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

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

发布时间: 2021-02-16 01:55:20

㈠ 我国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现状

内容提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推进,历史教学网站也大规模的建设。目前历史教学网站已取得重大成就,到2004年9月,笔者统计达127个之多,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网站开发以为历史教学服务、为课程改革服务为宗旨。但是在技术上、定位上、维护上仍然存在问题。今后在网站开发中,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强维护、搞好网站的定位,加大对网络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内容,并始终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体现历史学科的开放性”为思想指导。

〔关键词〕:教育技术 历史教学网站 教学网站特点分析 开发建议

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普及,大量有关教学的网站建立。中学历史教学也不例外。他们的现状如何呢?在开发中出现哪些问题呢?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本文试图从历史教学型网站入手,研究大陆地区历史教学型网站的建设现状,为今后的网站建设提供参考,为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做好铺垫。

一 、中学历史教学网站的调查
目前,因特网上提供的可以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网站有两大类型,一是资源型,一是教学型。所谓资源型网站是针对历史学科主题,提供历史学科文字、图片、声音、影视等媒体的网站。所谓历史教学型网站,笔者认为这类网站是针对中学历史教师和中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围绕历史学习主题、科研主题、教育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与发布,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站。从内容上看,两类网站有很大的区别。教学型网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有直接关系,它提供有关教科书、教学参考、习题练习、教案设计等信息。它是历史教学专用网站,多围绕教学和科研活动,也是广大历史教师和学生密切关注和积极建设维护的网站。资源型网站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庞杂博大,因为历史学科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有可以为历史学习知识点提供参考和借鉴的都属于此类型,它们并不为历史教学所专用,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即既可以作为历史资源又可以作为美术资源。
2004年8、9月,笔者用关键字“历史教学”对主要中文搜索引擎网站网络、google、搜狐、新浪、雅虎、北大天网等进行持续追踪搜索。搜索过程中发现,搜索结果没有涵盖全部历史教学网站,部分历史教学网站是通过其他网站的友情链接所得;各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有重复;部分搜索引擎结果不稳定,不仅数目变化,而且结果不是对关键字的准确搜索,而是部分字节的匹配搜索;搜索结果中存在部分死网。整理几大搜索引擎结果和从友情链接查到的网站,数目共计129个,其中有2个为死网,故本次调查统计的网站实际数目为127个。对这127个网站进行统计和综合评价时,参照了李忠信的《教学网站的评价》和穆肃的《关于教学网站有效性的评价》等文章以及我国特色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指标。
二、目前我国历史教学网站的开发特点
1.支持网站的服务器平台
支持网站的服务器平台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包括学会组织、地方教研中心、出版社、学校一级单位,还有部分是网络上提供的免费空间。从属于教育系统的一般为专用服务器,这部分支持的功能比较高,也就体现出交互性能也比较好。而从属于网络上免费空间的一般为通用服务器,不支持数据库,交互功能相对来说差一些。使用免费空间的历史教学网站目前大约占29%,使用者为有志于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教师。在这些空间上的网站商家为了宣传自己,往往会在网站中插入一些网站logo或宣传图片,影响教学网站的欣赏效果。
2.网站内容
(1)网站内容多样。网站的开发者包括:学会组织、出版社、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教研室、中学以及热衷于多媒体教学并有余力的一线教师。开发者的多样性决定了网站内容的多样性。根据网站所涉及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把网站分为综合性网站和专题性网站两类。综合性网站一般为集体开发。综合性网站的内容一般包括全部教学内容和要素,专题性网站只展示教学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要素。地方教研室开发的网站是为本地历史教学提供一个教学展示平台,报道全国历史教学科研动态和发展动态,这类型的网站往往是一个交互性的平台,授权用户可以上传和下载资源。以学校为单位开发的网站以介绍学校的教研、科研成果为主。个人开发的网站则是展示本人历史教学中的部分成果,包括个人综合网站和个人专题网站。例如,福建省福州八中骆志煌老师开发的史海泛舟网站,就很好的展示了个人的教学成果。专题性网站一般为针对一个特定主题来开发的网站。这部分网站中心明确,知识点集中,能给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如有广东汕头华侨中学的林华和刘毅婉开发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网络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http://learncntt.ste.net/writein/index.htm)就很好的体现了全球化与中国的研究性学习过程,给读者一个良好的视觉。
(2)教学内容要素基本相似。尽管开发者多样、开发目的各有千秋、网站服务对象不一,但内容建设还是有一些共同要素。网站共同要素包括历史教学现状报道、教案、资源库、试题课件、本地科研课题及成果展示。诸要素中建设最多、类型也较多的是资源库的分类方式,有的按照知识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等;有的按照资源的存储格式,分为图片、视频,音频、文本、软件等;有的按照资源使用对象的类别,按年级归类,而且往往是若干类别彼此嵌套。
(3)教育和教学理论。已经有部分网站开始建设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思想等专栏,居多的是支持信息技术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这部分网站还只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尚未形成。笔者认为这一部分应该加大力度。笔者认为:现代教学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的关键是教育和教学理论。“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关键又是以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去教学。”所以作为有共享优势的网站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大这方面研究更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和问题上传到网上,供同行学习、探讨。也可以介绍一些国外的教学理论和课程开发状况,供我们来学习借鉴,如惟存教育这方面就不错(http://www.being.org.cn)。
(4)课程改革信息展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出以来,学科教育界发生了许多新的变革。历史基础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学网站建设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课改课题汇报。网站建设者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本单位或个人在课改方面所做的科研探讨。如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个别网站推出了网络研究性教学(webquest)的实例。如广东省晋江一中历史组的“关于恐怖主义的研究”(http://www.yzls.net/webquest/webquest.htm0)和福建省福州八中史海泛舟的“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探讨”。
3.技术因素剖析
(1)界面的美观性。所有网站都有自己的站标logo,醒目突出,凸显历史学科和网站特色。部分网站还把logo提供给其他网站作友情链接。页面使用文字样式表(CSS)设置,页面文字风格始终如一。但是随着浏览器字体的变化,页面的文字风格发生变化,页面出现乱码或重叠现象。从统计结果看,使用CSS的网站有46个,占总网站的比例大约为36%。
(2)导航系统的便捷性。网站的导航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内部导航和外部导航。内部导航就是和网站内其他页面之间的相互跳转,外部导航就是和其他网站之间的衔接。调查中所有网站的内部导航方便快捷,导航条醒目易于辨识,惟一不足的是由集体开发的多层次网站中,历史教学网站属于次一级网站,次一级网站没有和上一级网站之间建立双向互动,只可以由上一级进入下一级网站,反之则不通。外部导航网站包括历史教学网站、教育网站和同类院校网站以及一些历史资源型网站。大多数网站只链接了历史教学网站,或者若干类网站混杂,没有分门别类。因此在链接的时候应该对各类网站作全面的统计和调查,给读者提供有效、有用的链接,以方便读者获取有效、有用的信息,服务于历史教学。
(3)动态交互系统建设。及时互动是网络的一大特色。目前网站中的互动栏目有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在线试题、课件欣赏、邮件联系。邮件联系仅是链接到Outlook。使用频率较高、建设比较好的是讨论区,有的网站命名为留言板。技术支持依靠asp、jsp、php编程语言来实现。有28个网站开设了讨论区栏目,而且根据实际教学的经验和需要,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分讨论区,浏览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入不同分区,发表见解,寻求他人帮助。
(4)数据库技术支持。为方便浏览者查找网站内所需要的资料,有26个网站在站内设立了搜索功能,将编程语言asp、jsp、php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用户端和服务器平台的互动。有12个网站把几大搜索引擎作超级链接,实现和其他网站的互动。

三、今后网站开发建议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图书馆”。教育部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意味着今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历史教学网站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历史教学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历史教学网站的分布范围覆盖了32个省市;历史教师参与到网站的开发和建设中,并承担了网站维护者的任务;网站内容与历史教学关系环环紧扣,不仅包含参考资料,也包含了教育理论和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同时还展示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实际教学范例;许多网站开始推出新版,不断改进界面。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如网站质量参差不齐,特色不够明显,资源重复建设,服务学生的栏目尚未建立,互动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在线试题测试等。今后历史教学网站建设应在上述方面有所改进,推出新的特色。
1.平衡网站分布的地区差异。统计历史教学网站开发者与维护者的分布省市,发现历史教学网站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除未知地区的3个和合作组织的1个外,总数为127个,其中南方地区占到了2/3;北方地区分布的网站中,北京占到了62.5%。造成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部分程度和当地的经济有关,网站建设需要硬件和软件投资。南方地区经济发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外,南方地区的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较早,教师热衷信息技术,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建设网站。今后,应加强北方和西部地区历史教学网站的建设,带动北方和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重视网站定位。调查中发现网站资料有重复利用现象,有的网站内容庞杂,只是堆砌材料,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开发者没有明确的网站定位。网站定位就是在网站开发之前,确定网站的服务对象群体、创办网站的宗旨和网站特色。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网站建设中的技术设计、内容选材、编排会容易许多。因此,网站开发要“量身制作”,结合实际情况和优势,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反映自我的网站。只有重视网站定位,历史教学网站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3.依靠集体或采取合作的形式进行开发。网站建设需要具有历史学科、教育学知识及网页制作技术。具备这些基础,打造的网站可以兼顾技术、教育理念、历史内容三个方面,做到真正的指导教学实践。缺乏任何一个方面的网站都会有些缺憾。为保证高质量的网站建设,建议网站制作和维护采取教学和技术人员联手合作,依靠集体硬件设备支持、打造网站的内容和技术细节,做到在网站内容上突出网络特色,实现教师、开发者和用户三方的真正互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合作开发的历史教学资源网(http://210.39.136.105/sites/lishi/),就是一个良好的典范。
4.加强网站的维护工作。许多网站的更新日期仍停留在2002年或者更早的日期,有的更新周期超过半年之久,部分网站呈现的知识内容已删减或被新知识取代,而互动版块也只是访问者的留言和疑问,看不到管理者针对这些疑问的反馈和解决方法。实现教师、学生两双方的互动,技术上实现这个功能对并非难事,难点在于对这些互动版块的维护和更新,维护者需要定期整理、反馈,并提出新的讨论话题,使得讨论区良性循环发展。开发者应该注重网站的维护发展。
5.积极采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比如,实现网站个性化服务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上记录每个用户的访问路径和访问内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户对哪部分内容的需求最大,不同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根据这些分析,建立最佳网站内容分配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待用户再访问的时候,把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前下载到本地机中,节省用户浏览时间,提高浏览速度。网站制作者还可以利用分析结果对网站规划做修改,提高网站的访问量。
6.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在新的课程标准上,如何搞好改革不是一个人、一个学校的事情。因此,建议各网站开设教学改革专栏,把各自探索的经验拿出来,来完成好课程改革。在理论研究上,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如何搞好历史教学这个课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借鉴国外,开发探究(研究)学习网站,如“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网络探究学习网”(www.webquest.sdsu.e),切实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把网络搞成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7.深化对历史教学网络的认识,加大对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理论的研究。网络资源成为课程资源中的革命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它的超强交互性,信息含量性,活动空间虚拟性等几个特征决定的。重视对历史网络教学和其在教学中的利用,是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以前的历史教学改革相比,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很明显,被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这从已出版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可以明显看得出来。而在目前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的的确确,对网络资源和教学改革的缺乏重视和关注。其实网络资源和历史教科书一样,同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点为我们的历史教师所忽视。当然从重要性上来看,网络资源略不及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但是随着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逐步推广和加强,在历史教学中,网络资源将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却是一本小小的历史教科书远远不能媲美的,因而对此绝对不能小视.。
8、内容上应该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主,扩大知识面,加大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由于历史学科的专业特点,知识体系的建构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时空跨度极大、头绪多、容量大、时效性强,涉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久远的历史资料、又需最新的国际资讯,既有世界大家庭,又需了解身边的故事。如果将网站的内容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教材和传统的教学理论上,不仅教学内容挂一漏万,也失去了本学科开放性的特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因此,历史教学网站应该以学科知识为主,扩大知识面。《史海泛舟》在这方面就不错,开设了古迹导游、访古游踪、历史名城、历史人物、历史博物馆、学史论文和时事溯源等栏目。因此,在今后的历史网站开发上,内容应该以历史学科为主,指导思想应该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体现历史学科的开放性。
以上我对历史教学型网站开发的特点及今后开发的重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需要我们对网络及相关技术有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通过这次调查,也感受到了我国同国外历史教学网站的差距。今后我将加大对国外历史教学网站及其理论的研究,如WEBQUEST等,借它山之石,为我国历史教学服务。

㈡ 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编者按在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先后作了学术报告。围绕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前沿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中国工程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促进我国广大科技人员迅速把握当前世界的工程科技现状及水平,推动我国工程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今天,我们选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的报告《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创新》,同时,我们还摘登了三位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报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威廉•沃尔夫的报告《21世纪国际工程面临的挑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亚历克•布鲁斯的报告《培养未来技术专家的大学课程》和日本北里大学教授大村智的报告《来自微观世界的神奇礼物———阿维菌素》。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创新型国家几乎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产业大而不强,需尽快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的局面。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我国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突破口。虽然我国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有了可喜的突破。本报告分别就先进集成电路芯片与光电子器件、高性能计算机与软件、下一代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第三代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数字电视与音视频编码,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等六方面介绍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创新。

在微电子技术方面,几十年来其发展一直遵循摩尔定律,即集成度平均每18个月翻一番,30年时间内尺寸减小1000倍,性能提高1万倍。由于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技术极限被不断突破,在可预见的十多年内,摩尔定律仍将持续起作用。我国经济长时间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集成电路(IC)市场,但目前国内市场自给率不到25%%,尤其是在代表IC水平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方面,国内的技术差距就更大。近年来我国微电子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成功开发出863众志、龙芯等CPU。可喜的是以64位通用高性能CPU为代表,以龙芯(Goodson)为例,相同主频下Goodson-2的性能已经明显超过PII,Goodson-2E则相当于P4水平,但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仍然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几年。目前,微电子技术进入纳米尺寸和System-on-Chip时代,CPU时钟进入GHz。中国具有较强整机系统设计能力,SOC时代的到来是我国IC产业跨越发展的机遇。

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实现了优于现有其它结构性能的40Gb/sDFB+EA(带电吸收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和SOA+EA(带电吸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可调谐长波长探测器,包括Si基和GaAs基垂直腔RCE(共振腔增强型)和WDM(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用的OMITMiC(一镜斜置三镜腔)探测器。在全固态激光器技术方面,我国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紫外六倍频全固态激光器和宽调谐全固态激光器。

计算机模型/仿真与理论研究和实验并列为分析复杂系统的三大支柱,高性能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技术发展呈现四大趋势,大量采用商业现货供应(COTS)技术同时发展定制技术,高性能计算机与网格计算共存,从“高性能”走向“高效能”,从高性能计算(HPC)走向高性能服务(HPS)。目前代表国际水平的是2005年IBM研制的367万亿次/秒大规模并行机“蓝色基因”。我国近年来在高端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现了神威、银河、曙光、深腾等知名产品。在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的排名中,2004年曙光4000A排名第10,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说在1971年软件为10万行代码,2001年为700万行,软件的高可信已成为新环境下软件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关键和着眼点。2002年全球软件产业为7000亿美元,中国仅占1.91%%,在中国市场的系统软件中,国外品牌占95.3%%。这一状况目前有所改变,中文处理软件保持国际领先,我们自行开发了服务器操作系统,实现了桌面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国产Office办公软件产品取得进步,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移植不足。今后电子政务的推开和开放源代码将为我国软件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互联网从数据业务进入到承载如电话等实时业务,面对业务质量保证(QOS)和可扩展性、安全性等挑战,传统电信网也承受来自宽带业务的压力,网络技术处在换代的前夜。在最近几年,下一代互联网(NGI)和下一代网(NGN)成为网络发展的热点。中国也开展了NGI和NGN的研究和试验,其中最重要的是CNGI项目(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该项目已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IPv6试验网。与国外进行的NGI试验不同,由于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积极参与,CN鄄GI重视支持QOS的体系和技术的研究;在意对无线和移动业务的支持;以走向商业应用为目标关注网络和业务的可控可管。CNGI项目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鼓励开展旨在促进NGI与NGN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协调的研究试验,开发支持NGI并有可能向NGN发展的网络软、硬件和应用,CNGI在探索NGI与NGN融合之路。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密码理论、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和信息隐藏等技术发展很快。我国专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如被国际同行称之为“肖-Massey定理”的相关免疫布尔函数的频谱特征。又如环导出二元伪随机序列,揭示了密码设计一类新的非线性资源的密码学性质。我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Hash函数的方法———比特跟踪方法,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内电子政务市场,国产PKI系统已占主流。

中国有用户规模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目前普及率也仅是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现有网上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终端的关键技术基本依赖国外。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由中国提议并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G标准化组织3GPP通过的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成为国际3G三大主流标准之一,它采用时分双工(TDD)模式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天线技术,目前正在进行的规模应用技术试验已表明,其频谱效率优于采用频分双工(FDD)的另外两个3G标准(WCDMA和CD鄄MA2000)。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应用推动了无线技术的发展,从无线局域网(WLAN)扩展到无线城域网(WMAN),而WLAN/WMAN应用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认证与安全。我国提出的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标准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性能上优于802.11i国际标准。此外,我国提出的SCDMA技术以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领先于其他无线接入技术,成为我国农村“村通工程”的首选方式。

在新世纪,广播电视数字化兴起,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都发展很快,有线数字电视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利用IP技术的IPTV,数字电视地面无线广播技术新的应用领域是手机电视。我国数字电视地面无线广播系统技术研究较早,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采用伪随机序列(PN)的时域同步频域处理技术等构成了基础性发明专利,所实现的性能优于按照ITU已有的三项国际标准实现的系统。不仅在信道处理技术上而且在信源编码技术上我国也有可喜的创新,我国发布了AVS音视频编码标准,它的压缩效率与国际标准MPEG4/AVC相当,但复杂度低,AVS的部分技术已被吸纳进相应的国际标准。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我国在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的推广获得了国际大学奖和企业奖,农业信息化示范系统及其应用获得了联合国的奖励。我国开发了“用于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和通信规范”,被列入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工业自动化的现场总线领域有了国际认可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在产业的应用能够渗透到从设备控制、过程管理、生产制造到企业资源优化和决策支撑的各个环节,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空间,在这方面,鞍钢是一个应用信息技术改造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很好的例子。

作为近代科技革命重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正在渗透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成为新一轮竞争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对我国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正视在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重视推动信息技术在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
2、因特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与利用的研究、
3、基于因版特网权教学模式的研究
4、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的研究
5、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的研究
6、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材的研究
7、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8、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9、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设计研究
10、新型课堂环境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1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12、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环境的研究型教学方案与素材设计研究
13、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教学的个案与评价研究

㈣ 如何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在各校的不断普及和深入,现在在农村小学基本上各所学校也都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学。但由于农村学生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孩子,较少接触电脑,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差异悬殊。该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电脑时代;信息技术的教师,又该如何让学生尽快地了解计算机,并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呢? 关键词: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在各校的不断普及和深入,现在在农村小学基本上各所学校也都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学,目前,我校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农村学生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孩子,较少接触电脑,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差异悬殊。我们的学生,该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电脑时代;信息技术的教师,又该如何让学生尽快地了解计算机,并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呢?农村家长对信息技术课有抵制现象,认为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会了玩游戏、上网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都过度的热衷于打游戏、上网。因此,“严重影响了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如何把握农村小学的特点,开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这些都应该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是农村小学的一线教师,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几乎都靠一本书一张嘴,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真正的走进课堂。本学期我担任了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对以上的情况作了以下一下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 立足校本,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 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有了设备,没人用,一切都是空的,但是目前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的素质不高,多数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固守老一套粉笔加黑板的方式,连投影仪、语音座都很少使用,对计算机甚至有畏惧感。这两年随着教师计算机考核的开展,情况稍好一点,但是距离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当前计算机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农村小学是很难如愿以偿的,因此只能立足本校,自力更生,通过培训,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教师队伍。然而,在农村小学,每个教师都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除每学期安排少部分老师参加系统培训外,对大多数老师要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晚上等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进修培训。 而培训的内容应选择实用的,诸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POWERPOINT、EXCEL、IE游览器使用等,特别是农远设备的应用, 应对所有教师进行强化培训,以达到熟练使用农远的程度。 二、激发兴趣,引导打开计算机“大门” 虽然现在计算机在农村正在逐渐普及。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他们的心中对计算机既充满好奇,同时又存在一丝丝“敬畏”。因此,拉近人机距离,便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的首要任务。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于小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那么如何引导他们怎样打开计算机的大门呢?那就要靠学习兴趣的激发。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学生家里几乎都没有电脑,而学校的电脑又不多,使得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少,所以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难免有陌生感,对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不好,长此以往便会对信息技术课失去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思考。三.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习电脑知识及操作技能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学习容易从个人兴趣出发,难以恒定和持久。因此不宜采取长时间的说教方式进行计算机教学,而要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接收新知识。 现在,一些家长一说起玩电脑游戏,就皱起眉毛,特别反感,总认为玩电脑游戏会荒废学业,尤其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其实许多电脑专家一开始学习电脑都是从玩电脑游戏开始的,就是从这里起步学到了丰富的电脑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少年儿童显得更加合适。电脑游戏能给与人知识,使人学习与玩乐之中学到很多东西。学生可以从电脑游戏中去探索,去精通电脑,说不定还会干出一番事业来呢!美国电脑界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就是为了玩三连棋,从编写程序开始,相继编写出DOS、WINDOWS等优秀软件。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地引导他们,在玩中学习电脑知识,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 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总量在成倍递增,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是浩如烟海。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又很差,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仅仅靠课堂上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自我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呢? 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自学的乐趣。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对于某一种软件,往往同一各操作目的,可以有多种操作方法完成。而这些教学内容就成为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信心,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的绝佳内容。 其次要及时肯定表扬自我探究的结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非常重要。在探究过程中,不过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多还是少,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在欣赏自己的自学成果时,如果还能得到别人的肯定,那一定更另他们欣喜。 总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在当今社会里,信息技术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信息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如果说课程改革是正在开发的沃土,那么信息技术就是耕耘在其中的“神州七号”。因此,我们需要努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我将不断地在新课程改革前沿努力探索新路,愿农村教育事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㈤ 小学信息技术现状调查报告(论文方式)我对此一窍不通...

(一)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愉快的寒假;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协作、探究等能力;教育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发展。
(二)活动内容:
1、实践研究题:每个同学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单位集体完成一个小课题,具体题目附后。
2、动手操作题:每个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一个“迎新春,庆元宵”花灯。
一、二年级实践研究题
读儿童书籍,听广播或家人讲故事,看电视节目等,写下十个故事以上的题目,熟记五个有趣的故事。
三、四、五年级实践研究题
1、以“××家成长之路”为研究课题。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家”(如: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教育家等)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阅读、调查、访问、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了解这类“家”的事迹,写二十个以上摘录卡(“摘录卡要写清楚人物的简历。如:姓名、出生年月,重要学习工作经历,主要成果和名言一句)。在收集足够的资料之后,对这些“家”进行归类分析。如对他们的“学习条件”、“文化程度”、“自身努力”、“把握机遇”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成名成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写出课题总结报告。
2、以“环境保护”为研究内容。如“宁德市环境改造方案”。
活动提示:学习环境保护知识,通过走访有关部门、年长者、技术人员、专家,查阅材料,弄清以下问题:①当地的庄稼种类、树木种类、河流情况、昆虫和鸟的种类;②本地居民饮用的水源在哪里,是否缺水;③过去的环境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④周围有哪些污染源和污染隐患,污染物是什么,对人、动物有什么危害;⑤什么部门管环境保护的事情,他们怎么评价家乡的环境,采取的措施;⑥少先队员对家乡的环境保护能做哪些事情;⑦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设想当地将来的环境如何改造。
3、以“父母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内容,开展调查研究。
活动提示:确定不同职业的几位同学的父母及这些同学作为调查对象,选取平常的一天进行访问,弄清以下问题:父母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一天都做了哪些工作,工作多少时间,劳动强度如何,平均获得多少劳动报酬;父母回家都做了哪些家务,花费多少时间;父母为了子女做了哪些事情,花费多少时间;同学们了解父母什么,是否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是否体谅父母,同学们平常对父母采取什么态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与父母沟通、孝敬父母的建议方案。
4、以“未来的家电”为研究课题
活动提示:分析现在某一家电的种种缺点和不足,设想你心目中未来的这一家电是什么样子。可以有什么功能。分析你的设想实现依赖于什么样的技术,大约什么时间会成为现实。
(三)活动要求:
1、“花灯”制作要亲自动手,材料可充分利用废弃物,要多想象,重在创意,有特色。
2、小课题要在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要用方格纸抄正。
3、组成课题小组,讨论课题的实施计划,确定观察的地点或走访对象;每次观察、走访要有记录;从有关文件、报刊和书籍上搜集资料,做成剪报或资料卡;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小组内要进行分析、讨论,形成小组的共同观点和结论,确定课题小论文的提纲以及写作分工。
4、以上提供的内容供参考,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另选研究课题。
(四)活动评奖:
1、下期开学后,学校将举办一、二年级“故事大王”比赛(只有能讲五个故事以上的,才有参加预赛的资格)。对比赛优胜者,学校除了给予奖励外,还请他们到学校电视台讲故事给大家听。
2、小课题研究按年段评选特等奖一名,一、二、三等奖各6名,优秀奖若干名,并于开学初进行“论文答辩”与展示。
3、花灯制作,按年段评选一、二、三等奖各10名,优秀奖若干名,参加学校“元宵灯展”。
4、各班评选若干名“参与奖”,若干名优秀成果奖。

寒假结束,学生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作业效果让我们吃惊。学生的“花灯”制作,多姿多彩,形状不同,材料各异,想象丰富,富有个性特色。学校举办“元宵灯展”吸引了全校学生和不少家长。一、二年级的“故事大王”比赛,通过学校电视台直播,教室里掌声不断。小课题研究更让我们体会到小学生的能力,证实我原有的想法。西方国家的小学生,可以搞“研究”,可以写“小论文”,同样,中国的孩子,也可以开展“课题研究”,也能写出“小论文”来。
二、小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
通过寒假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增强了我们开展这一活动的信心。于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实践活动的管理。2000年秋季,宁德市(原宁德地区)初教工作会议上,原初教科长俞长生将我校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向全市作了推广。
2001年开始,我们继续在寒暑假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向高年级学生提出了撰写小论文的要求,并在毕业班开展撰写小论文的学生毕业作文可以免试的尝试。同时,向学生明确提出小课题研究的要求:
1、参考学校、老师提供的课题或内容范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题目进行探究(特别强调自己的兴趣);
2、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课题小组(课题小组可以打破原有年级、班级的界限,按居住地、兴趣爱好等,自由组合);
3、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走访、实践体验等形式积累资料,并及时做笔记、写体会;
4、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分析、讨论、交流,形成一致的观点或结论后再写成课题研究“小论文”。
5、学校开放图书馆、电脑室、器材室,同学们可以到学校查阅、借用书刊资料,上网查阅资料,借用活动器材;随时可以向老师咨询、请教。
同时,我们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说明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家庭的条件,为孩子创造一个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氛围,更希望家长能成为孩子开展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参谋者、参与者、评价者。”
200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我校作为福建省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我们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要求,将课题研究向作文教学拓展,向各学科教学延伸。
2003年初,得知福建省教育学院中文系林文锜老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期作文教学全境研究”后,我们向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小学生课题研究与小论文写作的研究》,很快得到课题组的审批。我们把“小学生课题研究”作为一个正规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我们确定: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学识、身体、心理特点,探讨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的策略,寻求正确的、恰如其分的指导方法,使小学生课题研究这一崭新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达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
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有: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范围、形式、制约因素、研究策略探讨、必须遵循的原则探讨、效果评价、与写作水平提高的关系等。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不同于以往的主题活动,小论文撰写不同于以往的习作,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项较高难度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有挑战,对教师也有挑战,尤其是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上观念要有较大突破。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正确的引导方法,使小学生课题研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课题研究、小论文撰写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有效性的拓展,探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路子。
三、小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经过前后五年多的实践与研究,尤其是2003年以来的实践,我校“小学生课题研究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开展小课题研究给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自我把握、自我展示的时空。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自主选择课题涉及面也广,探究的领域大,在自主、快乐的情况下开展研究,因此参与的兴趣很浓,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究某一问题,涉及环保、城建、农业、天文、战争、科技、电器、家庭、名人成才、学校发展等。例如,“蕉城河道污染的调查”、“宁德市水资源的调查”、“我骄傲,我是宁德人”、“我自豪,我是附小人”、“小学生家务劳动和自理情况的调查”、“压岁钱的来历和使用情况调查”、“小学生在校园玩危险游戏的调查”等,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设计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如喜爱战争故事的学生选择“坦克的发展史”、“现代战争与高科技”,喜欢家用电器的学生选择“手机(或电灯、空调、洗衣机、计算机、冰箱……)的发展史”、“未来电视预测”,注意关注家庭生活的学生选择“与父母沟通”、“父母工作生活的调查”,喜欢了解名人的学生选择“××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学生选择“故居老街的变迁”、“社会用字不规范的调查”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学生兴趣浓,乐于参与体验,主动开展探究,因此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当我们看看学生撰写的小论文的题目,像模像样;数数小论文文章篇幅,短的1000多字,长的上万字;读读这些小论文,有的让你不敢相信是出自小学生之手。
2、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鼓励小组合作,协作完成小课题研究。实际上,有相当部分的课题,根据小学生扽实际能力独立无法完成,必须小组合作,如:“蕉城河道污染的调查”、“宁德市水资源的调查”等。从实际情况看,多数的同学也是寻找合作伙伴,组成小队合作探究共同完成。而小组合作从合作伙伴的构成到小队名称的确定,从课题的选择到计划的制定,再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最后到成果的形成(如写出小论文),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主确定,学生积极性很高。
合作小队一般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每一个小队都聘请一个“小队辅导员”(大多数是其中一个队员的家长),每一个小队都取了队名,如“申奥环保小队”、“寻找污染源小队”、“焕新家园小队”、“雷锋小队”、“乐您小队”、“快乐小队”、“青苹果小队”、“考拉小队”、“霹雳小队”、“闪电小队”、“曙光小队”、“前进小队”、“新·心·星小队”、“跨世纪小队”……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他们走街串巷,调查访问,不亦乐乎。就像五年7班的同学说的:“有时采访没人理睬,有时父母也不理解,但我们还是做得很起劲,因为那真正是我们自己喜欢干的事”。“绿色”雏鹰假日小队写的宁德市环境问题调查报告《伸出我们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四年级薛可君等同学探究的《神秘远天的一颗星——王绶王官》,五年三班左立竹同学执笔完成的《从海湾战争看现代战争与高科技》,还有《坦克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发展史》、《论现代家务劳动》、《关于父母工作生活的调查报告》、《故居老街的变迁》、《社会用字不规范的调查》、《宁德师范附属小学现状调查和发展设想》等等,都是学生合作的成果。五年级的兰泳同学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难找到需要的资料,小队成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大家一起找就容易多了”。
3、提供了获取素材的有效载体,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学生习作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少一定的社会经历,作文内容成了制约学生习作的瓶颈。要么说假话,说空话,或者是东抄西拼,甚至整篇抄袭,开展小课题研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十分丰富、有趣的内容。
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读书看报,上网查找资料,开阔视野;通过参与实践、实地观察、体验生活,在自发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素材,使习作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如:学生组成的课题小组活跃在社区、街道、工厂、机关,宣传、访问、参观、调查,既使课题内容具体化、真实化,又在实践中获得第一手素材;学生在学校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图书馆、上网查询资料,采访校长、老师、同学,拓展活动空间,收集第一手材料;回到家里体验家庭生活,参与家务劳动,调查家庭有关数据等,都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上述种种体验活动,既能让学生获得写作素材,又能唤起学生的创作灵感,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
老师们反映,开展课题研究后,学生习作内容真实性加强,选材大量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内容,材料的组织、语言的表达都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毕业班,毕业前夕人人完成一本自己的习作集,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分门别类,归成几组文章,如写人篇、记事篇、状物篇、调查篇等等,写上前言(或写在前面的话),加上目录,设计封面,装订成册,有的同学还画上插图,不少同学还用电脑打字。那一本本学生习作集,不留心还真以为正式出版的作文选呢。我们几年来都举办了学生自编的习作集展览,吸引了不少同行和家长的目光,有人给我们提字说:“未来作家从这里起步”!
4、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接触社会少,社会适应性差,而开展小课题研究,离不开社会。因此,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接触社会生活,到机关、到工厂、到企业、到社区,去访问、去调查、去了解,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五年七班召开了座谈会,学生谈了很多很多小论文写作以外的事。有的同学说:“到小商小贩那里调查最不好做,他们爱理不理,有的说话很难听”;有的同学说:“到单位进门房特别难,看门人总说我们小孩采什么访?看不起我们”;有一个同学神秘地说:“我发现官越大人越好,局长的态度比门房好多了,门房不让我们进去,局长还给我们倒茶”;有的同学说:“找别人帮忙态度要好”;有的同学说:“找大人采访特别要注意文明礼貌”……其中黄轩昊同学说:“去年我们小队选择的课题是‘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走街串巷,观察、寻找蕉城城区的污染源;走访了环保局的栗书记、许副局长、办公室刘主任和环境监测站的叔叔阿姨;了解了护城河周边商店的营业员,发放了一些问卷;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怎样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大全》、《环保周刊》等书,还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从而获得了不少有关环境污染的数据,了解到不同阶层人员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懂得不少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也学会了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本领……”姚君浦说:“小孩子去访问大人要讲究方法,不然就会遭到拒绝”。魏凌波同学说:“怎么样从收集到的一大堆材料中选择有用的写成文章呢?这次我不依赖父母,我找来很多书参考,选择与课题有关的剔除无关的,理清主要的和次要的,还经过了小组的讨论之后才开始下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提高,尤其是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是其他教学无法实现的。

总之,通过“小学生课题研究的研究”实践,我们发现小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外国的小学生能够搞“研究”、能够写小论文,我们的小学生同样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不但能写出“类似科研”的小论文来,而且在课题探究中锻炼了自己,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们认为:小学生课题研究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开展,随着对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鼓励、支持,小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教师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感到困惑,有的甚至不敢再让学生参与这类课题研究式的研究性学习。其实,对待出现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平台,学生的潜能一旦被激活,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活动就能健康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能力必将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㈥ 对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着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在落后地区仍是个空缺,既不纳入考试科目,成绩也不列入学生的总评,并且也不列入期末考试科目,而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最终是以升学率为评价标准。如以高考成绩评价一个努力12年的学生,使得学生和学校不得不重视高考科目,这是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根本原因。于是,造成了表面上的支持和重视,而思想上的不重视。经常有学生家长问,需不需要给孩子买台电脑。难道买电脑就能提高信息技术吗?买不买也不能由老师的一句话来决定。常言说道:一心不能二用。学的时候要专心,玩的时候要畅快。但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和玩的界限就不那么明显了。“玩心”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的,信息技
长期以来,普通教育以知识性的课堂灌输为主。如在这偏远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即使课表上排有,也如同虚设,一些学校缺少专业教师,就把这课附加在班主任或课任教师老师身上,这样信息技术课在学生的心目中自然就成了“副课”了。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面对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及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全球化及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长对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信息技术课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必要去大力发展--副科论。党和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素质,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但是在农村,不管是行政部门或学校.家长,都是以提高升学率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目标,对于这目标有利的方法措施就实施,而其它的则无关紧要。以这种偏颇的目标来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学生也会受其影响,就会使学生单纯的去学习升学科目,而不会把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以考试的分数来评价自己,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发展,造成了学生心理的畸形发展,抑制了学生全能发挥。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那么,如何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呢?需要有一个摸索的过程。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这里不妨提点个人的看法。就宏观而言,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应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相应的教学理论,何克抗教授把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学习环境,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而学习环境的设计则是至关重要的,关于这一点,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从目前看,似应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两大块。前者的教育似应从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入手,教会学生收集信息、检索信息进而运用信息的方法;后者内容更丰富,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电脑绘画,文字处理,制作电子报刊、网页等。总言之,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这就有个信息素养的问题。关于信息素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八方面的能力,即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当然,以上所论或许太理论化或有泛泛而谈之嫌,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个动态过程,需要实践,在此谨希望为教师们提一个参考的框架而已。

㈦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教育没问题,就是说书籍的安排其实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出在学校,学校觉得在中小学重视信息教育是没用的。
所以都是半开半闭,随便做做样子。
很多差点的学校开都不开这个课程。
所以关键在学校能重视这个课程,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到电脑,不只是会玩游戏就好了。
就是因为不了解电脑,才有那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㈧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实施多少年了

90年代中期吧。记不清了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