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校外辅导员
Ⅰ 禁毒知识培训内容
一:培训的目的
1、 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学校开展禁毒的相关措施与方法。
2、 通过培训,让学生知道毒品的危害,种类,培养学生的禁毒意识。
二:培训的内容
(一)毒品的危害
1、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
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2、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静脉注射毒品
(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
(2)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
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
Ⅱ 小学校外辅导员一般都聘请什么人
学校老师和专业的大学生
Ⅲ 坚持把宣传教育置于禁毒工作什么性的战略位置
教育置于禁毒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要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体系。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置于禁毒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努力实现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要着力打造禁毒宣传教育新平台,广泛倡导“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生活理念,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禁毒氛围。
要构建全环节服务管理吸毒人员体系。要坚持人文关怀、科学戒毒,不断创新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健全自愿戒毒医疗服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强制隔离戒毒等戒毒康复体系,完善戒毒治疗、心理矫正、帮扶救助、就业扶持等政策措施,积极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使吸毒人员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帮助。
(3)禁毒校外辅导员扩展阅读:
宣传教育的相关要求规定:
1、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必须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为此,应健全相应的机制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各方配合、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要各负其责。
2、强化监督检查。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主管、实施、协同部门及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制定明确指标,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责任落实。
3、规范教育培训。规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规范面向社会的培训;对被依法处罚的环境违法人员,可强制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训。
Ⅳ 校外辅导员职责
辅导员的工作也有很多,因为校外辅导员是辅导辅导员的一个工作,整体来说就是多一些小类辅导员没有做到的事情
Ⅳ 如何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从青少年自身(主观)方面分析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立看法和想法,要想使青少年自觉远离毒品就应先从青少年自身入手。(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毒品预防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有调查显示,目前在青少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意志颓废,不思进取,缺乏理想和追求,对前途感到迷茫。一些青少年热衷于追逐时尚和潮流,盲目模仿他人的行为。对此,在毒品预防教育中要着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抓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自珍自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二是要引导青少年珍惜美好年华,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对文化、科技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上,摒弃那些腐朽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平衡能力和抗拒毒品诱惑的能力。四是大力开展丰富的文化生活,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到禁毒行列中来。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当前毒品泛滥蔓延的严峻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二)提高青少年自身对毒品的免疫能力青少年的思想敏感活跃,极易接受新鲜事物,敢想敢做,一些人因为这种年轻无知的冲动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各级禁毒、综治、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动员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宣传毒品危害;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落到实处;各基层组织、单位、团体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知识层次和生活环境,采用录像、互联网、广播、电影、电视、小品、相声、漫画、论坛等形式和方式,大造宣传声势;电影、电视、广播以及各种报纸杂志要通过专题新闻片、专题教育片、系列综合报道的方式,准确及时地宣传报道党和政府的禁毒立场以及毒品的严重危害,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三)引导青少年谨慎交友毒品预防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学校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谨慎交友,不盲目猎奇,不涉足网吧、舞厅等未成年人禁入场所,毒品预防教育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将毒品预防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使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增强积极进取精神,形成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四)帮助、提高青少年自身的抗挫能力人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对青少年来说,同样会遇到各种坎坷,面临各种挫折考验。因此,我们要教育广大青少年正确对待坎坷,学会自我调节思想情绪的方法;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松劲,找差距,继续努力。二、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力量(客观)分析青少年自身应该加强抵御毒品的能力,那么青少年的家庭、学校、社会也对青少年抵御毒品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加强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一)加强家庭教育,毒品预防教育从小抓起现在,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不少青少年因失去家庭的温暖产生逆反、自卑、孤独、怨恨的心理而吸毒。调查发现,在吸毒青少年中,父母离婚或有过婚史的约占39.7%,而且随着父母离异人数的增多,这种比例还在呈上升趋势,对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各级政府以及单位要给予的关爱。家庭中的种种不安定因素都是造成青少年失足的重要因素。缺少关爱的青少年容易走上吸毒这条不归路。几乎每位青少年吸毒者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从小生活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导致叛逆的青少年出现逆反心理,只要是能脱离家庭的行为他们义无反顾地去做。因此家庭教育在毒品预防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首要地位。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不仅要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还要以各种形式对子女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如提供条件给孩子观看禁毒电影,观看禁毒宣传手册,潜移默化地向青少年传达毒品危害等知识。(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毒品预防教育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某种意义上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启蒙教育,然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为学校教育,因此毒品预防教育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校教育。
Ⅵ 以前是校外辅导员,现在不是校外辅导员,在六一儿童节戴红领巾,是不是神经不正
你好,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是神经不正常,很有可能是因为,人家对于这个工作还是非常的热爱,一直保持了这个良好的习惯,所以说千万不要轻视一个人
Ⅶ 禁毒师资人员是校外辅导员吗禁毒教师是校外辅导员吗
禁毒教师是校外辅导员
Ⅷ 校外辅导员工作记录
中 队 辅导员 校外辅导员 活动时间 2011年3月26日
活动地点专
活动主题 “车祸猛于虎”属交通安全专题讲座
活
动
内
容 一、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二、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三、在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救以及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
四、效果使学生对交通安全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知道了大量的交通安全知识。学会了许多急救知识。
辅导员建议 建议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中 队 辅导员 校外辅导员
活动时间 2011年6月5日
活动地点
活动主题 防患于未燃”消防专题讲座
活
动
内
容 一、简介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介绍、示范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应用。
三、在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救
四、消防知识讲座
效果使学生对消防隐患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知道了大量的消防知识。
建议 建议组织一次全校的消防演习
Ⅸ 校外辅导员是什么意思
就是家教 到你家里帮你辅导课程
采纳哦
Ⅹ 什么是《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简称“8.31”工程)
国家颁发的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
为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遏制和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 尽快扭转涉毒人群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禁毒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中发〔2014〕6号),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10岁至25岁青少年为重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形成分工明确、协作有效、监督到位、评估科学的工作机制。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方式更加新颖、方法更加多样,师资力量配置齐全,教育基地布局合理,宣传资料规范充实,禁毒社会氛围更加浓厚;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18岁以下未成年人涉毒违法犯罪人数占涉毒违法犯罪总人数比例不高于0.3%,人民群众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满意率达到95%以上,新滋生吸毒人数大幅减少,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10)禁毒校外辅导员扩展阅读
任务要求
1、落实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时。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学年至少安排1课时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程。毒情严重地区学校,要在2016年秋季开学前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常规课程,每学年至少安排2课时的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程。
要将禁毒元素有机融入语文、历史、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等课程,发挥渗透教学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要在新生入学后和毕业生毕业前各开展一次毒品预防教育。
2、建立毒品预防教育师资队伍。教育部门要把毒品预防教育列入教师培训内容,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毒品预防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师范院校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师范生毒品预防教育意识和能力。
要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兼职老师、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毒情严重地区每个学校至少配备一名校外禁毒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