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是
㈠ 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
心理咨询师以新兴的朝阳的职业,可观的职业收入还有高尚的社会层次等成为十大最佳工作之一,而在国内,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同样也是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非常严重的缺口,可达到40多万。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专业人员的严重缺失,导致未来心理咨询师的前景相当可观。
目前中国最有含金量的心理咨询师证书,之前国际统一考试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含金量最高,但是国家在16年就取消考试了,所以现在考取心理咨询师的人数与日俱增,心理咨询师的报考不支持考生以个人的形式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所以心理咨询师是不可以自学考试的,想要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就要向培训机构报名,指定时间参加考试即可。
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毕业的学生,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㈡ 什么是心理咨询
就是你有什么情感上和心理烦恼,可以跟心理咨询师讲
比如你失恋了很难过,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影响了生活
你就可以找个心理咨询师,他会安慰你,说服你,帮你走出难过
㈢ 心理咨询是干什么的
㈣ 4.什么是心理辅导如何操作
答:心理辅导,从汉字表意上看是指帮助与指导。心理辅导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对生活适应困难或心理失常者给予适当的帮助,使之改正不良习惯,端正态度,重塑人格,从而恢复健康的人生。心理辅导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对青少年的辅导来看,在辅导历程中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根据其自身的条件、能力、兴趣、经验、需求等,建立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生活目标,在教育职业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上,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活适应。
或者是说:心理辅导是指一种新型的见识性的人际关系。中学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能够良好的适应。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并能够去解决学生普遍和个别的心理问题,因此所谓心理辅导就是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作为心理援助的一种方式或技术,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方式。
㈤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不同的心理流派中有不同的解释,简单来说,是“助人自助”,帮助来访者学会自己帮助自己。
心理咨询是建立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基础上,咨询师通过言语、表情、肢体语言、或沙盘、绘画、催眠、意向对话等方式帮助来访者更多地理解和探索自己,帮助来访者使用自己的力量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心理咨询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个是心理咨询的科学理论体系,另一个是专业并且符合伦理的基本设置。
心理咨询师必须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才能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
这也是壹心理在筛选咨询师的时候,要求心理咨询师必须要有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的系统培训、丰富的咨询时长、以及接受督导证明的原因。
另外,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是:
帮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帮助来访者深化自我认识
帮助来访者纠正错误认知
帮助来访者学会接纳事实
帮助来访者增加心理自由度
帮助来访者认识解决内心冲突
帮助来访者构建更健康的行为模式
帮助来访者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
帮助来访者形成更健康的思维模式,强化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为了让你能更多地了解心理咨询,这里想要解答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误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误解一: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解答:
每一个心理咨询师周围的家人和朋友都会觉得,“你的工作多好啊,聊聊天就能赚钱。”
心理咨询不是随便跟来访者聊聊天,那来访者支付高昂的咨询费用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提供非常专业的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倾听、共情,并通过不同的咨询技术及咨询理论背景来协同来访者一起探索自己的困扰,帮助来访者学会新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并且能够在咨询之外的环境运用,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误解二:我自己也可以看心理学书籍,学一点心理知识,就可以自我解决问题了。
解答:
当遇到心理问题时,书籍和知识,对于解决自己的问题来说,有一定的作用,因为自我调适也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
但是,这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和调适,效果甚微。
第一,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来说,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接受系统的受训,通常,一个合格的咨询师需要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熟知几个心理咨询流派,熟练运用至少2个以上专门的心理疗法,具备专业的心理识别能力和咨询技术,这些并不是看几本书和学几次课程可以达到的。
第二,自我调适只能在很少的程度上缓解,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从实际情况看,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都不会自己给自己咨询,甚至咨询师对身边的亲人朋友都难以进行有效的咨询。
第三,通常来说,需要心理咨询的情况都是经过自我调适不起效果或者效果甚微后,仍然需要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
小鲸鱼举个栗子~
当你感冒发烧1-2个星期时,你可以自己看一些关于“治疗感冒”的书籍和知识,让自己快点好起来。
但是,当你感冒发烧一直持续1-2个月以上,这时,你需要专业的医生为你诊断和治疗。
心理咨询,也是一样的噢!
误解三:去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
解答:
许多人对心理师抱着很高的期待,认为咨询一次就可以解决一个已经困扰自己很久或者困扰程度很严重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第一次咨询之后如释重负。其实,这两种对咨询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
心理咨询很难快速见效,咨询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建立信任关系、处理情绪、澄清问题、来访者再次变化发展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心理咨询几乎不可能一次见效的。有效的心理咨询耗时在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心理的成长、个性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是需要时间的。
一般人求助于咨询,通常都是带着许多长期形成的心理问题。比如,产生心理问题的错误观念,不正确的行为或思考方式,童年经历的不幸,或者原生家庭中不健康的影响模式,这些问题都不可能一次性得到解决。
通常,第一次咨询,咨询师会收集你的信息和情况,然后和你协调商定咨询目标,逐步发展出咨询的方式。所以,一般一次咨询之后,还需要继续预约咨询。
误解四:我没有情绪,我只想理智的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解答:
在中国文化基因中,表达“愤怒”“生气”时都是修养不好的表现,而“忍”在传统意义上被为是一种美德,意味着内心坚毅而决绝,即能忍人所不能忍。因此,我们的成长环境要求我们不表达自己的情绪,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问题。
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当面对心理困扰时,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压抑和否认情绪,而是需要在安全的环境里表达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从而完成对真实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心理咨询主要关注你的“内在感受”和“内心现实”,关注对于你来说产生影响的部分。
㈥ 怎样孩子的心理辅导
对孩子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培养孩子的亲情
爱是孩子的天性,他不但应得到别人的爱与关注,同时也应学会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为此,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爱父母和亲人。全球首富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我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孝敬父母”。家长可将每年的三月份定为孝敬父母月,要求孩子为父母或亲人的生日准备礼物,在外吃饭时点父母爱吃的菜,为父母夹菜等。
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是最富有同情心、最乐意帮助别人的,但这种情感需要父母或家人的引导与培养,使其能体验别人的心情,感受别人的欢乐、痛苦、烦恼和失望。如在父母、祖父母或亲人因病住院时领孩子去医院探视,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等。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但它不是生来就有的,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与学习用品,准备好自己出游的食品等。
四、培养孩子的义务感
也许有人会说,小孩子还未成年,有什么义务呢?其实不然,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义务。在班级里有打扫教室卫生的义务,在家里有参与家务劳动的义务。如何培养这种义务感呢?父母可教孩子做家务,给孩子制订一个家务劳动的计划,每周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或者将某一特定任务交给孩子去干,只有在这种实践操作中才能培养孩子的义务感。
五、培养孩子的挫折感
现代家庭物质条件优越,一些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出现一点小麻烦或困难,往往不能很好地应对。为了避免孩子将来可能遇到难以应付的境况,家长在平时可不时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让他们不时地 去面对一些小小的挫折,学会自己去应对。
㈦ 心理咨询是什么
心理咨来询是指运用心理学自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心理咨询师进行诉说,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心理咨询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一个过程。
㈧ 你了解什么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吗
早在1879年心理学就脱离哲学母体,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可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还是有一些人质疑心理学的科学性。
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也曾多次遇到周围的亲朋或者学生、来访者询问,心理学有没有用?心理学可不可以帮助人?心理学是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
于是,在此引用美国圣克拉拉大学心理学教授发表在“Psychology Today"(今日心理)中的这篇文章,以解答“心理学是否是科学”这个重要又难以说清的问题。
▼
我记得,第一次听说“物理学家嫉妒”这个词是在一次讲座中。主讲者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他当时正站在黑板前讲解一个复杂的理论。
他画了一些方框、箭头,并将它们连接成内部循环的网状图,且努力解释该图形。这个冗长乏味的讲解过程持续了15分钟,之后,心理学家似乎意识到,他的听众可能会不耐烦,于是就讲了下面这个笑话:
“有时候,我认为心理学家是故意卖弄一些心理学专有名词,因为我们嫉妒物理学家”,听他这么说,大家都笑了。
虽然,心理学家很容易的达成了他的目的,让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欢快一些,但是我发现,我自己被他的措词弄得有些困扰。
我想知道,是否心理学家真得会嫉妒他们的物理学家同事,仅仅因为没有人会怀疑物理学家是真正的科学家,却会怀疑心理学家是科学家。
这个听上去无关痛痒的笑话,似乎在暗示心理学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
问题来了: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还是应该将它归为人类学门下,成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比如哲学、神学或者文学?
我承认,这的确很难归类。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经常被质问,“你不是真得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吧?”
鉴于此,我们必须得花一些时间来考虑:什么是科学?
关于科学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必须要有高度精确的测量。
比如,生物学家将细胞放到高倍显微镜下,来观测细胞;天体物理学家,用惊人的小数点来确定宇宙膨胀率;化学家也可以非常精确的测定暴露在冷、热或者其他任何条件下分子的变化。
如果用此种观点去判定,心理学很显然不符合科学的标准。
比如,诊断抑郁症,我们现在最常使用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来评估,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很精确,因为人们有可能撒谎或者自我欺骗。我们或许还可以通过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或者其他类似的大脑扫描方法来判断,但这也不是诊断抑郁症的最直接的方式。
认知心理脑实验
因为为了弄明白呈现在屏幕中的大脑活动的斑点与我们现实生活经验有什么关系,我们还得询问当事人。
就像社会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心理学依靠的是间接测量。而所有这些领域,众所周知,都是真正的科学。
所以,测量的精确度并不是评判科学性的最好标准。
另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使用科学方法的研究领域都属于科学。
就像所有科学家一样,心理学研究者首先是形成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最后仔细分析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心理学学术期刊中发表的研究基本都是这样做的。
斯金纳箱
因此,如果用此种观点去判定,心理学当然就是科学。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质疑心理学的科学性呢?
问题在于,大众媒体中关于心理学的许多文章不是以科学为基础的。
心理自助书籍、心理播客平台、心理学网站等经常会宣传一些尚未被科学实验证实的观点。虽然大部分专业期刊所代表的学术领域都是科学的,但是他们很难进入公众视野。
有时由于懒惰,一些心理学家更喜欢分享个人经验,而不是科学研究发现。
而且,每个人对心理学工作方法,似乎都有着自己的观点。
比如,我们会主观地认为“异性相吸”。意思是说,具有不同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念的两个人,会因为互补,形成更好的亲密关系,而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显示,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最长久的亲密关系往往来自两个深度相似的个体。
每一年,当我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这个例子时,一些同学就会举起他们的手,说“我的伴侣和我完全相反,而我们相处得很好。这就证明研究结论是错误的。”
好的科学要有质疑精神,尤其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个人经验。
因为个人经验并不能证明或者反驳任何东西。心理科学并不是基于某个人的个人经验,而是关注大部分时候大部分人的反映。每个规律下总是有例外,虽然这些例外也非常值得被研究,但是科学首要关注的是一般规律。
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不要草率地否定那些不符合我们的直觉或者个人经验的科学研究结果。
所以,心理学是科学吗?当然。
<end>
篇外:综上所述,心理学就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理普遍规律的的科学;这么简单的概念,当初刚学习的时候,没有理解,死记硬背好久。由此看来,理解性的记忆有多重要。涨知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