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久久为功辅导员演讲稿

久久为功辅导员演讲稿

发布时间: 2021-02-14 19:11:58

1. 用久久为功造句

久久为功
持之以恒 的意思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

2. 久久为功,我的初心对党说

久久为功,我的初心每个人的初心都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一颗爱党爱国之心,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3. 久久为功的评论

久久为功,这四个看似笔画简单的汉字,却蕴含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执着,而党的领回导人一再强调这份深沉的积答淀,更凸显了我党对于作风建设抓牢、抓实、常抓不懈的坚定态度。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定位准 标杆高 行之笃》所言:“优良的作风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应该内化于心、见之于行,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实践里、彰显于久久为功的行动中。”

4. 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是出自哪里

这两句话并非出自一处。

后半句“久久为功”出自《史记》里的《礼书》篇,原文为:“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围绕着坚定的目标努力踏实的做事,要有长久的毅力,做事要持之以恒。守正,即为坚定目标;笃实,即为踏实做事。而久久为功,即为长久的坚持。

而前半句“绵绵用力”是后来的人在使用前面这句话时,根据其含义为其添加的句子。既然要脚踏实长久的做事,那稳稳地、持续地用力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4)久久为功辅导员演讲稿扩展阅读:

《礼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讲授古代礼乐文明的发展与衰退的史实。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采集史迹传说。

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以宫刑。

受此大辱,司马迁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网络-礼书

5. 久久为功为上联,下联该配什么

久久为功,才能言必信行必果。

久久为功(jiǔ jiǔ wéi gōng),汉语词汇,意为要持之以恒,锲而不内舍,容驰而不息。在古人看来,美好的品行离不开坚守。自我约束乃是儒家颇为注重的一种德行修养,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美好的德行坚守下去,方能成仁。

早在1989年1月,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就指出:“为群众办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5)久久为功辅导员演讲稿扩展阅读

水滴石穿

【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释义】:泰山的滴水能滴穿岩石,细细的井绳可以磨断井上的栏杆。水并不是给石头打眼的钻子,井绳也不是用来拉开木料的锯子,是天长日久不停地摩擦,才使它们这样的。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6.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意思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意思是:做人要有主心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有持之以恒回的毅答力。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shǒu zhèng dǔ shí ,jiǔ jiǔ wéi gōng】

详细解释:

1、守正:就是要有主心骨。

2、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3、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拓展资料:

北京大学举行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王恩哥在这堂开学第一课上,送给新同学八个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并告诉学生胸怀大志也要着眼于小事,要求学生从“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做起。(9月13日《北京青年报》)

7. “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这怎么理解

一方面,“功成必定有我”强调的是要“有我”存在,自觉克服“看客”心态,不当局外人,“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保持奋发进取、有所作为、敢于担当的昂扬斗志,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另一方面,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现实中,总有人把“有我”与“在我”简单地割裂开来:有的歪曲理解“功成必定有我”,把“有我”放大为“唯我”,不顾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作决策抓落实,重视“显绩”,轻视“潜绩”,巴不得集天下成功于一身,甚至不惜代价不顾一切地做些吸引眼球的事情,追求社会效应,捞取个人功名。行“有我”之名,干“唯我”之实。有的偏面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凡事得过且过,不认真不较真,不努力不作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管钟撞得响不响,只图眼前舒服,把责任和担当丢弃在脑后。其实,这两种片面狭隘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违背了辩证统一的哲学原则,误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严重危害,必须坚决纠正。
从本质内涵来看,“有我”与“在我”是统一的。如果说“功成不必在我”,强调的是一种胸怀境界,那么“功成必定有我”,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坚持“有我”与“在我”的高度统一,才能充分认清“有我”与“在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来源是一致的,本质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
从因果关系来看,“功成必定有我”是首要前提,是责任担当,是目标追求。就“功成不必在我”来说,这是对“功成必定有我”的升华和取舍。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深刻领会“有我”与“在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在“有我”之中彰显“在我”,在“在我”之时不忘“有我”,从而保证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实践层面来看,“有我”偏重于实际行动,“在我”偏重于价值取向,前者注重的是行动能力,后者强调的是立场观念,二者的有机融合,就是思想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功成必定有我”,催发我们努力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功成不必在我”,促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事求是和客观辩证的思想武器理解和看待自己的责任担当。

8. 经常听到的"久久为功"一词出自哪里

《史记·礼书》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意思:守正,就是要有主心骨;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满意请采纳

9. 心悦为本,砥砺德行,敬天爱物,立己利人;守正出奇,臻萃至善,与时俱进,久久为功.求内涵

步步为营是底蕴

10. 久久为功的意思

郭明义说的,持之以恒的意思。例子:不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唯有知行合一、久久为功,才能言必信行必果。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