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正确认识心理辅导

正确认识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20-11-28 01:58:47

⑴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和督导

现实社会竟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情感与精神的缺失使许多人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主动找心理医生咨询,寻求帮助,然而仍有不少人对于心理咨询却存在着误区。正确的心理咨询认识应该是这样的。
心理咨询≠同情+阅历
有不少咨询者尤其是电话咨询者在咨询问题时,都希望心理医生最好遇到过、处理过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似乎只有心理医生与他们的经历相同,他们才放心,才觉得只有这样才会同情他,理解他。显然,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求阅历深、经验多,这是人之常情,大可不必要求咨询员也有过类似经历,不管有无类似经历,心理医生对咨询者都会以极大的同情心相待,就像一位助产士的轻柔动作未必是从体验生孩子当中学来的一样。再说,咨询者咨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同情,对于心理医生指出的问题要诚恳的接受,不要总认为自己这方是对的。试想,心理医生对咨询者赞扬同情一番,咨询者除了当时心情上一阵舒畅之外,领悟不到自身认知方面的缺陷,过后还是又回到原来的状态,那心理咨询还有什么意义?要不怎么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呢?
心理咨询≠有精神病、不光彩、不体面
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虽有所了解,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是“治精神病”的,或者觉得到了精神病的程度才去看心理医生。曾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来心理门诊咨询的仅有16.3%才达到精神病诊断标准。还有一些人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往往是偷偷摸摸的来到心理门诊,唯恐被别人发现。实际上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正好与我们相反,例如美国,恋人约会前,男生去会见一次心理医生,约会时他有可能在其女友面前炫耀一番他在这之前看过心理医生,他的女友则会为之感动,因为他觉得男友这样做表明对她、对约会很重视,也说明他是个重视生活质量的人。

⑵ 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是正常现象普通对待,有很多我们无法诉说和解释的科学的心理知识会帮助我们解决

⑶ 洛阳心理谈如何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早日摆脱心灵困境麻烦告诉我

“没有谁的心灵能够一尘不染616161”。如果我没记错这是央视心理中常出现的一句话。我不敢说,这句话是什么至理名言,一语道出了人在“人生百态”中难免要受到一些污染的天机;但我却想借用佛祖的一句话给予佐证:众生刚强难化!佛祖这六个字的大意是说,我纵然把真理说的再多、再透彻,而众生的执着与自迷也难听的进去啊!
人无完人。无论从看得见的体表,还是个体的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不足。心理咨询,或者说是彼此交流,从自我提升方面来说是“借镜”认识自己、完美自己;从解惑方面来讲,是“借力”拂去自己心灵之镜的灰尘。然而,人们由于自己的执着,或者说是自信,误解了心理咨询这一件利己利人的平台。我说此话,并非是因为自己是名心理咨询师的缘故,而是因为616161616161
心理咨询,无论从呵护我们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认识的提高,还是从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帮助我们解决心理冲突,接纳自我来说,都是一个好的平台。因为,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不是普通聊天、劝解,说教!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遵守心理学原则,通过相关咨询技术和方法,帮助人们解除心理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咨询师对相关理论、技术的熟练掌握,更是咨询师因人、因事,因病,因理的运用不同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艺术体现。
例如;生活艰辛,命运坎坷,事业受挫,家庭矛盾,婚姻失败,子女教育,恋爱失意,仕途不畅,官场残酷,人际关系紧张,不幸事件的发生616161都不是让你心绪烦乱,焦躁不安,气量狭窄,迁怒他人,多疑敏感,怨气冲天,悲愤不平,抑郁寡欢,惊恐不宁;血压不稳,心慌气短,两腿无故发软,失眠于天亮,甚至想拼个鱼死网破,或想挥手告别人间的——真正原因!
或者,你在为某种抉择而在进退维谷中徘徊吗?你在为他(她)为什么要这样对你烦恼吗?你在问:这些倒霉事为什么总让自己碰到吗?你在想:相同的事理,类似的情景,为何他们能潇洒的一转身,而自己总耿耿于怀吗?你身居要职,却为人士安排,仕途前景莫测,某种潜在危险的逼近而忧心茫然吗?你身在职场,却因工作性质,人事关系,某种特定场所、情景、事件使你惶恐不安,难以应对,力不从心吗?你在为事业的成败,投资的前景担忧吗?你在为子女的青春期叛逆,个性的张扬暴躁,性格的懦弱孤僻闹心吗?你在为亲朋好友经受种种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的煎熬着急吗?你在为自己不同寻常的兴趣与嗜好紧张吗?
身体健康,理智清晰正常,可你却不停的洗手,数数,反复做着同一个动作,反复为一个小问题寻求答案!心理变得脆弱多疑,敏感焦虑!脾气暴躁的难能自控,思绪万千不能自理!无故惊恐不安、紧张害怕!内心充满离奇古怪,甚至是罪恶不道德的想法!为此十分痛苦,内疚不安,抑郁寡欢,夜夜失眠的你616161
客观的说,几乎每一个人生中都需要心理咨询,但现实中还有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在有一些认识误区:
1、“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心理咨询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
2、“我的心理素质好,不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那里了解自己可能是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的从各个角度正确的了解自己。正确的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越是高层次的人士越是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医生也需要心理咨询。你呢?
3、“心理咨询师能看透我的想法,知道我的过去和未来”:有人犯把心理咨询简单化的错误,也有的人犯把心理咨询过分复杂化和神秘化的错误。个别人把心理学等同于神秘学说,如同算命、占卜、特异功能等,现在市场上有利用电子计算机打着心理测验的幌子进行骗人,有的人故意让心理医生去猜测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来来衡量心理医生的水平高低等。心理医生除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一般人不同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心理医生有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知道心理活动科学规律并非常客观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是一切都必须来自现实、客观、全面的资料。
4、“去做心理咨询丢人”:对心理咨询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精神病”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怕被当成“精神不正常”看待,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病态”、“思想问题”。有时可能轻微的心理问题不加以科学解决,造成最后发展成重性精神病。“捂”着、“瞒”着地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实在悲哀。心理咨询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绝对保密”。你可以把内心世界坦诚给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心理咨询将使你远离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现实、挑战自我。认为“看心理医生丢人”的人是软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与现实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
5、“心理咨询应该一次解决问题”:许多初次心理咨询的人都幻想心理医生能一次把自己长期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开拨心灵的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然而心理医生并不是神仙,更不是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是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的。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过程,一般不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每次有时间的限制。心理咨询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问题。
朋友,我们都知道;
“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是佛教禅宗的神秀说的几句很有名的禅语。与之相对应的是禅宗慧能,似乎境界更高的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神秀与慧能都是禅宗里响当当的人物。二人留下的禅语也真真的令后人感叹不已。仅仅40个字让禅宗论坛争论到如今。也成了实修渐悟成佛与参禅顿悟成佛两大门派的发源地。
佛的境界究竟有多高?我不得而知。只知道佛教禅宗都说。慧能顿悟而成佛,神秀渐修而成正果。而不知“你-我-他”是否已成佛?!洛阳心理咨询中心

⑷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与辅导

其实心理咨询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去心理咨询的都是精神病。其实大部分人的心理都是会有一些问题的,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有一个地方来倾诉这些压力。心理咨询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⑸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和辅导

信心理咨询和辅导,会越信越乱!为什么?因为,普遍道理与特殊个体之间,没有一个”心理医生“会捅亮堂的。不同生活习惯、环境造就的个体意识,就是瞬间明白了,回头也会重复的。所以,心理出错自己最清楚,由自己矫正最有效。

⑹ 如何看待心理咨询

现实社会竟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情感与精神的缺失使许多人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主动找心理医生咨询,寻求帮助,然而仍有不少人对于心理咨询却存在着误区。正确的心理咨询认识应该是这样的。
心理咨询≠同情+阅历
有不少咨询者尤其是电话咨询者在咨询问题时,都希望心理医生最好遇到过、处理过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似乎只有心理医生与他们的经历相同,他们才放心,才觉得只有这样才会同情他,理解他。显然,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求阅历深、经验多,这是人之常情,大可不必要求咨询员也有过类似经历,不管有无类似经历,心理医生对咨询者都会以极大的同情心相待,就像一位助产士的轻柔动作未必是从体验生孩子当中学来的一样。再说,咨询者咨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同情,对于心理医生指出的问题要诚恳的接受,不要总认为自己这方是对的。试想,心理医生对咨询者赞扬同情一番,咨询者除了当时心情上一阵舒畅之外,领悟不到自身认知方面的缺陷,过后还是又回到原来的状态,那心理咨询还有什么意义?要不怎么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呢?
心理咨询≠有精神病、不光彩、不体面
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虽有所了解,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是“治精神病”的,或者觉得到了精神病的程度才去看心理医生。曾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来心理门诊咨询的仅有16.3%才达到精神病诊断标准。还有一些人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往往是偷偷摸摸的来到心理门诊,唯恐被别人发现。实际上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正好与我们相反,例如美国,恋人约会前,男生去会见一次心理医生,约会时他有可能在其女友面前炫耀一番他在这之前看过心理医生,他的女友则会为之感动,因为他觉得男友这样做表明对她、对约会很重视,也说明他是个重视生活质量的人。
心理医生≠算命者
有些咨询者将心理医生神话,一种心理状态是认为心理医生是搞心理学的,应该一眼就能看出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否则就是不称职。另一种心理状态是咨询者羞于表达内心感受,不愿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吐露出来,认为医生能够猜得出。实际上,心理医生也是凡人,只是利用医学心理学原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依据咨询者提供的问题作基础,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正如有人感冒发热时医生先用体温表测出体温后再制订治疗方案一样。所以咨询者一定要敞开心扉与心理医生直接交流,以便心理)

⑺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和辅导

就是不要把他们当回事,心理辅导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放松,不要胡思乱想

⑻ 如何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心里咨询是一个很正常而且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以为只有什么精神有病的人才需要~
现在这个社会压力很大,需要精神的上理解和帮助,很正常~

⑼ 针对人们对心理学的错误认识,如何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误解一:心理学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吗?

答:是的。心理学首先承认多数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是抽象、意识的。但这一切的基础是人的心理器官,即已知的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脑和神经系统是一切动物(包括人)的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并且人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大脑与心理现象的联系。如,已经发现了人类大脑中的语言区域、听觉区域、理解区域等。这些发现证明了大脑和神经系统与心理现象的联系。当然,人类的科学的发展水平是有限的。这点在心理学——这门研究最复杂的事物的科学上是更明显的。到目前为止,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大部分心理现象,特别是复杂的心理现象,人类目前还不能在纯生理的层面上进行解释。如,对于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在他的大脑中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一切生理现象的实质是化学变化和电变化),诸如这样的问题人类是不清楚的。但心理学家相信这一切都有其生理的实质变化。

同时,我们目前使用的心理学理论虽然没有生理层面的解释。但已经通过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并且在长时间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

所以,心理学是唯物主义的科学。

误解二: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是一回儿事吗?

答:心理学,全称心理科学。分为普通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又叫基础心理学,是一切心理学科的基础,揭示了“正常成年人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对其他心理学科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应用心理学的范围很广。包括许多,如,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咨询心理学)等……。也包括极具针对性的,如,消费者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

心理学最具实用意义,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两个领域就是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即,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科的一个应用领域。

误解三:心理学是读心术吗?

答:心理学是一门唯物主义的科学,不是“妖魔化的巫术”。心理学自然不是神奇的读心术。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他人的一些行为动作来分析他人的部分心理状态和部分行为动机。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可以通过一些激发潜意识的方法了解他人的部分心理状态。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凡是五官、四肢健全的人,就不可能保守秘密,就算他的嘴不说,他的动作、甚至是每一个毛孔都有可能背叛他。”

一个人内心的心理状态、欲望及动机只要存在,就算自己极力掩饰,但他的举止、动作总会表现出来,只是没有学习过相关理论的人不会察觉、不会理解罢了。

所以,心理学不是读心术,心理学家只是应用相关理论和一定的经验察觉并分析他人的动作、举止而得知他人的一部分心理状态与动机的。

误解四:心理学家,特别是心理咨询师都会催眠吗?

答:催眠只是众多心理咨询方法中的一种。催眠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神奇。催眠由于大众的不了解,已经被神话了。其实催眠应用的正是人的受暗示性。在人群中,有20%的人是极易被催眠的,有20%的人是纯粹不能被催眠的。出现这些差异正是因为人们的心理受暗示性不同。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都会催眠,只有少数心理咨询师掌握了这一技术。

催眠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技术,只有十分需要时,且心理咨询师自己熟练掌握催眠术时,才能在专门用于催眠的场所实施。

误解五:心理学学习者都心理变态吗?

答:心理学中有一门学科叫做“变态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变态”的定义是“与正常的心理状态相比出现偏差”。试想,一个自己都心理不正常的人怎么去客观的研究一般人的心理状态和规律。

客观的说,任何人的心理都不是绝对的正常。因为心理学学习者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错误,就会去纠正。所以有些与其他人不同。

⑽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5.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7.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即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难点: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