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体系研究
Ⅰ 对《高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创新》这本书的概括,主要是这本书的理解
《高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创新》
本书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典型案例三个篇章,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案例分析。理论篇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实践育人思想的理论基石、理念传承发展、政策演进和科学内涵进行研究。其中,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观、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实践育人思想、高校实践育人的实践探索和政策演进等进行的梳理,是本书的创新和特色。实践探索和典型案例篇结合华东理工大学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实践育人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Ⅱ 高校辅导员九大职业功能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标*项为专家职能,高级辅导员需至少符合一项标*项
1、思想政治教育
(一)主动思考研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一般规律,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工作调查研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前沿性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
2、党团和班级建设
(一)深入研究高校党建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成为党建专家
3、学业指导
(一)组织学生参与专业课教师的实验或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学术爱好和研究能力
(二)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形成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格
(三)研究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4、日常事务管理
(一)积极创新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总结凝练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学生事务管理的规律,成为学生事务管理专家*
5、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一)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研判网上学生思想动态,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家*
7、危机事件应对
(一)对危机事件进行分类分级,并做出预判
(二)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危机事件,稳定工作局面
(三)总结经验,对工作进行改进,完善预警和应对机制
(四)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危机事件应对的规律,成为校园公共危机管理专家*
8、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一)总结凝练实际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能为学生开展基本的创业指导,成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
9、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参加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
(二)主持省部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形成具有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2)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体系研究扩展阅读:
1、初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1-3年,经过规定入职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2、中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4-8年,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培养了较强研究能力,积累了一定理论和实践成果。中级辅导员职业标准除涵盖初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内容要求外,在各项职业功能上有更高要求。
3、高级辅导员一般工作8年以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高级辅导员职业标准除涵盖中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内容要求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Ⅲ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军政训练、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大学生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终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Ⅳ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因此服务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主动热情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使学生处处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这就是我们服务育人的基本前提。 校园环境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场所,学生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的校园里,校园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指的是校园的文化、学校的学术地位、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者的政风以及后勤服务状况和治安状况等方面。我们后勤集团不仅要做好校园绿化工作、做好校园卫生等各方面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美、整洁的自然环境,而且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优质的后勤服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后勤由带有福利性质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变为考虑成本核算的社会化的企业单位,这样学生住在社会化的学生宿舍,吃在社会化的食堂,购在社会化的商业网点,使学生加快了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也使他们由单纯的学生转变成为现实的消费者,而作为消费者,一方面他们应该享受到高质量的后勤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他们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规范的消费环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后勤管理机制的根本改革,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是永远不会变的,为学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的目标是不能改变的。后勤职工是不上讲台的教师,我们必须通过“三服务”发挥育人的作用。要育人,就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业务、道德等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创收与服务、服务与育人的关系,坚持后勤姓“教”的原则,时时刻刻不忘服务育人的宗旨。服务育人是高校后勤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正确认识后勤社会化对服务育人提出的新要求,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育人的有效性,推动新形势下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新形势下要正确认识经营与服务的辩证关系,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根本上讲,就是告别传统的行政后勤和福利后勤,通过模拟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模式,组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一系列的变革必然会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困惑和不理解,职工的心理压力和实际困难交织在一起,以及后勤部门成为独立经营的实体后,出现了追求个人、小集团利益,而淡化集体利益和学校利益,这些矛盾都可能导致我们最终淡化后勤服务育人的宗旨。但是搞好高校后勤的各项服务工作,建立高效、可靠、优质的后勤保障体系,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确保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确保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仍然是我们集团公司的中心工作,因为只有学校的大发展才可能有后勤的大发展,正是学校的发展才能为后勤的发展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同时,在社会化的条件下,为学校提供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不仅是后勤的根本任务,也是后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只有服务好学校这块市场,在学生当中树立起良好的服务形象,我们才能长久地占领好这块市场,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让我们的广大职工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使其自觉地认识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营与服务的这个辩证关系,才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调动广大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确保各项服务水平的提高变为后勤职工的自觉行为,从而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集团职工在思想上统一了认识后,我们还要切实地为学生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实践表明,只有关心学生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做学生的贴心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育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那些缺乏人情味,不触及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的服务,是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的,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只有以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与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人性化的管理、科学化的服务。 我校后勤工作中服务育人的几点体会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借助我校近年来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后勤集团公司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在服务育人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做好食堂工作,近年来,我们邀请了学生会的干部参与学生食堂的管理工作,同学参与了粮油等主副食的招标、采购工作,参与了食堂的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同时也参与了对兰州市高校后勤食堂的考察工作。在后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学生会的同学们主动要求举办了我校第一届饮食文化节,通过问卷调查、万人签名、文艺表演等一列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关爱生命,绿色饮食,健康你我”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后勤牵你我,健康到永远”的后勤服务理念。 在公寓管理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前的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方法简单的局面,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主动征求学生对我们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这些建议,今年我们对部分公寓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服务标准,面向社会招聘了有一定学历层次的管理服务人员,在部分公寓安装了监视监控系统,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们的服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整洁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些活动积极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管理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观念。 在绿化和美化校园环境方面,这几年我校的绿化美化工作每年都有新的变化,草绿了,环境美了,学生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践踏草坪、乱丢纸屑等不文明的行为大大减少了。我们真正体会到,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了服务育人的目的。 北山绿化工作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荒山有了绿色,山鸡野兔有了踪迹,北山的局部生态环境有了改善,每年的北山绿化工作由原来的下任务下指标,到现在的主动要求参加,尤其是在校学生,主动要求种植“毕业林”、“党员林”、“学院林”,特别是今年,在学生们的主动参与下,我校北山共植树近万棵,这些公益劳动不仅美化了荒山,更重要的是美化了同学的心灵。我们希望交大的同学们也像他们种植的树木一样,茁壮成长,早日成才。
Ⅳ 辅导员 岗位专业知识
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
作者:陈立民 主编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ISBN:780128493
高校辅导员必备的资料
辅导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大学陆续建立了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工作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这本关于辅导员理论和实务的书,总结了前期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梳理了我国辅导员理论、辅导员制度发展,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学生事务理论,对学生事务工作进行了严密、系统的分析、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适合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学生部(处)使用。
【图书目录】 - 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
序
理论篇
第一章 辅导员理论和制度沿革
第一节 辅导员概论
一、什么是辅导员
二、辅导员的产生和发展
三、理角我国的辅导员角色
第二节 我国辅导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辅导员制度的产生
二、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和变化
三、我国辅导员制度现状
四、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状况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事务工作理念变迁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事务的专业化发展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画务的机构与人员
四、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事务工作体制
第二章 辅导员角色定位和要求
第一节 辅导员角色定位
一、辅导员宏观角色定位
二、辅导员微观角色定位
第二节 辅导员与其他学生管理和服务主体间的关系
一、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二、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的关系
三、辅导员与“两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四、辅导员与党政管理干部之间的关系
五、辅导员与心理辅导中心的关系
六、辅导员与职业发展中心的关系
七、辅导员与分团委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职业特点
一、政治性
二、教育性
三、服务性
四、直接性
五、基层性
六、复杂性
七、繁琐性
第四节 职业素质和能力
一、辅导员的职业素质
二、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第五节 辅导员的职业道德
一、责任心
二、奉献心
三、上进心
四、务实心
五、真诚心
第三章 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第一节 理想信念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的现状与困境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情况分析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一、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认知
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
三、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的现关剖析
第三节 公民道德教育
……
第四章 班级管理
第五章 辅导咨询
实务篇
第六章 辅导员如何开展日常管理
第七章 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八章 辅导员如何开展学习辅导工作
第九章 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第十章 辅导员如何开展生涯辅导工作
第十一章 辅导员如何举办各类活动
第十二章 辅导员如何处理突发与紧急事务
第十三章 辅导员如何进行个人心理调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希望对你有用!
Ⅵ 试论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论文提要: 针对高校部分专业课教师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就“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给出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人数的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显著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扩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也促进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十一五”达到26.5%,“十二五”要达到36%。然而,高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增速明显落后于扩招增速,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这种状况让人担忧。作为高校教师主体的专业课教师此时更应该具有神圣的使命感,更应该挑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众所周知,1200多年前韩愈就在《师说》阐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大家公认的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三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者的结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其重要性也为一些教师所淡忘,笔者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就“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对关于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以下探讨。 二、传道 “传道”的涵义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不可能成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众人的眼中,专门人才的教育往往局限于“专业教育”。其实高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素质教育”,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家也都非常清楚高尚品德的培养远远要比高超的专业技能培养更重要,要“先做人后做事”。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仅靠几门专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靠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来共同实现的,也就是所谓“润物细无声”。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传道”方面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恪守师德,以身作则。恪守师德是做好教育的第一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至关重要。一些高校教师将“教学”当成了“第二职业”,或忙于“下海”,或忙于开会,或倾心科研,在教学上的投入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三天两头地请假、调课,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与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差距甚远,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这显然与师德的要求相差甚远,要杜绝这样的不良现象。 另外,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是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认真批改作业也是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情况的一种最好反馈。 2、关爱学生,践行感恩。实践证明,思想品德的提高不是靠课堂灌输的,不是纯讲大道理就能完成的,要付诸以实际行动,当你拥有具备一颗感恩社会的心的时候,就有了高尚的思想品德。我们这里谈到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社会的心是在关爱学生中得以体现和传递的。教师在授课期间可以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知老师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得到了教师的关爱,他们也会关爱他人,感恩社会。 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只顾闷头讲课,而应留意讲课时每位同学的反应,然后利用课间休息与听课不够积极的同学交流,交流中要讲究策略和艺术,最忌单刀直入,可根据当时的场景找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或几句让人温暖的话语来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后续上课的过程中要持续跟进,在交往中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充满爱心,真心帮助,为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而也能提高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我们不能改变所有学生,但你只要努力尝试了,哪怕最终只能够改变一、两个学生,你也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对这一、两个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爱心也许会继续得以传递。 每当佳节来临时,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来自学生的祝福,当学生在祝福时称你为“王哥”、“老王”、“吴姐”时,当收到已毕业多年的学生(你或许已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发来的祝福时是多么幸福啊,你就会更加热爱教师这个无比崇高的职业。 3、分享经验,正面引导。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的轨迹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辛酸,也总会对人生有所感悟。教师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加以精练升华,然后再将其无私奉献给学生,学生在分享老师人生精华的同时也从中有所启迪。实践证明,愿意与学生分享经验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教师们要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自身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之才。 三、授业 1、精心挑选教材,确保传授知识的正确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往往处在被动接收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基本上是教师“给”什么,学生就“吃”什么,几乎不加判别,完全相信老师,把老师讲的当作“真理”。因此,教师在授业时首先要保证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是正确,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捍卫师德。现在不少教材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教师应当对教材精挑细选,就像给自己的孩子挑选食品一样负责。不论文科还是理工科,既然是教材就应该是成熟的、经典的知识,而不是似是而非的知识。这好比要想建起高楼大厦,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地基。 2、勤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教授学生本学科成熟的经典的知识是基本,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本学科的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教学的目标。这给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我们要勤于学习,要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才能给学生起到引领作用。特别是科技发展迅猛的现实环境,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量出现井喷现象,专业教师也要注重传授知识的及时更新,通过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学习研究,从井喷的信息当中遴选出有用的学科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台上知识的传承效果跟讲台下教师的勤奋学习是成正比的。 3、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台上老师讲授,讲台下学生听讲的弊端:一方面是学生被动地学,思想容易走神、开小差,教学效果差;另一方面学生不敢主动提问、甚至争论,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因此,要改革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不排斥争论,真理越辩越明,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抛开“面子”一说,其实敢于争论的学生才是有创造力的学生,知识的学习永无止境,教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点要跟国际上接轨。时代是前进的,作为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因为教育的目的不能只限于传承经典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解惑 “解惑”顾名思义,就是解除疑惑,笔者认为既包括专业知识的解惑,也包括思想意识的解惑。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是远离父母开始了相对独立的校园生活,此时他们也才刚刚进入成年,此阶段更需要老师的关爱,需要有人为他们指点。而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中,辅导员是负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的编制很少,经常一个人要带几百个学生,因此要对每个学生都能够指点到位是非常困难的。大学专业课教师应该发挥其“解惑”的作用。 1、专业知识的解惑。专业知识的解惑是大学专业课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都能完成该职责,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高的完成质量。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高校都在郊区建立了新校区,大学本科生的授课也安排在新校区,教师大都住在市区,由学校班车接送上课的教师。迫于时间限制,为了赶班车,下课后部分学生针对老师课堂讲授知识的不理解而需要面对面的解惑时间没有了,而其他时间又见不到任课老师。针对此情况,专业课教师要想办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避免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越积越多,要做到日事日清,每天都有提高。 2、心理上、生活上的解惑。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独立性较差,但思想的独立性很强。对挫折认识不足,不会沟通,不能很好处理日常发生的许多不顺利的事情。比如:考试考砸了、跟同学发生矛盾了、情感出现挫折了,等等。看似一些很小的事情,有些同学会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或者有采用极端处理方式的倾向。这一切都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极为不利,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过分张扬个性,只强调个人能力而不能够与他人合作是不可取的。作为专业课老师实际上是跟同学们见面比较多的,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较高,应该在授课之余主动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通过交谈,给有疑惑的学生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所以提倡专业课教师兼任大学生的班主任,以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上、生活上的疑惑,帮助其提高同学间良好沟通的能力,不能只依赖于高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这样会避免很多校园不和谐事件的发生,也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3、学生职业生涯的解惑。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对所学专业的要求、特点、就业情况并不是非常清楚,尽管都经过了入学教育当中的专业介绍,但仍心存疑惑。比较常见的疑惑在于:本专业的精华在什么地方?就业去向?要读研究生吗?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鉴于此,专业课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解答,有些学校开展的“本科生导师制”就是赋予专业课教师此方面的职责,一个导师对应几个学生,结成对子,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向其导师请教,导师可以在学生本科学习期间,对其任何阶段产生的疑惑都能给予及时的解答,可以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老师对学生经常性的指引与鼓励也可开发出学生的巨大潜能,对学生来说,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无异于其前进中的一盏明灯,会指引激励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在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教书育人活动的本质所在。专业课教师在做好“授业”这给传统意义上的本质工作的同时,要提升“传道”和“解惑”的重要位置,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是新时代下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校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
Ⅶ 如何加强高校思政课课堂育人工作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