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动态过程
①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三个层面考虑: 1、园级层面——负责规划幼儿园的整体课程框架,根据幼儿园课程发展远景与课程目标以及各年龄阶段学期目标确立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以“主题活动”统领,教学活动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保育工作兼顾,家长工作配合的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2、年级组层面——根据幼儿园总的课程规划,结合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组内教师特长,以年级组为单位,具体研讨课程中的核心主题,并组织实践观摩和问题研讨等,着重解决课程落实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达到对课程动态管理的目的。 3、班级层面——班级教师结合班内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后,融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容,创新课程的开展形式,将课程计划分解在班务计划和月、周、日计划中,从而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课程实施的要求:  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依照法规和本园课程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管理。负责建立完善各项课程管理制度,领导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对课程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并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适合本园和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运作流程,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评价等。  幼儿园基础保教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职能部门,负责对整个幼儿园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日常实施进行观察、统整、协调和测评;建立并制订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要求并落实到位;定期与园长一起对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选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及课程质量监控展开研究;组织教师开展改进实践的园本研修;并就课程资源的常规配置、课程实施中的相关配合与其他部门建立畅通的联系。 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有效实施、开发和改革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参与课程和执行各项课程制度的自觉性,把课程实施作为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勇于实践,善于研究,敢于创新。
② 幼儿园主题课程故事讲述分几步走
幼儿园课程是以主题作为教育活动组合的裁体每个教育活动都体现各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强调每个教育活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歌曲等作为教育活动的材料,准确地确定每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清晰得表述能达成活动的活动过程。幼儿园课程即要利益于促进幼儿发展,又要能传成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活动过程要贯穿课程的内涵,每个教育活动都充分体现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教育活动中要体现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个学习领域。 我在研究主题《多样的服饰》时,首先让幼儿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装,各个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美。在每个分主题上,我利用幼儿教育的理论过程中,建构理论,丰富理论,发展理论,让理论发挥功能,让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实践指引方向。我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来于动作,让主体与于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成为心理发展的动力,例如指导幼儿利用废旧碎布,塑料,毛线,树叶编制编织各种服饰和帽子,让幼儿初步学习编织的技能。大胆的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服装商标。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注重了教育策略,利用心理动作和操作性学习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幼儿发挥了独特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幼儿从动作过程解决问题过程,促进了幼儿思维水平发展。 为了促进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指导,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如讲故事,念儿歌,讲解,做游戏示范动作,讨论与交流,行为练习,模仿学习,具体帮助与指导,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实践活动,观看音像资料,图片展示等。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上述的几种方法综合的加以运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③ 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途径
学前教育课程实施是幼儿园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坚持以幼儿园发展为本,以幼儿素质教育为目标,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建立在充分考虑幼儿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这也是课程设计的前提条件和评价依据。当前,一些幼儿园课程偏向传授认知技能,不断增加知识性课程,而减少了应有的游戏活动,同时也忽视了对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培养。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深入分析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的水平。
一、教师因素: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执行者
学前教育课程实施效果的衡量标准是课程活动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执行者,在幼儿课程实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课程设计与课程目标实现等多个环节的重要联结者。幼儿教育的理念必须通过幼儿教师进行实践,幼儿教育的目标也必须通过教师的努力得以实现。一般而言,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更容易实现园本课程的开发。所以,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都是影响课程开发成功和实施的重要因素。
然而,幼儿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课程实施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国家对幼儿园课程没有颁发统一的标准,更没有组织编写统一的教材,幼儿园在确立了本院所开设的课程后,主要是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目标划定、选择课程内容与方法等。因此,幼儿教师在课程上的时间安排、课程计划、教学方法上的选择都有着相当大的自由度。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偏低。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理论水平不足日渐显露出来。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入职前的教学质量,二是强化教师入职后的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
二、幼儿因素:课程实施的重要参与者
幼儿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实施对象,所以幼儿对课程实施的参与度直接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一个真正符合幼儿发展规律、满足幼儿需求的课程,必然能够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幼儿是一切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基础与目标,也是最佳的课程设计者,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生成性与多变性是课程发展的重要源泉。
传统教育强调家长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十分低下表现为教学围绕教师展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则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常常被当做是知识传输的客体,其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常常被忽略。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我们应鼓励从“教师中心”到“儿童中心”。所谓“儿童中心”就是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境遇出发,引导儿童热爱和参与生活,激发儿童潜能的全面发展,启发儿童的智慧,培养儿童的生活实践能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种种机遇、挑战、挫折等。
三、园长:课程实施的关键指导者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园园长作为课程领导的第一负责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长对课程质量的把关,是决定课程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也对幼儿、教师和幼儿园都起着长远发展的影响。
首先,幼儿园的领导者要有独特的教育理念。目前,国家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只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千篇一律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各地、各类、各级学校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幼儿园的关键领导者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要根据自己幼儿园具体的师生特点、教育资源与环境,确立独特的幼儿园发展方向。例如,有的幼儿园是以突出身体锻炼为办园宗旨;有的幼儿园则强调文艺,发展儿童的个性与特长为主;有的注重兴趣培养等等。我国有些地方的幼儿园在办园特色方面已经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但还不成熟。但在教育理念方面,我国的幼儿园还是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窘境,“洒向孩子的都是爱”“一切为了孩子”等,都显得十分空洞,让人产生空中楼阁之感。这样延伸到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就会显得没有特色。
另外,园长作为幼儿园的主要领导者,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还要把握科学的课程观,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决策者和引领者。课程的实施必须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并结合学校的本身特点,由众多的参与者共同完成的,而非决策者的个人行为。这就要求幼儿园的管理者有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或“闭门造车”,它需要幼儿园园长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协调,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广泛积极地参与,同时力邀家长们的配合和社会的有力支持。
在面对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园长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实施课程的有效途径,真正参与到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中。
四、家长因素: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持者
家长在幼儿园教育的中一直扮演支持者、配合者的角色,而今,教师们需要转变这个观念,真正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中来。为了让家长了解现代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与家园合作的相关信息,我园通过结合实际来达成共识,使教师与家长之间能够分享新的理念。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广泛征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效应。同时,让家长参与到课程教材的选取,认真听取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意见,让家长代表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决策,这都能为幼儿园课程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幼儿园课程实施是复杂、动态的过程,幼儿园应该配有相应的制度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监督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目前常见的情形是,虽然园长会定期查看各班课程实施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从教师、园长、幼儿、家长的层面深入分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④ 幼儿园课程论 幼儿园课程开发有哪些模式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依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教育哲学与资源条件,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内容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当前,大多数学校将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活动课和选修课。但这三者是相互包容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这三者的关系本来在理论上就是不符合逻辑的。”[2]因此,笔者根据课程的发展功能将其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类。
1 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体育、美术等。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习策略课程构成。学科知识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编、新编或拓编。二是对课程结构的革新,包括学科知识分层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将课程分为三个层次:1)C层次科目,国家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2)B层次科目,参照国家必修与选修的综合要求,适当增加和补充内容;3)A层次科目,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对原教材进行改编和新编。这种分层是将科目分层和内容难度分层结合起来从而使课程体现出难度梯级,使每一层级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学习。上海大同中学的基础性课程开发突破传统分科课程,加强知识整合。它分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理科综合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为核心。知识整合实现了对学生知识多方位的培养目标。
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精加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这些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3],。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有“生成性”特点,应当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开发的重要内容。
2 丰富性课程
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这类课程的开发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如诗词鉴赏、名作欣赏、名胜古迹游考、网页信息浏览等。它的核心目的是要教给学生广泛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查阅图书、信息卡集成、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怕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一种是艺术怡情,可通过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舞蹈表演等课程来实现;一种是休闲怡情,如摄影、垂钓、插花、集邮、拼盘、盆景、花卉等课程。该类课程可教给学生有意义的休闲和怕养性情的方式,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如成功人土案例分析、挫折调适、坚持性训练等磨砺性教育课程。当前,很多学校仍偏重智力,忽视意志力培养,致使多数学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开发励志课程已迫在眉睫。广行课程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如电子制作、网页制作、无线电维修、新闻采访、英语会话、实验操作等课程。
3 发展性课程
发展性课程是指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要求,增加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探究性。这类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深学科知识的深度,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课程,如学科知识竞赛辅导、上海大同中学开设的“知识论”等课程。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如科技发明、学术小论文、创造技能培养、思维训练等。发展性课程以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为主。此类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虽不占很大比例,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合作开发;一种是课程运行的自开发,也称教学情景互动开发。
1 合作开发
1)校际合作。即学校与学校联合,有学者指出,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本身的活动,需要与其它学校构成互动关系。[1]这种模式要求各学校的教育哲学与宗旨相近,区域跨距小,资源可互补,以此增强课程开发实力。合作方式有互补整合式、流线作业式、合并交叉式等。
2)专家一学校合作。课程开发实质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1]。一方面专家拥有较丰富的课程理论知识,可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具有开发条件的学校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重要基地。
3)研究机构一学校联合。当学校进行规模较大、难度较高的课程开发时,应与研究机构联合。因为研究机构具有系统开发和研究的能力。研究机构与学校联合的方式有基地法和现场法。基地法指某些研究机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由学校积极参与。现场法是指由学校设置课程开发项目,研究机构莅临现场给予指导。
4)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联合模式。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教育行政部门可提出方针和原则,进行财力、物力支持和地区间学校资源的调配利用。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力量。但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合作必须遵从非命令性和非干涉性原则。
5)领导一教师合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是核心力量。他们熟知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而且直接承担着具体的开发任务。一方面,领导者的个人风格、办学理念、管理方略显示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教师最知晓自己和学生,能真正贯彻校本课程开发中“以人为本”的目的。只有两股力量结合,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完整地体现学校本位和以育人为目的的思想。
2 课程运行的自开发
课程运行是指教师、学生、课程在教学情景中的互动关系。任何一种课程在这种互动关系中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能力和学生需求实际。其过程是:1)教师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初次课程设置。2)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3)教师自我反馈。4)再进行课程设置。5)课程设置更合理。6)教师专业能力相应提高,学生能力提高,从而课程开发的水平更高。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 明确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有明确的理念。理念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
这里的理念指学校的教育哲学、教育宗旨与教育目标。教育哲学体现教育的时代精神,是在时代背景中对教育总的认识和看法。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等都是新时期的教育哲学,它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向。教育宗旨是在教育哲学指导下学校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如江苏锡山中学的“一切为了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上海大同中学的“使学生学有特长”,以及其它学校的“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文理相通,全面发展”、“科学家的摇篮”等。它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教育目标是教育哲学与教育宗旨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如锡山中学在“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的宗旨下确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民族性、创新性、现代化、健康、坚毅等品质。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方向。但是,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学理念。明确理念有如下方式:1)概念化。部分学校办学思想含糊笼统,应该用概念加以界定,使之明确。2)总结法。如果学校办学理念多而散,应予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特色化。3)提升法。有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往往停留在感性或经验阶段,应使之上升到理性或理论层次,以利于统领整个办学方略。4)创立法。当学校已有的办学观念陈旧或还没有形成办学理念,就应根据教育的时代精神和学校的具体实际创立理念。总之,理念应有宏观统领、中观具体、微观可行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2 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属教育的内部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外部需求,是教育的外部功能。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桥,有利于“因材开发”。其次,校本课程开发并非“闭门造车”,摘自给自足,应当考虑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考察.地区乃至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样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需求分析可采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人才市场分析法、网络信息分析法、地区发展报告分析等。
3 资源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作何种程度的开发。这里的资源指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是以学校的教材和资料为核心,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源头活水和信息支持,对信息资源的评估,涉及信息渠道、信息贮存和信息效能。评估要求信息渠道多样化、信息贮存丰富化、信息价值效能化,整个信息资源要处于不断的交流和更新中,形成信息资源“优胜劣汰”的动态过程。能力资源是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素养、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评估方式通常是:先由教师自我评估,然后是学校评估;最后由专家组综合审评。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现实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现实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已达到的学习能力现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潜在学习能力是指通过课程更新,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状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常由教师评估和学生自评构成。物质资源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可提供的场地、设施、设备与经费支持,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基础。除了上述对学校的资源进行评估外,还要对社区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评估,以期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环境。
4 优势评价
当学校有条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为了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有效地提高课程开发质量,还需进行优势评价。学校优势包括管理优势、教师优势和学生优势。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离开了管理很难达到目的。管理优势体现在学校管理理念的明晰化、管理风格的成熟化、管理手段的多样化、管理结构的系统化。对学校管理的评价应先由师生提供反馈意见,由学校领导进行初评,然后由学校管理专家进行终评。目的是分析学校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以期通过学校加强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突出管理优势。教师优势表现为教师的专长、课程开发的技能技巧。根据教师的专长,可决定他们能有效地进行何种课程的开发;根据其开发的技能技巧,可决定他们适合哪些层次和环节的课程开发。学生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该校学生已形成的群体优势能力;二是学生的课程选择能力和课程反馈能力,它使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旁观者和被动的接收者。学校明了自己的优势,就可以扬长避短,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 幼儿园课程中过程模式的优缺点。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各省、市也争相编制本区域的学前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潮迭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
学前教育研究人士当前的观点表明,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即教学科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总和。二是课程即幼儿园为幼儿所安排的一切活动。三是课程即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综合以上三个观点,笔者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欲实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评价。对受教育者而言,课程即是体验教育、提高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在课程建构的理论方面,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显著,为幼儿园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根据。但由于课程建构过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和参与建构课程的人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差异,使得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的目标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师望而生畏。如将“分科课程” 改曰“七大领域”,将“自然”说成“生命科学”,将“图形分类”说成“集合”,就连教师和家长都弄不清楚的“生命科学”这样宏大的概念,也写进了教师参考书。课程的内容繁多,面面俱到。各学科内容平铺均设,没能将幼儿“关键期、敏感期”易掌握的内容列为重点加以突出,幼儿难以接受,更谈不上消化了。内容的选材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现象较为严重。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出现,虽然在理论方面强调了“以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但在课程建构中体现的仍不明显。课程评价在一些课程建构中虽然得到了注意,但评价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幼儿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等指标的评价。如何将课程建构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这一问题,仍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究和解决的难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1、课程目标的定位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以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塑造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要以国家的幼儿教育目标为依据,其远期发展目标应定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自己积极的自我评价,自主、自信等方面。中、近期目标方向要与远期保持一致,近期的发展目标要有利于中、远期的发展。若近期目标的方向与中、远期目标方向相矛盾时,应服从中、远期目标,确保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园课程近期目标的定位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既要考虑到质的问题,又要考虑到量的适度。如过多过细,就会束缚教师和幼儿的手脚,过于宏观,过于宽泛,则教师无从把握和操作。幼儿阶段心智的开发,应着力于幼儿发现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的培养。决不可超出幼儿年龄范围和身心发展水平,搞超前教育或掠夺性开发,以牺牲远期目标为代价,换取近期人为目标的实现。教育的超前性应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及选择 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要因教育的侧重点,而选择不同的目标模式。如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模式比较有效。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目标模式较为适合。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表现性目标模式较为合适。
3、课程目标设置的建议 笔者认为,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将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分级制定,将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最低课程目标,各省、市可酌情超过统一的最低目标,制定省、市级统一的课程目标,目标不宜过细,制定阶段性目标即可,不可将目标细到每一节课。各幼儿园再根据省、市级目标,制定本园的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教育形式。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目标与国家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又能确保其符合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既能保证幼儿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又不限制幼儿发展的主动性、教师施教的灵活性与幼儿园办特色园的积极性。
二、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要
1、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即2—5岁是幼儿提高语言素质的最佳期,幼儿园课程应将语言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其他学科应少设或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穿插进行。幼儿园课程必须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分阶段,有重点,合理安排内容。而大部分幼儿园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没有体现这一点。课程内容多是各学科平均铺设,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没能真正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2、幼儿的记忆规律 幼儿的记忆效果与事物的重现率成正比。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幼儿身边的生活为主,以幼儿常见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教学进程也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尽可能在重现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但是,这里所说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3、幼儿的生活实际 我国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在园平均时间可达9小时。三餐两点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时,除去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余下的是教育活动时间。也就是说,幼儿正式的教育活动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事实上,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日常生活琐事,如果我们的课程内容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只等在每日一个多小时之内完成我们预定的教育目标,势必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而忙不择法,幼儿因达不到预定目标,失去自信而望学生厌。另外,课程的内容还应考虑到幼儿离园后的生活需要,如:幼儿在家要进行看电视、听音乐、打电话等活动,如果我们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更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吗?
目前比较流行的“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和“游戏生成课程,课程生成游戏”、“一日生活即课程”等观点,都强调了幼儿教育要就近取材,贴近生活。笔者认为,这些思想及课程的设置,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易使幼儿接受和产生兴趣。
三、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
其一,在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作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儿”。所谓的“玩儿”就是游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游戏多被理解或演变为各种活动,如: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仍没能跳出“上课”的框框(到底怎样的活动才是游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不加展开)。幼儿的需求和发展已经成为课程目标的中心指向,这不仅因为幼儿的兴趣能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重要的是对幼儿人格、天性、权利的尊重。
其二,要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明显的顺序性,如思维发展,总是由具体实物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3—6岁的幼儿,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三,要考虑幼儿的记忆力与注意力的发展特点。3—6岁的幼儿注意和记忆特点是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幼儿的注意和记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事物的物理性质;幼儿的兴趣和情感需要;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总之,幼儿的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
由此,对幼儿施教过程中,要针对3—6岁儿童知识经验贫乏、抽象思维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设置形象思维活动为主,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声、情、景、物、象、形、色等感性材料,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实地观察活动,设置一些感官参与性强的活动,少进行抽象的讲解和原理的灌输。更不要总是问幼儿为什么。
四、课程评价要重视教育过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是个从理论到实践,经过评价再到实践的动态的系统。它具有诊断课程问题、引导课程实施、检测教师工作、鉴定教育效果等中介作用。我们所建构的课程如果缺少了评价这一环节,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距离就会拉大,容易导致课程理论的空洞性和课程实践的盲目性。
目前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工作比较欠缺,幼儿园普遍用对教师的工作评价来代替对课程的评价。而且多是以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忽视了“课程结构、内容、活动过程、教师的观念、态度、活动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质量”等评价指标。
另外,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如在测评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时,往往以幼儿掌握知识的数量及程度作为评价的量化指标,在检测教师的教育过程时,往往将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完成情况、授课量以及授课程序作为评价的量化指标,忽视了定性评价和课程本身的适宜性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育任务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泯灭了幼儿固有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违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这一教育远期目标。笔者认为,依据课程概念,我们不难得出:课程的评价就是施教过程的评价。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评价要以“过程评价”为主要评价指标,重点测评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即选用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策略以及提供的教育材料的适宜程度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情绪及效果。当然,这样的评价定性成份较多,不易操作,还需不断探索方法和途径。目前,我国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必然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提到幼教改革的议事日程。
关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到底采用哪一种课程模式对幼儿园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都必须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课程模式,既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础,又能在幼儿园工作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一种课程模式是否实际的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理念多么先进,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教育的实际,具有实施的可能性。就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大一统的幼儿园课程已不复存在,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局面将持续下去。采用哪种模式都各有其利弊。各施教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各种课程模式加以分析判断,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更为切合实际。
⑥ 我国幼儿园生存课程是从问题出发的什么课程幼儿教育动态
集体教育
活动中,教育目标单一,教育方法、手段与
教育目的
不符;家长、教师较偏重幼儿认知、技能发展
⑦ 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
生活化课程要注意整体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生活教育是综合性活动,我们无法将其确切分类。生活教育对幼儿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经验得以传递、整合、凝聚,这些从不同现象、事物中获得的经验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进而形成完整的经验、完整的世界和完整的人格。
陈鹤琴先生提倡的“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系统地教给儿童,这也是与新课改后国家所倡导的幼儿园课程整合化相辅相成的。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整体性的课程,而不是独立的课程。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所以教育者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在日常的教与学中,我们围绕主题课程网络、一日生活作息、节日娱乐等细节,层层铺展活动。如以“水”为主题的生活课程网络,包括“水”的来源、水的用途和危害、参加消防演习、参观农场、了解水灾知识等活动,都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
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围绕“水”的自然知识,融合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有效迁移多种经验,从对水的了解衍生出若干活动,提升有关经验。再如,节日娱乐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具有对人类情绪生活的普遍渲染作用。
抓住节日契机,可以很好地达成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像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我们引导幼儿了解感受民族文化;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社会性节日,引导幼儿了解社会生活;植树节、无烟日等现代文化性节日,引导幼儿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质量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关系。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将各种知识点融入其中,不笼统地将某一项归类为语言、社科或是艺术领域,而是统一划为幼儿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与学习。
不预先设计死课程也不盲目随意
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共建课程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幼儿的兴趣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生活化的课程本身应使幼儿产生自发的兴趣,而不是教师努力去调动幼儿的兴趣,更不能无视幼儿是否有兴趣。良好的课程资源能够使幼儿自发地探究和感受。课程的趣味性,除了能够激发幼儿的感知欲望,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还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发幼儿持续的关注。
在瑞吉欧的教育观念中,生成性课程吻合了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要求,成为影响未来课程发展的根本特点与主流方向。
生成性教育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幼儿的需要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的教育形态。它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计划的执行,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应该体现这种理念,让我们善于观察并捕捉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兴趣点,使幼儿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程。
建立生成性课程,幼儿以体验的方式参与其中,学习更主动、更有效,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这似乎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以幼儿为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和一颗应对万变的慧心,与幼儿共同学习。
3—6岁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集体活动中由于受活动形式、时间、内容、教具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幼儿的好奇心得不到充分满足。为了更好地延伸教育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立娃娃家、小超市、建构区、科学区、表演区、自然角等各种区角,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并及时更新。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得十分充分,满足了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幼儿平等意识、创造精神、交往合作能力及自律习惯等有积极的作用,而这些正是幼儿教育主体性的表现。
让幼儿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
生活化课程需回归生活实景
《纲要》指出:“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幼儿是生活的探究者。幼儿的思维是在活动过程中完成的,那么,幼儿的一日活动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中学习。教师要让幼儿多参加一些活动,为他们提供思维、想象的机会和环境。
生活化的课程积极支持和维护幼儿的探究,注重为幼儿提供有利于探究的生活场景,让幼儿真实面对现实的情境和问题。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作用、与他人的对话和大脑的思考反应,最终找到真实的世界、完整的生活与探求的满足感。
在生活实景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探索并积累生活经验,创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如在幼儿园“超市”购物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带5元钱购物,有的幼儿不看标价牌随意选购,结果发现什么也买不了。孩子们经过讨论研究后,提出几个人合买某件“商品”的建议。最终他们也懂得,购物时要看好标价牌,不能超出自己的购买能力。这是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是口头说教所不能及的。
在“怎样找到家”的活动中,孩子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想到了随身带地图、牵上自己的狗、问警察路人、记路标、做标记……这些想法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再造想象,表现出他们创新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思维。
我们带孩子到农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幼儿对各种农作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则对泥土、昆虫和鬼针草、苍耳等植物产生了兴趣,还有的幼儿对农民伯伯浇水感兴趣。由此,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庄稼是怎么长大的?它们是怎样变成可以吃的粮食的?农民伯伯如何护理农作物?”由此引发了孩子们关于农场信息收集和探索的系列活动,最终生成了有价值的主题探索活动。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深刻含义,理解了新世纪以来教育理论界所提倡的“教育生态化”。
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正如屠美如教授在《关于生态式融合课程》一文中强调的“以儿童直接经验为基础,把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使儿童在与文化、社会、自然科学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人格不断发展”。
⑧ 幼儿园课程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
本课程的建设与推进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目前很多幼儿园都立足本园实际构建园本课程,以便在课程建设中体现自我特色。但是,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崇尚个性化的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把原来的,或者以往不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作为追求个性的前提呢?也许,基础打得更扎实,才能更好的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园的课程。
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是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确定目的,即课程评价人员要确定他们要评价什么,并由此决定如何设计评价方案。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详细说明评价的目的,要识别评价是在哪些政策和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要决定评价在哪个课程范围(如整个课程计划,还是某个课程领域,等等)中进行以及如何...安排评价的时间,要认定在实施评价后所达成的决策程度,等等。 2、搜集信息。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认清评价所需的信息来源,以及能用于搜集这些信息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3、组织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储存和提取,使之有效地运用于评价。 4、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经由处理的材料进行解释。 5、报告结果。课程评价人员要根据课程评价的初衷,决定课程评价报告的性质,包括报告的阅读对象、报告的形式(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是描述性的,还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等)以及有关报告的其他事项。
⑩ 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必须注意的七个问题 什么是整合?整合是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了“整合”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意义,幼儿教育课程的研究者们在有关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认识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同倾向,给儿童提供“整合”的课程成为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迄今为止,国内已有几种引人注目的整合取向的课程模式,主要是在学科范围内进行整合的“经验模式”,以主题方式进行整合的“主题模式”,以及以项目为方式进行整合的“项目活动模式”。结合自身教改实践,我认为不管是何种模式,都必须要做到七个“坚持”。 一、整合课程观念要坚持辩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科和整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课程中的分科和整合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整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不同阶段的课程整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整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尤其是我们的幼儿园课程。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式,要么片面强调整合或分科的优点,要么试图取代对方,这些都是不足取的。解决问题的关键立足于人是整体、教育是整体、生活是整体的观点,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整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整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整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二、整合课程目标要坚持发展性 请看一例:在绘画活动“小鸭”教学过程中,某教师一改以往先讲解示范绘画步骤、后让幼儿模仿的枯燥教学方法,而是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活动的小鸭纸板玩具。结果,孩子们一接过就很有兴趣的和它玩了起来,转转“小鸭”的头,动动“小鸭”的翅膀,摆摆“小鸭”的腿,每个孩子都玩得非常带劲,有时还发出欢快的笑声。孩子们一边玩,一边用桌上的各种圆片粘贴小鸭,这位老师看了情不自禁地问:“你的小鸭在干什么”?孩子们争着回答:“我的小鸭在看天上的云”; “我的小鸭在低着头找小鱼吃”;“鸭妈妈不见了,小鸭回头找妈妈哟”;“我的小鸭和你们都不一样,他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这位教师趁热打铁: “小鸭怎么会做各种动作”?“转小鸭的头,嘴巴朝哪儿,小鸭就能看到哪儿了”。孩子们通过摆弄探索,经过了一个试验过程后,轻松地在纸上画出各种动态的小鸭了。这个活动中,孩子自始至终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学得轻松又自然,他们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各自的创造和想象,是孩子们自己的画。 的确,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存在。幼儿园的课程关注的不是应教给幼儿哪些知识,而是幼儿发展的任务是什么,或者说幼儿应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分科或分领域的教育,往往导致教师只注意某一学科或领域的教育价值。如:在数学课或语言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只注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活动中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或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或社会性的问题却往往会被忽视,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幼儿发展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中核心的整合,是其他各项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教育整合中的工具性目标、认知性目标与情意性目标的制定都应该关注幼儿的发展。 三、整合课程内容要坚持系列性 教育内容的整合不仅表现在不同领域、不同内容之间产生的有机联系,而且需要构成系列。比如,教学《小兔乖乖》,我除了安排故事以外,还整合了其他相关教育内容:健康《小兔采蘑菇》、设计《小兔家的房子》、歌曲《小兔乖乖》、创造性游戏《小兔家的工作》、绘画《可爱的小兔》、折纸《萝卜》等。这一系列教育内容都是与小兔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有助于培养孩子感受、理解、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者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将他们日常生活、周围环境和社会信息中大量的素材合理组织,选择孩子所关注的内容,进行系列性整合。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选择孩子日常生活经验。孩子自身及日常生活是孩子熟悉的,最易于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最易于孩子的理解和表达。选择大量的孩子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整合,才能引导孩子对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以此激发孩子进行探究、发现。 其次:选择孩子可以理解的社会信息。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已不再生活在一个狭隘和封闭的空间里,社会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并影响着孩子。孩子们会关心“神州五号”,会讨论“北京奥运”,会谈论“希望工程”;教者不妨由此引导孩子开展积极的讨论。这类整合活动不仅使孩子的语言得到发展,而且也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 第三:选择孩子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孩子有机会感受或了解到许多科技信息。他们不再拘泥于拼插积木、电动玩具,而更多地对新的科技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去了解,去探究、去发现。这不仅使孩子的语言表述、运用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思维的加工和概括也不断地得到锻炼。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得到整合。这类内容如“家乡的高层建筑”“神奇的电脑”“我见到的高速公路”“上海的磁悬浮”等。这类内容整合无疑能大大帮助孩子积累有益的生活经验,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扎实基础,促进孩子和谐、全面的发展。 四、整合课程参与要坚持全员性 整合课程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而更多的是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幼儿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需要、兴趣、经验、探索和体验将被受到高度重视。整合课程作为很重要的课程改革运动,也必须得到家长的了解、认同和支持,从而让他们也能做个积极的参与者。如此,才有可能不出现:家长每天询问孩子学到了什么,如果孩子没有认出几个字,或是没有学会几个美丽的形容词,或是没有认识几种动物,那就会认为孩子什么也没学到,从而质疑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此,才有可能出现:家长不只限于询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还应和孩子一起在家里或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延伸主题活动,从而观察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学习经验及创造性表现,甚至为主题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收集准备各种资料,给予孩子有关知识方面的准备,以及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某些教育活动等。 虽然整合课程强调重视孩子的兴趣和与孩子在互动中生成课程,但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最近兴趣点,还是需要教师在进行每个主题教学之前做好教学计划。不仅如此,我们幼儿园同事之间还常常共同讨论一个主题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再根据各自的强项来分工,以便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安排,更好地让幼儿了解资讯、形成概念和获得技能。整个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家长的配合。只有这三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积极的互动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一般来说,主题活动刚确立时,孩子们的相关表达均比较贫乏。如果通过师生互动“你说我也说”、生生互动“大家一起来”、家长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