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辅导性
A.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学生的辅导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对于一个新手教师而言,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什么样的学生需要辅导,如何把握辅导的时机,用怎样的辅导手段都是需要去仔细琢磨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学生被留在教室里很长时间,学习成绩却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另外有些学生却又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就学生辅导的问题,我的思考如下:
教育教学策略
1、辅导的对象
我们常说教育学生要“抓两头,带中间”。在数学教学中,“两头”究竟是怎样的学生?用怎样的标准来界定的?
“两头”指的是优秀生和后进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一般都在2-4人左右。评价一个孩子的学习好坏,无非是看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二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的习惯、作业的习惯、订正的习惯、考试的习惯。而学习方法包括:预习、提问、解决。
“两头”学生都是以辅导的形式进行吗?
准确的说,优秀生应该说是引导多过于辅导。而后进生则需要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辅导和交流。
2、后进生辅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辅导后进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一般都是最基础的作业,不能过难,数量也不能过多。只要做对就应该及时表扬他。特别注意发现他的闪光点,避免学生因为基础差、没自信便破罐子破摔。老师要时刻告诉他:你是好的,你能够好的,你现在不好只是暂时的,因为基础不好,只要把漏洞给补上了一定能进步。
3、辅导时间的合理安排
平时课堂上,有时也会把辅导放在大课间或课余时间里。
具体做法:
1、优秀生需要引导
对于优秀生一方面,我们可以让他们利用假期业余时间,提前把教材借给他们自学。特别是书中基础知识,要求他们能够例题看懂,习题会做。如果不懂的地方可以打电话问老师,也可以请教家长。平时课堂上可以自己看书或者有选择性地听,但思维训练课一定要上,而且允许超前读。另一方面是,我们可以让他在思维训练课上做小老师,这样不仅锻炼这些优秀生的口才和胆子,更能培养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同时学生们也十分喜欢这种自我讲述的方式。另一方面,课堂中基础作业可以适当减少,但要求他们必须是全对的,正确率在97%,只能有3%的错误率。而假期作业就做提高部分的习题,基础习题可以不做。
2、后进生需要有效辅导
对于如果漏洞很多,有时就得从最基础的补起。第一个补的就是基础知识,就拿低年级数学课来说吧,包括口算、笔算。而对于高年级来说如果学生计算会做,一般不太会不合格。其次就是应用题以及基础概念。另外,老师必须在把新课知识抓好的基础上,同时给他补旧知识,即随着新课的进行给他补习。用这个知识了,但是他不会,就得先补这个知识。如:小数乘法不会的就补小数乘法,整数除法不会的就先补上这块内容,甚至是有些退位加减法不会,都要给他补上,然后才能综合运用。 辅导对于后进生来说的确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就用在这几个后进生身上。这些孩子的作业必须一道一道批。对于他们错误或弄不清的题目,需要不断变换条件,不一定让他们做,可以用说给老师听的形式,而且是要说完整,以减轻他的学习负担。其实,除了辅导外,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好了,各方面都将有明显的进步。另外,老师给予这些后进生的关注和爱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优秀生,老师只要布置、指导,有时甚至检查不需要。
3、 个体和群体的辅导
如果学生错误的类型一样,可以进行群体辅导。但如果是个别性的错误,必须单独个体辅导。如果发现作业中有7-8个孩子有错,就必须全班讲。个别1-2个就面批。对于后进生就一定是面批辅导,天天如此。一般我不提倡好的去辅导差的。一,好的孩子可能不能马上看得出他错在哪里,有时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这对后进生的学习是不利的,渐渐可能会使他们养成愿意去抄,不愿去问的习惯;二,优秀生不一定会管理后进生。三,有时,优秀生还会说一些打击后进生学习自信的话。
4、对“中间”学生的辅导
周五有一张针对基础有坡度的练习。可以是和这个单元有关的,也可以是一个星期中学生不太掌握的补充练习,或者也可以是补充前面计算的。每完成一个单元学习,都应该让学生总结一下这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会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去“预习”,不会的打打问号,以达到有的放矢的去听课的目的,同时还会提出新课中想不通的问题。这种学习能力应该在低段开始培养起来。
5、作业的设置
一般采用弹性作业的方式。对于“两头”学生的作业是不能一刀切的,优秀生简单的作业可以不做。后进生则是难的不做,作业量有时可以适当减少,别人做6题,他只要4题做对就表扬,建立他的信心。慢慢改变他的学习习惯才是提高他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清楚哪部分作业他可以不做,哪部分作业必须要完成。
效果
首先,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更加合理地安排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的时间;其次,除了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更加耐心之外,更需要的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作业批改等了解学生的不足和需求;再次,对优秀生的辅导也不可忽视,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拓宽;最后,对学生的辅导一定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总而言之,搞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时间材料上的充分准备;二是对辅导材料的充分了解;三是对辅导对象的充分把握,缺一不可。
B.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分析了产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源——社会期望、个人成就动机和工作性质。提出了从辅导员个体出发,缓解辅导员职业压力,从而有效防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压力分析
职业倦怠源自于职业压力,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此,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探索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对有效防止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那些人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其职业倦怠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期望、个人成就动机和工作性质。
1.1 社会期望的压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承受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期望。每当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风滑坡、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校园安全稳定问题增多和就业率下降时,社会就会认为是高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没有做好,作为直接面对学生和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辅导员便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达不到社会的期望,在内心产生极度的失落感和无助的情绪。但事实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从精英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的转变,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社会的整体需求导致就业难等问题并非高校和辅导员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同时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受到中小学前期教育状况和家庭社会教育状况的双重牵制,而把这些问题的出现完全归因于高校和高校辅导员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1.2 个人成就动机的压力 高校辅导员的构成大多是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和小部分在职优秀研究生,他们在学校大多担任学院(系)和学校的主要学生干部,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评介相对较高,他们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优秀一族留在了学校,其成就动机相对比一般大学毕业生要高出许多。但事实证明,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并非易事,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而往往是工作失误对自身的影响比工作成绩对自身的影响要来的更为重要,大部分辅导员便慢慢养成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致使辅导员看不到自身工作的价值。
1.3 工作性质的压力 高校辅导员的所有工作可以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两类不同性质的工作类型。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和不可测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和不可测性的特点,辅导员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才算是“完成了工作”,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结果才算是“成功地完成了工作”。这就形成了辅导员个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看到成果的需要与他的工作性质所导致的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从而使辅导员感到工作性质所造成的压力的不可释放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烦琐而大量的,并且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比一般的工作要高出许多,具有可量化和标准可测性的特点,量化的依据是凡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奖惩和信息管理的工作都是辅导员的工作(除了教学工作以外),凡是没有具体部门管理的工作都属于辅导员工作范畴;标准可测性那就更简单了,就是不能出现错误和数据上的问题,理由是涉及学生的工作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一个失误就是百分之百的错误。可见,高校辅导员因工作性质所产生的压力是巨大的,且兼具不可释放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2 有效防止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分析,我们认为,有两个方法可以针对性地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压力。
2.1 做好自我管理 既然职业倦怠源自于压力,那么,要有效的防止职业倦怠和缓解压力,就应该从做好自身管理,降低压力感和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出发进行调节。做好生活方式的管理、时间和情绪的管理是有效防止职业倦怠和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C.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传统教育比较强调老师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使教与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
一、让学生做“老师”
《礼记·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许多教育工作者也深有体会:教一遍胜过读十遍。一个人将自己理解、熟悉和擅长的知识与技能教给别人时,无形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因为教是把过去所学的知识技能,及自己的认识、理解重组加工然后以自己的方式传授给别人。如果自己所学的知识半生半熟或一知半解,就难以教给别人。
所以,要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功课,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某些方面不妨让学生当“老师”,进行换位教学。我在教学古诗《游子吟》时,首先介绍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一、朗读,二、理解诗意,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作好充分准备,接着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每人给十五分钟。在学生充当“老师”时,我以“学生”的身份请教他们,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发现不足,巩固知识。最后,我作总结,把重要的及学生没有讲到的或讲得不清楚不透彻的内容强调点拨。“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先有一桶水”,
学生在教之前得准备丰富材料,把知识内化。在教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学生的“虚荣心”,
体验“教”的乐趣,得到成功的满足和失败的经验,又能锻炼他们的整理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充分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辅导作用。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灵性、智慧和潜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使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善于发现、创新。面对新课改下的现代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教与辅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预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多提几个不懂的问题,包括哪些字不认识?哪些词语不理解?哪些语句不清楚?课文大体讲了什么?作者为什么样要这样写?……当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时,教师应不急于解答,可引导学生用查工具书,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查阅资料等方式试着自己解决。如果问题太难,学生无力解决,教师再进行点拨、诱导。学生经过一番实践后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印象就更深刻。
三、培养学生倾听、交流的能力
学生能认真地听取别人讲话并能从中获取重要信息,对教学颇有好处。为了教导学生细心听别人说话,我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个规定:每隔一天抽出一小时,让学生在一起谈论对他们印象最深的个人或有意义的事情。同时特别强调:每个人在发表意见之前,必须重述前一位发言人的话,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这条规定看似简单,但却行之不易,它是适当沟通的核心原则,必须每个发言人全神贯注于别人的话语和情感里,进入他的心境,了解他的观点。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倾听和交流能力明显提高了。如果条件许可,可经常组织学生观看有意义的节目片断,然后交流讨论。这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交流能力大有禆益。
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的负担重,作业量大。许多学生一天要完成两科以上的作业,费时两至三小时甚至更多。学生天性好玩,自觉性不高,加上许多家长忽视督促子女完成作业,常常出现学生迟交、不交作业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刻不容缓。我认为以下方法值得尝试:一是经常开展做作业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既讲质量又讲速度,评比结果要公布,以表扬为主,让他们争做“交作业第一名”的学生。二是找迟交、不交作业的学生谈心。谈心要讲究技巧,分析学生迟交、不交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学生迟交、少交作业有他们的理由,教师应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因贪玩、懒惰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可严厉批评,指出学生的态度问题,再督促完成;因基础较差无力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应多花时间辅导这些后进生,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三是布置作业要讲究方法,题型灵活多样,紧扣教学目的,重难点突出,分量适中。
五、合理处理学习和游戏的关系
一群孩子在操场上尽情地踢足球,一位老师走过来,紧皱眉头:“太贪玩了,都六年级的学生了,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其实,这并不是学生的错,只是他们没有处理好学习和游戏的关系。学生做功课必须有自发自学的精神,但他们活泼好动,玩心特重,要让他们自发自学地读书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尤其当学生精疲力竭时,适当的游戏显得很重要。如何处理学习和游戏的关系?我认为在你要求学生读书时,最好先不要提到读书的事情。而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自发自觉读书的愿望。比如,当你给学生拟定学习计划时,把游戏计划考虑进去,游戏时间必须适可而止,你事先告诉学生,游戏时间后,就应该是读书学习的时间了。学生当然不会拒绝游戏,同时对读书也产生了兴趣。鲁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读书兴趣,就不怕学生学不好。前面这位老师不该用“孺子不可教也”的眼光去看待这群生性活泼的学生,可先让其尽情的玩一会儿,然后适时提醒他们别忘了还有许多学习任务在等着他们。如果老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一起游戏,这样,学生对老师会更加信任,就更乐意的接受老师的安排。
六、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记忆
人要九岁以前偏向于“听觉记忆”,九岁以后偏向于“视觉记忆”,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的视觉记忆占显著地位,它包括读和看两种形式,其中看比读理解得更深透,看的内容可分为文字的和图解的,事实证明图解比文字更能让人识记。如,当你第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拜访朋友,凭借“文字”注明的乘几路车,到哪站下,走哪条街,找哪个门……去找,就不如按简明的路线图找方便。
同理,在学习一篇课文、进行小结、复习时,如果使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者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具辅助教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能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忆课上听讲的内容,提高记忆效果。
七、组建学习互助小组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们互相提问、解答,共同学习,会使学生更努力地学习。
英国的幼儿学校,目前正采取一种名为“垂直团体”(简称VC摘自《教育孩子的谈话艺术》)的班级组织,效果不错。VC的特点是:把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混编在同一个班内。目的是让大小同学之间互相教学、互相帮助。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受教育者(受者)的立场转变为指导者的(施者)的立场,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因为在教别人时,自己必须先“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要点。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更熟练地掌握学习要领,使学习逐渐进步。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组建学习互助小组,充分利用学生互教,来提高教学质量。组建学习互组小组形式多样,如:按居住情况组合,把住得较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优秀生与后进生组合,实行“一帮一”的计划,即一个优秀生辅导一个后进生,共同进步;学生自由组合等。
八、指导学生进行小结
人的记忆有“系统效果”,对于一系列式的学习,最初与最后的部分总是容易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最后部分的学习,在记忆中比最初学习的部分,时间上靠后一些,记忆较其它部分的深刻、清晰。鉴于这种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小结时一般把重要的内容放在一堂课的前或后来上,尤其是在最后小结时重复说明一下重点,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记忆。
总之,教育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师生间必须要平等、相互理解、经常沟通。教师只要多关注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多留心,就一定能寻找到大量行之有效的学习辅导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之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D.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针对性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专针对性就是指按照学生个属性来引导学生,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辅导时可以根据原理知识讲解知识过程,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需要直观一点,实际就是需要形象思维加以辅助,学生才能明白。同样是数学,罗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只需讲清原理如何推理,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就需要把抽象的事物化成生动的事物。例如借住比喻比方画图来讲解原理。
E.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结题报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助人为乐,但要有度(适当);沟通时要善于发现对方家庭环境是造成高中生人际关系处理存在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本次问卷调查发现:
F.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阶段性小结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地处贺兰县城南边,地处 109 国道旁,是一所新建的县城完全小学,但生源复杂,层次 不齐。近年来随着高中、学前教育的普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们新建县城 小学,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 “留守孩子”增多,从而不可避免地使相当一部分基础较 差的学生进入我校学习。学校现有班级 12 个,学生近 600 人,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我校的教育教学,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 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 由于本地区教材的知识内容、 课程标准和城市的 要求并没有区分,这就使得我校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各 年级中“学困生”的人数明显增长,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近两年的调查表明, 有 1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进程,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厌学情 绪严重,学习成绩奇差,达不到教学要求。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自身的 成长, 而且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 学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学困生的研究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个大课题, 其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现时性是我们教育者必须面对的。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这 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 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统一性,又要 有针对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更好地发展。但是理想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 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好学习困难学生一直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也 是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教育转化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家庭、社 会各方面的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多以个案呈现,就其形成的原因和教 学策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可以说,转化好学困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实行“公 平教育” ,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 、"学习无能”或"学业 不良” 。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 80 年代 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 至于学困生的定义, 自 1963 年作为一个新名词登上教育大舞台以来, 已经有 30 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可查阅到的与学习困难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已达 90 种以上。 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 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 (简 称学困生)的理解是:在学业基础、学习行为倾向、学习方法与策略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 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按时达到 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对于 学困生的成因,巴班斯基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 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 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等。这些理论和成果 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解决好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问题,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 育教学质量,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实行“公平教 育” ,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2.探索适合农村初中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3.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建立 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出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 2.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作业等方面来 进行观察、访谈、跟踪、辅导,以求得转化这类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学策略,使这类学生形成 “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 、 “学习无能”或 “学业不良” 。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根据我们农村学 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是: 在学业基础、学习行为倾向、学习方法与策略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 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按时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 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如何 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教学补偿和矫治,使其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农村普通高中 的教育工作者,促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探索性的 研究,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通过研究工作,探索导致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体内部因素。 针对学困生学业基础、学习倾向、学习策略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 展开对农村初中学困生有目的性的转化辅导。 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形成系统的、 可行的教学 策略。 (三)通过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观点: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青 春期教育的缺失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等。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办学思想不端正,评价机制的变形, 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 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 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 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 3、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 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生存环境恶劣,家庭缺 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 4、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 的影响,早期社会性学习存在缺陷,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等。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 1、根据现实条件,从多方面探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 (3)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等等。 2、本项研究主要从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调查形成学困生的不同原因,了 解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个性及心理特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个性心理原因,探寻其个性心理 特征和形成其个性心理的规律,并逐步总结提炼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开展个性心理辅导的策 略。 3、促进农村初中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完成如下几个集子,作为农村高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 (1)农村初中学困生的成因; (2)农村初中学困生个性心理辅导的策略; (3)教学反思录。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测试、调查法:通过测试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追踪调查“学 困生”的家庭状况、行为、能力、心理、表现等发展状况; 2.文献信息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指导实践; 4.个案研究法:把研究转化中的事例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总结经验。 八、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总体时间安排为一年半,即 2009 年 7 月至 2010 年 12 月,具体分 为 4 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9 年 7 月至 10 月,4 个月时间) 1、按照市、县区统一部署,成立学校子课题研究小组。 2、组织骨干研究人员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总课题组编印的“五个有效”课题培训教 材、市教育局总课题组“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等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讨论掌握 “五个有效”的相关理论,深刻领会课题研究内涵和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理清研究思 路; 3、反思学校和教师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查摆存在问题,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 合本校的研究主题,明确具体的研究任务,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行事历,填写 子课题申报表,报县区课题领导组审核批准; 4、筹备建立学校课题研究专题网站(页)和全员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每位教师都要制定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参与研究课题工作,为进入研究实施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6 月,8 个月时间) 1、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行事历,采取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行动 研究等一系列方法,通过专家指导、示范引路、现场观摩、博客互动、合作互助等一系列有 效途径开展研究与实践, 鼓励广大教师自主创新, 积极探索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方 法、新途径。 2、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追访、干预、辅导。完成《董岗中学学困 生个性心理调查报告》 ,建立个案分析档案,完成《董岗中学学困生个性心理个案分析》 ,以 及《董岗中学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 第三阶段:自我评估阶段(2010 年 7 月至 8 月,2 个月时间) 1、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总结与评估,提炼形成研究成果。完成《学困生教学反 思集》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性心理调查,进行对比分析。完成《学困生个性 心理辅导策略方法集》和《研究报告》 。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0 年 9 月至 12 月,4 个月时间) 在完成课题研究各项任务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小结。接受市、县课题研究领导组负责对课 题研究进行结题验收。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大部分都是高级职称、年富力强,部分同志参加过县、市级课 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二)制度保障。 学校形成了完善的科研机制,有《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 、 《课题组成员管理办法》 、 《教 科研制度》 、 《教科研奖励制度》等。这些制度将有效地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行政支持和财力保障。 校长孙家好领导并担任课题组组长,副校长罗兆华领导课题组工作,学校将在人力、财 力上给予保证,预计资金投入 1 万元。 (四)技术保障 本课题是市级课题,安排了专家组的指导。同时,学校也将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组织教 师加强相关学习资料学习。 建立校园网, 这方便了我们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与外界的交流和学 习,随时接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保持这与国内专家的长期沟通和联系, (五)教学保障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中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 究。 此课题的研究, 对于深入分析中学生的学困生的转化, 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政策,高标准地完成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是实 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 础。对当地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具有强大的理论价值 和实践价值。
G.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异性交往的辅导
辅导策略
(一)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教师理念。
1、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象与成因给所有的教师都打了一针清醒剂,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得不重新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①时代前进了,社会开放了,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觉醒了,这个大潮流我们必须顺应,绝不能用封建主义的老花镜看待新一代的人际交往,也不能用功利主义的砝码衡量学生交往的利弊。②我们的学生必须适应入世之后的中国社会环境,我们的孩子必须适应已然发生变迁的中国婚姻家庭现实。民主、尊重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我们不能停留在暂时的高分数和中考等功利目标上,而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2、在马建军校长和本课题组成员赵映清主任的领导下,我校利用每周六下午的理论学习时间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张承芬主编)为读本,以网络索材为依托,指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遇到问题时都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本着见怪不怪、不夸大、不张扬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积极疏导,为中学生异性交往提供了一个健康、正确、宽容的舆论导向。
3、结合县教委倡导的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一方面,我们通过教师内部的民主评议和学生座谈、家长座谈为每位教师量化积分,作为评价和制约教师职业道德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县教委指定的职业道德学习材料和业务学习材料为广大教师作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和业务水平。
(二)家校沟通,正确对待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由政教处牵头,教科室协助,我们组织召开家长会,引领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我们知道,面对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父母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很显然会让学生茫然无措,但是,一味地干涉和限制也同样会增加学生的焦虑和逆反情绪,因此,在家长会上,我们明确提出对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家长要采取中立的态度,要教会孩子自主地把握成长。当然,自主绝不等于放纵,家长对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的指导必须在循序渐进中进行。面对中学生已经出现的异性交往问题,家长首先要采取接纳的态度,认真听取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接受父母的影响;此外,家长还要在平时努力营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畅通的沟通渠道,经常制造父与子、母与女密切交流的机会,多倾听、多了解孩子的心声,不要采取偷看孩子日记和跟踪孩子等不适当的行为;与此同时,还可以多借孩子高兴的时候,和孩子说说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告诉孩子,其实喜欢你的人肯定不止一个异性同学,如果这时候把注意力只投入到一个异性身上,可能会影响和其他同学的良好关系,更会改变老师对自己的看法,那样是得不偿失的,鼓励孩子多接触其他异性同学,经常和孩子讨论班级里其他的同学的表现和特点,让孩子评价一下自己欣赏和喜爱的学生,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意识……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绝大多数家长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正确对待和处理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为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保证了民主、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利用多种辅导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正常异性交往。
1、团体辅导,引导学生进行助人、自助。
在县教科室张锐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本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出了以“体验-互助”为模式的团体辅导策略,针对玉山中学的全体学生实施交往辅导。具体操作如下:由本课题组成员充当辅导者,对学生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异性交往情况设定情境,然后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共同探讨解决模拟情境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自行不能解决同时又不愿到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困惑,我们让学生在纸片上以无记名方式写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由辅导教师搜集、集中所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一方面假设情境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影响学生的个人私密,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了学生心理防卫的能力,使学生在助人的同时实现了自助;另一方面,这种辅导方式因为在集体中进行,消除了学生由于对辅导教师不信任而造成的顾虑,因而使学生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2、开设心理咨询室,将中学生异性交往辅导融入心理咨询。本课题组利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四节活动课作为固定的学生心理咨询时间,恳请经验丰富的尹士桢校长、袁兆云主任和李道贵主任等教育专家坐阵心理咨询室,和本课题组成员一起为学生关心的问题作相应的指导。咨询期间,我们充分运用聆听技巧,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的情绪得到了良好的宣泄,在很大程度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借助图书辅导,创设健康的文化氛围,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①组织班主任向学校图书室借阅有关青春期话题的书籍,引导学生通过书籍自行了解青春期知识,了解自己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状况。②面向全体学生创办《玉山中学心理健康小报》,为中学生异性交往指导提供了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相关知识,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③引导学生通过积累名言警句、撰写心理日记等活动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大面积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4、多方整合资源,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①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收录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散文《致女儿的信》,作者对14岁的女儿提出的爱情话题不回避,不敷衍,用生动的故事道出了爱情的真谛:“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一些名著文学作品如《诗经》、《简·爱》、《傲慢与偏见》、《挪威的森林》、《罗米欧与朱丽叶》等凝聚了古今中外人类最为美好的爱情经验及其表达,它们充满了爱人、忘我、尊重与牺牲,表现了凝聚在爱情中的人类的善、人类所有的美好情感,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使学生在感受作品爱情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做一个真正的人所需要的一切良好的品质和性情。②利用名人爱情故事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历史上许多名人的爱情故事都是可歌可泣、感天动地,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孙中山与宋庆龄、鲁迅与许广平、英国诗人白朗宁与马莱特之间的诗意爱情,它们充满了奉献与忠贞,高雅与纯真,责任与羞耻,良知与真诚,正义与宽容,我们利用网络索材,以这些经典的名人爱情故事为依托,对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定型的中学生进行爱情的榜样教育,启迪学生树立高尚的爱情观。③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些以爱情为主题的优美的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如小提琴曲《梁祝》、钢琴曲《致爱丽斯》、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引导学生欣赏或歌唱这些曲目,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5、结合县教委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异性交往的安全教育。结合学生频繁上网的实际情况,我校利用校园广播站开展"记者在行动"专题节目,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记者访谈和广播征文等相关栏目让学生明白上网的利与弊,明白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从而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相关的网络知识,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此外,在玉山镇派出所的帮助下,学校还在对周边环境和网吧实施清理措施,并进一步严格学生管理制度和安全防御措施的前提下,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规范了同校外人员的人际交往,保证了学校安全有序的教育秩序。
6、召开女生座谈会议,对女生团体实施榜样教育。学生会副主席,02级三班学生张琦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本课题组邀请她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成功经验为全体女生举办了讲座《把握自己,走向成功》,对全体女生进行了一次理想教育,引导女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将自己的幸福定位于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道路上,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转移了学生因异性交往困惑带来的焦虑感;另外,由本课题组成员吴侠老师结合自己的认识,主持召开了女生座谈会《幸福在哪里》,引导女生明白美好的友情能够带给我们愉悦和幸福,每位同学都应该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此外纯洁的爱情是美好的,是值得珍惜的,只有让自己变得更为出色,才能获得理想的爱情,才能寻找到幸福的人生;实施“巾帼风采月”活动,在全校女生中树标兵,学典范,对女生进行同伴教育:通过班主任提名和学生评选,每个学期我们在各班选出一个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优秀女生作为“校园巾帼十佳”,经过演讲选拔出十名优秀女生组成“校园巾帼十佳报告团”,轮流为女生作报告,对全校女生实施同伴教育,引导女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对学生进行移情教育。青年初期的少男少女喜欢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和阅读各类文艺作品,我们利用他们的这种情趣,开展多种有教育意义的趣味性活动,如演讲活动、书法比赛、篮球比赛、校园歌手大奖赛、读书报告会等,调节学生的精神生活,将学生剩余的精力及时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上来,以冲淡学生性意识的萌动带给他们的烦恼,从而对学生进行移情教育。
8、制定男女生交往规范,为中学男女生正常交往提供可供参考的行为准则。根据上海市西中学规范男女生交往行为的经验,参照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的相关内容,我校制定了男女生交往规范:提倡男女同班同学多交往,不提倡男女生跨班、跨年级,更不提倡跨校,甚至跨行业交往;提倡男女生集体交往,不提倡男女生单个密度交往;提倡男女生在校内交往,不提倡男女生在校外,尤其在娱乐场所交往;提倡学生交往多谈学习、工作等健康内容,不提倡同学交往谈吃、谈穿、谈玩;提倡学生交往重精神轻物质,不提倡学生交往送礼;提倡男女生交往讲究文明,举止言辞得体,不提倡男女交往动手动脚,肢体接触;提倡男女交往应主动听取长辈的指导,不提倡背着长辈特别是监护人交往;提倡男女生交往在现实环境中进行,不提倡男女生在网上交往。中学生男女生交往规范主要以口头约定为主要形式,目的是引导班主任对学生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男女生交往。
H.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小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学生的辅导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对于一个新手教师而言,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什么样的学生需要辅导,如何把握辅导的时机,用怎样的辅导手段都是需要去仔细琢磨的问题。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学生被留在教室里很长时间,学习成绩却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另外有些学生却又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就学生辅导的问题,我的思考如下:
教育教学策略
1、辅导的对象
我们常说教育学生要“抓两头,带中间”。在数学教学中,“两头”究竟是怎样的学生?用怎样的标准来界定的?
“两头”指的是优秀生和后进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一般都在2-4人左右。评价一个孩子的学习好坏,无非是看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二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的习惯、作业的习惯、订正的习惯、考试的习惯。而学习方法包括:预习、提问、解决。
“两头”学生都是以辅导的形式进行吗? 准确的说,优秀生应该说是引导多过于辅导。而后进生则需要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辅导和交流。
2、后进生辅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辅导后进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一般都是最基础的作业,不能过难,数量也不能过多。只要做对就应该及时表扬他。特别注意发现他的闪光点,避免学生因为基础差、没自信便破罐子破摔。老师要时刻告诉他:你是好的,你能够好的,你现在不好只是暂时的,因为基础不好,只要把漏洞给补上了一定能进步。
3、辅导时间的合理安排 平时课堂上,有时也会把辅导放在大课间或课余时间里。 具体做法:
1、优秀生需要引导
对于优秀生一方面,我们可以让他们利用假期业余时间,提前把教材借给他们自学。特别是书中基础知识,要求他们能够例题看懂,习题会做。如果不懂的地方可以打电话问老师,也可以请教家长。平时课堂上可以自己看书或者有选择性地听,但思维训练课一定要上,而且允许超前读。另一方面是,我们可以让他在思维训练课上做小老师,这样不仅锻炼这些优秀生的口才和胆子,更能培养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同时学生们也十分喜欢这种自我讲述的方式。另一方面,课堂中基础作业可以适当减少,但要求他们必须是全对的,正确率在97%,只能有3%的错误率。而假期作业就做提高部分的习题,基础习题可以不做。
2、后进生需要有效辅导
对于如果漏洞很多,有时就得从最基础的补起。第一个补的就是基础知识,就拿低年级数学课来说吧,包括口算、笔算。而对于高年级来说如果学生计算会做,一般不太会不合格。其次就是应用题以及基础概念。另外,老师必须在把新课知识抓好的基础上,同时给他补旧知识,即随着新课的进行给他补习。用这个知识了,但是他不会,就得先补这个知识。如:小数乘法不会的就补小数乘法,整数除法不会的就先补上这块内容,甚至是有些退位加减法不会,都要给他补上,然后才能综合运用。
辅导对于后进生来说的确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就用在这几个后进生身上。这些孩子的作业必须一道一道批。对于他们错误或弄不清的题目,需要不断变换条件,不一定让他们做,可以用说给老师听的形式,而且是要说完整,以减轻他的学习负担。其实,除了辅导外,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好了,各方面都将有明显的进步。另外,老师给予这些后进生的关注和爱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优秀生,老师只要布置、指导,有时甚至检查不需要。
3、 个体和群体的辅导
如果学生错误的类型一样,可以进行群体辅导。但如果是个别性的错误,必须单独个体辅导。如果发现作业中有7-8个孩子有错,就必须全班讲。个别1-2个就面批。对于后进生就一定是面批辅导,天天如此。一般我不提倡好的去辅导差的。
一,好的孩子可能不能马上看得出他错在哪里,有时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这对后进生的学习是不利的,渐渐可能会使他们养成愿意去抄,不愿去问的习惯;
二,优秀生不一定会管理后进生。
三,有时,优秀生还会说一些打击后进生学习自信的话。
4、对“中间”学生的辅导
周五有一张针对基础有坡度的练习。可以是和这个单元有关的,也可以是一个星期中学生不太掌握的补充练习,或者也可以是补充前面计算的。每完成一个单元学习,都应该让学生总结一下这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会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去“预习”,不会的打打问号,以达到有的放矢的去听课的目的,同时还会提出新课中想不通的问题。这种学习能力应该在低段开始培养起来。
5、作业的设置
一般采用弹性作业的方式。对于“两头”学生的作业是不能一刀切的,优秀生简单的作业可以不做。后进生则是难的不做,作业量有时可以适当减少,别人做6题,他只要4题做对就表扬,建立他的信心。慢慢改变他的学习习惯才是提高他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清楚哪部分作业他可以不做,哪部分作业必须要完成。
效果
首先,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更加合理地安排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的时间;其次,除了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更加耐心之外,更需要的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作业批改等了解学生的不足和需求;再次,对优秀生的辅导也不可忽视,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拓宽;最后,对学生的辅导一定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总而言之,搞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时间材料上的充分准备;二是对辅导材料的充分了解;三是对辅导对象的充分把握,缺一不可。
I. 在辅导过程中,心里辅导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辅导的出发点是什么
看你怎么看。一是如果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那么肯定是这个学生的心里有点问题,出发点就是帮助他解决问题。二是如果集体进行辅导,那么就是想让这个集体的整体变得更好。所以,要看辅导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