
13、朗读(11):是指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由言语器官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准确而连贯的有声语言,从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式,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动作的过程。
14、默读:即不出声的阅读,是一种与朗读相对应的阅读方式,默读通过内部言语理解材料。它分为默朗读(轻声默念)和无声默读两种形式。
15、精读:是一种精心而细致的、逐字逐句地研读文章,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式。它要求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诸方面进行认真琢磨。
16、略读:略读是与精读相对的一种阅读方式。他要求能迅速“观其大略”,把握作品要领和主旨。
17、口语交际(11):是指人们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言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主体,在口语交际中,人们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富于表现力的语音、语调、语态、语气和节奏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和看法。
18、非言语交际(12):口语交际中的无声言语交际被称为非言语交际,它是言语交际的补充。无声语言有体态语言、服饰语言和距离语言等几种形式,非言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
19、语文综合性学习(10、13):它是一种基于生活实践而非学科的学习领域,它以学习者的直接生活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语文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综合性学习”的立足点是“实践”。
20、语言智能:语言智能即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语言智能包括修辞、解释、记忆、书写四个方面。
21、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
2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观认为,语文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
23、语感:语感是指个体的言语意识,即对言语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的统一,是个体差异性与社会共同性的统一。
24、信息化语文教学技术:是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层次和效率的教学技术。
25、板书:板书是语文教学经常使用的教学技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
26、传统教学技术:传统教学技术又可称为常规教学技术,指那些过去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并且现在仍在使用的、比较简单易行的教具、媒体。
27、现代语文教育技术:又可称之为电化教学技术或者电教技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成果,借助电声波、电光波、电磁波等来传输和调节教学信息,已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技术。
28、创造性阅读(13):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的更高境界,也是阅读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阅读主体在理解、评价性阅读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读物内容进行扩展,以期有新的探索和新的发现,将读物的潜在意义转化为现实意义,并再创造和重新建构出新的意义,实现读物与阅读主体自身的新的飞跃。
29、模块(10):模块是对词条中部分内容进行格式化整理的模板。
30、发展性评价(10):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 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实施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
31、对话(1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或双方或多方之间接触或会谈
32、大语文教育(11):“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33、接受学习(12):所谓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34、语文活动课程:语文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题,以学习知识、形成言语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
35、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的指导性文件,从整体上对语文课程进行总体设计,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考试范围、顺序,既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编写语文教材和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⑤ 学科教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学科教学(语文):以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为培养目标的一个硕士专业,主要以就业为主,与学术研究的硕士相区别。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本、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内容不同
1、学科教学(语文):学习掌握各门学科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的教育心理学分支。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进行了具体阐述和示例。
三、特点不同
1、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所有中小学教学计划所列的各门学科,诸如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自然科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均包括在内。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希望能给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
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论文怎么选题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大家经常参考:
回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答为探析
2、中学语文“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研究
3、语文课堂互动研究
4、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中学文学教育
5、高中古诗词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效传承
6、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
7、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比较研究
8、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建构摭谈 语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
9、基于体验的语文情感教育研究 语文教师现代信息素养研究
10、感悟式学习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1、一位农村语文特级教师发展需要及生活经历的叙事研究
12、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
13、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4、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改进
15、职业高中写作课程的反思
16、叙事学与中学小说教学内容的构建初探
17、中学语文教师教育信念的个案研究
18、论李镇西生活化语文教育经验
19、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祝福》
20、高中作文训练序列与学生的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