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❶ 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选定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
如果设计一个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首先要知道现在你所要组织的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所有的团体心理辅导必须先确定团体的目标,而后才能设计团体活动的计划,确定规模,组成团体。做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要用哪些人来做?从中选择一个你所认为当务之急或者受众比较广范的主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基本认识自我,情绪行为,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四大方面。选定大主题以后再起名一个小的主题,一般主题要积极、生动、易于理解,具有吸引力,让团体成员看到这个主题就能明白这个团体是干什么的,目标清晰,同时对组织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参加。如认识自我中增加自信心,《牵手自信,把握青春》;情绪行为中缓解压力,《为高三减压,为梦想添翼》。
甄选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人员
1、 团体规模:团体规模过小,人数太少,团体活动的丰富性及成员交互作用的范围欠缺,成员会感到不满足、有压力,容易出现紧张、乏味、不舒畅的感觉;团体规模过大,人数太多,团体指导者难以关注每一个成员,成员之间沟通不易,参与和交往的机会受到限制,团体凝聚力难以建立,并且妨碍成员分享足够的交流时间,致使在探讨原因、处理问题,学习技能时流于草率、片面、表面,而影响活动的效果。从问题的类型看,主要取决于团体咨询的目标。以治疗为目标的团体咨询人数不宜多,一般6~l0人,以训练为目标的团体咨询人数居中,一般12-16人;以发展为目标的团体,参加者可适当多一些,一般-20--40人。人数以6—8人为一组最恰当。
❷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及案例。谢谢啦!
大学生道德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等,决定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我们要抓好牵涉观念、教材建设、方法、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基础性和谐,牵涉教育主体即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教育方法的匹配性和谐,牵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网络化社会相适应、提升民族精神的适应性和谐,牵涉管理、育人和预警功能以及激发创造、化解矛盾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功能性和谐,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的目标体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何以纳入和谐社会视野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是由二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还必须看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它自然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若对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就会更加明晰其中的道理。首先,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赖以存在的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更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其次,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要求用法治和制度,也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来疏导。再次,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的社会。党、政、群和社团等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易于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还可以从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中找到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锐并且最少保守的青年群体,他们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密切相联。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样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事实上已经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了和谐社会的视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德育的文件中,都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其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
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同时又蕴纳着强烈的和谐意蕴,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目标之一。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国政策的导向对社会和谐问题关注不够。反映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则很少谈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没有错,非常正确,必须长期坚持。但是,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只发挥好政治功能就够了。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启示之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眼点是“管理学生”,视界在学生、在手段,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启示之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启发我们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从校园文化概念本身来看,它属于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校园文化不是脱离大学生生活的,而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个载体,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性,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近年来,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一道绚丽的校园风景线,但是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和谐性。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启示之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内容抓好。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说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外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会互相包容、协调动作、良性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把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妥善解决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但是,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因素的,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启示之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全社会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同样,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而有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的结果。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但是,在实际工作,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状况,其教育效果自然不可能好。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和谐,有高度和谐和低度和谐之分。我们追求的是动态的、发展的高度和谐。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的目标体系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的目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总目标,那么在这个总目标下,可以分解出若干子目标。这些子目标主要有:
(一)基础性和谐。就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总体上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下,还存在诸如重视不够、教材建设滞后、办法不多、机制体制不适应等不和谐的音符。这些基础性的不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层次矛盾的具体体现,亟待调控和处理。否则,就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转。一是要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二是坚持用科学的精神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坚持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与健康素质的统一,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三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四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
(二)匹配性和谐。一是指教育主体即学校、家庭、社会的匹配性和谐。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家庭是重要场所,社会是大课堂。他们之间不可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合力的结果,只不过在不同的品质和素质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学校要积极主动建立与家族相互沟通的渠道,同时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指教育方法的匹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较之过去要复杂得多,有很多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根据思想问题的具体情况,比较分析不同的方法的功能和优势,联合匹配作战。比如,由实际问题产生的思想问题,就可以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来解决。由心理焦虑或障碍产生的思想问题,就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相结合来解决。这种匹配性,不是两种或更多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达到和谐的程度。
(三)适应性和谐。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客观变化着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建构适应性和谐的目标体系。一是要充分体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时代特点,引导大学生在价值多元的文化冲突背景下,增强自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二是要充分体现与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时代特点,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提升民族精神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引导大学生吸取现代文明成果,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三是要充分体现与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牢牢把握互联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四)功能性和谐。功能性和谐和适应性和谐是相互联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要求其功能不断拓展。一是管理功能、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的和谐。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的积累,近年来部分高校出现了一些学生的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将功能延伸到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具有预警功能。这种预警功能,还要建立与管理功能、育人功能和谐发挥作用的机制。二是激发创造的功能和化解矛盾、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功能的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和创造力迸发相统一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做好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追求的是动态的、发展的高度和谐。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❸ 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二、选定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
如果设计一个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首先要知道现在你所要组织的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所有的团体心理辅导必须先确定团体的目标,而后才能设计团体活动的计划,确定规模,组成团体。做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要用哪些人来做?从中选择一个你所认为当务之急或者受众比较广范的主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基本认识自我,情绪行为,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四大方面。选定大主题以后再起名一个小的主题,一般主题要积极、生动、易于理解,具有吸引力,让团体成员看到这个主题就能明白这个团体是干什么的,目标清晰,同时对组织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参加。如认识自我中增加自信心,《牵手自信,把握青春》;情绪行为中缓解压力,《为高三减压,为梦想添翼》。
三、 甄选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人员
1、 团体规模:团体规模过小,人数太少,团体活动的丰富性及成员交互作用的范围欠缺,成员会感到不满足、有压力,容易出现紧张、乏味、不舒畅的感觉;团体规模过大,人数太多,团体指导者难以关注每一个成员,成员之间沟通不易,参与和交往的机会受到限制,团体凝聚力难以建立,并且妨碍成员分享足够的交流时间,致使在探讨原因、处理问题,学习技能时流于草率、片面、表面,而影响活动的效果。从问题的类型看,主要取决于团体咨询的目标。以治疗为目标的团体咨询人数不宜多,一般6~l0人,以训练为目标的团体咨询人数居中,一般12-16人;以发展为目标的团体,参加者可适当多一些,一般-20--40人。人数以6—8人为一组最恰当。
2、 成员选择的条件:团体指导者在筹划团体心理辅导时,就应该根据团体的目标明确服务对象。通常,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可以是背景、问题相似的人,也可以是背景不同的人。从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看,参加团体的成员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自愿报名参加,并怀有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能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全过程,并遵守团体的各项规则。对学生而言,有些人是班主任推荐参加团体的,并非个人自愿。应该事先通过面谈等方式,引发参加者的动机。
3、 团体成员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宣传手段,成员自愿报名参加;二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根据平时辅导情况,选择有共同问题的人,建议他们报名参加;三是由班主任发现问题推介,或家长要求等而来。发展性团体咨询主要是通过广告、通知来招募成员。已经报名,自愿参加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申请者并不一定都适合成为团体成员。因此,团体指导者还要对申请者进行筛选。常用的筛选方法有直接面谈、心理测验和书面报告。
4、 团体成员甄选的方法:组成团体以前,指导者应实施成员甄选,以维护全体成员的利益。主动报名、自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申请者并不一定都适合成为团体成员。因此,团体指导者还要对申请者进行甄选,以便排除一些无法在团体中得益,而只会阻碍和破坏团体进程的人。常用的甄选方法有直接面谈、心理测验和书面报告。面谈一般用15 —25分钟。由团体指导者按约定的时间与申请者一对—地见面。提出的问题有:你为什么想要参加这个团体?你对团体的期望是什么?你以前参加过团体吗?你需要帮助的是什么问题?你是否有不愿与之在一起的某个人或某类人,你认为你会对团体作出哪些贡献?对于团体和指导者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书面甄选是让候选成员填写一张表格,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年龄、性别、年级、生活环境、参加动机、面临的主要问题、期望等。
50年代后期,schutz真对团体工作制定了一套基本人际关系指标,主要测试三个层面:成员与其他人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对权力的态度;个人坚持自己原则的程度
四、确定时间与场所
1、 时间长度:一般而言,团体产生治疗与改变的因素需要时间,也就是说团体经由创始期、成熟期到结束期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团体持续时间太短,效果受影响;但持续时间过长成员易产生依赖,指导者及参加者的时间、精力也不允许。一般认为团体心理辅导8—15次为宜。每周1次或每周2次都可以。每次时间1.5~2小时。对于青少年而言,针对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最好活动次数较多,每次时间较短如45~60分钟。
2、 活动的场所:对团体活动的场所的基本要求有:避免团体成员分心,也就是要使团体成员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集中精神投入团体活动;有安全感,最好有隔音条件,能够保护团体成员的隐私,不会有被别人偷窥、监视的感觉;有足够的恬动空间,可以随意在其中走动、活动身体、围圈而坐,可根据需要随意坐成大圈,或分组坐成小圈,团体成员都有面对面谈话的机会;房间宽敞、清洁、空气流通、气温适当,让成员感到环境舒适、愠馨、忧雅,使人情绪稳定、放松。
五、心理活动设计
1、 热身活动(举例)
2、 核心活动(举例)
3、 结束活动
团体结束时指导者的任务是回顾与总结团体经验,评价成员的成长与变化并提出希望,协助成员对团体经历作出个人的评估,鼓励成员表达对团体结束的个人感受,对团体的效果作出评估,帮助成员把团体中的转变应用于生活中。常用团体结束的技术有结束预告、整理所得、角色扮演、修改行动计划、处理分离情绪、给予与接受反馈、追踪聚会、效能评估。结束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回顾与总结:回想团体做了什么?自己有哪些心得?还有哪些意见?祝福与道别:可用心意卡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增进并维持友谊。 计划与展望:讨论今后应做些什么,对未来生活有些什么展望。
六、活动评估:
问卷;领导者自我总结;观察员的观察记录;团体成员反馈单
团体心理辅导成功的要素有四: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全体成员认同;二是要有称职的指导者,有爱心、责任感和领导能力;三是团体成员积极参与投入;四是要有适当的团体技术与方法,引导成员乐于参加。学校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是带领团体的第一步。一个根据团体成员需要而精心设计的团体方案就像“地图“,对团体心理咨询实施有导航的作用。但是有经验的心理教师都知道教案只是一个框架,一种思路,一份引导,活动情景会因学生的千姿百态而千变万化,这正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难点所在。老师们在心理辅导实践中应积极关注学生的表现与感受,尽量避免背台词。另外在我们与老师们共同分享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带给我们的感悟和兴奋心情时,希望能够激发教师实践的热情,引导教师思考,引起教师创新活动,生成新的辅导方案,不断增添新鲜内容,积淀辅导经验。
希望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形式能在中小学校园美丽绽放。
❹ 有没有一个关于自信心的团体心理辅导啊,跪求
有,教你几个活动设计。1自画像2镜中的我3魅力四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