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课程
① 当前我国中小学主要的课程类型有哪些
1.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一般承担着以下任务: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复习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据此,在实践中,中、小学课的基本类型被划分为两大类:单一课和综合课。
(1)单一课。一般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课。单一课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传授新知识的课。在一节课里,绝大部分时间用来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组织学生学习新教材。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掌握新的教材内容,增加新的知识要素。有时也会有复习、巩固的内容,但它是为掌握新知识这一主要任务服务的。
巩固知识的复习课。一节课的时间主要用来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本质,并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予以巩固记忆。比如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或期中、期末考试前所上的复习裸,就属此类。
培养技能、技巧的课。包括练习课,实验课、实习课等。这类课的时间主要用于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反复练习,掌握基本技能形成熟练技巧。如语文的作文课,数、理、化的独立作业,实验课,生物的实习课等,都属此类。
检查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课。用整节或连续两节课的时间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目的在于了解学习情况,对每个学生的成绩给以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各门学科教学中所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测验课、考试课,即属此类。
自学课。这是近年来在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所创造的一种课型。其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主要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和独立作业,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单一课由于内容集中,几乎运用课的全部时间完成某项单一任务,结构上变化不多,因此多在中学高年级采用。
(2)综合课。又称混合课,一般是指一节课内要完成几项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的内容包括复习1日的知识;学习新教材内容,对新学教材予以巩固,并适当进行练习,培养基本技能、技巧;甚至还要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合课所要完成的几项任务并不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一般是侧重于新知识的传授,结合进行巩固复习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由于综合课方式灵活,结构富于变化,适应儿童难以在较长时间:内从事单项活动的心理特点,故在中学低年级和小学被普遍采用。这样,多项活动交叉进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效果。
2.根据任务划分,课程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3.根据教学方法,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试验课、复习课。
(1)中国小学课程扩展阅读:
课程类型的划分依据
一般认为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主要有三项:
第一,教学的目的、任务。从总的方面讲,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和发展认识能力。但完成此任务要经历一个认识过程,而这个过程又由许多相对独立的环节组成。如从感知知识到理解知识再到巩固掌握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在反复练习中形成技能、技巧。这就决定了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每堂课所担负的目的、任务不会相同。不同的教学目的、任务决定了课的不‘同类型。教学目的、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课的类型的多样性。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必然是由不同类型韵课构成的完整的上课体系。
第二,教材内容。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单元的教材内容,分量多少不同,难易程度不一致,知识因素之间逻辑关系的紧密程度也有差异……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在教材的教法上有区别。有的教材,需要整堂课或几堂课都用来叙述新教材;有的则需要整堂课或几节课进行复习;有的则将课的主要时间用于实验;有的分量较少而又相、对独立的教材,则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过程。这样才会使上课过程结构完整,避免支离破碎。可见教材内容性质的多样性决定了课的类型的多样性。
第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这也是决定课的类型的重要因素。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于单一活动,因此,应多采用结构变化多的综合课。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年级,也要尽力避免连续上那些难度高、容量大的传授新知识的课。总之,课的类型的决定和划分,是教学过程复杂性的反映,受教学过程诸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如果能够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合乎规律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课,就会使教学过程体系完整,进行顺利,效率提高。
第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② 中国中小学传统课程有哪三门课程与语言学有关
中国中小学的来传统课程中,语文、外源语(英语)和历史这三门课程与语言学有关。语文学科中的古今汉语知识包括语音(音韵)、词汇、语法、修辞等,外语(英语)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全过程涉及的知识,历史学科中的古代汉语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均与语言学中涉及的常识相关。
③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初等数论、数学分析、应用数学。
以及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小学自然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教学、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比较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3)中国小学课程扩展阅读
培养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具备的能力要求:
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④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对于我国小学总共开设了几门课程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对于我国小学总共开设了8门课程,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艺术(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品德与生活。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 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
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德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中国小学课程扩展阅读:
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公益性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特征,义务教育要更彻底一些,不仅仅是普及的、强制的,还应该是免费的。
新《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1986年不收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中央财政用两年时间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城市地区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加快进程。
⑤ 中国小学生有几门主要课程
品德与社会,还有科学,09年年初教育局说小升初考这两门,老师辛辛苦苦上完了,不知怎么又不考了。
⑥ 中国小学几年级开始学习英语
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了。
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来越早,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但是,由于许多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觉得学英语太枯燥、太难,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甚至畏惧心理。
小学英语正式学习最后达到英语上轨的过程。该过程中,家长会对孩子的英语习得,学习和语言环境,学习氛围养成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此法一般为那些有自己独特教育理念和看法,教育水平,英语水平较高的家长所采用。
(6)中国小学课程扩展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特点
小学英语这一时期学生的语法、词汇及会话技能构建的关键时期;处于机械记忆阶段,学得快忘的也很快,语言应用能力不强;开始需要面对学校考试的压力。
主要针对在校学生,7-11岁的儿童在学校已经开始接触少量词汇并对口语会话有了进一步要求,而且这个阶段对于打好语音语调基础至关重要,由于公立学校班级人数过多的因素,儿童在这一阶段很容易产生“把英语当成学科而不是语言”的错觉。
大量时间放在语言输入上而降低了语言输出能力;具体表现就是背单词,背课文,没有主动表达,没有兴趣。因此,通过紧贴新课标的学习进度,系统地梳理各个语法点。
消化语言输入,学会主动表达,锻炼自己的胆量,纠正自己的发音;储备一定量的词汇,显著提高在校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保持对英语的兴趣,而不是走向哑巴英语。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语言习惯,打好语音发音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
⑦ 中国80年代初的小学一般都是什么课程
语文。数学两门主课。体育,画画,音乐三门副课
⑧ 论述当代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及现状
目前中小学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其实由于中考高的缘故,课程改革在回中学推进落地的速度更快,改革答也有一定的成效。相比较而言,小学、幼儿园等很多学校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综合实践课程、特色课程,但由于资源不平衡,无法及时共享等,小学课程改革仍然在探索~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是要回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或许会为中小学课程现状带来变革, 依托教育资源和技术, 云校 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为课程改革帮助。
⑨ 和中国相比,日本的小学课程更注重什么
和中国相比日本的小学课程更注重什么 童鞋们~说到日本的小学你们会想到什么呢?萝莉正太??樱桃小丸子??还是女王的教室-V-~??又或是小学生们背的繁重的书包?厚厚的家庭作业? 去年,Rikako有幸去参观了位于日本京都的小学.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见所感!今天日本宅人Rikako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日本京都的小学:光华小学 刚踏进校园就看到他们种的盆栽,真的是好绿色><(菁菁校园咩...为了让后代们能体味照顾娇嫩柔弱的小生命的艰辛,以及培养他们耐心、持之以恒的品质哟!植物,或者是小兔子小鸟等动物,都是能让小朋友们充满爱心的萌物哦!(村上春树大人的孩童时期,对学校内大家一起饲养的山羊一直留有很深刻的记忆,在他之后的作品中也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物象)可见,教育孩子们的重任,在日本,是淡淡地、潜移默化地……当然也是重中之重的!进入学校内部后呢,为了保持干净,都需要换鞋。学生有指定的鞋柜。(宅人觉得,或许爱干净只是一部分,有可能这样一个换鞋的动作,会让孩子们更有回到“家”的感觉,而不是严肃、让人神经紧绷的课堂~)你有没有想到日剧里,某个女生的鞋子被恶作剧弄脏或者涂鸦被欺负的场景?或者偷偷把情书藏在他/她的鞋子底下? 走廊上摆放着的这些作品都是同学们自己在课上完成的。有书法、绘画等等。一看到成长(せいちょう)这个单词,就想到自己在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的“茁壮成长”。也许,他们也是这个含义吧。有的学校,也会让小朋友写上自己最喜欢的汉字,大家的作品都会被挂在墙上展出!对于一共常用汉字才不到2000个的日本,在小学就学些汉字,而且还是以毛笔字的形式,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敬意,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大家都有机会展出,而不是只挑优秀的作品,这点让宅人感触颇深。重视教育,对象是每一个人,而不是笼统的以群体的优胜者作为代表,来标榜自己对教育的重视!Rikako去的时候呢,正巧这个班级在上国语课(こくご)、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课会不会也要阅读分析什么哒?想想之后他们也要学习古代日语、俳句诗词什么的~呵呵~这点还是一样的~ 校长室好朴素啊><(不是传说中理事长才是最高级别么~校长室难道就随之朴素了么~噗) 教师的办公室真是利用空间...国土小、资源稀缺这种教育思想真是根深蒂固啊@-@怪不得大家长大了都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十足地拼命地用尽每一滴资源啊这也是小国强大的动力啊! 操场上老师在教他们接力跑。这个项目在运动会上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上体育课的着装也是有专门的箱子和更衣室来替换的~果然很考究啊是不是背后也要绣上自己的名字和班级,像日日剧里一样?) 看到独轮车一下子想到芦田爱菜了。 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一下,但光看也觉得有劲儿>< 每个楼道转角处都会有块黑板。 这块写的是每个社团需要注意的事项。 有些还会写上本月每个学科所要达到的目标。 下面就把日剧“女王的教师”中的场景和现实的场景来相比较下吧~~ ☆体育馆☆这里会举办开学典礼啊、校庆活动等等~☆手工课教室☆(有木有家政课的料理台~宅人maki最最好奇的就是学校有烹饪课程啊!)☆毕业送给学校的纪念☆看了日本的小学,感觉他们的活动比我们国内要多很多。在学科上除了必学的文化课程外,他们也十分注重动手的项目。回想宅人的小学时期,每天轮流安排的值日生工作看来是最贴切的课外教育。此外就是一年一度的春游秋游~较难得有大型的大家一起参与的表演节目~游戏应该是伴随小学生成长的重要过程,能否利用好这一点,潜移默化地传达希望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和道理,似乎比生搬硬套要好得多!宅人小学班级里曾经也养过植物,但似乎最后是因为没有合理地分配好大家每天的照顾任务,以至于最后没人浇水而枯死……小孩子的好奇心能满足一时的耐心,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持之以恒的定力,日本在这一方面的教育经验,真的值得我们借鉴!但在教育方面,似乎我们培养的少年英才比较多……但起步太早,成果太引人注目,是否真的能让他们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得到益处?这值得我们思考……总之,各国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大家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最重要的是以能适合每一个人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好每一个孩子!他们国家是未来!
⑩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
2001年,教抄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英袭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小学阶段正式出台的第一部英语课程标准(大纲)。在这之前,教育部大纲都是以初一为英语学习起始,不论之前在小学是否有英语基础,都从初一开始零起点学习英语。
同年(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课程的指导意见》,《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从2001年秋季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由于各地教育水平差异和小学阶段普及英语课程的进度不同,在2009年前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然会从ABC教起,例如在江苏,特别编写了零基础的《英语预备课程》,供正式学习七年级英语前使用。但在2010年后,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水平提高,小学英语真正成为了英语学习的起始,初中也不再安排重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