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辅导员认脸
Ⅰ 各位 想问问关于大学辅导员的问题
我也来是在一个普通二本的大四自的学生,但据我了解,和看到的,我们辅导员要么就是985毕业的本科生,像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到我们这里当辅导员(那位老师都参加工作4年了,现在都物是人非,要求也高了),再就是一本的研究生,如我们学院的辅导员就是湖南的一所普通一本(生物方向)的研究生毕业,现在大学老师都要求研究生文聘(什么专业没有硬性规定吧),虽然辅导员要求低一些,但是也低不到哪里去,毕竟现在的研究生也不是很值钱了(除非特别牛的,像同济的土木研究生,清华的建筑方向,那就没话说了。。),说起来要求也不是很过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Ⅱ 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社会热议,你认为博士当辅导员是屈才吗
我觉得不屈才,因为有些人眼高手低,虽然学历到达一定程度,但实际工作能力并没有那么高,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操练自己的应变能力,并且把知识转变为生产力才好。
Ⅲ 我听辅导员说武大不招收三本考研学生 表示怀疑 求助 急
三本录取,鼓励下学妹,尽人事听天命,你能做的就是把分尽量考高,剩下的就是运气问题,就算有潜规则,碰到你头上那也是你倒霉。相信自己的选择
Ⅳ 武汉大学辅导员竟是名校博士,辅导员是个怎样的职业
辅导员是管理大学生日常起居的一个职业,也是非常的重要。
Ⅳ 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社会热议,博士当辅导员是屈才吗
武汉某高校一则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社会热议。录取名单上的各位新晋辅导员学历清一色的名校硕博士,甚至还有海归的名校博士。各方讨论中,不乏学历贬值、博士“内卷”等论调。博士当辅导员是屈才吗?
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服务本来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文件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要按1:200的师生比例配备。一些高校也明确规定,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有一线辅导员工作经验。博士当辅导员等现象的出现,离不开高学历人才供需结构变化的大背景。2003年前后,每年高校引进教师高达16万人,硕士甚至本科毕业生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而近几年,高校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3万人左右。在人力资源供给侧,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高校每年博士招生人数仅几千人,硕士也不过几万人,而在2020年,硕士招生人数已突破100万人,博士招生人数也已超过10万人。这种供需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相同就业岗位平均学历层次的提升。
与此同时,2020年上半年不少高校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比2019年的招生人数都有所增长。随着对招生人数增加的关注提升,博士生去向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Ⅵ 关于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社会热议一事,你有何看法
在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于名校的硕士和博士。
名校涉及北大、清华、人大、交大、南大,甚至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与博士的学历,也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武汉大学在录取辅导员时的高门槛以及高标准要求。
然而不可质疑的是—我们的确也能够在高配的标准下发现一些弊端。正如有些网友提到,这些任职于武汉大学的辅导员们在名校里读研甚至于读博,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在相关的专业里进行研究和学习,早就应该对他们了解的专业十分擅长。
选择去大学当辅导员,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却是管理学生,而在教学方面,学校也不一定给这些辅导员们分配他们在读博或者读研时所涉及的有关专业。专业匹配的教学是十分难见的。
所以当专业与教学内容不对口时,我们就不能够以偏概全的去承认这些辅导员们有很高的教学水平。而一旦碰上两者不对口的情况,那么辅导员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过了这么多知识就不能够发挥它们本质的作用。
Ⅶ 武汉大学辅导员招聘公示引热议,博士生当辅导员是屈才吗
在我们的印象里面,高学历的人才应该从事高大上的工作。招聘辅导员却要求学历是博士,这样的招聘需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我觉得博士生当辅导员并不是屈才。
低学历的人从事不了较高要求的工作,而高学历的人可却可以从事较多的工作,他们的选择面也比较广。博士生也可以从一些较普通的工作。博士生成为辅导员以后,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开展工作。
博士生所学的知识比较多,他们思想也会更开阔,更容易开导人,他也能更适应这份工作。他们长期在校园里面学习,他们的思想也会更单纯。辅导员面对的是学生,他们对学生也更了解,能和学生更好的沟通。所以从事这份工作没有什么不好的,并非大材小用。
Ⅷ 武汉大学2020年辅导员公示后什么时候体检的
武汉大学2020年辅导员公示过后说明了你已经进入了相应的录取范围体检的话一般都会打电话通知你耐心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