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教育局关于心理教育辅导

教育局关于心理教育辅导

发布时间: 2021-02-21 04:06:12

Ⅰ 教育局考试——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

这里有好多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资料,你可以内参容考下http://hi..com/jayyus/blog/category/%D0%C4%C0%ED%D1%A7%BD%CC%D3%FD%D1%A7%B1%CA%CA%D4%D7%CA%C1%CF

Ⅱ 有关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抄育:没有特定的针对对象,对所有人都适用,就是一种知识。就像法律教育,让人懂得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教人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咨询:咨询有特定的对象,针对一般心理问题,如生活、学习、事业上一系列事情引起心理的不适都适用。
心理治疗: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群,这类人往往是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生理、社会功能,自己可能意识到也可能没意识到。经常要结合药物治疗。

Ⅲ 教育局招考心理辅导老师考什么内容知道吗

1、要看你是哪里的,现在各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
2、看是统招,还是个别招考
3、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有关的知识肯定是要考的
4、有什么不明白的,打电话咨询当地教育局,得到的信息才最准确
5、祝你考试成功

Ⅳ 近期十八大,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件有哪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教育部发的。

Ⅳ 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方式有哪些

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人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根据本人任教以来的观察和调查,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精神健康”等方面心理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力差、群体性差、意志薄弱、对人冷漠等心理问题。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同学生的气质、体质、身体健康、生理发育、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等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有的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甚至产生心理疾患。
2、学校的原因。虽然当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实行“减负”政策,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校还存在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倾向,这依然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教师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学生个体间产生的矛盾,家庭对学生不恰当的要求,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使部分学生厌学,畏惧交往,产生自卑,不能正确、全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等情况。[1]
3、社会、家庭的原因。社会发展迅猛,旧的观念受到冲击,新的理念还没形成,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教育思想的陈旧、教育方法的单一,有的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高投入、高要求,外来工、农民工对子女的不闻不问、毫不关心等等原因,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对策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潜能得到开发,生活上能自理,行动上能自律,心态上能自控,评价上能自省,情感上能自悦。因此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发挥班级、家庭、社会的综合、整合的功能,以关心帮助学生成长为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原则。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处理好三个原则:
(1)“普遍性与针对性”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统一、有共性,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一直把关注学生学习的集点放在学生的分数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体现,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了学生沉重的十字架,由此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当学生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分数时,学生体验到的就是一种失败感,渐渐地就形成一种期待性焦虑,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无奈感,学习起来觉得索然无味。

Ⅵ 近期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件有哪些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基本建设标准

(试行)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标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建设

1.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应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主管校领导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后勤保障服务部门、校医院以及各院(系)、研究生院和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等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领导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应定期听取专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解决存在的问题。

2.高校应有健全的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各级各部门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学校应有机构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具体组织协调开展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院(系)应安排专兼职教师负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学生班委会、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积极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或实施办法。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订年度工作计划。

4.高校应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的规范管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

6.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特别是直接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应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应计算相应工作量。

7.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适时安排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接受专业督导。应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

8.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着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意识。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每年应为他们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应对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开展相关常识培训。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9.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10.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应有专门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贴近学生。应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

11.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2.高校应通过广播、电视、校刊等多种媒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开办专题网站(网页),充分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

13.高校应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应重视发挥班集体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14.高校应根据行业要求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可在院(系)及学生宿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开放的时间应能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

15.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保证心理咨询工作按规定有效运行。应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的值班、预约、重点反馈等制度。应加强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坚持保密原则,按规定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应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

16.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应经常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研究制订相应的团体辅导计划和实施方案,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健康发展。应向全校学生公布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的咨询信箱、咨询电话和网址。有条件的学校可提供网上咨询预约和网络咨询服务。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

17.高校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作用,通过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学校要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并根据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应加强对患精神疾病学生康复及康复后的关注跟踪。

18.高校应制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应积极在院(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校医院、精神疾病医疗机构等部门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可在校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或聘请精神专科职业医师到校医院坐诊。对有较严重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指导学生到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就诊;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并及时将学生按有关规定转介给精神疾病医疗机构进行处理。转介过程应详细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19.高校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心理危机事件善后工作,应重视对危机事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以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

20.高校应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需要。

21.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的建设应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咨询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包括预约等候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室等。

22.高校应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机构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常用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和心理健康类书籍等心理健康教育产品。

Ⅶ 心理健康教育课归教育局哪个科室负责比较合理

看你们教育局有多么重视呗。如果和其他数语外等等学科一样,一般是放到学科教研室,有专门的教研员,比如初中数学教研员,所以,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如果比较重视,可以专门开设个心理健康教育科室。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