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个案
① 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一、理论依据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心理健康的促进剂。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一些人之所以人际关系不良究其根本原因都是他不懂得感恩、付出,不体谅别人;有的人总是在抱怨自己得到的太少,可是自己又不愿付出。
二、设计目的
1、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付出
2、让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学会“用四个手指迎接爱”
三、活动对象
一年级新生
四、活动方式
1、游戏活动
2、讲述与讨论
五、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盒舒缓的音乐磁带)
2、大致了解班上同学人际关系的现状
3、把桌、椅搬到教室后边,让教室有一个空旷的场所
六、活动步骤
1、让一半的同学先围成一个圆圈,另一半的同学分别站在围成圆圈的同学的身后,形成一个稍大的圆圈。
2、播放音乐。叫圈里的同学转过身来与外圈的同学相对而站。介绍活动规则:“当我说‘手势’时大家来做:如果你与对方都伸一个手指,表明你们互为陌生,不愿认识,听到我喊‘动作’时请把脸转向左边;如果你们伸两个手指,表明你们愿意相识,听到我喊‘动作’时互相握一下手;如果你们伸出三个手指,表明喜欢对方,听到我喊‘动作’时双手握一下;如果你们伸出四个手指,就表明你们愿意分享对方的快乐、承担对方的痛苦,能为对方真心诚意的付出,听到‘动作’时请拥抱对方。如果你与对面的同学伸的手指不一样,就不需要做动作。”
3、开始活动:老师说“手势”完成一个动作。
4、叫圈里的同学向左跨一步,再次进行活动......重复活动,直到向左走了半圈。
5、教师小结:总伸一个手指的同学应该明白了吧:为什么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一个一个离开了我们?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懂得付出。我们总是在抱怨自己得到的太少,可是我们又付出了多少呢?大家回头看一看,有多少人就因为你的舍不得付出而与你檫肩而过,也许等到你愿意付出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6、叫里圈的同学再向左跨一步,再次做刚才的活动一次。
7、请同学自由讨论(希望出现的结果是:懂得体谅别人,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应该首先从自己做起--用四个手指迎接爱)。
8、请同学自愿到讲台谈谈自己的感受。(鼓励活动开始时总是伸出一个手指,而最后一次却伸出了四个手指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9、教师总结:我今天之所以带领大家做这个活动,是想让大家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当你对生活充满了感激时,你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你会觉得自己时可爱的,因为很多人都在为你默默的付出着。纵然生活中有风有雨,你也不会害怕,因为有那么多爱你的人会支持你......学会用四个手指迎接爱。
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基本情况: 奇奇,调皮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惹事生非,许多同学是他的“猎物”,经常受到他地攻击。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具体表现:
1、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很严肃的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的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天地中。
2、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从来不戴红领巾、小黄帽,不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
3、上课经常傻笑,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4、经常打人、骂人,常常把同学的本子和书撕坏。
5、作业几乎布鞋,即使是写也是一塌糊涂
教学背景: 家庭比较特殊,父母分居多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孩子是母亲的全部精神寄托,对孩子太过溺爱,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妈妈的话,母亲感到束手无策。现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到附近的商场玩,直到商场关门。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爱护,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采取的措施:
(1)与老师交朋友。老师经常给于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于关心,没有本子给他买;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2) 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3) 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教育启示: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妈妈的帮助,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但时常还会犯毛病。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
下一步的打算:
继续采用激励、表扬的方式跟踪分析,直到他能够真正跟上班级发展的步伐。
③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男孩打妈妈
家庭教育个案分析 从理念上我喜欢西方的家庭教育,从现实角度我喜欢中国家庭教育。西方家庭教育,主要注重孩子生活中的独立性和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的培养,而中国的家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的健康而不注重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而西方家庭教育又过于的放任自由,而淡薄了家庭的存在,从而导致没有亲情的概念。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将来,做父母的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不要加入太多的温馨的元素,不要过于的害怕孩子会吃不消,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把他多元的思维尽情的释放,达到最佳的状态,还何愁孩子的前途呢! 说起孩子摔倒该如何做,许多家庭都有着不同的观点与做法。例如西方家庭追求独立性,自然是看着孩子自己爬起来,只在言语方面给予鼓励和帮助。而在大多数中国家庭,尤其是我们父母这一辈,一见孩子摔跤便起身前去抱起,轻轻地拍去灰尘,嘴里还逗着孩子,哄着孩子。就在去年10月份,我们一家到西湖游玩,刚下车,便看见两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在吵架——“你先打我的!”,“明明是你……”,“你耍赖”……一方明显亚于另一方。我刚想向前阻止,两方的家长就来了,但是他们的做法截然不同。那个比较厉害的小男孩的家长先是询问孩子对方有没有欺负你,当那个小男孩回答“有”后,那两位父母立刻起身想为孩子讨回公道。而另一个小男孩的家长先是批评了孩子,不应该与别人吵架,然后要自己的孩子向另一方道歉。我更是赞同让自己的孩子承担的好,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处事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性。想前者父母做的那样,那么回增强孩子的依赖性,会使孩子形成自负的心理,有错不敢承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不愿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对孩子的一生会有巨大的影响。而后者的父母会锻炼孩子独立生活,告别依赖性,对孩子的成长,办事都有着巨大的帮助,让孩子终生受益。 作为21世纪花朵的父母,我们应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将目光放远,关注孩子的未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各位祖国花朵的培养者能结合中西教育的理念,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为祖国的未来担当起自己应付的责任!
④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一、 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现今,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新课标又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贯彻落实人文主义来管理班级,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和师生关系。
1、 尊重是基础,教育首先应该从了解和尊重学生开始,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我们都知道,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班级情况,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去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尊重学生的意见。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们充分享受人格尊严,尊重学生们的业余爱好和理想追求,教师在尊重这些的同时,应该再进行适当的引导。
2、 宽容大度是关键。教育是爱的事业,宽容是爱的体现。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怀有宽容的心态取代严厉的训斥,这样,当我们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管理学生时,学生的心中会是感动的,会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实践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组织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
1、游戏法。对于实践活动可采用游戏法,结合教材做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和明白,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克服不健康心理。
2、表演法。小学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普遍很强,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的提供他们表现自我的舞台。
3、走进大自然。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郊游等集体活动,让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