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师辅导 »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辅导员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辅导员

发布时间: 2021-02-15 04:11:45

『壹』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你是怎样看的

学习型社会和被造物属于必然主义,自由是无用,但是自由用于创新型社会和创造者,自由是大用。

『贰』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含义是什么,请不要陈述庄子的这篇文章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出自《庄子.人间世篇》。意思是“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大的用处”。有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却收效甚微;有人看似在做“无用”之功却流芳后世,引为大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说:“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

”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对于一个一心只想做“有用”之事的人来说,应该尝试做些看似“无用”的事情。看一本好玩儿的书,哪怕这本书不是一本能够提高专业能力的书,同时也不是一本马上就对你的生活“有用”的书。做这些“无用”之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好好放松心情,好好享受生活。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无用”也会变得“有用”。

『叁』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意思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意思是没有什么有用无用的分别
第一个“用”指的是智慧,第二内个指的是容智慧笼统的称呼,第三个是作用的意思。
如果你执着的认为某物无用的话,你就会看不到它的可用之处而不能为你所用。唯有放下我见平等视物方可任运自在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这句话出自《人间世》,深刻反映了庄子的无为思想.
这句话可以想到一些例子,例如旧时的统治阶级为了让人给他们卖命,往往以功名利禄相诱,世间庸人也都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为荣,名义是光宗耀祖,风光无限,但在名利场中,渐渐就迷失了本性,最后往往身死族灭者也屡见不鲜

『肆』 怎么理解政治的“无用之大用”的内涵

无用是指没抄有能力,大用是成才或袭者好处,整句连起来就是,没有太多能力的人或事物也可能是好事或者也是优点。

这句话体现了对无用之用的辩证看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如果你执着的认为某物无用,你就会看不到它的可用之处而不能为你所用。

出自战国时期庄子所著的《人世间》,体现了庄子的“无为“思想,原文为: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伍』 以无用方为大用为题目,写一篇 800左右的作文

要想"有用"应多些"无用"之思
“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
“无用”,也无所谓“有用”。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自然要重视“有用”的东西,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只讲“现实主义”,不讲“浪漫主义”,人还有精神
上的诉求,需要空灵和超脱。
生活在物质丰富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应当“多想些无用的价值”,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复旦一位教师表示,“有用”能
让学生踏上社会后,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而社会发展,也非“有用”不能维持。他不忧虑学生无远大理想,倒担心他们过早地向往“无用”境界,忽视基本
功。当今时代,未缺“无用”之思,实乏“有用”之才。
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惜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学生读书成才,自然不能忽视学习“有用”的
东西,以便“踏上社会后,能吃饱肚子,获得经济独立”,乃至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人不同于动物,不是活着就是一切,不是只关心有助于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
殖的“有用”东西。人是万物之灵,“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需要大量对“吃饱肚子”虽然“无用”,但却富有“意义”能充实灵魂的东西。人要
在“务实”中生存,更要在“务虚”中提升。那些能使精神升腾的东西,虽说对“吃饱肚子”无用,但却常常较“有用”的东西高贵。比如猪羊的肉可食,无疑是
“有用”的东西,而龙凤是幻想的产物,对人的实际生活是“无用”的,可是,龙凤的地位却远远高于猪羊,“无用”所以胜于“有用”,在于龙凤是一种吉祥的象
征,吻合人们的精神企求。再如,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像“疏影横
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名句,在对美的欣赏中,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梅花、梅诗,也
就成了“无用之用”。年轻学子的成长。是生存技能的成长,更是良好精神的成长,是需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的。
同时,重视“无用”的价值,还
在于要破破当前危害特大的急功近利心态。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现发明,开始多被视为
“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
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大用”。当下,社会上迷漫着急躁浮躁之风,做什么事恨不得都能“一口吃成胖子”,这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
科技教育界难于造就突出拔尖人才,遂有“钱学森之问”。解读这一“问”,自然会涉及多方面原因,不过,内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求“有
用”,不容“无用”。要培养出突出的“有用”人才,需要宁静致远,潜心研究,“无用而大用”。时下所以缺少“有用之才”,并非“无用”之思太多,相反,而
是“无用”之思太少。基于此,我以为,提出“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是有积极意义的。

『陆』 无用之用,方是大用什么意思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内别显眼。但见这树:其容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柒』 怎样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人生路上有太多的未知,谁也无法肯定哪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彻底地改变你内。当然,越深入地认容识自己的本质,以终为始地去思考,能够比较好地防止这种认识差距。但是,阅历、经验、知识结构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解到本质的能力。所以,没有必要那么心急地要一个确定的答案。越成长,对一些东西会越清晰确定,但对另一些东西也会越不确定。但是我逐渐懂得了安心接受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

对于无用和有用,一直想写点东西,刚好针对无解和解的问题,结合《逍遥游》里面对有用和无用的论述,写下自己的理解。其核心仍然是在如何打破自我内在和外在的界限,打破自我和他人的界限,打破时间和环境的界限来辩证的看待无用和有用。逍遥游一直在讲境界有大小,讲格局,讲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大小,有局限性。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感悟,境界和格局都是不同的,这些都会导致对事物认知的不同。

善于转变环境会导致无用为大用,物和人都没变,用的环境变了导致大用

『捌』 “无用之用,方是大用”什么意思

意思为:无用是指没有能力,大用是成才或者好处,整句连起来就是,没有太多能力的人或事物也可能是好事或者也是优点。

这句话体现了对无用之用的辩证看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如果你执着的认为某物无用,你就会看不到它的可用之处而不能为你所用。

出自战国时期庄子所著的《人世间》,体现了庄子的“无为“思想,原文为: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译文:

孔子去到楚国,楚国隐士接舆有意来到孔子门前,说“凤鸟啊,凤鸟啊!你怎么怀有大德却来到这衰败的国家!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天下得到了治理,圣人便成就了事业;国君昏暗天下混乱,圣人也只得顺应潮流苟全生存。

当今这个时代,怕就只能免遭刑辱。幸福比羽毛还轻,而不知道怎么取得;祸患比大地还重,而不知道怎么回避。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人前宣扬你的德行!危险啊,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遍地的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走!曲曲弯弯的道路啊,不要伤害我的双脚!”

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自身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8)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辅导员扩展阅读:

庄子的“无为”思想

庄子的“无为”思想主张重视合乎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能破坏自然发展的规律,若一旦破坏自然发展的规律,我们必然会走向异化之路,自食恶果。

依据庄子的观点,我们要想达到一定的目标,一定要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顺应发展规律,在“无为”中实现我们既定的目标。

人生的之道的“无为”即是指人要顺其自然,要根据自然本质的需求来追求个人在生活中的理想,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简单地说,便是我们要直视本心,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

『玖』 怎么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不需要复制的,白话,个人的见解~谢谢!!

意思是没有什么有用无用的分别,所谓有用无用本来都一样。要说无用都无用要回说有用都有用答,就其本身而言没有绝对的有用也没有绝对的无用,放下有用无用的执着念头心中没有有用无用的分别,空空空平等看待一切事物,才能真正的真空生妙用。如果你执着的认为某物无用的话,你就会看不到它的可用之处而不能为你所用。唯有放下我见平等视物方可任运自在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