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感恩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壹』 沟通,感恩,成长,团体辅导活动感悟怎么写
构建和谐班级,培养高素质人才
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杨育红老师以“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作为对自身要求的准则,在十余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注重讲求民主,铸造和谐的基石;着眼人本,开拓和谐的源泉;追求发展,凝聚和谐的动力,通过科学、系统的创新性教育教学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极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产生了强大的榜样辐射作用。
一、让每一位学生沐浴在阳光下,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德育的本质是“育人”,杨育红老师在十五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曾经担任过理科普通班、理科实验班、文科普通班、小班化文科班的班主任,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面对不同基础的班级,杨老师都能牢固坚持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成长中的人,社会中的人,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让每一位学生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享受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实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
----以赏识激发学生的自信。山东省实验中学集合了全市最优秀的学生。但优秀的学习生活群体在另一方面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压力,有的同学出现了自卑心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力水平。针对这种现象,杨育红老师发明了两种“班级化掌声”,一种用来赞美别人,一种用来赞美自己。一个精彩的发言、一项完美的创意、一场成功的比赛、一次默默的奉献都会引起节奏独特的掌声。为别人鼓掌,别人的长处不再是压力,而是变成了用来欣赏的风景;为自己鼓掌,自己不再是成功者的陪衬,而是成为自信的主角。在杨老师的班里,临近期末每位学生要为其他同学填写“优点单”,同时每位学生都可以收到一大摞来自同学填写的“优点单”,大家在填写优点单的过程中欣赏着别人,在阅读“优点单”的过程中欣赏、肯定着自己。“原来我有这么多的优点。”“原来我如此受关注。”“优点单”成为众多同学精心保存的珍贵纪念。在引导学生赏识他人、自我肯定的同时,杨老师更是用赏识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学生。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 “杨育红”三个字,我们会吃惊地发现数量众多的学生在论坛中、博客中回味着杨老师的赏识对他们的成长所起的激励作用。刘晓菲同学曾获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但数学成绩一直不尽人意。她回忆说:“当我彻底失去信心,笃定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时候,杨老师轻轻走过来说:‘别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她的眼睛透露着如此强烈的热情和期望,仿佛直射进我的心里,让你不得不信任她。杨老师一定想不到那句普通的鼓励是多么巨大地影响了我今天的生活,想不到我进入大学后会疯狂地爱上离散数学。以至在我以A+的平均成绩完成计算机系大一的课程后,3位数学教授同时力主我转入数学系......”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在杨育红老师欣赏的目光下,同学们幸福地汲取着成长的充足养份。
----以理性导引学生的个性。中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正处于青年前期和心理断乳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躯体的成人化与心理、认知水平的相对滞后的矛盾。但杨育红老师敏锐地看到,学生个性化潜能的发展犹如空气,既可压之于斗室,也可充盈于天地。秉承山东省实验中学“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杨育红老师为班主任工作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角色----“学生成长规划师”。在杨老师的学生档案里,有三项与众不同的内容:“人生规划书”使新生在入校的第一天便形成了对个人成长强烈的责任意识;“个性解读报告”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个性,班主任的批语表达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欣赏、建议和指导;“成长阶段性评估”用来帮助学生不断检视自己的学习、生活的足迹。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杨老师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是打磨其性格棱角,不是为其限定标准成长模式,而是以学生的个性智慧类型为依据、以个人的兴趣理想为指导、以扎实的行动为基石,引导学生在认清自己、扬长避短的前提下,固守自己的天空,开拓自己的领地,掌舵自己的航船。
----以宽容对待学生的不足。人们常说,教育是充满希望的事业,而希望的内核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心理。面对学生出现的缺点错误,杨育红老师以宽容、理解和期望的心态,确立了“退一进三”的处理原则。所谓的退,是对学生错误的定性要实事求是,批评的态度要以理服人,处理的方式要留有余地。但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也绝不等同于对缺点或错误的一味“纵容。所谓的进,是杨老师要求学生对错误的反思要触及心灵,改正错误的行动要有目共睹,矫正错误的效果要为班级全体提供价值引领。写一份错误心理报告、为同学们讲述一个与所犯错误类型相似的励志故事、为班级建设提供一项合理化建议,同学们说:“杨老师处罚学生,既给你留足了面子,又让你终生难忘。”杨育红老师对一则寓言情有独钟: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披着篷的游客脱掉斗篷。冷风拼命吹,游客反而抱紧斗篷不放;而暖洋洋的晒照射在游客身上,游客则很自然地去掉了斗篷。杨老师说:春光融融胜过狂风暴雨,理性的说服胜过粗暴的批评。教师的宽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教师的宽容为学生的成长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间。
----以尊重塑造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高下之分,行为习惯也不尽相同,但在杨育红老师的字典里没有“优生”与“差生”的概念。在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群体中,艺体生常感觉自己不如别人,甚至低人一等,有消极的潜意识的作用下,往往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要求。课外活动时间,杨老师喜欢带领同学去观看班里体育生同学训练;在文艺演出时,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组成热情的“亲友后援团”。艺体生们勤奋训练的身影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艺体生们凭借超凡的特长水平成为大家喜爱的明星。一位体育生同学当选“感动班级年度人物”,同学们为他题写了这样的感言辞:“看到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你,大家说你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看到刚参加完高水平测试,还打着吊针就来参加考试的你,大家说你是个不言放弃的人;你承包了教室最高处的卫生清理工作,大家说你是一个热爱集体的人。虽然你不爱讲话,但你是班里的明星,你为我们树立一个认真生活着的‘人’的楷模”。
二、在团结竞争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培育和谐的班级氛围
衡量班主任老师工作质量的高低,要看他所带的班级是否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风。杨育红老师充分发挥班级建设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精神情感的升华作用,让老生常谈有了新谈法、常规教育找到了新角度、学生发展有了新境界。
----重视主题教育。主题班会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杨育红老师为提升主题班会的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实效性,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使主题班会在学生思想教育、班风学风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杨育红老师科学确定了学生在高中三年期间的二十大教育主题:
1、或许这个学期会有所不同----开学动员教育
2、游戏规则、学校规则、社会规则----纪律教育
3、人生的第一张名片----诚信教育
4、其实这是个很私人的问题----公德教育
5、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
6、饮水思源,爱校荣校----实验意识教育
7、成长的感觉----心理健康教育
8、找一条离罗马最近的道路----学法指导教育
9、欣赏世界从欣赏自己开始---赏识教育
10、一种痛苦而愉快的体验----自省意识教育
11、感悟细节的魅力----习惯养成教育
12、当面对潘多拉之盒----网吧预警教育
13、人最宝贵的----生命教育
14、献上一束康乃馨----亲情教育
15、九月的祝愿----尊师教育
16、善良是种觉悟----仁爱教育
17、诺亚方舟的船票----安全教育
18、民族魂,中国心----爱国主义教育
19、学校兴衰我的责任,班级荣辱我的责任----责任意识教育
20、用尊重的钥匙打开心灵的大门----健康人际交往教育
二十大教育主题将主题班会打造成学生情商培养的系统工程,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高中思想教育主题链条。
---- 开展创新活动。对于班级氛围的营建,杨育红老师总爱向同学提起一幅世界名画《雅典学院》:画面里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50多位著名学者。大家的神态轻松自由,看不出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从大家的脸上更看不出对分数的向往和对成绩排名的忧虑,人们能看到的是激情的辩论和热烈的探讨,能看到的是人类智慧的迸发和对真理的追求。为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营造和谐、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杨育红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的班级活动。“激情飞扬—实验精英辩论赛”、 “实验技能大比拼”、“学科对抗赛”、“读书交流会”、“我为歌狂——英文歌曲赏析”“实验班体育明星评选”,同学们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
----记录成长足迹。杨育红老师认为,和谐的班级不应只是人生旅程中匆匆走过的驿站,而应成为一个充满温情和美好记忆的港湾。在她的提议下,03级21班建立起自己的班级日志。与普通的班级日志不同,它不是班级生活的流水账,而是班级大家庭中众多心灵的对话。班级日志使同学们在完成了一天的功课之后,有了一片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每篇日记都是作者面对其他同学的一种自我剖析,是班级每个成员的相互审视。温暖的情怀充盈其中,同学铿锵有力的前进脚步声回荡其中,家庭日记使班级自主管理走向科学化、人文化。这本名为《渐杳澜漪》的班级日志由刘堃校长作序,已正式出版发行。
三、使家长成为教育合作伙伴,搭建和谐互动的家校教育平台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 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谐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如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是杨育红老师一直思考的重要课题。
----倡导亲子关系的融洽。亲子关系是世间的第一人际关系,良好
亲子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04年的母亲节,杨育红老师在班内开展了“深深父母恩,殷殷儿女情”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其中的内容之一就是布置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几乎每位同学信的开头都是这样写的:“妈妈,我从没给您写过信,我把这封信当作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来完成。但当我完成这项作业的时候,我是多么感谢杨老师给我们创造的这个机会让我把十几年来对您羞于出口的爱意和感谢表达出来。”五十多封饱含着儿女深情的信件从学校发出,同学们用真挚的情感,敞开心扉的沟通给父母送上了第一份节日的惊喜和欣慰。同学们的心动立即转化成行动,“给母亲一束鲜花”、“送给妈妈的护手霜”、“为父母做一顿晚饭。”所有的家长都在这一天感受到来自儿女的温情。
----谋求育人理念的认同。杨育红老师注重以家长会、家访、开办家长专题讲座等各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赢得了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通过不同的交流渠道,杨老师所倡导的“为学生四十岁以后的人生负责”的教育理念得到家长的高度赞同;“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学生活”的育人内容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警觉、多一份沟通”的家校配合要求家长们更是耳熟能详。
----实现教育效果的互补。随着孩子在校时间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高,家长们教育语言逐渐匮乏,教育手段渐显无力,家庭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的现象日益突出。很多家长都在问:“现在的功课我们辅导不了,在高中教育阶段,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 许多家长把这种“无从插手”的焦虑转化为“‘找老师给孩子换同位“、“找校长给孩子换老师”、“找家教帮孩子补功课”的忙碌。杨育红老师注重搜集各种资料,及时善意地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议。通过系统化的引导,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最大的职能就是对孩子品德、习惯的培养,只有家庭教育的这个职能充分发挥,才有可能使学校知识教育的职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家长们不再仅醉心于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具体指导,而是更加注重发挥在精神引领、人格塑造、心理疏导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杨育红老师的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她所教的学生多人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和国际中学生体育竞赛获得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多人以优异成绩升入北大、清华,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济南市先进班集体,杨育红老师本人被济南市教育局和济南市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05年、2003年两次荣立济南市个人三等功,两次被评为济南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被评为济南市名师,并被确定为齐鲁名师人选。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第四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杨育红老师关于构建合谐班级的专题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发挥了突出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杨育红老师工作思路的启发下,如今的母亲节已成为山东省实验进行感恩主题教育的重要时机,优点单已发展为学校层面的个性化奖励措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启人班主任工作方式正逐步提炼、固化为全体实验师秉承的德育工作信条。和谐教育的理念已在更加广阔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结出了累累硕果。
还有一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应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呼唤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班级,这对学校班级建设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理念及管理模式。
和谐班级,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更离不开班级上的每一位和谐的学生,因而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也是每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某一时期的和谐,也是中学阶段全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教与学的和谐,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不仅是校内各种教育的和谐,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和谐教育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发展。
而实现和谐教育,根本上应该着眼于人。“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陈寿)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质,开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人享受良好的教育,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构建和谐班级,应牢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成长中的人,社会中的人,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从而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实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
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建设管理中,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角色不仅是教育者、管理者、更是引路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享受到和谐融洽的幸福。
1、以赏识激发学生的自信。
农村中学许多学生因家庭困难或离异、学习成绩差等因素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觉得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至连走路都是低着头,针对这种现象,我在班级开设了 “掌声送给别人,也送给自己”的活动,掌声一种用来赞美别人,一种用来赞美自己。哪怕是课堂上一个精彩的发言、板报上一项完美的创意、运动场上一场成功的比赛、生活中一次默默的奉献,都会赢大家来发自内心的掌声。为别人鼓掌,别人的长处不再是压力,而是变成了用来欣赏的风景;为自己鼓掌,自己不再是成功的陪称,而是成为自信的主角。同时在班上我还设立了一张桌子叫“幸福的桌子”,表现最好的同学可以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学期下来,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令大家羡慕的幸福人。还有,每个月都有一个学生互评活动,通过互评更多的去发现、挖掘别人的优点,然后这个互评表再回到各人手中,特别是那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同学看到别人对自己优点的评价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是用语言无法描摹的。这些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在肯定别人的过程中也肯定着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以尊重塑造学生的人格。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侮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份量的一种刺激,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润滑剂,任何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作为教者,我们要尽力地呵护学生内心深处的这种渴望。在班级上,发扬民主、广纳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每年期末我们班都要搞一个活动:评选本学期最感动班级的人物。上次我们班一个成绩不好的同学当选上了,同学们为他题写了这样的感言辞:“看到你在教室里埋头攻读的身影,大家说你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看到你在跑道上摔倒了,又继续爬起来,大家说你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你承包了教室最高处的卫生清理工作,大家说你是一个热爱集体的人。虽然你成绩不太棒,但你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认真生活着的人的楷模。”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的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这种无言的人格感化胜过“刻意”的教育,其中所蕴涵的道德营养会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灵魂深处,激励全班学生求真向善臻美。
3、以理性引导学生的个性。
中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正处于青年前期和心理断乳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躯体的成人化与心理认知水平的相对滞后的矛盾。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说过:“个性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源泉,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孩子是不可想象的。”作为教者要善于引导,提倡个性化的发展。从学生进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罗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者,我们要用细心、耐心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记录在册。在这份成长档案里包括这样的内容:“人生计划书”,使学生在入校的第一天便形成了对个人成长强烈的责任意识;“个体评价表”,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个性,班主任、认课老师的批语表达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欣赏、建议和指导;“成长阶段性评价”,有自己的评价、学生的评价,用来帮助学生不断检视自己的学习、生活。这份档案袋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看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在认清自己、扬长避短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这样的班级中,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老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爱,更让学生享受到了爱,而且让学生学会了爱,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
二、以人为本,培养和谐的班级氛围。
作为教者要十分重视并善于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此间,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间也进行着情感交流,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大家其乐融融。
1、召开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我经常借助于主题班会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上,如:开学动员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公德教育、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涉及方方面面。在召开的形式上也力求多样化,如心理专家专题讲座、记录片介绍、学生跟家长共同参与班会等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有审美体验,又有情感教育,这些主题班会的召开大大升华了学生的内心,更加觉得这个班集体的温暖友爱。
2、开展心理教育。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在写作上如此,精神上也是一样的需要源头活水,这些精神可以支撑着学生情感的大厦,鼓励他们跨过人生的坎坷。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讲座或演讲活动,这些活动像清风涤荡着学生的心田,也像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房。如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洪战辉来校演讲,一次次的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正如有些同学在日志中所写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唯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关安金鹏的专题讲座,让我们感知到了学生感动的心灵。同时史铁生、霍金、张海迪、贝多芬等也走进了我们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都给我们学生的心灵注入了一腔活水。在这样的活动感悟中,学生更是觉得生命的不易,知道了既要珍视自己,也要珍视他人,整个班级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平时谁有了困难众人齐帮忙,班上的事大家争着做,每天早上都有人悄悄的把教室打扫干净……,在这样的班级中大家感受到了不是亲情甚似亲情的温暖。
3、开展合作活动。
合作,顾名思义,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分享。如师生间的合作,教师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彼此互相尊重、信任,从而建立了和谐关系。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让学生彼此地认识、赏识对方,彼此取长补短,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如篮球比赛、合作跑比赛、拔河比赛等实践活动,讲究的就是彼此间的协调,不协调的集体肯定是不打自垮的。合作活动让师生缩短了距离,让好多同学改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在这个可爱的班级中不断的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个班级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整个学校的和谐发展。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常常表现为畸形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老师轻学生、重作业轻创新,强大的学习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所以高分数的背后付出的是惨重的代价。因而在新时期,学校要改变自身的理念,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对于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努力做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让学校真正成为一个育人的场所。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一个和谐的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构建这种和谐的班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追问:
谢谢你,可惜我是一个大学生。
回答:
额,那我没办法了...
『贰』 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活动方案,中小学任意年级,
中小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举例
案例一: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紧握我的手(游戏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2.通过辅导,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说明:
1.重点:游戏中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培养合作精神、领会合作技巧的关键,也是这次辅导活动的重点。
2.难点: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配合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要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相处,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或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那么你们在这种时候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先来谈谈好吗?”
(2)学生们发言,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教师作小结。“刚才大家都谈得很好,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很高兴看到许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并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我也听说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帮助别人,他们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认为我不去麻烦别人,别人也不要来麻烦我。他们把帮助当成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斤斤计较于付出与回报。其实,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样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紧握我的手’,大家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受助和帮助人的感受。”
2.活动展开。
(1)教师介绍规则。“现在我们先来分组。请大家按照小队集合,一个小队为一组,两个同桌为一对,其中一位同学先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另一位同学就扮演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请需要帮助的人用手帕把眼睛蒙住,要蒙得严严实实,看不到眼前的景象。然后每一对都站到起跑线后。好,下面就让没有蒙住眼睛的同学牵着你同伴的手,引导他越过重重障碍,向终点进发,看哪一对最先到达。注意:帮助别人的同学绝对不可以开口说话,你只能用其他无声的方式来引导他。”
(2)各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3)游戏结束后,原先蒙住眼睛的同学摘下手帕,和同伴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4)这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集中起来,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谈自己是怎样当引导者的,怎样才能当好引导者。
(5)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活动经过和讨论内容。
(6)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发现大家普遍有一个感觉,因为在活动中不能说话,所以助人者和被助者有时会觉得很别扭:助人者‘无所畏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被助者被蒙住了双眼,总是小心翼翼,他什么也看不见,又听不到任何提示,自然处处提心吊胆,举步谨慎,这样,引导他的人就会觉得他是那么不听话,双方配合起来就不那么默契。那么怎样做才能配合得更好,更默契呢?请同学们再回到自己的小组里讨论一下。
(7)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游戏活动。但这次活动允许引导者开口说话,提示、引导被助者越过各种障碍,到达终点。
3.讨论。
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两次活动,哪次更顺利?为什么?
4.教师总结。
“同学们,游戏是做完了,但是我们从这个游戏中所获得的体验,我想大家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个游戏中,每个人都分别担任了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角色。交换角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受助和帮助人的感受:只有当你体验了需要帮助时的焦虑和得到帮助时的欣慰,你才能深切理解帮助的重要意义。所以,我想今天同学们从这个游戏中学到的第一个人生经验是要乐于帮助别人。大家在游戏中都经历过从互相陌生到配合默契的过程,这个游戏成功的关键就是配合的技巧,而成功的前提则是互相信任。所以,同学们从这个游戏中学到的第二个人生经验就是在帮助的过程中,帮助者和被助者要互相信任。第三个人生经验就是帮助其实是一种合作,合作者不但要有合作精神,还要有合作技巧。游戏毕竟是游戏,你们在生活中会不断遭遇这样的经历,体验这样的人生经验,生活会教会你们怎样帮助别人,与别人合作。
5.老师提议学唱手语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注意事项:
由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难免会有埋怨、争执,这样是会影响到学生的体验的。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控制好他们的情绪,调节好活动的节奏。
案例二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案例:我的问题出在哪儿?(游戏活动)
课程目的:
1、通过活动发现自己日常学习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马虎、不认真倾听、着急等问题;
2、冷静下来思考当发现这些问题后自我的感受;
3、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出错,没有人会完美,但我们要用心不重复犯错。
课程流程:
1. 教师简要介绍今天让大家来完成一个不计入学习成绩,但要比赛以下看谁速度最快的练习;
2. 教师给每人发一张印有下列文字的纸(附案例二后),当确认每个人都拿到后,对着纸念前面指导语,然后宣布开始,并强调过程中不可交流,完成后只是不出声举手示意老师即可。
3. 当大部分同学都完成后,宣告结束。
4. 讨论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个人的感受是什么?邀请同学们发言。
5. 教师总结:若你认真完成的话,这一定是一个很有冲击的游戏。其中,会对自己有很多的发现。
附:(参见下一页)
开头的话:
这是一个需要速度的游戏。总共30道题,请你先看一遍题目,然后在右边的空白纸上按题目的要求做,速度当然是越快越好。做完后看看你花了多少时间,能挑战我们的记录吗?
计时准备,开始!
1。在纸的正中写上你的名字。
2。在姓名旁边写三个“好”字。
3。把你的性别和生日写在纸的右上角。
4。在纸的最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在纸的左下角画三个正方形。
6。在这三个正方形外各画一个圆。
7。再在这三个正方形里各画一个三角形。
8。在你的姓名上方写上你父母的姓名。
9。把那么三人的生肖属相分别写在姓名的旁边。
10。把你的生日数字单个相加,把答案写在生日的下面。
11。在纸的左上角写出你所读过的一所学校的名称。
12。把你最喜欢的一样东西写在纸的左边。
13。把你最讨厌的一样东西写在纸的右边。
14。在纸的右下角画五个五角星。
15。在你的姓名下面画一条波浪线。
16。在父母的姓名旁边写上他们的生日。
17。算算你父亲比你大多少岁。
18。算算你比你母亲小多少岁。
19。再看看你父母相差多少岁。
20。在你最讨厌的东西上打一个×。
21。在你最喜欢的东西旁边画一个☺。
22。接下去的三题你不用做。
23。将题目前面的单数题号圈出来。
24。在题目前面的双数题号上打√。
25。在纸的下端写出28乘以82的答案。
26。把第7题中你所画的三角形全部涂黑。
27。把第14题中你所画的五角星全部涂黑。
28。看完后你只需要做第1题和最后两题。
29。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遵守指导我第一”。
30。数一数当你“幡然醒悟”时已做了多少题。
案例三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案例:考试焦虑自我辩(角色扮演)
课程目的:
1、 通过对考试焦虑的自我意识进行辨析,了解自己对考试的态度和考试焦虑的状况;
2、 增强学生对考试焦虑的积极自我意识,克服消极的自我意识。
课程理论说明:
考试会给大多数学生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学生对考试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和紧张属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有助人集中精力地投入到准备及考试之中。但焦虑过度会抑制大脑活动,影响感知、注意、记忆、思辩等心理能力。
本活动采用行为治疗的独白法和空椅子方法,通过学生对考试焦虑问题的内心独白和自我辨析,帮助其了解自己对考试的自我意识,认识考试焦虑对自我意识的消极的危害,强化学生对考试的积极的自我意识。
课程流程设计:
1、 教师在讲解考试焦虑的基础上先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考试的消极意识。
如:离考试时间越近,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要是考不上,以后的前途就完了。
都说我考试不成问题,可越是这样,心理就越不塌实,担心考不好丢人现眼。
我担心别的同学考得比我好。
父母对我寄予厚望,假如考不好,怎么交代。
自己成绩一向不错,考不好,老师怎么看我。
我讨厌考试,它让我紧张,忧心忡忡。
2、 引导学生归纳对考试的积极意识
如:消极意识是不必要的,而且有害。
要保持乐观而自信的心境,才能考出好成绩。
必须抛开各种杂念干扰,减少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复习。
平时要掌握放松的方法和技巧。
3、 空椅子上的内心独白
(1) 在表演区里面对面放两张椅子,一张上写着“消极意识”,另一张写着“积极意识”。
(2) 每次让一个学生上台表演
(3) 先让学生坐在“消极意识”的椅子上,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消极自我意识,然后坐到对面的“积极意识”的椅子上,以积极意识对消极意识进行辩论。
4、 讨论与总结
(1) 从刚才同学的内心独白中,我们看到什么?
(2) 对考试的积极意识有那些?我们可以怎样运用?
5、教师小结
每个人对考试都是有所担忧的,同学们的内心独白也反映这一点,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考试焦虑的问题,这需要同学们自觉意识到考试焦虑的危害,用积极的意识克服消极的意识。
注意事项:
1、 在运用空椅子进行角色扮演时,学生可以在两张椅子之间来回坐,表示消极意识和积极意识之间的相互交错状态。
2、 本活动中角色扮演的关键在于学生内心的表白和思辩,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 观看的学生要着重体验别的同学的内心感受,理解考试焦虑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关键是要以积极的意识来对待它。
案例四: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价值大拍卖(角色扮演)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2.帮助学生体验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态度。
活动说明:
价值是指个体的一套有系统的内在标准。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人生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家庭传统与教育的影响。由于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很多价值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本活动就是用类似魔术店的方法,帮助学土了解有关爱情、友谊、健康、美貌、爱心、金钱、欢乐等多方面的价值观念:因为在拍卖会上,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学士在拍卖时的选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取舍中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思考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
活动过程:
1.事前准备
(1)足够的道具钱和拍卖槌。
(2)将拍卖的东西事先写在硬板纸上(最好是不同颜色),以增加拍卖的趣味性及方便拍卖进行。
(3)宣布游戏规则。
每个学生有5000元(道具钱),他们可以随意叫卖下表中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底价(见下表),每次出价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
┌——————┬—————┬——————————┬——————┐
底价表
1. 爱情 500元 9.财富 1000元
2.友情 500元 10.欢乐 500元
3. 健康 1000元 11.长命百岁 500元
4. 美貌 500元 12.诚实 500元
5.礼貌 1000元 13.享受一次美餐 500元
6.威望 500元 14.分辨是非的能力 1000元
7.自由 500元 15.大学毕业证书 1000元
8.爱心 500元
2.教师引发动机
(1)教师问:“有谁不喜欢金钱?”(预期学生会一致说没有,而且反应是热烈的。)
(2)教师继续问:“若你有5000元,你希望得到什么?”(让一两位学生回答)
(3)给每个学生每人5000元(道具钱),介绍拍卖游戏的方法和拍卖的东西。
3.举行拍卖会
(1)由教师主持拍卖。
(2)按游戏方法进行,到所有拍卖东西卖出为止,然后请学生认真考虑买回来的东西。
4.讨论
示例:
(1)你是否后悔得到你所买的东西?为什么?
•不后悔,因为“爱情”是最令人快乐的体验;
•“威望”使我高人一等,受人尊重;
•“诚实”是美德;
•“大学毕业证书”等于美好前程,一生无忧……
(2)在拍卖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很紧张,一定要赢!
•有时叫到高价就舍不得再叫。
(3)有没有同学什么都没有买?为什么不买?
•有,因为没什么值得买;
•有,因为钱最重要;
•有,因为叫输了。
5.教师总结拍卖活动,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1)假如现在已经是人生的尽头,请看看你手上所有的是什么东西?
(2)它们对你来说是否仍有意义?
(3)你是否后悔刚才为自己争取的东西太少?
(4)你争取回来的东西是否是你最想得到的东西?
(5)金钱是否一定会带来幸福和欢乐?
(6)有没有一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或比金钱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呢?
(7)以上问题都没有一定的答案,然而,你是否甘愿为了拥有金钱、声望而放弃一切呢?
(8)有没有比这些更值得追寻的东西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注意事项:
1.拍卖会可以由教师主持,也可以由学生主持。
2.“底价表”的内容和价格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认识加以删减和修改。
3.应鼓励学生尽量投入,以获取最真实的反应和体验。
4.拍卖的东西必须少于学生的人数,以增加拍卖的紧张气氛。
5.在拍卖过程中,留意学生的参与程度。
案例五:
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习需要意志力(行为训练)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体验。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上需要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活动说明:
1.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2.难点: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把在活动中感受到的内心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理解意志力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3.活动准备:准备黄豆、赤豆、黑米、白米、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常会遇到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它。可是要克服困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下面我们来做两个游戏,体会一下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2)进行游戏。把黄豆和赤豆混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分拣出来。试一试你花了多少时间?
(3)小结、交流。先由教师发问:“同学们,你们在分拣时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啊?你们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大家交流一下想法好吗?”
同学们进行交流,各自谈谈在分拣时遇到的困难和感受。
教师作小结:“好,大家都谈了很多自己的体会,从这个活动中也感受到了锻炼人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做一个类似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同前面那个游戏相同,但难度更大一些,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
2.分拣比赛。
分别取一把白米和一把黑米,并把它们混在一起,然后分拣开来。试一试你花了多少时间?
学生在分拣时,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发现已完成分拣任务的同学,就在他拣好的米堆上插上一面小红旗,并报出他所花的时间;没有拣完的学生继续分拣,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分拣完毕。
3.学生进行交流。
(1)教师发问:“在这次比赛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2)学生们对此进行讨论、发言。
(3)教师特别提出:“在这次比赛中,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固然值得祝贺,但最后一名完成任务的同学精神更加可嘉,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好吗?”
(4)学生作自我表露。
4.教师宣布最先完成的同学获得“优胜奖”,而坚持拣完的最后一名同学获得“意志奖”。
5.教师对这次活动作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很成功,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刚才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许多想法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感受,也说明同学们在这个活动中确实体会到了锻炼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它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而且对我们将来的工作乃至生活,都是成功的必要品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意志力的锻炼和培养。”
注意事项:
在游戏中,学生的速度有快有慢,怎样保证每位学生都完成游戏,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慎重考虑游戏的过程,在实际操作时灵活掌握,控制好节奏。
案例六
初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我自信我快乐(行为训练)
活动目的:
通过训练,增强自信心。
活动说明:
一个人的不自信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不敢向别人提要求,害怕遭到拒绝;面对任务退缩,担心自己完不成;讨好别人,不愿得罪别人,等等。不自信的人很少尝试自信的行为。行为训练对于克服不自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活动过程:
1.不自信的等级排定
教师出示令学生感到不自信的几种情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不自信的程度进行排列。(可以用PPT投影打出,也可以事先印在一张纸上,学生一人一份)(按最不自信做的到较自信的做的水平排序):
在马路上向陌生人问路。
你正在家里做作业,而且正做在兴头上,有同学打电话来聊天,想挂电话又不知如何开口。
要好的几个同学建议一起到外面去玩,但自己又没有这么多钱,自己的家境也不允许到这么高档的地方去玩,该怎么办?
在班里,你学习比较好,笔记也很整齐全面。有一些同学老是上课不好好听,但他们临考借你笔记背背,更有人考试时作弊获得比你还好的成绩。你知道这样做他们是自己害自己,但是自己心理还是不舒服,也不想再借笔记给他们。不知该怎么做?
看电影时,前排的人正好挡住了你的视线。
你的老师正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一个同学,而你知道这个同学是被冤枉的,你会站起来为他说句公道话吗?
在公交车上,你背了一个大书包,又拎了一大袋东西,你想请坐在位子上的人腾一点地方让你搁一下包,你会开口吗?
2.学生计划应对策略
在学生对上述几种情况排好等级后,请学生在旁边写出自己平时的反应,然后再写出自己认为较好的反应形式。如对于第七种情况,你会说:“对不起,叔叔(阿姨),能请您让我在您的位子边上搁一下我的书包吗?它实在太重了。”
3.分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项情况,交流自己的应对策略,并试着在组内练习自己的应对策略。
4.矫正与模仿
教师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作指导。
请做得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演示。让反应不得法的学生模仿该学生的行为、语气及表情。
5.讨论
请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让自己感到不自信,应该如何应对。
6. 辨别行为过激与行为自信。
教师可准备几个行为过激的例子与行为自信的例子,让学生加以辨别。
7.应用(泛化)
请学生举出在生活中其它让自己觉得没有自信的例子,并讨论应如何解决。
8.附:应对策略(对应于前七种情境)
(1) 请问,去某某大街怎么走?您能说得详细些吗?我还不是很清楚。
(2) 对不起,下次再陪你聊吧!我正赶着做作业呢。
(3) 哎呀!我没钱,大概不能参加你们的活动了,或者我们换个地方玩,不过花钱要少一点。
(4) 你把你的笔记给我看,我希望我们可以交换看,互相学习。
(5) 先生,对不起,您这样坐正好挡住了我的视线。
(6) 老师,请不要生气,我想告诉您事情是这样的……
(7)对不起,叔叔(阿姨),能请您让我在您的位子边上搁一下我的书包吗?它实在太重了。
案例七
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活动
妈妈的手最温柔(表达性艺术性活动:音乐与手语)
活动目的:
检验父母与子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身体接触,这有助于密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加强子女与父母沟通,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与感恩。
活动说明:
1.重点:通过游戏后的交流,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得以沟通,彼此能够倾听对方的心声。
2.难点:通过对母亲的手的辨认,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感。
3.活动需要学生家长妈妈的配合。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是在妈妈温柔的双手下长大的,可是你们有没有仔细端详过妈妈的乎,你们有没有用心抚摸过妈妈的手?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哪位同学对自己妈妈的手最熟悉。
2.步骤:
(1)找一块很大的布帘挂起来,在一定的位置开出能容下一只乎通过的孔缝。把布帘挂在背光处。
(2)活动规则:妈妈除去手上的装饰品;站在布帘后的妈妈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做任何暗示。
(3)请到场的妈妈站到一块能够掩住整个人的布帘后,从留出孔缝的布帘中伸出一只手。请同学们观察哪一只乎是自己妈妈的乎,并上去握一握妈妈的手。
3.集体交流:
游戏结束后,请同学们谈谈在活动中的体会;也请家长谈一谈在家庭生活中与子女的关系。在交流中,大家彼此增进相互了解,融洽两代人的关系。
4.深化感受:
伴随音乐,老师讲解《感恩的心》故事,过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表演手语歌《感恩的心》。
案例八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作为高三学生的我(表达性艺术性活动:九分格绘画)
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加强自我的了解和相互的了解
2. 协助学生宣泄面临高考最后一年的紧张、焦虑、兴奋或跃跃欲试等情绪
3. 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缓解压力的技巧,找到自我的定位
活动说明:
1. 九分格的绘画是艺术治疗,强调不是比较绘画,请同学们尽可能不使用语言文字而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2. 准备好纸和足够彩笔
3. 注意说明规则
活动过程:
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今天活动的主题:“作为高三的我”,并邀请同学们用与平常不同的口语或书面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即用绘画将自己看到“作为高三的我”这个命题时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2. 给每人发一A4纸及一盒彩笔,请大家先在A4纸上尽可能大地画一长方形
3. 将画好的长方形分成相等的九个格子
4. 在九个格子里按照由自己编制的顺序做画,一定要尽力将九个格子画满,可以用图画、符号等。再次强调主题是“作为高三学生的我”。
5. 教师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所有同学画完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5人一个的小组,每人在小组中描述自己的画。
6. 教师发现那些比较有信心、有计划或者对困难有充分准备的同学发言。
『叁』 想给农村的初中学生开展一个团体心理辅导,感恩或者亲情教育的,适合什么游戏
信任背摔
我是谁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