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加辅导班调查报告
A. 寒假学生上课外补习班调查报告
关于寒假补习班的调查报告
素质教育已经说开了,应试教育却还是存在。一到寒假,学校里开设的补习班及校外公办私办的的小型补习班都争相开锣,准备升学考试的学生已经在教室里的书堆中皱眉苦想问题了。而还没准备升学考的学生虽然不用上学校的补习课,但也已经买好书,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各类小型补习班报名了。
1月26日,我来到茂名,在那里实地调查校外补习班近15天。刚来到茂名,我就去正在读小学的表妹的学校里了解情况。听表妹说,我来看她的前一个星期,它们学校外面就有人派传单,是补习班的宣传单。表妹2月3日才放假,而补习班早在放假前就开始活跃了。表妹的一个同学说,她妈妈早就帮她报了名参加英语和唱歌班,如果晚点去,位子就没了。可以看出,补习班的生意很兴旺。
然而,有些孩子却不大情愿上补习班,在调查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现状:去报名的大都是父母牵着孩子去,报名过程中,孩子在一旁不做声,而父母不问孩子愿不愿意上父母为他们报的班就交了相应的学费。有一次,我看见有个学书法的小孩背着书包在人群中慢慢走出教室门口,神色凝重,似乎心事重重,他妈妈来接他,问了句:“学得怎样?”小孩迟疑地点了点头,嘴巴张了张,却没有说出一个字,然后妈妈拉着他的小手走了。我看着他沉重的背影,我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原本是一个快乐的寒假,孩子的笑容却不见了。
是谁抢走了孩子们快乐单纯的童年呢?
经调查,我了解到补习班各类课程的费用大约在200——500元不等。而据我所知,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才只有300——500元。可还是有很多家长颤抖地将皱巴巴的钱捧出,心里淌血,而一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在补习班里学有所成,他们就将苦忍了下去。
除了感叹天下父母心,我们是否还应思考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呢?
在最后的几天里,我走访了三家补习班。发现这三家补习班有个共同特点:针对性强。比如说补习作文的班,在这个班上了近一个星期的课的梁同学对我说:“在学校,老师不会指出我文章的错误在哪里,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写好作文。但在这里(指补习班),老师找出了我作文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来上课,我现在不怕写作文了,老师和妈妈都说我进步了。”
应试教育生出了各类补习班,而补习班正好填补了应试教育的漏洞。
经过15天的调查,我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让各类补习班接踵而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与此同时,校外补习班的出现也反映出应试教育不适用于每一个学生,而这些校外补习班却能弥补这一缺陷。
如果这些补习班能够从学生方面考虑得更多,让学生既能学好原来在学校落下的科目,又让学生在补习中不会感到有负担。那么,这些补习班的出现可以说是社会的一种良好的风气。
B. 五年级作文关于暑期上培训班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现在,小学生业余活动时间很少,除了作业负担太重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成堆成堆的兴趣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望自己的子女不为人后;社会需要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而不再是简单的会读书多读书的问题。所以,同学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除课本知识以外的课外兴趣班上。对此,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请见下表:
每周上兴趣班个数
喜欢的占28%
学习类占56%
不喜欢的站占72%
文体艺类占28%
其他类占16%
三、调查分析
根据结果分析,发现调查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报的,有些甚至是家长强迫给报的,那么家长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呢?经过我的调查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要上班,孩子没人带,一个人在又家不放心;
2、 担心小学生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损害眼睛;
3、 想在暑假里让孩子学习点知识和技能;
4、 别的孩子都报了,就自己的孩子不报说不过去。
从结果看到,参加课外兴趣班学习基本不受年级高低的影响,而且兴趣班的涉及范围也较广,多达10种以上,说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方面肯下工夫也肯花钱,这应该也是比较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建议:
1、针对目前同学们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2、家长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所谓兴趣班,是先要有兴趣才学习。
3、多给孩子自由与空间,让孩子过个愉快的童年。
C. 关于小学生参加补习班的调查报告中,采访的过程怎么写
自己想吧!哈哈哈哈!!!!!!!!!!!!!
D. 中小学生该不该上各种补习班调研报告
你好,我是一名小学老师。
不再让孩子上辅导班了,这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专能会有帮属助,但是这会影响他的学习习惯,也剥夺了他快乐的童年。首先,小学的知道并不难,如果孩子在学校学习习惯好的话完全可以很好的掌握知道,相反,如果你总让孩子去辅导班学习,会让孩子感觉,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讲也没有关系,还可以去辅导班去补课,长期这样会养成很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要比学习成绩重要的多,对人一生的发展都会有影响,所以不要单单关注眼前的成绩。
我建议你可以让孩子学一门特长,但是需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并且不要选的过多,主要发展一门特长坚持学习。
请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和时间,实际上孩子会在玩耍当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E. 给小学生开补习班,怎么写实践报告
说到现在开小学生的补习班,这方面的不知道要如何开班的,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办理好相关的手续,这方面没有经验的,关注下公众好(辅导补习班招生策略)有针对到这方面的开班,招生,手续办理等方面的,你可以学习下。
F. 关于补习班的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假期学生补课问题很久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有不少教育专家、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将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尽管有不少家长也明白“应该让孩子假期过得轻松、快乐”。但由于升学、社会竞争等的压力,孩子假期补课仍是屡禁不止。有关假期补课从宏观上、长远上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造成的影响在此我不想多讲,我只想根据我的经验就初中物理特别是在开始学习初二物理之前的假期,学生进行补习物理的价值与必要性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9月开学时,我负责初二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总感觉这届学生的接受水平和课堂反应和以前的教学不同:当提出一个问题想让他们思考之后再回答或仅仅是作为引入、过渡等,正常情况下学生是回答不出来的,但总有学生回答出来,且回答得很准确;而且我所教的两个班这种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经过调查我发现这两个班级都有学生在暑假期间参加过补习班,提前学过物理。我不得不调整备课,但在同一个班级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参加过补习,这给我的备课、上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加,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每到假期参加补习的学生比比皆是。那么就初二物理来讲,学生们有没有必要参加物理补习?那些参加过假期补习的同学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与其他没参加过补习的同学有什么不同?是不是真的占有优势?优势表现在什么地方?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对正常的物理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另外他们是自己主动要求去参加补习的吗?
二、关于假期物理补课利弊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上面的问题,结合我校在开学一月后的一次小测验,我对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同时设计了下面的问卷进行了调查。
假期参加过物理补习吗?如果有当时的心情怎样?
通过最近几周的学习你感觉物理A有趣 B没意思 C不满意
你对这次物理检测的成绩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假期补习物理对你现在的物理学习有什么影响?
调查统计
调查内容 班级人数 全体平均分 前十名平均 后十名平均 满分人数 补习人数
二(1) 54 92.7 97.8 83.9 5 12
二(2) 58 93.1 98.2 81.9 7 13
二(3) 55 93.9 97.8 87 6 26
二(4) 55 93.7 98.8 84.1 7 29
二(5) 52 94.3 99.3 83 10 16
二(6) 53 94.6 98.4 85.8 8 18
二(7) 55 93.3 97.7 84 6 28
二(8) 52 93.2 99.1 82.4 9 8
三、关于假期物理补课的思考
(一)假期物理补课淡化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调查显示:参加过假期物理辅导的同学普遍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低于没有参加过补习的同学。调查表明在参加补习的同学中只有46%的同学在新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假期中没参加补习的同学中有87%的同学都对新学期的物理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其中一位没参加过补习的同学对物理学习曾经这样描述:“我暑假的时候没有报什么物理辅导班,但我很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因为这门科目学起来很神奇,感觉好象是走进了另一个奇怪的世界,生活中很多的细节我都没有看到,原来那都是物理。我爱物理!” 而有些参加过补习的同学确在感叹“还不如不补”。甚至会出现负迁移现象:假期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与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或知识的表述方式不同时,那些学生不能够顺利接受。甚至与现在物理教师之间存在软抵抗“开始讨厌老师:总觉得她这不好那也不好。从开始讨厌老师到讨厌物理,甚至有些害怕物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究其原因,原来那些同学由于假期已经接触过物理,而且大部分是靠“讲”“听”物理来学习的,因此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新鲜感、神秘感已经消失。再加上在补习中几乎没有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知识,这导致我们上课探究物理知识时这些学生只看热闹而不去看门道,不再用心体会老师的意图了。进而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物理的效率很低,更不能注意到老师强调的问题。
另外调查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积极、主动地参加暑假物理补习的。几乎都是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极不情愿地去参加的。而且暑假期间天气炎热,从孩子的生理上讲也应该是他们的休息时间。这使得他们没有象正常学生学习那样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这也导致补课时的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造成了对物理这一学科的热情降低,甚至会厌烦。
就如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中所讲的“一个干净的屋子阳光照进来会立刻明亮,而如果是一个充满灰尘的房子阳光照进来时就会看到漫天飞舞的灰尘,房子也会暗淡无光。从物理学的角度讲这是因为漫天飞舞的灰尘反射了阳光,对阳光的传播发生了阻碍。初二学生假期中对物理的补习就象那些灰尘一样也会阻碍学生知识的顺利获得。
(二)假期物理补课对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影响先明显后消失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可知,假期补习物理对正式学习物理后的考试成绩并不起决定作用。两个班中满分学生中都既有假期补习过的又有没参加过的,甚至在统计的班中没参加过物理补习的考满分的还比参加过的多;但对于中等的学生,假期补习物理则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够较快掌握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一点在刚结束的小测验中得到了验证。但我认为这个优势没有持久性,如果老师带领学生把知识进行充分地复习再测验,我想这种差别就不明显了。在随后的学期末的考试中我的猜想得到了验证。由于老师对所有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所有同学都对物理知识的掌握非常熟练,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几乎没有了差别。
分析原因是学生假期中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在新的学期中必然要重新再学一遍,所有的物理老师不可能因为那些少数的已经学过的同学而少讲或不讲,他要面对所有的同学,使所有的同学都能掌握物理知识。对于这些已学过的同学来讲就没有了刚入门的新鲜和好奇,整个学期都相当于是在上复习课。
(三)假期学生补习的社会因素
尽管现代社会正在逐渐形成重文凭更重能力的社会需求,但一方面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相对容易,另一方面文凭还是许多用人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正所谓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而想考上好大学就必须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努力奋斗。努力奋斗在许多家长眼中就意味着加班加点。因此就有了那么一群到处“赶学”的孩子们,在家长们的威逼利诱下不得不放弃本该玩耍的时间去参加那些名目繁多没有尽头的补习班,直至考上大学。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大学生们不能在校刻苦学习的因素这一吧。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攀比有关。他们看到别人的孩子报了什么班,学习了多少“才艺”,于是恐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都学了,自己的孩子不学能跟上吗?于是家长们也展开了“竞争”;于是孩子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
正是因为有需要补课的市场才导致有些老师因为金钱利益而甘冒“天下人骂”之险。一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有利可图,一些家长也消除了后顾之忧,也就造成了现在的恶性循环。在此我不想过多的批评那些老师或家长,而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
总之初中物理特别是初二物理是不适宜提前补习的,从长远来讲弊大于利。这是由初二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初二物理包括整个初中物理从知识点上只要求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中最肤浅、最表面的知识,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度和难度要求并不高。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也要求不高。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以及更长久的学习、研究物理的能力和动力。如果这些孩子不是心甘情愿的去补习而是被迫的参加辅导,无疑不利于他们对物理学习的长久保持。在此我还想对那些曾经办过假期补习班给那些该上初二物理的同学上物理的老师说一句:不要再为了自己获得的极少的金钱而影响了孩子一生学习物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