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心理辅导对策及过程

心理辅导对策及过程

发布时间: 2021-03-10 06:53:39

Ⅰ 忧郁心理的缓解心理压力十大对策

国内知名心理专家为深圳市民“支招”缓解心理压力十大对策
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随着人类逐步迈进现代社会而日益凸显出来。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紧张的节奏、拥挤的空间、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让深圳市民在拥有更多物质享受之余,失去了更多心灵的自由和身体的安康,为此深圳的心理卫生问题也一直高于内地。
6月21日,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职业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赵国秋教授在深圳法制报多功能厅,就心理问题的发生,心理压力的来源、表现方式,以及如何面对心理压力,如何思考问题面对社会,如何正确设置自己的期望值等问题,为深圳市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课。
赵教授分析说,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深圳人大多是离开故土,独自来深圳打拼,不仅少了亲情的避风港,而且由于生活很不稳定,一时也难以找到感情的归宿。在种种外在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一些人就失去了心灵的平衡和宁静。按一般常理,每个人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三个知心的好友,而这些好友应达到三个条件:有基本一致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共同谈个人隐私;当有心理困难,好友能无数次相互诉说。而在深圳这种特殊的移民环境中,要找到“如有20年交情的好朋友”是很有难度的。在压力无法发泄的背景下,深圳人又处在一个竞争激烈、压力较大的环境中,这些都是深圳人心理健康出现一定问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深圳经济发达,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受到的文化冲击比内地明显,转型期带来问题严重,因此心理卫生问题比内地更严峻。加上深圳人接触到大量香港、澳门以及西方观念,各种文化冲突明显,思想容易被误导,心理卫生问题在所难免。
如何清理“心灵垃圾”,让深圳人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赵教授提出了十条应对策略。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应对压力事件的比较常用的办法,哪些是你的行为特征或者是你的常用办法,请注上标记。
1、将自己的需求忽略,只是埋头工作,拼命工作。
2、寻找朋友进行交流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3、比平时吃更多的东西。
4、进行某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5、发怒,并将周围的烦恼统统赶走。
6、花些时间来放松,喘口气,做伸展运动。
7、抽支香烟,喝那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8、面对压力的根源,做工作改变它。
9、收回自己的感情,远离人群只做自己的事情。
10、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求更加透彻地看待它。
11、睡觉的时间比我真正需要的时间长。12、我花一些时间离开自己的工作环境。
13、外出购物,用买东西的办法使自己感觉良好。
14、和朋友们开玩笑,用幽默的办法来钝化困难的锐气。
15、比平时喝更多的酒。
16、沉溺在个人的爱好或兴趣中,它使我放松并感觉良好。
17、吃药来使自己放松或者改善睡眠。18、我让自己保持健康的饮食。
19、只是忽视问题,并且希望很快地过去。
20、祈祷,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1、对存在的问题担心,害怕去做任何触及到它的事情。
22、集中精力对付那些我能够控制以及能够接受的事情。
以上的各项条目中,序号为偶数的条目是一些更具有建设性的策略,而标有奇数号的条目趋向于不大好的应对压力的策略。如果你选择的是奇数序号的条目,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一下对你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否要做一些改变。你可以尝试着采用过去没有采用过的偶数序号策略的方法。 1、确定一个“放松时段”融入到日常生活里。试着养成放松的习惯。
2、尽可能多做令你感到愉快的事情。
3、不要让压力积起来。
4、做到劳逸结合。
5、坚持在家里和工作中应有的权利。
6、避免劳累过度或接受太多的工作任务。
7、不要躲避令你感到害怕的事情。
8、要学会记住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并会表扬自己。 避免争执,每个人都遇到过与朋友、家人或同事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冲突的情况。争执会造成压力,但冷静、克制、自信以及据理力争会缓解这种压力。
处理冲突,要谨慎地选择你的语言,要诚实、自信、得体。
保持中性,处理冲突的一个技巧叫“保持中性”,它是把话中的“刺”剔掉,重新组织起话的内容。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我无法和老板相处”,你回答,“你想讨论改善你和老板的关系。” 1、学会关门。
即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过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过得好,就是一辈子过得好。
2、学会计算。
即学会计算自己的幸福和计算自己做对的事情。计算幸福会使自己越计算越幸福,计算做对的事情会使自己越计算对自己越有信心。
3、学会放弃。
特别推荐汉语中一个非常好的词,这就是“舍得”。记住,是“舍”在先,“得”在后。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得”,而“一点都不肯舍”或“样样都想得到”必将事与愿违或一事无成。 1、“算了!”
即指对于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
2、“不要紧!”
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要对自己说:“不要紧”!记住,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任何问题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3.“会过去的!”
不管雨下得多么大,连续下了多少天也不停,你都要对天会放晴充满信心,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三乐”: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进一步说就是在自己好的时候要多助人为乐,在自己过得一般的时候要知足常乐,而当自己处于逆境中时则要学会自得其乐。
“三不要”:
一、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再重的担子压不垮他,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他,但是他受不起委屈,冤枉。其实,委屈、冤枉,就是别人犯错误,你没犯错误;而受不起委屈和冤枉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懂了这个道理,再遇到这种情况,对付它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笑了之,不把它当一回事。
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
当自己受到冤枉或不公正待遇后,也冤枉别人或不公正地对待别人。事实上当你伤害别人时,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
三、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何谓好人?我们认为,如果交给他(她)做10件事,他(她)能做对7~8件,就是好人。显然,这句话潜藏着另外一层含意就是好人也会做错事,好人也会犯错误。所以,好人做错了事,一点都不要紧,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要紧,只要认真地找出原因,认真地吸取教训,改了就好。

Ⅱ 心理咨询的特点及原则是什么

一、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它既是咨询者与来访者确立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的前提也是学校心理咨询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咨询者在公开咨询案例研究或发表有关文章必须使用来访者的有关个人资料时,必须充分保护来访者的利益和隐私。保密原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需要咨询者智慧的判断力。例如有明显自杀意图或攻击性行为的来访者,咨询者就必要冲破保密原则,与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商量,以避免恶性事故的出现。

(2)信赖性原则

信赖性原则指咨询人员应以尊重、信任、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和求助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信赖关系,从而保证咨询的顺利进行。

(3)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要针对求助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提出积极的分析意见,鼓励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主体性原则

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员逐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在此基础上,咨询人员再进一步提出供学生采纳的建议,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5)时间限定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规定为50分钟或6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咨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咨询间隔。电话咨询原则上限定为30分钟。当然咨询时间的限定也不是绝对的,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可以缩短时间和间隔,适当增加咨询次数。

二、心理咨询的特点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

(2)心理辅导对策及过程扩展阅读

心理咨询的过程

1、进入与定向阶段

(1)建立辅导关系;

(2)搜集相关资料,以利初步界定问题,明确辅导需要;

(3)初步了解当事人的个人、环境资源;做出接案决定;做出辅导安排。

2、问题—个人探索阶段

(1)建立良好的关系

(2)搜集有关资料,以进一步界定和理解问题

(3)协助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达到对当事人的深入了解

3、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1)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

(2)处理好当事人的期望和目标的关系

(3)咨询师要明了现有的干预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

(4)咨询目标的确定要以当事人为主,咨询师起辅助作用

4、行动/转变阶段

(1)避免让当事人变成一种被动、接受、依赖的角色

(2)保持灵活性

(3)要注意治疗收获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情况

(4)行动/转变阶段要经常进行评估,即根据已确定的目标,看咨询和治疗实际取得了多大进展

5、评估/结束阶段

(1)评估目标收获

(2)处理关系结束的问题:分离焦虑

(3)为学习的迁移和自我依赖做准备

(4)最后一次会谈

Ⅲ 心理疏导的心理疏导概念

广义:广义的心理疏导是绝大部分人认为的模糊范畴,它包括了几乎所有心理咨询和治疗。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概念的中文表述与它的外延不匹配。
狭义:狭义的心理疏导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通过言语的沟通技巧进行“梳理、泄压、引导”,改变个体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其行为能力和改善自我发展的心理疏泄和引导方法。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心理疏导源于心理咨询,但又不同于心理咨询。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言语交流的方式进行咨询或疏导。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试用对象不同。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它有别于极健康人群,心理疏导适用于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调试,更多用于解决发展性心理调节;
第二,工作性质不同。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理治疗辅助行为,而心理疏导是一种协助自我调节的支持行为;
第三,主体要求不同。心理咨询需要工作主体掌握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应用技术,而心理疏导要求工作主体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疏导技术,以及所在社会分工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四,服务方式不同。心理咨询一般需要具备心理咨询机构的基本条件,进行辅助治疗性服务,而心理疏导更多是融合在具体社会分工的职业能力中,提高岗位效能或生活适应能力; 心理疏导面对的主要是自我改善和效能提升问题,而心理咨询面对主要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助治疗问题。

Ⅳ 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1
对于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这类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在弄清原因的前提下,与学生谈心说理,耐心开解,以消除他的恐惧不安情绪。
2
对于“自卑感重,自信心不足”类学生,教师应重点启发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让他们明白,人的才能是多元的,这方面不如别人,那方面却可能超出别人。高尔基童年饱受贫困、磨难,却成就了他的顽强与坚毅,贝多芬晚年遭受失聪之苦,却谛造了他的伟大乐章。所以人不能丧失信心,相信通过努力总会取得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3
对于“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心理辅导。坚强的意志是在与困难作斗争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应通过课内外一切活动为学生锻炼意志创造条件。首先,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退却,或转向老师同学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鼓励他们攻克堡垒,以锻炼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其次,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等方式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
4
对于“散漫懒惰,无心向学”类后进生的心理辅导。对他们要多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又重视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悉心地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此外,对他们应严格要求,要他们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逐步培养他们的纪律观念,当这类后进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充分享受做一个好学生的乐趣,使其增强信心争取更大的进步,从而慢慢改变其懒散厌学的作风。
5
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持的态度,又是原则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教师切忌对他们讽刺、挖苦、处罚,应亲近他们,同他们交朋友,引导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让他们安定情绪,减轻紧张程度;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苦恼之处,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应在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6
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当然是主角,但还需得到家长这个配角紧密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懂得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给家长相关的基本知识。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包办、不代替,而要启发引导,给孩子以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考试、竞赛受挫折时,不责备,不斥骂,而应多鼓励,让孩子跌倒后重新站起来,迈开坚实的步伐努力向前,直到取得胜利。此外,教师通过约见家长、家访、信访、电话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对策,以保证学生身心人格健康发展。

Ⅳ 考前心理分析及对策有哪些

考生们最想知道的10个心理问题:

(1)考前紧张不起来怎么办?有许多考生向心理学专家说,自己在大考前怎么也紧张不起来,表现为神经兴奋抑制,头脑发木,激不起最后一搏的劲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苦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惫不堪,大脑接收的信息过多和负荷过重,造成了一种保护性的抑制。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采取下述3个措施:

第一,要注意适度的休息、娱乐和锻炼。不少考生在临考前为了争时间,因而拼命地开夜车,并挤占了娱乐和锻炼时间。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它带来了考生身体和心理的疲劳,使得学习效率下降,所以应该予以纠正。

第二,要交换一下复习的形式,避免单调机械的刺激产生的厌烦心理。比如编份考题考考自己,把一些要背的书制成磁带放给自己听,也可假扮老师而把所要记的东西讲演出来等等。

第三,可学运动员赛前给自己打气的办法,复习之前挥挥拳头喊几句或默念几句振奋精神的口号,或将口号写成条幅悬挂在墙上,自己动员自己重新树立拼搏的欲望。

(2)考前烦躁不安,看不进书怎么办?这类考生大多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由于对未来大致成败的结果把握不定,因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由于心事重重,使得这类考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中。对于这种情况,考生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这种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则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这类考生的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

(3)临考前失眠怎么办?失眠往往产生于对考试过于紧张的心理,以及对失眠后果的过多担心。所以只有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实际上,完全没有睡着觉的情形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失眠一般并不影响考生在考试中智能的正常释放。失眠的真正危害正是在于失眠者过度夸大了失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而在考前和考试中不断给自己以消极的心理暗示。所以解除思想包袱是解除考生考前失眠问题的根本法宝。

(4)一到考试就觉得身体某部位不对劲儿怎么办?有些考生每逢考试,就觉得自己肚子痛或头痛等,这绝大部分是人的心理紧张引起的。考生若特别留意并与考试建立了联系,则以后一到考试就会人为地留意或感觉那个部位,则不适的感觉就会暗示出来。为此,正确的做法是:不留意,不强化。

(5)考砸了一两门,情绪影响到后面几门,怎么办?很多考生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考砸了一两门就等于全砸了。实际上在每次考试中,几乎人人都至少认为自己有一两门考得不太理想。更何况你考砸了的这一两门,也可能是太难,因而不能算是考砸了,大家都是一样的。因此,考砸了一两门应当看作是正常情况,没必要为此殃及其他。

(6)考场上突然慌了神怎么办?当考生对许多意外和困难没有预先估计到并找出解决的办法,那么问题一旦出现时自己就容易惊慌失措。把以前考场上常遇的问题搜集起来,并请些“高参”出出主意,可保你临危不乱。

(7)平时水平很高,考试发挥不出来怎么办?平时就应该做到和考试的要求一样,要正确率,要速度。只有平时如考时,才能考时如平时。

(8)在考场上最怕有声音干扰,如遇噪声怎么办?有些考生总爱在考后抱怨说,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周围同学的翻卷子声和叹气声,以及考场外发出的某种声音,干扰了他们的思路。其实他们所感受到的这些噪声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噪声。心理上的噪声虽然来自声源,但其分心的效果却是通过人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的。你越是注意噪声,越是觉得它正在干扰自己,你就会越感到不安,它的分心作用也就越强,所以考生要克服心理性噪声对考试的妨碍,不必去理会它。这样,自己的急躁情绪就会减少,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专心于考试。

(9)考试时,碰上自己不会的题或想不起来的知识怎么办?考试时遇到这种情况,切忌慌乱和胡乱尝试。首先考生应先分析一下自己不会做的大致原因:是忘记了有关知识,还是题目没理解透彻?或是题目线索太多,自己一时难以理出头绪?然后再根据自己分析的原因,考虑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按程序有条理地去做,即使题目仍未解出,也不会去想“这下完了,我要考砸了”之类无用而有害的事,而是可以自慰自励:“这题对我难,对别人也难。”

考生在考试时,有时会出现某些知识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这时考生因急需解决问题而希望尽快回忆起来,往往就会心里着急,紧张地在记忆中胡乱搜索,企图“碰上”想要找到的东西。但是这种无秩序搜索的成功率一般都很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更加重了自己的紧张慌乱。此时正确的策略是应该善于运用联想,你可联想老师讲这段知识的具体情景,也可联想与这段知识相关的知识,以寻找回忆的线索。如你忘了哺乳动物有什么特点,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回忆鸟类的特点来与之对比回忆。

(10)时间不多却有好多题没做,怎么办?考场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乱的情形,莫过于考试时间不多却仍有许多题没做完。考生此时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这道题时想着那道题,而做那道题时又惦记着这道题,结果哪道题也没做好做完。当这种不利的情况出现时,考生一定要有个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决策。所谓合理的目标是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这时目标过高而不合理(企图全部做完、全部做对),反而连较低目标(做完做对一部分)也实现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标,还要有合理的决策,即此时考生优先选择的题目,应该是自己比较有把握和分值较高的,而且要考虑所要花费的时间,把三者综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方案。

Ⅵ 请分析学生常见的七种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辅导措施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

其产生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结来看,有不自信、精神敏感、负面经历的心理暗示不断强化等。具体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三大、三高、三低、一滞后”。“三大”:学生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经济压力大。“三高”:家长期望高、社会期望高、自我期望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材欲望非常强烈;“三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力低;情绪波动大,调节力低;面对挫折,承受力低。“一滞后”:我们的心理教育与引导工作滞后。正是这种“欲”与“不能”又“必须完成”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工作滞后,缺乏预见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 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这种模式已经悄然渗透到校园,步入大学想轻松度日已经不可能。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里的竞争相比社会上的竞争一点也不低。这首先表现在学习上。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大学生不仅必须对自己的所学专业,以及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而且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还必须学习如何有效的支配时间,有效的学习等,这都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些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2、 大学生负载的期望过高
在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下,受教育,特别是进入大学,受高等教育的人毕竟仍占少数。因此,一旦有些人考入了大学,可以说他们就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这样的大学生几乎承载着整个家庭,或整个村庄的人的期望。特别是那些从边远的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他们承载的众人的期望更高。大家都觉得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那么,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在大学里,以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的更好,而事实上大学里人才济济,在一个新的集体里,他们是否能像在原来的集体里一样突出是不确定的。因为在原来的中学里,考核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主要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的,而大学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远远复杂得多。原来优秀的学生到了大学并非就一定优秀,而且你考试成绩很好也并不能代表你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更不能代表你能够在方方面面都特别突出。但是当大家都意识不到这些时,家长就可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当学生不能表现的如家长期望的那样时,家长就会不断的给学生压力,有时甚至爱也成为了压力,使得大学生在大学起步时就背负了过高期望,结果就有可能被这样的期望压垮,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从社会角度来看,我们的社会对大学生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大学生是我们的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来源。作为对一个企业或单位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社会当然期望自己未来的员工都应该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即能用,用即能干,干就干的出色。
从个人角度讲,现代大学生思维敏捷,对个性、对自我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有发展,都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大学生都是满怀对大学的美好梦想,希望自己的人生从此以后大不一样。而实际是,大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大学的学习很紧张,甚至超过了高中,而这样的生活是很枯燥的,而实际的自己也不是理想中的自己。自我期许过高,而现实也不尽如人意,心里的不平衡就会加剧,结果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3、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低。面对越来越大的现实压力和越来越重的精神负担,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或困难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把他们压垮。
从心理适应方面看,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普遍都比较低。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教育都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在运转,在学生心理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和引导,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思维模式单一等问题,等到发现需要面对许多新的、陌生的知识时,或面临新的问题时,学生们常常会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结果或紧张、或恐惧、或逃避,实际问题无法解决时,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从情绪控制方面看,大学生阶段正处于人的思想情感发展和丰富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很快,而且他们很敏感,学习和生活非常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但在大学里,学生的生活相对于中学时期,还是要独立得多,父母、老师与学生接触大大减少,而学生们在自己的情绪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就突然失去了依靠,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而在情绪化的状况下,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决定,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这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本来情绪就不好,结果学习又不好,没有效果,或者是决定干的事是错误的,或者是干的不好,使自己的情绪进一步低落,甚至影响到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可能会丧失自信。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他们不可能有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从心理承受方面来说,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承受力低。他们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家长的希望和寄托。为了能够考上大学,他们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可以说是享受尽了家长和老师的无尽的关怀和呵护。他们大部分人很少遇到什么大的打击,即使生活艰难,这种艰难也有父母、家人在承担,他们对此并没有切身的体会。我们的家长、老师也没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意志品质的教育和锻炼,一旦上了大学,发现并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在遭遇挫折或受到打击时,他们的心理就出现问题。
4、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长期以来,我们对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抓得很紧,甚至有过分之处,但是我们对他们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却可以说是疏于引导。原来一直进行的思想教育也由于缺乏效果而流于形式。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由于原本就毫无准备,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而运转的,成绩的高低,能否达到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等等,以分数为标准的衡量指标,使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把目光死死地盯住学生们的分数,而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几乎被人遗忘。即使有人想重视,也会被“考不上大学,什么都不是!”的理由顶回来。当这些心理素质极其薄弱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后,随着家人、老师对学生的控制的减弱,学生们需要自己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时,他们的心理问题就变得格外的突出了。
在高等院校里,大家又普遍把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资本,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专业为将来更好的就业而进行的。对于将来择业有用的东西就学,将来择业没用的东西,学生们就不愿意学习,而且由于这种以实用为主的思想一直都很盛行,因此在各个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一直都是弱项中的弱项。直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学校都没有心理咨询机构,学生中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不能及时地给以解决。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出现蔓延。高校中普遍对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发现慢,工作滞后。

在措施上,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强化心理引导。由于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尽管不完全是思想问题,但大都与他们的思想不成熟有很大关系,只要我们在他们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对他们的思想认识进行积极的引导,就可以使他们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因此,高校除了要加强原来的思想品德等课程的教学引导外,还应该在大学里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面临的问题,学会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释放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第二,建立心理健康的干预机构,进行有预见的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预防为主,咨询排解心理困惑为辅,尽可能不要出现或发展为心理疾病。这就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要走在前边。心理教育机构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通过心理素质的问题测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筛查,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及早发现问题,主动出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而且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但我们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此。因为人的心理和思想毕竟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次调查问卷就发现并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我们甚至都发现不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心理教育引导工作必须要做得扎实,做得细致。
第三,提高我们的辅导员工作的层次,加强师生沟通。从理论上说,到了大学,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学生的辅导员。因为授课教师一般讲完课以后,就很少与学生接触,即使有答疑课,这时也多是针对大家的,针对专业知识的,他们很少与学生单独接触,更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或心理需要。而辅导员则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思想以及日常生活的。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辅导员基本上就是一个变相的保姆,基本上照顾了学生的日常事务,不出什么大事就万事大吉了。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也是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很少过问,这实际上是工作不到位。要真正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咨询毕竟是少数,关键还是引导。因此,我们的辅导员工作就必须在思想理念上进行更新,他们必须想办法把自己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热情和更大的真诚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积极的引导。

Ⅶ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平等的谈话式的辅导方法

谈话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技巧,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每次找学生谈话前,先把握好学生当时的实际心理,是揣测的、防御的、恐惧的、沮丧的、或对立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采用相应的对策,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①放松学生的情绪。热情地对待谈话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可以从学生特长、爱好,拉家常引出主题,慢慢地引入正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谈话自然、和谐进来。

②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以适应学生心理的伸缩变化,随机应变,恰当处理,使学生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协调到协调。

③巧妙启发学生开口谈话,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能单纯地讲理、训诫、批评,从而剥夺学生的说话机会,使学生反感,失掉辅导作用。
④向学生提供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模仿认同。

⑤善于选择场合。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2.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卫生讲座式的辅导方法

运用班会进行集体教育。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开展适当的讲座。
3.联合式心理辅导方法
家庭是学生的又一重要课堂,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开家长会,应该向家长渗透有关心理的调节、转化的措施,让他们弄清相关的心理学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办法,并邀请那些观察细致、教育措施得力、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走上讲台现身说法,激励其他家长一齐配合班级,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教育。
4.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式的辅导方法

心理障碍的克服,是一个渐进、转化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通过教师、班主任采用以上诸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心理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自我调节策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这一环节离不开教师的各项辅导。

①避开、转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置于一边,或把消极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心境的宁静。

②合理解释:搜集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减轻心中的烦恼和困扰。这种心理又称为“酸葡萄”心理。

③克制情绪,理智处理:在感情冲动不能冷静时,要及时反思,理智地处事,避免过激的举动或做后悔的事。如在进入初中以后,对异性初恋的处理。

④宣泄、松弛:将心中积压的消极情绪进行适当的释放,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缓和焦虑情绪。过度伤心时,不妨大笑一场;郁闷时,不妨找个亲人或挚友倾诉。

⑤模仿学习,加入集体行列之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榜样,并加入集体活动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使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如不合群和孤僻性格的学生,可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积极发展自己,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辅导是整个生命的流露”,是人格的力量的体现,而不仅是用技巧、语言、耳朵、眼睛在辅导。因此,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与自身素质占居着首要地位。班主任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个性品质等都是影响辅导的重要因素。

Ⅷ 简述基层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学校全员投入与心理教师专门教育相结合;
(2)心理素质辅导课程与日常各科教学相结合;
(3)集体心理教育、分组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
(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