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伟辅导员
1. 手抄报怎么做才好看 请给版面设计方法
要艳丽,不要太花
2. 从故事大王到知名主持人到底有多远 阿伟的舞台人生
6月12日晚上,宁波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阿伟做了件他觉得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那晚,在和义路的1844新天地当代艺术馆,一场名为《世界何妨》的摄影展接近尾声。本土知名导演“洁罗娃”正在分享《当我老了》即兴环境剧。一个又一个群众演员上台表演或讲述关于老人的情感故事。
台下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静静地听,他弓着背,捧着茶杯,见人就点头,眉眼间露出温顺的笑意。竟没人认出来,他就是多年前红极一时、如今几乎天天在电视上露面的阿伟。
玫瑰已经准备好了,化妆成老人的阿伟盯着台上的“女神”,心砰砰直跳。
她说过,“你从小闪亮登场,现在要是埋在人群中不让人发现也是一种闪亮。”
他做到了,是不是可以说出心里的那些话了?
才 艺
自从1984年,13岁的他成为“全国故事大王”起,阿伟就觉得自己是为舞台而生的,他期待每一个“闪亮登场”。
可在当年担任草根选秀类节目《宁波达人》的评委时,阿伟对少儿选手却近乎苛刻,人称“小选手的克星”。有朋友不理解:你明明就是童星,为什么不想让别人的孩子成为童星。
阿伟觉得,小时候出名,拿太多的荣誉,不见得是好事。人生,需要一个“埋在人群里不让人发现”的过程。只是这个道理,未必每个人都听得进去,特别是那些仍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比赛的家长。
而他本人,也是2007年进入央视以后,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2007年,阿伟接到一个电话。
“我是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节目组的毕铭鑫。6月12日我们在浙江萧山杨梅节有场节目录制,我来不了,想请你来试试,付玉龙是你的搭档。”
“啊,你是谁?”
阿伟皱着眉,一时没反应过来。他没有发出普通人想像中的惊喜尖叫,作为一个有着近10年娱乐场所夜店主持经验的宁波名人,他当时自我感觉特好。
对方重复说:“我觉得你该走出来试试,也许这是个机会。”
阿伟同意了,他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再一想,头天晚上才放下夜店话筒,第二天就拿起央视话筒,全国大概也只有自己一人,挺得意的。
凭着这次节目录制的表现,几个月后,阿伟背着行囊到了央视。
“那个春风得意。”多年后回忆,阿伟还会自嘲地笑起来,“眼睛长到头顶上,觉得一切都不是难事,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得奖一样,毫不费力。”
他说的就是1984年,当时他还叫他的本名韩震宇,刚上完初一。那年夏天,他在上海获得了全国故事大王的荣誉。这之前的几个月,他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男孩,如果说有什么过人之处,那也仅是普通话说得比较好,常常被老师叫起来念课文而已。
初一下学期,全国故事大王选拔赛拉开帷幕,他锋芒渐显,从校第一、区里第一再到市里第一,逐渐引起关注。去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参加省里的比赛之前,教育局还专门派了两个老师辅导他的普通话和讲故事。校内校外,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也没人计较他上不上课,做不做作业,考试考得怎么样。嗯,吃小灶的感觉就是不错。
到杭州,他拿了个省里第一,取得了代表浙江去上海参加集训的资格,指导老师是当时著名的评书艺术家刘兰芳。在孩子们心里,刘兰芳就是偶象,更何况能得到她面对面的指导,“心里美得都不知道怎么表达”。
除了一个全国二等奖的荣誉,那次集训,更多的是为一个封闭在学校里的半大孩子开了一扇窗。坐船回宁波,他一路憧憬着开学的场景,学校指不定会夹道欢迎自己呢。
当时怎么也没想到,本来最应该以儿子为荣的母亲,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要他忘掉这个荣誉。
锋 芒
阿伟到央视后的第一个节目在浙江德清录制,这次的搭档是毕铭鑫本人。
他自信满满地去了,可一上场就发现不对劲。毕铭鑫对信息的掌握和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让他完全跟不上。他能明显感觉到,老毕在不露痕迹地照顾自己。
他越着急,越急于表现,就越手足无措,最后激情消退,不想说话,进入疲惫的状态,盼着录制早点结束,快点溜走。
从小到大,阿伟没尝过这样的尴尬,以前30多年,他都走得一路顺畅。
当年拿了全国故事大王的大奖回来,平生第一次有了衣锦还乡的感觉,满脑子都是老师同学鼓掌欢迎的场面。
没曾想母亲给他换了所学校,从宁波十九中转到东恩中学重读初一。那里没人知道他“辉煌”的过去,除了当班主任的舅妈。母亲特地交待,谁也不准提阿伟获奖之事,也不让他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
阿伟的母亲朱仲玲是江东中心幼儿园和华光城幼儿园的第一任园长,全国优秀教师。她了解儿子,也知道突然成名对一个年少气盛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因此总希望他回归本来,好好读书。只是母亲的一片苦心,当时13岁的他并不理解。
怎么可能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呢?
他想着法儿表现自己。每天放学,他到学校附近卖磁带的小店转悠,学一些刚刚进入内地的港台歌曲,然后唱给同学们听。这个把“我是一头来自北方的狼”模仿得维妙维肖的孩子,很快成为“意见领袖”。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学校的多功能教室看到一群女生在排练舞蹈。一问,原来是准备参加市里的比赛。
他趴在教室窗口看,忍不住发出感慨:这么久都学不会,真笨。老师很诧异,也很逗,“你行,来试试。”
正中下怀!这一试就让老师眼前一亮,想不到还藏着这样的高手。就这样,他成了校舞蹈队的主力队员,其他的才艺也很快被发掘出来。
打着为校争光的名义,他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母亲虽然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
随着大大小小的荣誉接踵而来,他再次成为学校的名人,那种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又回来了,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的期末评语只有两句话:“三步、四步,舞步冲天;文科、理科、科科红灯。”
30多年后的今天,阿伟依然清楚地记得这两句话,只是当时颇不以为然,一直到中考,他才发现,凭自己的成绩几乎没什么选择。
幸运的是,宁波市文化部门当时正准备筹建一个舞蹈班,也就是艺术学校的前身。
“跳舞有啥出路?”当时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顾虑,负责招生的老师在各个学校奔波,物色苗子,然后挨个儿说服他们放弃普高。阿伟则不同,他是当年唯一自主报名的学生。
面试的时候差点就被淘汰。阿伟和其他落选的同学走到门口的时候,有位老师叫住了他。
“这孩子舞跳得一般,但眼里有股灵气。”
那是1987年,这位老师叫李人麟,后来成为国家一级演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正是他,把阿伟带进了艺术的大门。
改 行
对于李人麟这样的伯乐,阿伟一生铭记。毕铭鑫的出现,也成为他艺术之路的另一位领路人。
首场节目录制,阿伟并未找到感觉,毕铭鑫笑得特别善良:“已经非常好了,毕竟才刚刚开始。”
阿伟当然不甘心,他很清醒:央视,远不是他曾经的夜场舞台,更非他上艺校时的学校舞台。阿伟承认,当年的艺校生涯,为他以后的舞台生涯打了基础,但年少轻狂的他也学“坏”了。
溜冰场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每一张年轻的脸都变得斑驳陆离,阿伟享受这种带着一群人在音乐中尽情舒展自己的感觉。人人都面目模糊,可是,一眼就能瞧出谁的气场最强大。
他跳的是当时最流行的霹雳舞。上世纪80年代后期,霹雳舞传入内地,迷倒了一群年轻人。善于模仿的阿伟很快学得如鱼得水,身后常常跟着一大群粉丝。
终于有一个周末,他被父母从舞场揪了出来。一回家,看到专业老师满头大汗地等在门口。
老师苦口婆心:也许你成不了一个舞蹈家,但艺术是相通的,你还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编导或者导演,就算未必满台鲜花,但至少要有自己的作品。
霹雳舞难道就不是艺术吗?这话在他心里跳了跳,没蹦出来。
他心里堵着,班上11个男生,第一学期期末,专业课只在中游,这让他挺受伤。只有在霹雳舞的舞台上,他才是“带头大哥”。
他也想过两头兼顾,但是很难,再努力也成绩平平。到毕业汇报演出的时候,他只能站在最后面。
阿伟接受不了,找老师沟通。老师也有趣:“想领舞?行啊,自己编一个吧。”
几个月后,汇报演出审查,阿伟导演和领舞的霹雳舞《九个太阳》让老师们眼前一亮。演出当天,这支颇具现代元素的《九个太阳》成为当晚最吸引眼球的作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又得意了。
他打算去考北京舞蹈学院的编导系,只是那所学校门槛太高。他又想着一边工作,一边复习,于是进了当时的市歌舞团,一晃就是6年。
他把那6年形容成“螺丝钉”,哪儿需要就往哪儿钻。每每下乡演出,报幕、相声、伴舞都有他的份,有时还要客串唱个歌,专业的舞蹈没有进步,日子仿佛一眼能看到头。
1996年,当余姚一家酒店的老板邀请他去做夜场主持的时候,阿伟动心了。之前,他到当时的东港大酒店看过演出,听说主持人一晚上有400元报酬,那可是他当时一个月的收入。
老板让他自己开个价,阿伟犹豫了下:“一晚200元行不?”
对方笑了:“再给你加点,250,就这么定了。”
转 型
10年,从余姚到宁波,阿伟换了好几个地方,随着经验的丰富,收入也水涨船高。
2007年在天一广场新彩虹做夜场主持的时候,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红得发紫,只要有他在,夜场就不愁没有客人。
只是,夜场的那一套,放到电视台的镜头下就不抵用了。
“舞台上是在给几百个人演出,跟几百个人在讲话,而面对镜头你觉得你是在给多少人在表演在讲话呢?”毕铭鑫曾经这样很形象地敲打他。
“无数人呗。”他头也不抬。
“错!”毕铭鑫说,“你想想,你自个儿在家看电视,要是主持人动作夸张,语气又高亢,你受得了吗?别忘了一台电视机前顶多只有两三个人在看。”
这话挺中肯,阿伟也知道自己要改,只是,一上台,几盏明晃晃的灯一烤,导播在耳机里一喊“三、二、一,开始”,身体一紧,又拿捏不准了。
有人说他底子太薄,要怎么怎么去传递给别人思想,怎么怎么去带给别人画面感,而不是靠着那么卖力的又唱又跳,就能留住观众的。
话虽不中听,阿伟却也开始反思,夜场10年,他已经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梦想,虽然在这个相对封闭的领域做到了精益求精,但其它方面却孤陋寡闻了。
他努力地去做每一个节目,慢慢地终有所突破,现场把握开始游刃有余,收视率也慢慢上升。他也慢慢明白,在那个舞台上,自己不是中心,他要配合很多人,而不是人家来配合你,考虑很多东西才能把节目做好。
他卖力地工作,为了当初的梦想,但总觉得很累,比当年365天,天天上夜场还要累,身心总绷着。
直到2012年,在北京遇到了时任宁波市文广新局局长的陈佳强,对他说“要不你回来,北京不缺你一个。”与此同时,在担任《宁波达人》评委时,遇到了宁波电视台二套总监周洋文,她说:“你回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根在宁波!”
就这样,在北京漂了6年的他,回到了宁波。
当我老了
如今,在宁波电视台,阿伟的工作主要就是主持地方新闻类节目《来发讲啥西》和娱乐节目《天然舞台》,渐渐应付自如。
他说,他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打算安心在宁波本土做一些宁波人自己的节目。
最让阿伟觉得幸运的是“洁罗娃”出现了,这位宁波新锐戏剧导演成为在生活中及事业上陪伴他的人。罗导的那句“要是埋在人群中不让人发现也是一种闪亮”一直让他回味。
经历过央视大舞台的磨练,阿伟有了很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体会。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靠技术吃饭的手艺人,只是专注于眼前的事。
“我现在心里很踏实,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做好的,什么是能力达不到的。不像在北京,心天天悬在半空。”
去年,他拜了省级非遗名录宁波评话传承人张少策为师。他从小是听着先生的评书长大的,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如今过了不惑之年,越听越觉得有味道。“这是一种骨子里流淌着的文化,是真正的长久不衰的艺术。”
他觉得,像张少策一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其实也挺好。他不再像去北京之前那样想着成功,因为成功意味着复杂和城府,而舞台上需要的是简单和纯粹,和孩子一样的童真。如果撇不开的东西太多,就很难深入角色。
他希望,当自己老了,也有张少策的那种淡定从容。
6月12日晚上,在“洁罗娃”关于老人的环境剧上,他精心策划,不再做那个喜欢闪亮凳场的阿伟,而是默默地演了4个小时老人,没有人认出来。在演出快结束的时候,他捧着玫瑰花上去,单膝下跪当着近200人的面向“洁罗娃”求婚。他希望,当自己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的时候,还有她陪在身边。
在众人的祝福中,他的女神热泪盈眶地答应了。
心 得
阿伟说,这是他在不该冲动的时候做了件必须冲动的事,因为再不做,就真的老了,他不想人生有后悔。
我们问他,之前有过后悔吗?比如后不后悔去北京,或者再往前推,如果上学时或工作之余多上点心,考上北京舞蹈学院或者其他艺术院校,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他说,他不后悔自己的每一步。如果不是读书时不务正业迷上霹雳舞,他可能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特长,到毕业都不会给老师留下印象;如果没有在歌舞团做“螺丝钉”四处客串的锻炼,他跳槽到夜场后不会那么如鱼得水;如果不去北京,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那么大。
经历了这么多事后,他发现,最难选择的其实不是最不得志的时候,恰恰是春风得意觉得什么都可以做的时候。眼高于顶,就看不清面前的路,所以,他不赞成孩子拥有过多的荣誉,年纪越小,越容易迷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往往就没你什么事了。”
如果还有什么心得,那就是他常常会和后辈们提到的一件小事。当时他刚到娱乐场所做夜店主持人,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孩被父亲抱到台上,要求和他同台演唱。无意间低头一看,孩子的鞋带散了。
“怎么办?”阿伟的脑子高速运转。他知道蹲下来帮忙系鞋带会冷场,如果是个很有经验的主持人,也许会用一种更幽默的方式提醒孩子,但是他想不出来,只知道不能让孩子摔倒。一秒钟的犹豫后,他蹲下来,放下话筒,替孩子系上了鞋带。
十几秒的空白,现场观众很安静地看着,随后都起身鼓掌。
“舞台上话题会变,观众的兴趣也会变,但唯有一样东西不会变,那就是人性、人心。而这些东西,往往是在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了解的。”他说,“在做好主持人之前,在学那些经验技巧之前,还是先老老实实地、安安心心地做好一个‘在人群中’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