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感悟
『壹』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读后感
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认真研读了《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一书。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有距离,书中的案例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辅导员工作、生活中的事。读这本书,就像在回顾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很多自己遇到的事情就像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第二个感觉就是实用性很强,全书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每个案例都有起因、经过和详细的解决办法,更有专家的精彩点评,叙事详尽,语言平实,就像一个人坐在面前向你娓娓道来,让你跟随他一同感受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摆脱了传统的理论说教,真实且有说服力,易于吸收和借鉴。书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举一反三,引发我们对学生工作更深入的思考。第三个感觉就是更感到辅导员工作责任的重大,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某个学生一时,重则影响其一生,甚至影响更多的人。阅读这本书,我既被这些辅导员认真细致、敬业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也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一、做好辅导员工作,良好的职业
归属感是前提高校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频繁。在很多人眼中,辅导员多是扮演学生“保姆”的角色,常常是不停歇工作一整天,也没有什么看得见的重大成果和进步,以致很多人认为辅导员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型岗位,对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自身价值感觉模糊。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曲建武在序言中写有这样一句话“有为才有位”,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辛苦的、琐碎的,但却大有可为,只要你有“为”,就一定有“位”。而要想有“为”有“位”,就要清楚且深刻地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意义和不可替代性,从心底里真正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去热爱、去追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热爱是工作的基石和灵魂,也是产生工作热情的原动力,更是保证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辅导员这一平凡岗位体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当初我选择辅导员工作,就是源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现在我在这个岗位上已工作了七年时间,更深深地感受到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亦可爱人,亦可被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而我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会收获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学生的尊重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些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只有真真正正认可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奉献和付出,才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做好辅导员工作,提升工作方法是关键
做好辅导员工作,仅有热爱之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提升,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更要自己思考、感悟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系统的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就如书中的100位辅导员,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只停留在“发生——解决”这一层面,而是在事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怎样做效果会更好等,去粗取精,凝练升华,这也正是辅导员工作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的过程。很多人都说“辅导员是良心活儿”,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日复一日处理繁杂的具体事务上,不能只单纯追求良心上过得去,还应该更多地沉下心来,站得更高一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学生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感悟、研究和总结,这样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历练积累和摸索规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思想深度的变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工作方法和技能的提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做辅导员工作,有的人能够成为学生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拥有更广阔的天地,而有的人却还只能埋头于处理不完的事务。所以,每天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并记录下点滴感悟和体会,你将会获得更大的提升。
三、做好辅导员工作,加强自我修养是根本
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影响力在于辅导员内在的气质、学识、品格等非权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素养决定的。因为你的思想行为、对待工作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你的言谈举止等细节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平时,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完善自身人文素养,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质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通过树立自我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并激励学生共同上进。具体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负责,并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答应学生的事,要争取做到;要求学生做的,我们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些细节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树立了一种风范和气质,潜移默化地教导感染着学生。只要我们能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有人说,幸福的老师有4个标准:以学识激励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以投入影响人。选择当一名辅导员会更容易接近幸福,希望我们都能用心投入,用爱付出,在这片天地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贰』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读后感
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认真研读了《辅导员工作个怎么办》一书。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有距离,书中的案例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辅导员工作、生活中的事。读这本书,就像在回顾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很多自己遇到的事情就像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第二个感觉就是实用性很强,全书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每个案例都有起因、经过和详细的解决办法,更有专家的精彩点评,叙事详尽,语言平实,就像一个人坐在面前向你娓娓道来,让你跟随他一同感受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摆脱了传统的理论说教,真实且有说服力,易于吸收和借鉴。书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举一反三,引发我们对学生工作更深入的思考。第三个感觉就是更感到辅导员工作责任的重大,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某个学生一时,重则影响其一生,甚至影响更多的人。阅读这本书,我既被这些辅导员认真细致、敬业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也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一、做好辅导员工作,良好的职业
归属感是前提高校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频繁。在很多人眼中,辅导员多是扮演学生“保姆”的角色,常常是不停歇工作一整天,也没有什么看得见的重大成果和进步,以致很多人认为辅导员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型岗位,对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自身价值感觉模糊。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曲建武在序言中写有这样一句话“有为才有位”,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辛苦的、琐碎的,但却大有可为,只要你有“为”,就一定有“位”。而要想有“为”有“位”,就要清楚且深刻地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意义和不可替代性,从心底里真正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去热爱、去追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热爱是工作的基石和灵魂,也是产生工作热情的原动力,更是保证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辅导员这一平凡岗位体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当初我选择辅导员工作,就是源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现在我在这个岗位上已工作了七年时间,更深深地感受到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亦可爱人,亦可被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而我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会收获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学生的尊重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些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只有真真正正认可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奉献和付出,才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做好辅导员工作,提升工作方法是关键
做好辅导员工作,仅有热爱之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提升,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更要自己思考、感悟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系统的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就如书中的100位辅导员,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只停留在“发生——解决”这一层面,而是在事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怎样做效果会更好等,去粗取精,凝练升华,这也正是辅导员工作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的过程。很多人都说“辅导员是良心活儿”,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日复一日处理繁杂的具体事务上,不能只单纯追求良心上过得去,还应该更多地沉下心来,站得更高一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学生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感悟、研究和总结,这样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历练积累和摸索规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思想深度的变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工作方法和技能的提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做辅导员工作,有的人能够成为学生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拥有更广阔的天地,而有的人却还只能埋头于处理不完的事务。所以,每天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并记录下点滴感悟和体会,你将会获得更大的提升。
三、做好辅导员工作,加强自我修养是根本
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影响力在于辅导员内在的气质、学识、品格等非权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素养决定的。因为你的思想行为、对待工作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你的言谈举止等细节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平时,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完善自身人文素养,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质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通过树立自我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并激励学生共同上进。具体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负责,并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答应学生的事,要争取做到;要求学生做的,我们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些细节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树立了一种风范和气质,潜移默化地教导感染着学生。只要我们能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有人说,幸福的老师有4个标准:以学识激励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以投入影响人。选择当一名辅导员会更容易接近幸福,希望我们都能用心投入,用爱付出,在这片天地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叁』 浅谈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1、树立强烈的“三心”意识,爱心、耐心和细心
2、注重加强二个建设,班委会建设和班风建设
3、信任管理学生
4、掌握六个技巧。
1.语言方面主要是演讲和谈话,如班会发言、谈心交流、等,要擅于即兴发挥,体现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2.写作方面主要是应用文的写作,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教育随笔(可随时在博客上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辅导员日志书写等。
3.生活指导方面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事物的指导与处理(如消费选择、寝室安全、假期社会实践、交通安全防范、突发事件的应对等)。
4.礼仪社交方面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礼仪、公众礼仪、赛场礼仪等,随时言传身教给学生。
5.体育游戏方面主要包括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与裁判;集体游戏的编创与组织;掌握活动的规则(如足篮排球比赛等),能促进与学生深层次交流。
6.活动运筹方面主要包括活动的整体策划、主题设计等,活动方案实施完成后要注意反馈,总结经验。
5、加强师生间沟通
除此之外,要重视两类特殊群体学生的沟通。一是贫困生,二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在思想上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培养自信。对于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要让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与家长及时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肆』 有没有人能帮我写个高校辅导员工作感言,200字左右的,谢谢!
辅导员的第一重角色是老师。自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第二重角色是朋友。我们很多辅导员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如果我们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很有可能会令学生产生反感,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姿态去与学生相处的话,作他们生活中的朋友,收到的正面效果将是不可估量的。第三重角色就是领导。能够正确传达学校精神,组织好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思想,管理学生群体日常事务。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一,指导学生正确学习上。第二,关心、亲近学生上。第三,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
工作这N年来,我收获了很多的经验,同时也接受了一些教训,作为一名辅导员,平时以精进业务为由,忽视了对焊接专业的学习,因而有时感到解答学生专业问题力不从心。另外,虽然一直在探索更好的工作方法,可实际工作中,经常墨守陈规,开拓创新的东西不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不断创新和开拓更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