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辅导学生改作文
Ⅰ 怎样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2018-03-12一鸣 自己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我以为,不能简单地把作文仅仅变成一种教学,一种训练。它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文字,更是一个人生活、阅读、思维、情怀、思想的综合展现。它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而这需要两种生活的滋养,一是自然的生活,一是文化的生活。
自然生活的滋养需要孩子去接触自然,接触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文化生活的滋养在于阅读。童年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作文,更重要的是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培养会思考的头脑,拥有比较丰厚的知识、文化、语言的储备,积淀精神的底子。
小学阶段应充分地为孩子的这两种生活积累丰富的“存折”,擦亮儿童诗意的眼睛,打开儿童诗意的耳朵,还原儿童本色的生活。切莫让永无休止的机械练习、永无休止的特长培训、永无休止的家教辅导、永无休止的学科竞赛……填塞了孩子的童年空间。要跳出习作看习作,树立大语文观,大习作观,让读书、活动、 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一句话,只在作文本身的小圈子里腾挪翻滚是不会有出息的。正如诗人布莱克在《小学生》一诗中发出的呐喊:“为了欢乐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
Ⅱ 怎样指导中学生批改作文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中重点指出:在重视引导学生的自我评改和互相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对学生自我评改能力的培养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培训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作文课教学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批改作文,形成“范例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批改作文的标准和方法。学生掌握了标准和方法,会大大促进构思与修改能力的提高。因为这些标准实际上也是写作的重点要求,学生明确了要求,学有方向,就会更好地实行自我调控,也就达到了“以改促写”的目的。
要评改作文就必须让学生掌握评改的标准,参考魏书生老师的标准,我制定了自己的作文评改标准,分为:格式、结构、内容和语言四部分。为了便于学生把握,我又把这个标准细化。一是制定常规标准,即从卷面、错别字,标点符号、修辞手法、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等常规方面制定出详细的评改标准,这一标准,印发给学生,供其长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标准,即根据写前指导提出的本次作文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符合文章实际的特定标准。我告诉学生阅读时尽可能找出同学作文闪光的语句,并在这些文字下面加圈一示鼓励。批语要多写鼓励性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评改,错别字少了,卷面更清楚了,通过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既有学习又有借鉴,看到别的同学不注意标点,联想到自己,不用老师和同学纠正,下次自己就特别注意,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我把作文的评改办法做了总结,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作文批改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情境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可以是“看”的情境、“听”的情境、“说”的情境和“读”的情境。实践感受情境、语言描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体验情境、媒体再现情境等都可以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情境的创设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同时在对照和比较中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共同批改,“范例”引领。
我把一些作品的原文和经过修改的“定稿”一起出示,这样做就降低了作文评改的难度,给学生们提供了可以参照的“范例”, “范例”引领,具体揭示了文章可以从哪些地方入手修改和应该怎样改。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写作的技巧和写作方法。
三、精心选文,突出重点。
在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后,教师一定要宏观上加以把握,从中选出三至四篇例文,这里既要有成功的习作,又要有存在明显不足的习作,而且几篇选文应该各有特色,要具有代表性。优秀的习作:或立意角度别出心裁,或语言有明显的个性,或结构新颖独到等等。存在不足的文章:或偏离题意,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晦涩等等。将文章按原貌打印出来,发给学生(或用多媒体展示)。这样做就达到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普遍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克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做到了在突出重点的时候,兼顾其他训练重点。
四、指导评改,明确重点。
因为作文训练是有重点的。教师要根据训练重点让学生明确立意,即“应该写什么”;还要让学生分析例文的选材,即“写了些什么”,能否为主题服务;还要考究一下文章的结构,即“是怎么写的”,看它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还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五、分组评改,集思广益。
若干个学生为一组,每组推荐出一位组长。然后各小组确定其中的一篇作为评改重点,对文中的标点、字、词、句等方面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由小组长将组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好评语,总结发言。
六、互换作文,综合评改。
将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发下去,同桌之间互换修改作文,并写好评语,交流讨论。
七、作者谈文,教师点评。
教师可事先通知原文的作者,让他们作好准备,重点谈一下在动笔之前,是怎样构思、布局,怎样行文,怎样收束,怎样修改,有何收获,给所有的学生以借鉴。最后,教师对这次作文及评改作出点评。
Ⅲ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作文
一、明确自改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版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权写作能力。”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他们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唐代大诗人贾岛关于“推”与“敲”的斟酌早已成为千古佳话。这说明了一篇好文章写成后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使文章趋为完美。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能逐渐领悟文章作法,体验成功愉悦。自改作文究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二、激发自改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培养兴趣,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先决条件。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发自改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首先介绍一些相关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迹。
三、授予自改方法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改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使他们在自改中有所体会,有所收益
Ⅳ 如何指导学生互改作文
习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可谈文色变的学生大有人在,老师往往也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缺乏观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没有养成,习作素材有限,心里有话倒不出。对此,我就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体验人间真情,丰富个人情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时才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声有色,亦情亦景。才会使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正所谓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之间的众多的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玩中感悟,赏中习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四带:带好自己的眼仔细看;带好自己的耳认真听;带好自己的脑边想边体验;带好自己的笔做必要的记录。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要学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的精彩镜头,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感悟深刻的一刹那,尽量拓宽学生的活动场所。我往往利用课前五分钟及课外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的日记,师生共同评比,评出具有独特发现、独特体验的好日记。这样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写日记不再流于形式,日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学生也日渐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创设情境,感受真实生活
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写作,有了切身体验才能动于中,发于言。倘若教师命题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又怎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呢?学生只能在万般无奈下去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创设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用眼、鼻、舌、手去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眼中有物,方能笔下有文。特别是听了齐白坚教授快乐大作文的观摩课,更是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齐白坚教授善于创设原始的情景,让学生运用眼、耳、手、鼻、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学生独特的体验,适当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要点,放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高涨情绪中学会作文。回到学校,我马上利用两节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吹气球》比赛,布置了比赛的规则,在三分钟内谁吹得最大,谁就取胜,当然气球吹破的被淘汰。在比赛过程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做到眼、耳、脑、笔并用,比赛结束后,我便让学生动手写作,一节课时间学生就把自己的作文写好了,个个同学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往日写作时的愁眉苦脸已荡然无存。
当然,每一次习作都不可能先表演后再习作,这就需要老师放慢记忆镜头。尽管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但由于心理上的抵触,无法进入再现情景或再现时印象、感悟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必须善于用丰富的语言组织、启发或用生动的图片、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唤起对当时的人、景、情感的回忆。在教师随风潜入夜的引导中,往事就犹如电影回放一样清晰地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提起笔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人是桩桩全靠衣妆,其实文章也一样,准确华美的词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足见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积累丰富的词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阅读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词汇。反之学生阅读量太少,积累的词汇有限,学生的作文也只能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不能尽情表达,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吸众家之所长,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多记、多用,丰富大脑,写作时这些好词佳句就能准确地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当然积累好词佳句不能靠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同时还要注意积累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勾、背、写好词佳句,积累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诗句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也可以是人物外貌,或细节描写的句子,也可以是好的开头和结尾或新颖的题目。平时有空时拿出来读读背背并默写下来。我总是利用课外活动课开放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每个星期五下午的活动课让学生展示该星期积累的好词佳句,表扬课外阅读量多并做好读书笔记的同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兴趣。
四、指导学生审题,明确写作要点
学生作文中离题、偏题,详略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学生习作审题是关键。每一次作文均有一定的具体要求,习作的重点,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否则学生一不留神,就会离题万里,写出的文章也就牛头不对马嘴了,即使是所写的文章妙语连珠也是白费功夫了。我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让学生说说写作的范围及要求,弄清是关于写人、写事、写状物的还是写景的作文,明确写作的要点,确立写作的侧重点,并要弄清作文还有哪些限制。其次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类型,到底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属于自己命题作文;是属于想象、自由作文还是看图作文。教会学生审题之后,教师还要适当指导学生掌握各类习作的要点。小学生作文主要有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四大类。写人的文章要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记叙人物的一、二事,注意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从而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做到言如其人,行似其态,必须强调所描写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与地位。如果是叙事的文章,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也可以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还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情的起因。事情发生的过程是习作的重点,要把其来龙去脉具体生动地叙述出来。关于写状物的文章应具体描述物品的颜色、形状,写出物品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多用一些比喻、拟人等方面的修辞手法,赋予它情感,使所写的物品跃然纸上,最好能够做到动静结合,这样就会给文章增添一些情趣,有些物品我们可以写它的独特用途,从而突出了物品的特点,在字里行间还要渗透作者的情感。如果是写景的文章,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写景的顺序,可以按方位顺序来进行描写,也可以按游览参观的顺序来记叙,还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同时还要注意寄情与景物的描写中,做到互相交融,将读者引进身临其境的境界。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切记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应抓住一两处自己喜爱的,觉得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景物进行具体描写,其他景物可一笔带过。总之,只要学生明确了各类习作的要点,就犹如心中有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习作教学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就而蹴的,它需要持久的动力,不懈的努力。广大教师要勇于探索,精于思考,长期指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习作技巧的指导,相信作文教学一定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Ⅳ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1、对症下药是前提。
只有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呢?“语文是姓语的。”崔峦如是说。姓语的语文教学,在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中,读贯穿着每个教学环节,读能通文,读能懂意,读能悟感。由此,我思考: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时候,能不能也采用以读为本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学的作文读得文通意顺,意思完整,读出文章中该修改的地方?因此,我尝试以各种读得形式,分层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下面就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
2、自读,完成修改的前两步。
一开始,我要求学生自己小声地读自己的作文,把需要停顿而自己又没有标点的地方打上正确的标点,把句中的错别字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者请教同学纠正过来。告诉学生,凡是读不通的地方就是有问题的,是要修改的。同时还要看看能不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使得句子读来更优美。
3、交换读,检查自改过程中的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的都是别人的作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想,作者写的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对照修改的要求,写人和记事的文章都要做到有人有事,事情的叙述要交待清楚要素,要有顺序,对于人物要有外貌、神情、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写景的文章要做到观察仔细,抓准景物的特点来写。若是想象的文章是否做到大胆想象,合理安排结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吸引人。无论是哪一类的文章,都要做到层次清楚,详略得当,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是否写出了自己的感想,这一感想是否变现主题?并把你的想法和作者本人进行交流,再着手修改。每逢此课堂,我都会有极大的欣慰感。在第一个自读环节中,看着学生时而小声读自己的作文,时而恍然大悟地奋笔疾书,脸上兴奋的神情油然而生。在交换读的时候更是激动异常,先是好奇地读着,突然又停下来找作者说自己读后的心得,常常因为各持己见而争得面红耳赤,那是一次次智慧碰撞的火花。
4、面对全班朗读。
经过了前面两个环节,学生的作文至少能够减少错别字,语句通顺,句中多少会有些好词,内容详略得当,有个较好的框架子。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第三次读,也就是读给全班人听。学生读到精彩处,或者是不妥处,我便请他暂时停下来,依照修改要求及时进行评点。有时还让学生说说哪些语句是经过修改了的,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这一朗读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学生主动再次修改。因为他们不光听了别人的作文,还听了老师的点评,由此受了启发而再做修改。刚开始进行这种方式的时候,学生还不太习惯,上台朗读作文的声音很小,不好意思读。但到后来都争着上台读,以能上台读为荣,哪怕是闹笑话,也觉得是一件开心的事。
5、掌握方法是基础。
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比较难了,修改自己的作文更是难上加难,不少学生无从下手。因此在通过各种读发现问题的前提下,要交给学生解决问题方法,也就是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Ⅵ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我们按从易到难的方法,列出十条要求,前三次批改只提1一5条要求,大家觉得较简单,会做了,有了兴趣;第四次,再提第六条要求,以后逐条增加。这样初一年级十几篇文章批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算出文章的成绩(写在作文的左上角),写出批语。
以下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0分,一篇作文满分为100分。
1.格式是否正确(题目、提行、落款、自我评价)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找出来,在旁边修改,每个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作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字是8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个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还要一一改错。
4.找病句,分析病因,旁修改(每个病句扣2分)。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2分,减完为止。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一处扣一分,有几处扣几分。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在学生掌握得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一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根据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在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真挚。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他进步了》,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我学会了做家务》,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抗震救灾演讲稿》,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另外,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生编硬套。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五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五分。
后五条要求,每条10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
二、作文评改课的具体步骤:
1、每接一个新班,在开学初,就给学生印发《作文评改内容及得分标准》的资料。
2.分组,指定小组长,我们一般采取四人一小组的方法,每组好、中、差搭配组合,用抽签的办法发给每组四本作文,根据修改要求对每篇作文拿出修改意见,大家讨论,意见综合后,再由小组长执笔,给每篇作文写评语,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以备老师复查。
3、写作文后记。本人看小组评语,再读自己的作品,写出感悟、收获(话语不宜太多,以百字为宜。
4、整理出错别字、病句、用错的标点。
5、摘录优美语句。
6、推荐佳作并展览。
7、让小组长评讲作文。
8、可制定激励措施。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学生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上述的作文评改的方法和步骤只是一个框架,每次评改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上述批改作文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效果较显著。学生参与修改作文,不仅挖掘了学习的潜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摆脱了批改作文的沉重负担,而把精力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和研究学生上,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Ⅶ 如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及其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究。现在就“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见解。
生生互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评分,而是让他们交换评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圈出并订正。
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
3、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并改正。
4、看同学的作文选材是否恰当、新颖,中心是否明确,还可以对语句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5、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
6、给同学的作文加上你的评语,并中肯地打上表示等级的A、B、C。
通过生生互改,不但可以让学生发现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素质。
师生评改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批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老师永远是评改作文的主导者。在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后,我会把学生的作文本子收起来,进行认真的批阅。这方面的工作,我是这样进行的:
1、全面批改。
全面批改就是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都仔细评改。评阅时,我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更高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二是判断另一学生给这篇文章的评价是否恰当。
Ⅷ 浅谈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银坑镇 河背小学 段慧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的总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中第三阶段又指出:⑴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⑵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⑶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⑷学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等。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同时,习作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甚至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珍视学生成果,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助燃剂”,是作文教学的“催化剂”。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⑴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其明白习作的重要性。写作水平低的学生,我们要多与他们交流与沟通,使学生明白学好写作的重要性,学生意识提高了,积极性也能提高,兴趣接踵而来。 ⑵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写作兴趣。 每个人都爱表扬,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只要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可以加大表扬,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写好的片段、文章念给大家听;在作文张贴在“作文园地”里;批改时好词佳句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写评语时多鼓励等。 ⑶“下水文”引路,激发兴趣。我们要敢于写“下水文”,坚持写“下水文”,与学生共同进步、提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我们念“下水文”时,我们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而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写作的“能源”和“发动机”,有了能源和发动机,学生回忆的闸门打开了,就有兴趣,能有感而发,能真情流露。 【二】丰富语言与生活体验,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在教学中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放长线”就是要做好积累,“大鱼”则是较高的作文水平,而高的作文水平与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学生课堂、课外和生活的积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协助学生丰富语言与获得生活体验,从而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呢? ⑴积累语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 广泛地阅读。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语言。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荻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两篇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方式可多样化(摘录式、心得式、提要式、评论式、存疑式等),读书笔记积累的内容也可以多样化(课本中的优美的片段,篇章引导积累,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中的相关知识引导积累,教师根据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积累,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在读《小星星》、《小学生之友》等名著、杂志进行积累,练习册与试卷中的优美片段篇章引导积累等)。 ② 广泛地搜集。积累:平时教师抄出的各类知识(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古诗、优美的作文开头与结尾等),也可以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搜集的信息与资料,从 而进行的积累。(读书笔记本与积累本,可以每天早上或课前拿出来朗读与背诵。只要坚持下去,精美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③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随时动笔的好习惯,又能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同时,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⑵激发学生从观察与实践中体验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① 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学生在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就是最好的习作素材,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 ② 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比如:洗衣服、扫地、挑水、拖地、浇菜、做饭、大扫除等。 ③ 开展丰富的活动,获得体验与素材。比如:跳绳比赛,写字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作业展等有意义的活动。 【三】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学生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还需要掌握一些习作的基本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⑴“阅读指向言语表达,指向写作”平时阅读教学应注重写法的渗透,并把其作为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篇篇的课文,一次次的文本内容、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去体会写作方法,领悟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迁移与运用。我归纳了一些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如下: 《山中访友》的写作方法:a 作者有时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有时运用第二人称叙述,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b 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 c 作者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 《山雨》的写作方法:a 本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b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山雨的特点,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草虫的村落》的写作方法:a 丰富的想象;b 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索溪峪的“野”》写作方法:a 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b 篇章安排,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 《詹天佑》的写作方法:a 篇章安排,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 b 通过詹天佑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体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怀念母亲》的写作方法:a 开头采用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的方法; b 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形式描述自己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与敬意; c 篇章结构分明,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彩色的翅膀》的写作方法:a 文章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使故事更加生动; b 文章的结尾,点明主题; c 文章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记叙。 《中华少年》的写作方法:a 文章采用首尾呼应、先分后总的结构。第一节是全诗的总起,第八节是全诗的总结;b 在方法上,直抒胸意和借物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 c 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物的安排、境的再现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穷人》的写作方法:a 运用环境、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b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别饿坏了那匹马》的写作方法:a 主线清楚,脉络分明。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诺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b 运用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 《唯一的听众》的写作方法:a 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以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和老妇 人的语言变化两条线索展开记叙; b 本文语言质朴,感人,环境清新,优美。 《用心灵去倾听》的写作方法:a 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b 运用前后照应的手法,使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只有一个地球》的写作方法a: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b 采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摆事实等多种说明方法; c 用词严谨,表达生动。 《鹿和狼的故事》的写作方法: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事例产生后果的原因,最后概括道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写作方法:a 篇章结构采用总分总的方法; b 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抓住主旨语句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使主题深化。) 《青山不老》的写作方法:a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b 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少年闰土》的写作手法: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a 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部分描述,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b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先写结果后写原因,篇末总结,人物品质,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c 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一面》的写作方法:本文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突出鲁迅“瘦”的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 《有的人》的写作方法:运用对比的写法,使正反两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 《老人与海鸥》的写作方法:a 结构清楚前部分写老人对海鸥的爱,后部分写海鸥对老人的情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真挚感人; b 抓住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跑进家来的松鼠》的写作方法:作者通过动物在我家的几件事来反映动物的可爱,从而表达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头战象》的写作方法:作者对动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动物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金色的脚印》的写作方法:a 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 b 本文观察细致,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引人深思的故事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 《月光曲》的写作方法:a 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助联想表达情感; b 作者借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及丰富的想象表达情感,使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蒙娜丽莎之约》的写作方法:a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画像.b 具体介绍了画像的尺寸大小,人物外形,详细地描写了面部表情、神秘微笑、坐姿、双手、背景; c 有精练而饱含激情语言告诉大家画带给人心灵的震撼。 《我的舞台》的写作方法:a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中阐述道理 ;b 本文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笔下处处流露着乐观。 ⑵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 平时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写作方法,并要把写作方法渗透在作文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如何开头、结尾、取题、写人、写事、状物和安排篇章的结构等,还要强调如何审题、选材、构思等,使学生养成未成文先成纲的习惯。下列我简单地例举一些基本的方法: A 开头要引人入胜十法(开门见山,直入正题;描写环境,渲染气氛;歌词开头,响彻云际;排比反复,创造旋律;倒叙开头,吸引读者;名言指路,开宗明义;对比映衬,突出重点;抒发感情,以情动人;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B 结尾要耐人寻味五法(自然式结尾、总结式结尾、含蓄式结尾、点题式结尾、抒情式结尾)。 C 取题的方法(从事物、人物、地点、内容、情感、主题等来取题,但题目一定要紧扣文章 内容)。 D 篇章结构的方法(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先记叙后抒情或先抒情后记叙,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对比等)。 E 写人的方法(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语言、肖像、心理、对话综合描写,写一事表人,写几事表人,写几个品质表人)。 F 写事的方法(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按地点变换先后写等) G 状物的方法(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 【四】重视平时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动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生活情景中自由放飞思想,倾诉情感,让作文成为孩子与人交流的途径,成为孩子表达情感的天地。我们要充分挖掘资源,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 ⑴立足于挖掘文本,创造练笔机会。 ① 文中精彩片段、细节的仿写。《山中访友》仿写第三、五、六自然段。《山雨》仿写第四、五、六自然段。《穷人》仿写第一、二、七、八、九自然段。《唯一的听众》仿写第二、三、七、八自然段。《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仿写第四、五、七、八自然段。《青山不老》仿写第一四五自然段。《少年闰土》仿写外貌描写,写一写“老师或同学”的外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仿写鲁迅“谈碰壁”部分的对话描写。《老人与海鸥》仿写第二、三、四、十五、十六、十七自然段。《月光曲》仿写第八、九自然段。 ② 把课文改写成不同形式的文章。《索溪峪的“野”》改写成“导游词”的形式,《只有一个地球》改写成“地球自述”的形式,《詹天佑》改成“我所认识的詹天佑”的形式 ③ 发挥想象,给文章续写、扩写。《詹天佑》续写“站在天佑的铜像前6767”《穷人》续写“桑娜拉开帐子6767”《跑进家来的松鼠》扩写“松鼠跑进你家来,你会怎么做?写下来”。《金色的脚印》“正太郎在去牧场的路上从悬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觉,他是怎样被救的呢?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写很感人,请写下来。狐狸一回到家密林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进行续写。 ④ 课文的写法迁移与运用,并及时练笔。《草虫的村落》根据“作者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写作方法,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山雨》根据“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鹿和狼的故事》写一篇童话故事。《少年闰土》根据“作者抓住对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方法”写一写“我的伙伴”。 《有的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首诗。《最后一头战象》写自己熟悉的动物。《金色的脚印》把自己养动物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文章。《蒙娜丽莎之约》介绍自己喜欢的画图或相片。 ⑵立足于生活体验,创造写作资源。 ① 各种传统的节日写作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引导写作)。 ② 生活中的可写之事(在与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人的相处中发生的喜怒哀乐之事引导写作) ③ 写读后感或观后感(从书籍、杂志、电视、电影、戏剧等途径中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五】指导修改作文 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一百六十多处;郭沫若先生一次谈创作经验,一连说了“七”个改字;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 要重视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平时习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写作文,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我也尝试过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从以下方面入手: ⑴典型修改(即全班集体修改)。在作文课上,将挑出的一篇或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抄到黑板上,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哪里好,值得学习;哪里不好,需要修改,怎么改?最后,再归纳学生的意见,示范批改。由此,学生获得写作的经验与修改的方法,便于学生纠正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⑵自改作文(即自念修改)。叶圣陶先生说过“写完一篇东西,多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因此,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写好的作品,至少念三遍,做到一边念一边拿起红笔改。为了使学生在自改中取得效果,我提了自改的要求:①改用得不准确或多余的字、词、标点。②改病句。(前后矛盾、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的句子)③改条理。(整篇文章条理是否安排得当,作适当的调整,让文章理能突出重、中心。) ⑶互改作文(即相互修改)。作文写好后,我也会让学生相互修改。谁与谁改,是我指定好的(作文水平高的前几名和作文水平低的后几名互改,作文水平相当的同学互改)。我提出互改的要求:①改错别字。②把值得欣赏的词语、句子、片段,画上波浪线,并写上理由。③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作上记号,并且相互商量商量怎么改。④写总批,并签上名字。学生互改完了,我再改。此时我只要浏览一下,打个等级并总结全班的情况就可以了。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写作水平,而且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⑷当面修改。为了节省时间,我选同一类型作文的学生,多几个人一起来分析一篇作文,指出共同性问题,然后指导修改并获得写作方法。此方法可以使师生面对面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指点,学生也能更快更直接地受到启发。(对于作文“困难生”,此方法最有效。) 除以上介绍的作文修改方法外,还可以运用重点修改、同桌修改、小组修改等。“教无定法”修改作文也是如此。“文章不厌百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多种作文修改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修改作文。“一篇作文写上半个学期”这是一个中国小学生在美国的习作经历,同时,也告诉我们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因为会改文章的人才是会写文章的人。我想,随随便便地写几篇文章,不如认认真真地写好一篇文章。 以上所述,是我平时习作教学中的点滴感悟。通过实践,学生们渐渐地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与学生之间写作的热情与日俱增。写作文不再是那么难,那么头痛,已经变成了一种享受。当我问学生,你们对写作文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道:“老师,我喜欢上了写作文!”“老师,我的作文有了进步,谢谢您!”6767听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以及看到作文本中的语言,试卷上的优美篇章,我为之欣慰。 是啊!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和艰辛的工程,但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后记:“习作教学”这片土地还空旷着,需要我们去播种、灌溉、施肥、修剪6767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这片土地定能开满娇艳夺目的花朵,结满香甜诱人的果实!)
在文章中使用与主题或场景相关的喻体,能收到异趣;
Ⅸ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究。现在就“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见解。
生生互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评分,而是让他们交换评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圈出并订正。
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
3、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并改正。
4、看同学的作文选材是否恰当、新颖,中心是否明确,还可以对语句特色、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5、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
6、给同学的作文加上你的评语,并中肯地打上表示等级的A、B、C。
通过生生互改,不但可以让学生发现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素质。
师生评改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批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老师永远是评改作文的主导者。在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后,我会把学生的作文本子收起来,进行认真的批阅。这方面的工作,我是这样进行的:
1、全面批改。
全面批改就是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都仔细评改。评阅时,我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更高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二是判断另一学生给这篇文章的评价是否恰当。
2、典型面改。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一些典型的问题,我会进行面批。这种批改方式针对性较强,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一次《我的××》的写人习作中,一位学生的习作《我的外公》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的外公年纪佷大了,但他很爱锻炼身体,每天早上四点三十分左右,他就骑自行车去离城近五公里的贞山游泳,冬天也不例外,我常常赞叹道:‘外公真行!’……”为了让这段话写得更充实,我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耐心地一边改一边跟他讲述。最后,这位学生把这段话改成了这样:
“外公非常积极锻炼身体。现在,外公虽然年愈古稀,生活也富裕了,但他从来不忘锻炼身体。每天四点三十分左右,他就骑自行车去贞山游泳,冬天也不例外。回来还面不改色,威风凛凛,我常常赞叹道:‘外公真行!’……”
3、师生齐改。
俗语说:“一人智短,二人见长。”师生共同参与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产生光华。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课堂进行,师生共同修改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在“向别人介绍一种水果”的习作中,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让学生修改:“我的家乡是柑桔之乡,盛产柑桔。柑桔味道甜甜的,肉质爽脆。外皮光滑,红红的,真好看。剥开外皮,一块块柑桔肉并排合拢,真好看。请你到四会来吃柑桔吧!”读了这段文章后,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生1:我把第一句改为:“我的家乡有柑桔之乡的美誉,那里盛产柑桔。”
生2:我觉得应该把写柑外皮的句子跟写柑桔味道的句子调换位置,这样的条理会好一些。
生3:我把写柑外皮的句子改为:“柑桔的外皮光滑,红红的,就像一个个的红灯笼,真好看。”
生4:我把剥开外皮看到的情况这一句改为:“剥开外皮,一块块柑桔肉并排合拢,就像一群小孩子拥在一起说悄悄话,真逗人。”
生5:写味道的时候,我想加上一句:“咬一口,一股清甜沁人心脾,让你越吃越爱吃。”
生6:最后我还想加上一句:“热情的四会人民准会捧出甜甜的柑桔,让你吃个够!”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谒亮。”不一会儿,一段优美的文章形成了:“我的家乡有柑桔之乡的美誉,那里盛产柑桔。柑桔的外皮光滑,红红的,就像一个个的红灯笼,真好看。剥开外皮,一块块柑桔肉并排合拢,就像一群小孩子拥在一起说悄悄话,真逗人。柑桔味道甜甜的,肉质爽脆。咬一口,一股清甜沁人心脾,让你越吃越爱吃。请你到四会来吃柑桔吧!热情的四会人民准会捧出甜甜的柑桔,让你吃个够!”
佳作共赏
佳作共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遣词造句的水平。这也是学生修改文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自我再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经过以上多个环节的修改后,最后还得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斟酌,修改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Ⅹ 如何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如何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问题。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既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且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何乐不为呢?那么,怎样来提高小学生自作文的能力呢?
一、教给学生修改的知识和方法
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前,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写作知识,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等。这样,让学生在感性地品读文章背后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助于领悟写作的规律。然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一是看语言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看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等;三是看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等;四是看材料,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另外,他们还必须掌握统一的修改符号。
二、 范例启发,习作引路
学生初次修改时,往往出现较多的随意和不合理,甚至感到无从下手。然而写作的技巧大多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精巧的范例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示范的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批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选取的范例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一味求深求高求多。范例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文章的自觉,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采用范例也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三、 修改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
作文修改的范围比较广,不应每次都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的修改容易使学生浮燥,不利于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确定本次修改的重点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来确定,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重点的确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服从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计划,从而由点到面,最终提高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 激发兴趣,重视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最强的动力。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修改的乐趣,要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每次修改后,教师应在最快的时间内组织评价,可以在同桌、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待学生的批改,教师应以淘金的的眼光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学生修改的精妙的地方,应用肯定的符号给予表扬,也可以作为范例评讲。教师也可以多介绍一些中外名作家推词敲句的经典故事,组织一些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修改,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应重视评价。评价到位及时,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有利于培养兴趣。
我相信,只要能长期、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坚持下去,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