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队辅导员的感受
㈠ 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应该具备哪些"看家本领'
一、坚定、正确的思想观念
中队组织建设工作本来就是一项思想性、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所以这就不仅要求一个中队辅导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工作中努力贯彻党的政策路线,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新政策,新路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将上述的思想观念内化成自己的工作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时时做到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真正做到为孩子的成长服务,为社会的进步出力。
二、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超群的创新意识
作为中队辅导员应该要有抛弃旧事物的勇气和迎接新事物的决心。中队组织建设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一特性使每一位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敢于抛弃旧思想,敢于在白纸上画画。而往往就是这样的“作品”才最具“艺术魅力”。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综观历史,在这发展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以前我们根本不接受不提倡的事物在今天却异常热门,大家都在努力地实践它。所以,我们必须要确立一种崭新的思想观念,紧扣时代的脉搏,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基层,最前线。面对一切新生事物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勇于尝试,而不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鲜活,稚嫩的生命,他们永远向往着新鲜、活跃的文化源泉。作为他们的辅导员就应该先行一步,在那个未知的领域里多走几趟,就算是付出些代价也是值得的。比如:国际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处于天南海北的人群可以资源共享,它为孩子们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然而它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有些还是未成年人无法逾越的人为“雷区”。所以如何引导孩子们畅游丰富、精彩的网络世界就成了一个极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灵活、快速、有效地接受新鲜事物,而且还要做好在接受新鲜事物过程中摔跤的思想准备。
三、过硬的业务素质
勿庸置疑,中队辅导员是一个有着三重身份(一般都是班主任兼任中队辅导员)的职务。一方面他是教师,是班主任;另一方面他又是中队组织建设的辅导员。所以,这个业务不能单一的理解成“教书”或者“育人”,它还应该包括一位教师的其他素质:诸如谈话、书画之类的。这些综合素质对于一个中队辅导员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使你增添许多的亲和力,无形中与队员们拉近了距离,也可以使你的中队活动流光溢彩,色彩纷呈,不至于单调、枯燥乏味。
诚然,作为教师,就必须精通业务,这个“业务”是小业务,指专业。常言道:“术业有专攻”。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头戏,当然要唱得精彩。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永不停息地刷新自已的知识“内存”,无限止地进行纵深发展,竭尽全力地学精、学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全、更好。
实际上,我所说的这一点也就是“一专多能”的展开或者说是我对它的浅俗理解罢了。总之,学习永远没有尽头。作为教师更是如此,因为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崭新的明天!同时也是给我们自己!
四、敏锐的洞察力
这既是就社会而言,也是就学生个体而言。我们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要紧紧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将国家命运与国际形势相结合,并将这种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去。同时我们还要明察秋毫,悉心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动向。遇到问题,要因势利导,不断地健全孩子们的心理品质。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当然还要善于处理这些问题。
五、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一点是一个特例,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教师更需要这种能力。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沿海省份),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因素。比如常见的不协调的家庭环境、各种因不良动机的驱使而扭曲的教育心态等等。这些因素迫使孩子形成了郁闷的心理特点,有些还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就因为这些原因使少数的青少年朋友走上了厌学、弃学、逃学的不归路,有些甚至走到了犯罪的边渊。
㈡ 怎样做好中队辅导员工作
中队辅导员身在少先队工作的第一线,是落实和完成少先队教育任务的具体执行者。中队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实力,直接关联少先队工作的整体水平与少先队事业发展。因此选聘、指导、管理等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中队辅导员管理机制,更是当务之急。中队辅导员的管理机制大致需建立选聘、培训、分工负责、考评、奖励、建档等制度。
(1)建立中队辅导员的选聘制度。总辅导员应了解班主任配备状况,参与行政协商,帮助学校选聘好中队辅导员,尽快能配备适合做少先队工作的班主任,利用“六一”节或建队纪念日召开隆重的聘任大会。实践证明,倘若将队员们喜爱的歌舞能手、球类高手、“科研迷”、“手工能手”、“故事专家”等素质优良的老师聘为小队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那么,队员们一定会非常高兴,领导、教师、家长也都会满意。
(2)建立中队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制度。总辅导员要重视“以会代训”工作,提高中队辅导员业务水平。“以会代训”指的是总辅导员应利用每月一次辅导员例会的时机,针对少先队计划的撰写和落实,组织好专题性的理论学习和讨论会,或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或组织经验交流会,让中队辅导员逐步确立正确的辅导观,掌握工作的原则与方法。作为总辅导员,对中队辅导员的培训工作要落在三个方面:①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工作计划;②明确如何培养使用队干部;③掌握如何建设队集体。
(3)建立少先队基础建设的工作责任制度。要让中队辅导员明确职责范围。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事事抓住少先队干部,发挥他们主体作用,辅导员则起主导作用。大队有《干部分工一览表》。少先队的每一项常规工作与活动,如升旗仪式、文明行为评比、红领巾广播、板报宣传……皆可落实到大队委员,每一个有专项任务的大队委员又直接指挥各中队相应的小队的日常工作。而中队辅导员就要建立相应的指导责任制。
(4)建立中队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是管理的失败。总辅导员应配合学校领导,妥善地实施适当量化考核制度,形成一种竞争气候,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中队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㈢ 如何做好中队辅导员
——读《中队辅导员》有感王苗霞这个月我又读了《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中的第三章,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中队辅导员在一个中队中的作用。中队辅导员既是一个教育者,同时更是一名穿针引线的“服务者” ,要想做好辅导员担当起这个重任,我认为仅靠发挥自己“敬业乐群”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为人师表 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中队辅导员首先就要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工作无小节 ,处处为楷模。中队辅导员要变工作指令为启发引导。英国教育家威廉曾经说过“平庸的教师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作为辅导员就要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就像文中的阿米兰辅导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什么。应该给自己确定怎样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怎样去劳动,怎样在人们中间生活,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教师用生动的实例,并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明白了要想无愧于明天,就要创造今天的道理。 二、关心爱护每一个队员 对于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老师喜欢是人之常情,而要喜欢后进少先队员,特别是少先队辅导员不应该抛弃,歧视他们,而是需要用更多的爱心和更强烈的热情,做好过细的工作,促进他们转化。在这方面,我很注重情感交流,同时也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用师爱去温暖每个少先队员的心,同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信,自尊,自爱的精神。 三、善于发现闪光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闪光点,作为中队辅导员就要了解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有教育价值的东西。童心是美好的,甚至是高尚的。学生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中队辅导员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及时表扬,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对学生要宽容、理解、不要动辄训斥,更不要轻易处罚。 四、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由于少先队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要求少先队辅导员自身也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这样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就容易做了。 作为中队辅导员,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很远. 一路上会有困难与挫折, 会有鲜花和掌声, 我们不能在困难前低头, 不能在掌声面前忘形、应抱着“遭遇失败, 接着干;有了成功, 接着干;受了委屈, 接着干;得了荣誉, 接着干”的信念勇往直前,这样,我们才能打造一片新的天空。
㈣ 少队辅导员如何做好中队辅导员的工作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就是一抄个大娃娃头,少先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要求少先队辅导员不仅要精通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教育心理学、管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等,更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班级少先队工作的具体的、生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经验来。
㈤ 当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感受如何
好像在那段时间中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包括带的新生之中,我可能对于他们来说比班主任更加的亲切,而且我们年龄相当,有很多事情他们也可以对我说,所以我觉得自己很荣幸。
㈥ 怎样做一名优秀中队辅导员
正一个心理健康的中队应该是文明向上、勤奋守纪、朝气蓬勃,具有极强内的向心力、责任感和荣容誉感的中队。中队的主导者当然离不开中队辅导员。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队辅导员呢?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多与家长沟通心理健康的中队里每个成员应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充分发挥
㈦ 做小学辅导员的感受
需要丰富的知识,熟悉少先队的工作流程。需要接触不同年级的学生,如何调动不同年龄学生的积极性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和认真。又要注意协调好和班主任、科任老师之间的工作。挑选学生是个学问。鼓乐队的训练表演是个技术活,挺繁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