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⑴ 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重点排查哪些类别的学生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很有专业的见解,因为我才毕业不久。
第一类,经常独自一个人逃课在宿舍打/手/枪的人。
第二类,经常在贴吧及各大论坛约炮的人。
第三类,经常在班级群里散播黄/色笑话的人。
第四类,经常在宿舍里当着打游戏的大伙装逼看书的人,一个字,就是,作。
第五类,手机电脑里存了100G以上色/情电影的人。十几个G还是能理解的。
第七类,主要说的是女生,经常穿丝/袜短/裙高跟的人,影响同学上课的注意力和思绪。
第八类,就是老喜欢和辅导员搞暧昧的人。
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5%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里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积极探索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某个时期的特殊任务,它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普及必要的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心理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活动内容和形式应该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教育能力。
第二、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各种活动。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要利用广播、校园网、院报、校刊、板报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定期举行学生热点问题讨论,如新生入学时的角色适应,中年级的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应届生的择业问题,聘请有关专家举办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新知识、新动态,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尤其是团体训练,如:意志训练、适应训练、角色互换等,在活动中强化参与意识。
第三,倡导主体自我教育,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多种社团活动,
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运用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第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高心理咨询的科学性,专业人员坐诊,制定规章制度和日程安排;为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运用心理学和有关理论及技术,帮助他们自强自立,提高应付挫折和各种不幸事件的能力,或是使来访者产生某种转变;同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的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建立心理档案,才能做到在思想工作中对症下药。实施心理普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追踪,而一些特别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转送专业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第五、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从目前来看,我国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这些教师有的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有的是医学专业、有的是思政专业或其它专业,而且以兼职居多,工作量大,学习进修机会少,专业能力比较欠缺,有必要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另外在高校中,还应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有关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也可以改进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大学阶段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宣泄、转移,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
综上所述,为帮助大学生摆脱青春期的各种困扰,适应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类压力挑战,培养其健全人格,促成其全面发展,适时在我国高校中普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不同文明、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矛盾和困惑十分突出;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
多变和复杂;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
所,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从高校教育自身来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
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当做大事来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较为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各类讲座。
(2)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媒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3)借助社会力量,共享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入手,建立心理咨询室,订阅相关的办刊书报,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图板。无论是专职心理教师还是兼职心理教师,学校对其工作的特点给予承认,享受相应的待遇,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建设上有了实实在在的物质保证。咨
询室的建立,(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机制上的保证)从学校机制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证,心理教师利用心理咨询室的(这个)舞台,开展了一系列如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组织各种专题培训、针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为家长提出许多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3)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扩展阅读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方式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心理危机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四条:
其一、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面临危机心绪不佳、郁闷、痛苦是正常的,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在你的帮助下经历、体验并开始摆脱痛苦,有助于当事人最终走出危机;其二、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地正视和处理危机。对当事人的处境表示同情和关注并有所准备地给当事人指明解决危机的办法,使其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其三、为当事人提供有关的信息。陷入危机的当事人往往因不了解真相而产生错觉,夸大危机的情境,对结果的想象远比事实更糟。因此,危机干预必须运用适当的方式、手段和语言,适当帮助当事人发现事实的真相,正视现实,走出困境;其四、必须避免怂恿当事人责备他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有精神病倾向的要及时转诊就医,对有神经症可能的要约请他们面谈,了解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成立危机干预机构,如邀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心,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化;设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让大学生在身处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
重视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⑸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途径以自己为主,校学习和活动为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其探索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1]。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结合和他人帮助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4]。培育自我价值感.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适应社会、缓解基本焦虑、发展完善的重要资源,因而自我价值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通过培育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增进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从调节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社会支持出发,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建立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四个有效的支持系统以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发展,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⑹ 怎样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国家教育部关于确定第二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通知
教职成「200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
自2001年11月我部召开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济交流会议,并确定28个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深入开展。各实验区努力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了面向社区居民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多形式、多层次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创建了一大批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促进7全民学习活动的开展,为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确定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有利于调动各地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利用、拓展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有利于以点带面,对其它地区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推动全国的社区教育工作的广泛发展,我部决定进一步扩大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范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我部审核,确定北京市海淀区等33个城区(市)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见附件)。今后,我部还将扩大社区教育实验区范围,并向农村拓展。
各地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教育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促进社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本地区和本实验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加强对本地区全国社区教
育实验区的指导。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要继续按照我部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扎实而有效地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在让区教育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00三年十二月十日
附件:第二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
第二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
北京市海淀区、顺义区
天津市南开区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唐山市路南区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
上海市静安区、徐汇区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乌市、宁波市海曙区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青岛市市南区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荆州市沙市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
重庆市沙坪坝区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
以上供你参考
⑺ 辅导员如何做好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0.前言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人员,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大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其心理特征及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方法。1.准备发展阶段—大学一年级心理适应困难这一阶段也称之为入学适应期,是大学新生的关键时期。在从不适应走向适应的过程中,低年级大学生通常具有以下心理特征:(1)轻松感与茫然心理相伴。大学新生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普遍都会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同时,大学里的课时相对较少,许多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由于新生刚进大学校园,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不知道如何利用好这些自由时间,这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2)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失落感。对于一个捧着高考入学通知书来校报到的新同学来说,他的心情是激动和振奋的。当一切安顿下来以后,发现大学校园并非理想中的那样,并且活跃在大学讲坛的更多的是那些比你大不了多少的助教。这些现实往往会给大学新生造成巨大的失望和心灵空虚感,如不加以及调整,会影响整个大学四年的成长。(3)独立要求和依赖心理相伴。对绝大多数新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
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有哪些
开设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课,开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活动,心理社团,心理剧,心理沙龙等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
⑼ 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关来于源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离心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也于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的结构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业成绩上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异,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悬殊很大;由于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存在各种心理疾患的学生在不断增加.由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越发显得紧迫和重要.
⑽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竞争加剧,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遇到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现心理危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剩余44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