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学生沟通技巧
⑴ 教师怎样与学生沟通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辅导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尊重。是否对照教育的目的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改进沟通的方式? 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就可能 无意识的伤害了一些学生.要想与学生很好的沟通,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与方法,主要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第一、学会了解。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切中要旨。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爱心感化。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第四、平等对待。沟通需要真正平等的“真空状态”,即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五:专心倾听。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 教育学生绝不是说了就行,和学生沟通应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使情感上升为信念,成为提高学生自觉认识的动力。学会和学生沟通的艺术找准机会,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和学生进行沟通,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成效。
⑵ 老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
爱心和关怀是关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因此,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模仿,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三、尊重和欣赏是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⑶ 任课老师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
一、认真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在课余时间,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谈论的话题总是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交谈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转化问题生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这些好的建议,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及时采纳,完全可以为转化班内的学习较差的学生和问题生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任课教师中,了解学生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一起在班会上解决。班主任在教学上要做到不分你我,有事大家商量。这样才能加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协调关系。二、互相学习,相互理解,共同提高班主任的教学时间相应要比科任老师多一些,特别是在复习阶段,科任教师的时间明显不足,有时可能要调用班主任的课,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一定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能辅导的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进行辅导。与同事的交往中,不能为小事斤斤计较,应学会宽容待人、相互支持。三、班主任要树立科任老师的威信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言听计从,课堂上能做到专心听讲,课后能完成作业,几乎没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但从科任教师口中得知,其它科目的作业拖拉现象比较严重,令任课教师担忧。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就抓住了这一点。出现了“我喜欢哪一门学科,就认真完成这一科的作业。如果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不但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而且从不按时上交作业。”心想:“我不交作业,老师也拿我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一定要听科任教师的安排,按时完成作业,树立起科任教师在班上的威信。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光为自己着想,要有长远的眼光,要顾及班上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充分调动其他教师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加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才能把班级管理工作抓出成效。
⑷ 你平时是怎样与老师沟通的把你的沟通技巧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并不存在特殊意义上的”教师特有的沟通方式”
教师也是人,和你在大街上遇到的每一内个人都一样.容
你怎么对待大多数人,就怎么对待你得老师即可.
老师本身并不值得尊敬,不要敬畏老师,一个人值得尊敬并与否不是头衔所能赋予的..尊敬是要靠行动来赢得的,我个人角度来讲,我在高中时候的老师都很没文化,没一个值得尊敬的..
教师怎样赢得尊敬?自然是靠善解人意的思维,丰富精确的言语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咯..
所以你作为学生根本就没必要考虑”怎样和老师沟通”这个问题,”,反而”怎样和学生沟通”是老师的本职工作,让老师来担心这些问题吧.
如果你得老师达不到这些基本的教师素质,那你也不要浪费时间与他沟通了,或许他更适合上街去做卖橘子啊~...
⑸ 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放学的时候,准时去学校接孩子,可能老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所以我们回要尽量的不晚接孩子答,而应该要早些将孩子接回家。
2、当孩子有疾病需要去学校里面吃药的时候,尽量的将怎么吃写的详细一点,让老师能够更好的照顾孩子。
3、及时联系老师,当发现有什么问题不妥的时候,要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而不是将问题告诉校长。要多和老师进行沟通。
4、及时查看幼儿园里面的信息,积极的配合老师的各种要求,给老师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比如交钱之类的最好是积极点。
5、参加幼儿园的重要的会议,尽量的抽出时间来去参加孩子的活动,即使不能够去,也要告诉老师,给老师请假,这是对老师的尊重。
6、给孩子带上自己在学校里面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比如说孩子会尿裤子,那么就多给孩子带一条裤子,孩子需要用卫生纸,那么就给孩子带上一卷卫生纸。
⑹ 一对一辅导老师怎样与学生有效沟通
心平气和的讲题,尽量不发脾气。就像学生的好朋友一样。
⑺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
路庄中学:李响苓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简称: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站上讲台,就充当了这个艺术家的角色,但是这门艺术又有着它特殊的含义。它不是艺术家一人表演的舞台,也不是艺术家一人完成的任务,这是一门需要互动的艺术。所以,教学要成为艺术,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同呼吸,共欢乐。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而这两点又必须先从教师做起,再培养学生。下面就结合我个人的实践经验,谈一些实际的做法。
一、有效沟通从教师做起,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比如:有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讲的多听的少,只愿当讲者,不愿当听众,其不良后果是:第一,教师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当教师仅凭自身的知识、经验对学生作出评价时,就难免产生偏见和成见;第二,使学生觉得教师高高在上,师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三,无法知道学生懂了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有经验的、会积极倾听的教师能够将自已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能够用非口头与口头的暗示来表达对学生的共鸣和专心。比如点头、身子往前倾、微笑、等身体动作,用得恰当,都可让学生知道你真心地在听。口头的暗示如“喔”、“是的”、“我懂了”等都让学生知道你的注意和兴趣,你接受他继续讲下去。再更高一点的水平,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语句来鼓励学生注意。这样与学生面对面地倾听、给予回应的倾听会产生一些良好的效应。
二、教师要用真诚的态度,学会准确的表达。
在倾听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与学生及时对话,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现象,自然少不了对话,对话则需要教师真诚的态度,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自己说话尽量做到完整正确、通俗易懂、形象有趣,尽量做到适合孩子的口味,这样持之以恒,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
另外在课堂沟通的实践中,常常出现的障碍正是教师威胁式的语言、贬仰式的语言。还有一些教师的语言中经常夹杂着评多不是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如“这个这个,那个……”
“就是说……”“啊、啊……”等等,学生听到会感到十分心烦,甚至还会有人帮你义务“记数”——数一数在一切课里你一共说了多少个口头禅。很明显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只能是教师在单方面的个人意思,对课堂问题的解决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善和促进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教师的表达要促进课堂内的有效沟通。
三、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
认真倾听——指听人说话要有始有终,听时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听得准确;要有礼貌,尊重说话人发表的意见,不随便插话,打断别人说话,尤其听到不同的意见时,更要有耐心,积极思考,找出合理的内容或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逐步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想说敢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当学生用准确、清楚、简练的语言将有关概念表述正确,才能反映出他思维过程的正确性,才能说明他理解了所学知识,才能说明他能与老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了。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表达,才能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否有效给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教师把自己的爱心、需心、灵性与悟性融入到课堂沟通的实践中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去。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漂亮,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因此,教师要想与学生有效地沟通,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就必须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你身边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吧!
⑻ 辅导班的老师怎么和学生相处,不要笼统的回答,因为这我也知道。给出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最好,谢谢哦。
多和他们接触,和他们聊一些谈得开的话题,多交流沟通,不要只知道上课,可以给他们分享一些你的有助于他们学习的经历,偶尔讲些有趣的事,人,物。。。。。。结合实际吧!
⑼ 学生怎么和老师沟通技巧
你好,学生与老师沟通没有技巧,只需要不耻下问,上课认真,能够提出好的疑问,老师自然有兴趣做解答。
⑽ 谈论自己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的理解
教师想要与学生进行沟通,首先必须改变师生关系,必须革除拒绝性的谈话,学习使用一种接纳性的新语言。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必须俘获他的心,一切为学生着想。 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所谓的不听话,无非是学生有时出格的事多了点没有按一定的规矩办事而已,这就是我们老师眼中学生的犯错误吗?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第一,学生做错了事,针对情况就事论事,不涉及品格,是师生间沟通的基本原则。老师起了提醒、关爱、帮忙的作用,而老师不要借题发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显然只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厌恶,从而进一步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要邀请合作,避免命令。面对现在的学生,如果我们用传统的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式的教育方法是绝对不行的。老师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自然界的朋友,他们也会爱、也会恨,是具有矛盾感的复杂的人。他们和大人一样,讨厌到处被命令、指使和控制,被剥夺掉自治权。当老师说话表示尊重时,比较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第三,不要冷嘲热讽。 具有尖酸口才的老师是学生的克星,那些冷酷刻薄的话语会摧毁学生的
自尊心,受创伤的孩子会在满脑子的报复思想中成长。
第四,要多表扬,少惩罚。 多数老师其实不是不知道惩罚收效甚微。然而,他们每天照用不误。他们一生气就对学生责难、羞辱、怪罪、惩罚,不但没有纠正学生的行为,还成为下次犯错的好借口。它使犯过错误的人下次更小心地犯错,更狡猾地掩饰现象,更技巧地避过侦察,而不是更诚实或更明理负责. 学生是带着不完整的自我形象来到学校,他们的自尊心脆弱容易受损乃理所当然之事。老师处理应极为慎重,你的评语会影响他们内心的情感。老师的感化力是最大的,破坏力也可能最大。良好纪律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老师一系列谨言慎行,以打动孩子的心灵。教师应避免挑剔,免除惩罚。
从事教育工作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而且需要具有特殊的技巧。引用柯宁的话:“技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必备工具。有了技巧,做事效率就高,少了它如同是遇到障碍,寸步难行”。教育上,着重技巧的应用能让老师更能够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