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2-17 16:25:53

❶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

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二、什么是“品德与生活”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基础上经整合生成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其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罗素说: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的生活。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传统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们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么厌倦接受教育,要么不觉得所受到的种种教育的确是人生所必须的,是人在生活实际中应该做的。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使他们把在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转化为他们生活实际中需要的实际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是本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其内容偏空、大、虚,其教学方式是说教式的,其教学效果是学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实际生活中做不出来,或者是与学校教育相去甚远,正是“学归学、做归做”。本次课程改革,其重点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不但对教学内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对教学方法方式同时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强调和确定了要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观察、了解、感受、认知、发展、形成,让社会为他们提供接受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践阵地,反过来也让他们去呼吁,倡导、促进社会,使得对儿童的教育唤起社会的重视,转变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家长——政府教育网络。通过这样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多维动态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这样做是人生的必需,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觉地做一个公民所该做的,而不至于使得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是一个样,走出学校后又是一个样,好象“变色人”一样。三是本课程是开放型的综合课程以往的思品课程在内容上陷入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这无形中给品德教育带上桎梏与枷锁,一方面是学校、老师只能以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去对学生灌输那些教条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却无多大实效的既定教育内容,在内容、形式、评价及时空等方面,学校和老师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选择与处理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学生象羔羊、象鸭子一样,在失去自主性、失去兴趣的前提下,怀着厌烦、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无奈地、不知觉地去接受那些说教式的教育。“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一)课程内容是开放的:从教科书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发、选择、整合教学内容,所采用的内容,只要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只守着那一本既定的书本。(二)教学渠道是开放的: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本课程一改过去那以课堂(教室)教学为主渠道的阵地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体式的教育网络,教学中,学校、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确定教育渠道,以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三)教学时间具有开放性: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本课程在教学时间的设置及其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安排方面是允许“规定与灵活”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中每周为三课时,学校根据三课时数具体安排于功课表里,但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或是把三节集中起来上,或是移动日期上,或是把教材与学校、班队等活动相关的结合在一起上。这样的教学时间设置,就比以往的灵活、开放得多了。(四)教学评价是开放的:新课程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其评价具有过程性、多样性及重视质性评价等特点。改变了过去那只关注结果的、单一化的评价方式。新的评价方法不仅能更科学合理地反映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同时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四是本课程是过渡性课程: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相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基础。低年级的儿童刚从学前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他们虽然身在学校,但在他们身上尚留有许多学前教育的痕迹及心理特征,此时的教育是不能完全采用正规化教育方式。本课程意在帮助儿童完成由幼儿学前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化与过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3、“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来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2)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核心。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以往的思品课程设计往往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的课课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及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这种课程对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的、僵硬的、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品教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3)新课程强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因此,在对儿童实施思品教育时,必须充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集体学习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教学中应善于从这些童年生活中对儿童进行家庭伦理、团结友爱、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童年生活是儿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有价值的童年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儿童的这些生活权利,品德与生活十分强调尊重儿童的这一权利。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原则、理念,在尊重儿童的权利的前提下,组织、引导儿童参与并享受童年生活,使他们在愉快、充满自信和尊严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三、什么是“品德与社会”1、什么是“品德与社会”。本课程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小学思品、自然、社会等分科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小学3-6年级使用的综合课程。2、“品德与社会”具有社会生活性、交叉综合性、教育基础性和延续发展性等特性。(1)社会生活性: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以及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确定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与儿童的社会生活有关的与自我、与家庭、与家乡(社区)、与祖国、与世界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构成教学内容,使儿童通过参与这些社会生活活动,学习有关的社会生活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2)交叉综合性:本课程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前提下,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所涉及的社会领域、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是交叉综合的,这样的交叉综合,意在打破原来思品、地理、历史、自然等学科界限,实现相关边缘学科之间的纵横内在联系,形成学科之间的有机统一,实现既使学生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3)教育基础性: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教育目标上以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基础,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儿童积极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感受、研究社会,形成道德观和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条化的教育内容、目标、方法与方式。(4)延续发展性:世界万事万物无不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儿童的品德行为也不例外。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该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品德与社会课程充分关注儿童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内容;二是教学内容编排,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重复出现,具有延续性;三是教学方法方式,强调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设计,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自主地了解、观察、感受、研究社会,使学生在组织设计和参与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四是评价,由过去较单一的量化评价转变为动态的、过程性的、情感方面的评价,由过去以老师评价为主转变为师评、自评、生生互评的,描述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儿童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有利于客观地反映个体的品德风貌与特点。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设计社会活动具体内容、方法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不但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习惯的生成状态、认识水平能力的个性差异特征、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构成动态、能力发展的水平与发展动态,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有个性地参与活动,获得个性化的收获与发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群体和睦相处,共同合作,共享苦乐,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代小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学习任务。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共同设计组织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活动,善于指导他们围绕怎样做人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参与活动,指导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学会做人的重要性,形成怎样做人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关爱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活动中学习做人,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课程的核心,必须牢牢把握,不折不扣地实施好。(2)以教育的基础性和实效性为课程的追求。以往的思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与儿童的品德认知和养成规律不相符的问题,因此,也给思品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响,新课程品德与社会针对思品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的选用上,十分注意努力做到教育的基础性与实效性的有效统一,在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和养成规律,讲求品德教育的实效上精选教育内容和方法方式。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理念,精心选择组织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让儿童在充分自主的活动参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与体验活动内容中所昭示的道理与情感,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等,使品德教育切实、有效。(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活动过程为课程重要的教育方式。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真正形成,关键在于儿童,儿童本身是内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起变化。品德与社会十分强调要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这种参与,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所设计的活动,也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内容、方法方式的选择和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使他们在自觉、自愿的乐学活动中主动地接受教育、认知与明理,形成各种好品德、好习惯。教学中,我们必须牢记学生主体性,摆正师生地位,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方式,切莫穿新鞋走老路。(4)以师生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为教学方案的开发者。以往的思品教学,是老师以书为本,照本宣科,全国众多儿童,不论地区与儿童的个性差异如何,读的是同一本书,这种单一的课程内容,单纯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显然是没有顾及到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十分注意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儿童的差异性,明确提出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老师和儿童应根据实际,在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大胆、有效的创新与整合,而不要照搬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这种创新与整合,不仅是老师来完成,更要师生共同来完成,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正确意愿和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参与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整合。教学中,我们一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二要大胆地创新与整合,切不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四、如何应对小学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一)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省教委主任指出:课改的最根本问题是观念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新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本次课改,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作为改革的首要任务,可见,观念问题是何等重要。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同样地应当首先转变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旧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旧的教育观不改变,实施新课程也无从谈起。那么,要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呢?1、树立新的教师观,在思想上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促进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而不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的上述各“者”作用,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应有位置,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顺利完成新课程所赋予我们应尽的任务。2、树立新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认为: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必须依据其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学中应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能否学得好,能否健康成长,是否幸福快乐,和他们所在的学校与任教老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教学中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他们发展的前提,我们应把这种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而加以珍惜和开发,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体,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可以让教师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学中,教师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识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科学的方法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自主的探索、体验活动中去认知、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感官、性格、意愿,自己的知识与思想基础,思想和行动规律,即他们有自己的学习的物质基础,他们能以自己的学习物质基础去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去发展自己,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可以自己的教替代学生的学,而应指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读书、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解决法和结果,不要轻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不要扼杀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法制的现代社会里,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他们享有充分的学习、生活的权利,他们又是责任的主体,他们负有对学习、对生活、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保护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3、树立新的课程观,努力实现师生共同创造与开发课程。在教学与课程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过去,传统的教学论概念把“课程”片面地理解为“规范性的内容”,把“课程”当作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课程”是专制的一方,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只是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而不是多维地)发生关系,而使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本次课改,从根本上打破“课程专制”局面,建立“课程民主”新体系(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本次课改在课程管理及课程观方面的重大转变,充分认识到师生在教学中,创生和开发课程是历史赋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不能再仅仅是照搬教材、学生也不再仅仅是机械地接受和吸收教材,教师和学生应大胆地根据课程给定的内容,结合实际不断地行变革与创新,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即符合当地、本校、教师与学生等实际的课程)。4、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而学科教学的重心是关注学习,还关注是人,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学科本位论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人之上。其具体表现一是重认知、轻情感;二是重教书、轻育人,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学科本位也即知识本位,这种指导思想只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是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的失职。新课程在注意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同时,十分重视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必须牢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❷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地理知识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样还能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在地理教学中育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时,大家经常说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由于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材难以驾驭,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无所适从. 我以为,这些问题是由于老师们仍以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对待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显,传统的德育课程观,是以追求对教材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授为目的的.这种传统观念最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经验性,造成德育的知识化,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观认为,课程和教材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同时“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即是说,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如对有些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的实际,依据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在将到我的家乡这一单元时,请学生回答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何特产,有哪些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交流,学生兴趣较高,都参与进来.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宣传家乡,写广告语.这样处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过分追求规范,而是真实展现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丰富的活动代替讲解.大胆重组教材,重视师生互动,使自己自然融入学生之中”.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开发出真正适合于自己需要而又有乡土特点的社会地理、生活地理学习资源.三、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课程的经验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课的地理教学能突破传统德育课教学的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多样化.至少,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还有如下形式可供参考:1. 游戏竞赛活动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一般用于教学中的读图析图、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方面.如学习人教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时,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轮廓特点,可进行拼图比赛活动.这种游戏比赛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参观访谈:在“我的家乡”的相关章节中学习有关儿童家乡地理知识时,通过组织儿童参观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向家乡父老做访谈,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以及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等,而且在培养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也培养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会调查:引导儿童亲身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引导儿童对家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这可以让儿童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逐渐麻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调查之后,引导儿童通过协作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环保宣传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更有助于让儿童明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开展德育决不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只能看见美好事物的“温室”.德育课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键在于帮助儿童在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培养在必要时置身事中,寻求措施解决问题的“参与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制作(如制作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三级台阶的地理走势模型等,这有利于儿童理解我国的地理走势特征)、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总之,地理教学完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实现德育课教学与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联系,育德于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迹,“育德”于无形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旨在根据德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育德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主张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德育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在教育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时候,应注意利用“身教重于言传”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其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难以尽述.总之,作为地理题材的品社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倡多元综合,但注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贯穿教学始终,是核心和关键.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总之,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力图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将活动过程最优化.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长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上好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老师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为了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的查阅资料,有时甚至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误人子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❸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怎样才能避免简单的说教

现如今,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标准、新的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教学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思想品德和社会》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在现在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还把思想品德课上成思想教育课。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水平呢?本人根据自己近些年在教学中的认识和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找准目标,重视思品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而,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以往,我们老师在上这门课程时,总是会用来上语文或是数学课,要不然就是叫学生自习。说到底就是认为它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课,上不上都不重要。如今,它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旧的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并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联系生活,调动学生情趣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三、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新课程的三个特点。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这样才能丰富他们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
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少说空话,将品德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组织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

❹ 如何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

在小学各教育课程中,品德与社会科目必不可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部分教师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不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失去了开设的意义。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在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创新自身的授课方法,利用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发挥真正的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国家培养思想素质较高的人才。
一、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近年来,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方面严重忽视,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根本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对学生自身发展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利影响,所以,学校与社会应该对此问题加以重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只应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没有意识到教材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并且,一些教师无法将生活中的教育案例引入课堂中,学生所了解的知识比较局限,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不能显现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发展有不利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极为重要,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发展不良。
(三)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之前,没有对课程进行有效分析,只是根据教案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厌烦心理,无法对品德与社会知识产生兴趣,课程的有效性无法体现,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会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失去学习欲望。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1]。
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势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较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教师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然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如果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则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教师将课堂有效性提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创新自身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应经常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真谛,净化自身的心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❺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百年树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思想道德建设是育人成材的基础。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要让孩子们能够从寓言中领悟哲理,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故事中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准备充分。

无论是一个好的交易,还是一个先锋模范人物,为孩子上一堂思想道德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让其在好奇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启发。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❻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什么区别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回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答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❼ 小学为什么要开“思想品德”课啊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
教学大纲的通知
(1986年5月17日)

一九八二年原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它对于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按照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下一代,我们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颁发执行,望各地从一九八六年新学年开始按此大纲组织教学,不断总结新的经验,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日臻完善。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增加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等教学内容;注重了良好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删减了原《大纲》教学要点中要求过高的一些内容;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求更加明确,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加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该《大纲》中还啬了“大纲实施”部分,对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教研等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的领导,组织小学干部和教师学习《大纲》,并帮助学校按《大纲》要求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我委已委托部分省、市编写几套基本教材,待审定后,供各地选用。各地也可自编教材或补充教材,以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它是我们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从小培育学生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各类人才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教育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感情,帮助他们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志向。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

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培养他们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五、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教育他们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逐步培养他们勤劳节俭的习惯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引导他们从小学习过民主生活,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懂得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诚实、正直、谦虚、宽厚、勇敢、开朗、有毅力、负责任、守时守信、自尊自爱。

八、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事物,逐步培养他们判断是非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初步能力。
教学要点
低年级
低年级主要进行生活常识和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也要进行一点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开始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一、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重大节日;知道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知道党和国家现任的主要领导人;认识国旗、国徽、版图、党旗、军旗、团旗、队旗;要尊重国旗、国徽、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行礼。

二、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要热爱家乡。

三、知道家庭与学校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父母和老师,和同学、小伙伴友爱互助。要谦让、不任性。

四、知道班级、学校、少先队组织都是集体,集体力量大。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在集体中要想着别人。

五、对人热情有礼貌,会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进别人屋子要得到允许,不随便翻别人的东西,不影响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不打人、不骂人。

六、初步美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爱护花草树木。

七、按时上学,不逃学,遵守课堂纪律,参加集体活动要守规则、守秩序,养成遵守学校常规的习惯。

八、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知道行人应走人行道,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不玩火,防止触电。

九、知道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要好好学习。上课专心听讲,动脑思考,大胆发言,按时、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十、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不娇气,不懒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在学校要积极参加劳动,当好值日生;在家里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十一、知道衣食住来之不易。要节约水、电,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爱护学校桌椅和各种设备,爱护庄稼。不挑吃穿。

十二、要勇敢。在日常生活中不胆小,不怕困难。

十三、不说谎话。有错认错,知错就改。不经允许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中年级
中年级主要进行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公德的教育,也要进行一些浅显的法律常识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集体,继续培养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帮助家庭、别人的能力。

一、知道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和民族英雄,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二、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三、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保卫祖国人人有责。要热爱解放军,学习他们为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

四、了解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要热爱中国共产党。

五、知道我国人民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

六、尊敬父母和老师,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培育。

七、尊重他人,不侮辱人,不欺负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八、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社会生活环境,与邻里乡亲要和睦相处,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节。

九、关心集体,为集体做好事,懂得在集体中要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为集体争光,珍惜集体荣誉。

十、知道《交通管理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民通讯自由,不拿、不拆别人的信件,保护有益和珍贵的动物。

十一、相信科学,不迷信。

十二、初步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刻苦认真、不怕困难、虚心好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三、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不比吃、穿,不乱花零钱。

十四、懂得什么是勇敢行为,不为逞强而蛮干。

十五、做事情要有耐心,要有始有终。

十六、知道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守时习惯。

十七、要诚实,不隐瞒自己和别人的错误。听取别人意见要虚心,自己有了错误要改正。批评别人要诚恳,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为别人的进步高兴,不妒忌。

十八、懂得建设和保卫祖国要有强健的身体,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高年级
高年级主要进行浅显的政治、法律常识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祖国、有人民,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实践的自觉性。继续培养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注意培养判断是非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初步能力。

一、知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人,知道创建党和国家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四化,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要热爱中国共产党。要继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做革命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二、知道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好,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三、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的,人民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建设和保卫祖国人人有责。

四、知道台湾、香港、澳门都是祖国的领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心愿。

五、知道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与世界各国交往中要维护祖国尊严。要关心世界大事。

六、学习英雄模范人物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初步懂得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初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七、学习过民主生活。懂得在集体中有事大家商量,个人要服从集体,少数要服从多数。

八、对人要真诚、宽厚,助人为乐。为人要正直,敢说真话,勇于承担责任,和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要讲信用,自尊自爱,爱护自己的名誉。

九、关心体贴父母,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接受师长的正确教导。

十、知道国家有法律,知道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和义务与小学生有关的内容,懂得小学生要从小学法守法。知道《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懂得在我国公共财物、公民私人的合法财产、公民人身安全是受法律保护的。要维护公共安全,要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

十一、知道社会上还有坏人,还有间谍特务的破坏活动,要提高警惕,不上当受骗,发现可疑情况要向学校或公安部门报告,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十二、了解一些著名的工农业技术革新能手和科学家的事迹,学习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创造的志向。

十三、懂得学习是为了建设祖国,接受义务教育是儿童少年应尽的义务,不中途辍学。要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科学精神。

十四、学习从实际出发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五、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十六、懂得社会财富、幸福生活要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去创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勤劳、守法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

十七、提高判断是非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不做不正当的游戏,不赌博,不看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影、电视和书报,不参加迷信活动。

十八、做事要有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胜不骄、败不馁,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和恒心。

十九、合理地利用时间,学习、做事讲效率。

二十、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知道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教学要做到观点鲜明,讲清道理,注意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教师要注意调查研究,教学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要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引导他们做到言行一致。

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年级可以适当反复,不断深化。

四、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要积极诱导,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用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以及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教育学生。

五、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做学生的表率。

六、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自己教育自己。

七、坚持课内外相结合。要主动和其它学科、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以及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大纲实施

一、各级领导要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配备思想品德好、知识面较宽、业务能力较强、能为人师表的教师来教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教师一般由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担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教师。专职教师要与班主任、辅导员紧密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开展教研工作和积累教学经验。要加强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培训。

二、编好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鉴于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除有一套或几套全国统一的基本教材外(其内容约占总教学时数的四分之三),各地区还可以编写本地区的补充教材。
课本要图文并茂,故事性强,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由于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使用课本时可以对教材内容和编排顺序做适当调整,要不失时机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来充实教材。

三、必须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保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间专时专用。

四、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行为表现几个方面,考查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各地可以继续试验。

五、要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研究。建立健全各级思想品德课教研组织,配备专职教研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以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六、本大纲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列出教学要点,适用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实行五年制的地区,应对中、高年级的教学要点做适当调整。在没有条件专门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简易小学,也要按本大纲的基本要求,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发布部门: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 发布日期:1986年05月17日 实施日期:1986年05月17日 (中央法规)

❽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在具体的执教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呢?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学生体验。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二、揪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品社教师要深入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结合教材资源,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情趣性原则
学生通过情趣性活动,调动起学习欲望,才会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把知识内化为操行。教师在创设品社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他们能够接受的的形式进行,才能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所谓的枯燥“说教”,转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景。
(2)开放性原则
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习惯和操行的。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创设品社情境,要具有博大的开放性,敢于挑战学生的心理与课堂常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在小学品社课堂教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情绪、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教师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能充分激活学生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提高其对品社知识的吸收率,并促进知识向道德能力的转化。以“孝敬父母”为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五、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表演。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