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课程舞蹈
㈠ 小学生有蹈具的舞蹈
就体育舞蹈在我国高校
开设的必要性探讨
摘要: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增加学生交际机会,提高参加
社会活动的能力,扩大社会交际面,对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生、
心理健康,发展个性,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为学生今
后走向社会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通过对体育舞蹈价值的深入探讨,探究其在我国
高校开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体育舞蹈价值必要性高校
一、前言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体育标准舞,它
起源于英国、盛行于欧美,是当代国际
流行的一种竞技性社交舞蹈,集音乐、
技巧、体能、表演为一身,兼文化、娱
乐的内涵和体育竞赛的特点,有助于人
们建立友谊、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体
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
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在高校开设体育
舞蹈,既是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需
要,也是实现大学生审美和社会价值的
有力途径。本文主要就体育舞蹈在高校
开展的价值进行探讨,并从多个角度对
体育舞蹈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
析。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
基地,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可以
普及体育舞蹈,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
深刻认识和了解,更能传播体育舞蹈,
加强对体育舞蹈的研究,提高体育舞蹈
的整体水平,此外,通过在高校开设体
育舞蹈课程,可以更好地达到高校体育
舞蹈教学的目的,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
炼能力、审美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综
合能力。总之,通过在高校开设体育舞
蹈课程,扩大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体
育意识,树立现代化体育发展的观念,
提高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杭州市的6所高校不同专业的在校
的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45篇与本研究有关的文
献资料作为参考,进行分析和利用。
2.2.2调查访问法
对有关高校从事体育舞蹈教学与
研究工作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在体育舞蹈
俱乐部从事健身指导工作的教练及学
员,进行调查访问,对长期健身工作及
研究的教练和专家进行调查访问。
三、结果与方法
3.1我国高校开展体育舞蹈的现状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在很多方面受
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前苏
联模式的直接移植,形成了高校体育几
十年不变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枯燥
单一,教学的手段及方法缺新意,不能
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特别是在大学体
育课中,由于学生刚进入一个自主的学
习状态,对体育课,对课上的教学内容
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很容易对旧
的教学内容形成反叛心理,并对体育课
产生厌烦。再加上传统古板的教学方
式,学生成为了老师在课堂上的附属
品,严重的背离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这一教学原则,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
浓,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失去了体育
课“活动性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特点
和作用。从而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
量。高校是人才培养和聚集的发源地,
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鉴别,接
受能力很强。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
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
适应高校多层次学生的锻炼,而且体育
舞蹈是一项参与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多
样的动作,快节奏的变化,音乐因素以
及它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非常容易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避免了高
校教学内容单一和长期男女分班制的弊
端,为高校体育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
注入快乐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是高校体
育适应当代大学生需求,加强、加快体
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开设体育舞
蹈课,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综
合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它不仅可以养
成正确姿态,良好的风度礼仪,而且可
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美的感
受力,这对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是非常
宝贵的财富。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每
一位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都应努力提高
自身的专业素养,把这一门新兴学科建
设的刚完美,成为大众娱乐健身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3.2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健心有促进
作用
现代大学生任务繁重,学习紧张,
竞争激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日益严格,
他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很大一
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
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社会交往能力弱,
这种现状是我国高校正面临和急需解决
的问题。参加体育舞蹈锻炼时,优美动
听的音乐,活泼欢快的气氛,美妙动人
的舞姿,会感染每一个人。使人忘掉生
活中的忧愁,工作中的烦恼和学习中的
困难,使人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翩翩
起舞,使人们的身心在愉快中得到放松。
体育舞蹈,特别是集体舞蹈和队列
舞蹈,是男女生合作的群体活动形式,
它更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全面发
展,改变一个人孤独少言,消极离群的
性情,使心胸变得刚宽阔,形成平易近
人,与人为善的性格,培养团结互助、
热爱集体的精神,这对学生的智力发展、
情绪健康、行为协调和良好的心理适应
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3.3进行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可以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
体育舞蹈舞种繁多,风格迥异,其
内容单纯,动作简单,不拘一格,通过
精心的组织、编排融合不同的东西表演
展现人体的健与美。因此,体育舞蹈不
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的舞曲,还可
以在优美的舞步中领会到人体的形体美
和动作美,如华尔兹的婉转流畅,旋转
起伏形似行云流水,探戈的刚劲顿挫,
斗牛舞的潇洒奔放、动静交织,伦巴的
缠绵抒情、舞姿妩媚,牛仔舞的轻松活
跃,跳跃转动,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
青春活力,完美的体现出男性的阳刚之
美和女人的娇柔之美,对提高大学生对
美的认识和自我审美观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审美能力。
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一方面
对技术掌握从不会到会,对理论从不理
解到理解,男、女同学动作配合从不协
调到协调,这会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
悦,体验到运动愉快感,从而引发积极
向上的情绪。另一方面也会因在学习过
程中由于技术掌握不好,双方动作配合
失调,而主动查找自身不足,以积极的
态度主动练习以达到动作要求,该过程
则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客观环境的
主动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舞蹈教育,增
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协调性,
形成良好的体态、舞姿和气态。使学生
充分了解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并具有
一定的鉴赏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科学
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3.4体育舞蹈能增强大学生审美能
力
体育舞蹈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一
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
力。审美能力是人们评价、感受欣赏美
的能力。在大学生中,由于每个学生所
处的环境及所具有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
差异,因此各个学生的审美意识、经验、
修养、感官和心理结构、想像力都不太
相同。体育舞蹈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
力提供了潜在的能量。各种舞蹈的风格
形式、音乐、速度不同,蕴藏着丰富的
内涵,能给大学生较强的艺术感官刺激。
大学生在参与这项活动时,会不断体验
到其中奥妙,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
能力。反过来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
进对什么理想的追求,激励大学生为实
现美的生活而探究。
第二,充分体验体育美的价值。体
育舞蹈是集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运动项
目。体育美的价值在于它能满足人们对
体育的审美要求,从而激励人们强烈的
参与意识。体育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始终
以塑造体育美的人体美、运动美、精神
美为主要内容,它具有体育美的功能,
把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地表现
出来,因而能给人留下最深的美的属性
印象,进而促使大学也对体育锻炼产生
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体验愿望,激励大学
生勇于“自我表现”的勇气,对树立终
身体育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校
开设体育舞蹈,不受性别、年龄、健康
状况、原有运动基础的限制,可根据大
学生的情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舞蹈,不同
的音乐节奏,动作频率、动作难易以及
强度时间,强度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
不同的锻炼需要。
第三,主动接受审美教育。审美教
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
美观,激励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美的
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发展表现美和创
造美的能力。促进人们在智力上、道德
上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能分辨
善与恶,美与丑。人们通过富有鲜明生
动形象的艺术欣赏,引起情感的愉悦,
获得精神上的麻醉,从而在愉悦中接受
审美教育。如体育舞蹈中所表现的情节、
内涵及集体配合的默契,都能使欣赏者
意识到人类情感的融洽、和谐,生活情
趣的高雅,给人以审美教育,从而端正
人们的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的礼仪风范。
参与体育舞蹈的训练活动,实际上也是
审美教育活动,大学生较多是接受塑造
健康、健美的形体美、姿态美的审美教
育,同时也得到了锻炼意志品质的审美
教育。体育舞蹈正是:“从客体到主体”
和“从主体到客体”这样一种双向运动。
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而能满足各种性格特征大学生的审美需要。
3.5体育舞蹈有益于大学生良好的
个性发展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体育与时空艺
术相结合的运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
健康个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育舞蹈
是多层次的结构体,由不同国籍、不同
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全新的
活动形式,以空间姿态和时间运动的完
美融合,发展整体舞蹈艺术形象,形成
各自独立的风格体系,呈现不同的个性
风采。如国际体育舞蹈的现代舞,从整
体上讲,其风格特点是舞姿优美,舞步
流畅,气质高雅,动作规范性强,一派
绅士风度,又如拉丁舞,从整体上讲,
音乐节奏强烈,热情欢快,激情奔放,
能培养人的韵律感和审美感。
因此,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
趣爱好,去学习自己喜爱的舞种,逐渐
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培养自己的良
好个性,如举止高雅、情绪稳定、热情
活泼,反映灵敏等。同时体育舞蹈还能
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创造能力,在
促进个性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
用。此外,体育舞蹈的运动性、艺术性、
娱乐性和社会性等功能,不仅使大学生
达到强身健体、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等
目的,而且还能有力的推进高校校园文
化建设,形成特有的体育和艺术文化氛
围。这种活动参加的人员多,活动形式
多样,可以建立体育舞蹈俱乐部,组织
舞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和各种形
式的表演、比赛,做到寓教于乐,寓教
于体、寓教于智、寓教于美,形成宽领
域、高品位、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
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
3.6通过体育舞蹈学习可以喷涌学
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体育舞蹈是在生活劳动中形成发
明的,因此体育舞蹈课体育教师可以有
意识的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和舞伴的肢
体,用定格与流动造型的方式,加上节
奏与动态的变化和连接,结合对音乐的
理解,编排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稳定造
型,培养的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
积极性和灵活性。几年来体育舞蹈队越
来越多,这些学生不仅参加本校的艺术
表演,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地区体育舞蹈
的发展,提供了学生的舞蹈技术和自编
自导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
体育舞蹈中的音乐都是选自世界各曲,
在跳舞中逐渐体味旋律的内涵及思想感
情的韵味,对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舞蹈韵味和舞蹈音乐的理解都可以激
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引起学生对
社会和生活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科
学的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在其他方面
的创造思维能力。
3.7体育舞蹈具有健身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生理负荷较大,
锻炼和欣赏价值很高的运动项目,尤其
对发展耐力素质,提高人的生理机能有
着良好的效果。促使心肌收缩,心脏输
出的血量增加,血液循流加快,起到进
一步增加心血管动能有氧代谢运动的作
用,可增加人的心肺功能,能促进和调
节人体新陈代谢。体育舞蹈比赛一般都
是要求选手连续跳完5至10种舞,要
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跳完这些舞,除要
有娴熟的舞技和顽强的意志外,还必须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
只有具备一定的专项耐力素质,才能保
质保量地完成舞蹈技术动作,以争取比
赛的最好胜利。所以体育舞蹈也有助于
耐力素质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体
育项目正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
要,是实现快乐体育的一个有力途径;
是实现终身体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实
现素质教育的一种策略和补充途径。
4.1.2体育舞蹈依其优美的旋律和
舞姿,充分展示了人的形体美,具有教
高的审美价值。动作与音乐的融合,使
体育舞蹈的内涵更具思想情感和韵味,
对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是非常有益
的。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不仅使学生
获得了体育舞蹈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理解能力,进而增
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自身修养得到提高。
4.1.3通过体育舞蹈练习,可以使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学习和比赛,较强了学生的社交经
历,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踏板。同时
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娱乐生活,发
展了学生体育能力、社交能力和团结合
作精神,充分体现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开展的可行性。
4.2建议
4.2.1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有着很
大的发展潜力和前途,英国广泛开展和
普及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都参加到其
中来,促进和提高我国体育舞蹈发展水
平,为公民健身做出贡献。
4.2.2体育舞蹈有极高的综合素质
教育价值,英国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
程,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舞蹈技术和
锻炼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
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4.2.3在课余生活中,要多开展一
些关于体育舞蹈的活动和比赛,充分发
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各
项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
提高,增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
学生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美君:《体育舞蹈概念》[J],
体育科技信息,1995(4)
[2]高云清:《健康与音乐》[J],
国外体育科技,1997(4)
[3]英国皇家舞蹈协会,摩登舞
[W],拉丁舞教材,1997
[4]崔小梅:《体育舞蹈的发展
及在高校教学的开展》[J],体育学刊,
2001
㈡ 怎样让素质教育舞蹈课走进音乐课堂
一、
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注意点
(一)必须强调规范性系统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时,必须明确自己是在传授知识,而知识就应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在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想到什么就教什么,应遵循“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必须给教学制定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让教学有系统性,同时也必须讲究知识的规范性。
(二)必须注重保持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学都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音舞结合的音乐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舞蹈是女生做的事”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特别是男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慢慢地去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我在刚刚给三年级上音乐课时,不少男孩子不太喜欢上音乐课,对于舞蹈更是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我根据男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例如:男生特别爱摔跤、骑马,我就从蒙族舞入手,先和他们聊,问他们到过大草原没有?骑过马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后,问他们看过蒙族舞蹈没有,然后再给他们跳几个很帅气的舞蹈动作,让他们知道男孩子跳的舞和女孩子不一样,他们要表现得是男孩子阳刚的一面,不作女孩的动作。就这样男孩子不光很喜欢上我的音乐课而且在我挑选男生舞蹈队员时都特别积极、踊跃。——是的,他们也喜爱上了舞蹈!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些就够了呢?下面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三)必须加强舞蹈成品赏析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更是一门可视艺术。它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历史、地域文化等一身的综合艺术。本学期,我在每个班安排了两节舞蹈成品赏析课,在课上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了解舞蹈,同时懂得欣赏舞蹈。只有了解懂得了才会去欣赏,只有欣赏了,才会去喜欢。有人曾对电视观众做过一个简单的口头调查,发现对电视或舞台上的舞蹈节目经常是关注地大多数是受过舞蹈培训的,而那些没有舞蹈经历的人几乎不看舞蹈节目,即使去看也只是看舞蹈外在的服饰,队形及热闹程度等而忽略舞蹈真正要所表现的内容。因此,在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同时,必须侧重舞蹈成品的赏析,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并懂得去欣赏舞蹈。
(四)必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我在每节课都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训动作的教学,或是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来编排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无论在歌唱或是舞蹈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时,就结合蒙族舞蹈来进行教学,教授他们《轻骑组合》,让喜欢唱歌的同学来唱歌,喜欢跳舞的同学来跳舞,一堂课上有歌有舞,一个小节目就这样诞生了!同时也可以在学期中特按排出一些课进行集体舞的教学,在教授一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系列舞蹈《碰钟与铃鼓》,在教授三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舞蹈《轻舞飞扬》。我是这样安排集体舞课的时间的:每3-4周一次一节集体舞课,让学生在不段的复习巩固中学习知识。总之,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开辟一个介于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之间的教学课程,是一种立即可行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
二、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的策略
1、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新课标理念中,就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把一系列的舞蹈知识、技能技巧、简单化、儿童化、趣味化、游戏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体验中来欣赏音乐舞蹈,来学习音乐舞蹈,来创新音乐舞蹈。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音乐教学的指针。我们依据《标准》来学习、认识这个问题。《标准》“基本理念”之七是提倡学科综合,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其中包括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了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的“综合”目标。《标准》的“内容”部分分别从“表现”、“创造”角度对舞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大致如下:
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走步、跳步。(1—2年级)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动作表情作出相应反映 。(3—6年级)
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的动作。(1—2年级)
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1—2年级)
创造: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1—2年级)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3—6年级)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1—2年级)
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1—2年级)
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3—6年级)
三、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舞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学如何实施与舞蹈的综合,这是个大问题,这里仅略谈些个人的感触。
首先,要注意恰切理解《标准》的“综合”理念。《标准》指出:“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体现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时,是将舞蹈渗透、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应突出音乐为主线,而不是进行舞蹈教学。
其次,对于用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绪,教学中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即兴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还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能在尊重学生创造性的基础上,将学生表现的动作加以规范,提高其表现力。应先让学生创造,再统一归结到教师设计的动作上来。
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教学意义
(一) 美化形体气质
舞蹈艺术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以身体动作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训练的,它要求人的身体情感、精神共同参与活动。因此,首先在训练中通过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和谐结合,有益于开发中枢神经对动作的支配意识。在训练中也由于肌肉和骨骼的发展,舞蹈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舞蹈中特别要求的身体姿态,如:收腹、挺胸、提臀、抬头等,还非常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形体姿势,塑造美的气质。
(二)丰富情感表现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被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子。人类在互相交往中,许多观点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但在语言产生前,肢体表现是人类信息交流、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而舞蹈就是这种肢体表现的发展和艺术化。它跟音乐一样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如能根据舞蹈动作的情感意识和文化特征,在动作训练中结合对动作文化内涵和对动作情感表达的学习,就更有益于丰富学生情感表现。“言之不足咏之、咏歌不足舞蹈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舞蹈艺术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形式越多,自多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挖掘人本身就具有肢体表现的这种本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敢于自信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愉悦身心健康
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审美的体验中享受成功的欢愉。而舞蹈发展至今它的生命力不仅仅体现在情感、情绪的独特表达方式,更在于舞蹈过程是一个身心发展,健康体魄的过程。它符合人体最本能的动感要求,不仅通过自身的参与,真正缓解紧张,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还健康了体魄。
(四)增进合作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一种全员参与,互相合作的体验。而舞蹈是人类群居、交流的产物是建立人群亲近、融洽合作的纽带,与其它艺术相比,更重要的特征是它的群众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合舞蹈教学就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促进学生体验交流。
(五)拓展想象创新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接班人已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在新一轮的课标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小学音乐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而在舞蹈的动作训练中,不仅要求从情感表达需要去探索肌肉、节奏、力度、空间等的变化,更通过多重角度的变化去寻找新的动作,从而达到对现有动作规则的超越和突破,促进创造性表现的增长。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㈢ 素质教育怎样能在舞蹈教育中体现
学舞蹈也要学一点地理,历史,科学,英文,数学,语文,因为有一天舞蹈版学好了,要走出去权,那就要你知道地理位置,城市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还要吸取西方的文化精髓,还有计数本人的生活起居,要算计生活,最好还有把自己的感受形成文章,作为成果,给别人以警示。
㈣ 如何在小学生中上好舞蹈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注重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多年以来,多数小学舞蹈教育教学一直参照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注重舞蹈的规范性、训练性和风格性,很少去寻找能够适应非职业普及型的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们的舞蹈教材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结果,费尽气力,适得其反,让原本质朴、鲜活的生命变为僵硬笑容的呈现,变为枯燥无味的技术展现,使小学生厌倦了舞蹈、远离了舞蹈。其实,作为小学生舞蹈教育,应该以普通艺术教育的普及化原则为基础,不能人为地搬用一般专业舞蹈院校那样的舞蹈专业教学大纲去训练,更不能把舞蹈训练作为一种艺术技能的培养,而是应该将学习舞蹈当成是在快乐愉悦中感知生活的美好、表达艺术情感、传授生活知识,进而能够改变形体状态、气质,提高舞蹈鉴赏水平的有效手段。
音乐是引导学生走近舞蹈的最佳途径
教授孩子们学习舞蹈,一定要调动孩子们全身心地来参与。首先要有弹拨学生心弦的“手”——音乐。有人讲“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确实如此,音乐与舞蹈是最亲密的姊妹艺术,是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内在核心因素。舞蹈形象所需的速度、力度、节奏和旋律在舞蹈的时间与空间中展开。音乐,会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遐想,描述出学习舞蹈的运动特征和情感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舞蹈美妙的世界。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孩子熟悉的音乐,找到他们喜爱的音乐语言,让孩子愿意听,在此基础上开始进入舞蹈课教学。海淀实验小学冯琳老师编排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就是这样,她选择了孩子喜欢的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他们先学会唱,在理解了音乐的节奏、旋律后,孩子们双双邀舞,既有特定的仪式,又充满独特的情趣和意味。
游戏是培养学生热爱舞蹈的尝试
游戏是在舞蹈形成之初先民的一种娱乐方式,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就是典型的游戏范例。在小学生率真的天性中,游戏是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在游戏中传授舞蹈是诱发小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的有效途径。这种游戏既体现在集体舞蹈中,也体现在个体的生活情趣状态下,特别是在队形、画面、位置、调度等的设计与处理上,让学生在变化的状态中体验快乐,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会生活。如石油附小刘燕鸿老师编排的《剪羊毛》,让孩子仿佛看到草原,让孩子模拟骑着马儿飞奔,让孩子仿佛看到撒欢的小羊,并和小羊嬉戏,在劳动后非常快乐地“笑哈哈”,这样游戏般的教学,就会感染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让他们在游戏般的舞蹈中学会了生活。
律动是帮助学生体验舞蹈美感的方式
舞蹈的本质是一种快乐的生命律动。这种律动始于心,传于体,布于四肢,在肢体的起伏、扭摆中体验生命,这是舞蹈的实质和核心。然而,这对于初学舞蹈的孩子难度较大,不太容易掌握,但在有一定舞蹈基础时,也可以尝试去做。海淀第四实验小学崔琳老师编排的华尔兹舞蹈《蹦嚓嚓》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实验。在课程中,她从热身开始,让学生体验三拍子;从节奏切入,让学生听辨舞步的节奏及强弱规律;随后,教师再分析舞步的强弱规律并导入基本舞步的学习;同时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练习舞步,让学生在步伐的进退、旋转的变化中,体验舞蹈艺术的美感。
总之,舞蹈天然就是一种快乐情感的宣泄和张扬,作为小学舞蹈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使学生在舞蹈中塑造一种健康的体态,养成良好的舞蹈习惯,感知生活的快乐和美好。作为小学舞蹈教育的主导——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专业化的舞蹈教育思想,让学生快乐地起舞,健康地成长,让更多的学生走进舞蹈课堂,在美妙的音乐中增进人际的交往与合作,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㈤ 如何在中小学上好舞蹈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注重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多年以来,多数小学舞蹈教育教学一直参照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注重舞蹈的规范性、训练性和风格性,很少去寻找能够适应非职业普及型的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们的舞蹈教材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结果,费尽气力,适得其反,让原本质朴、鲜活的生命变为僵硬笑容的呈现,变为枯燥无味的技术展现,使小学生厌倦了舞蹈、远离了舞蹈。其实,作为小学生舞蹈教育,应该以普通艺术教育的普及化原则为基础,不能人为地搬用一般专业舞蹈院校那样的舞蹈专业教学大纲去训练,更不能把舞蹈训练作为一种艺术技能的培养,而是应该将学习舞蹈当成是在快乐愉悦中感知生活的美好、表达艺术情感、传授生活知识,进而能够改变形体状态、气质,提高舞蹈鉴赏水平的有效手段。 音乐是引导学生走近舞蹈的最佳途径 教授孩子们学习舞蹈,一定要调动孩子们全身心地来参与。首先要有弹拨学生心弦的“手”——音乐。有人讲“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确实如此,音乐与舞蹈是最亲密的姊妹艺术,是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内在核心因素。舞蹈形象所需的速度、力度、节奏和旋律在舞蹈的时间与空间中展开。音乐,会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遐想,描述出学习舞蹈的运动特征和情感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舞蹈美妙的世界。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孩子熟悉的音乐,找到他们喜爱的音乐语言,让孩子愿意听,在此基础上开始进入舞蹈课教学。海淀实验小学冯琳老师编排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就是这样,她选择了孩子喜欢的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他们先学会唱,在理解了音乐的节奏、旋律后,孩子们双双邀舞,既有特定的仪式,又充满独特的情趣和意味。 游戏是培养学生热爱舞蹈的尝试 游戏是在舞蹈形成之初先民的一种娱乐方式,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就是典型的游戏范例。在小学生率真的天性中,游戏是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在游戏中传授舞蹈是诱发小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的有效途径。这种游戏既体现在集体舞蹈中,也体现在个体的生活情趣状态下,特别是在队形、画面、位置、调度等的设计与处理上,让学生在变化的状态中体验快乐,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会生活。如石油附小刘燕鸿老师编排的《剪羊毛》,让孩子仿佛看到草原,让孩子模拟骑着马儿飞奔,让孩子仿佛看到撒欢的小羊,并和小羊嬉戏,在劳动后非常快乐地“笑哈哈”,这样游戏般的教学,就会感染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让他们在游戏般的舞蹈中学会了生活。 律动是帮助学生体验舞蹈美感的方式 舞蹈的本质是一种快乐的生命律动。这种律动始于心,传于体,布于四肢,在肢体的起伏、扭摆中体验生命,这是舞蹈的实质和核心。然而,这对于初学舞蹈的孩子难度较大,不太容易掌握,但在有一定舞蹈基础时,也可以尝试去做。海淀第四实验小学崔琳老师编排的华尔兹舞蹈《蹦嚓嚓》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实验。在课程中,她从热身开始,让学生体验三拍子;从节奏切入,让学生听辨舞步的节奏及强弱规律;随后,教师再分析舞步的强弱规律并导入基本舞步的学习;同时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练习舞步,让学生在步伐的进退、旋转的变化中,体验舞蹈艺术的美感。 总之,舞蹈天然就是一种快乐情感的宣泄和张扬,作为小学舞蹈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使学生在舞蹈中塑造一种健康的体态,养成良好的舞蹈习惯,感知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㈥ 舞蹈课是素质教育里的一门学科吗
素质教育只是一种理念。
没有什么固定的学科吧。
素质教育是指一回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答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实际上如果不喜欢舞蹈,还要硬学舞蹈,那似乎与素质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㈦ 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舞蹈相关理论有哪些
关于中小学数学教育舞蹈相关理论有哪些你找一个专业的老师了解一下
㈧ 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培养和必要性
浅谈舞蹈教育在当今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 作者:钱 樱 转贴自:网络搜索 点击数:2831 更新时间:2005-11-27 〕
舞蹈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起源于劳动,又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动作的姿态、音乐的节奏和人的脸部表情为基本要素,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和审美要求,同时又培养了人们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舞蹈自产生以来不但具有供人欣赏和娱乐的作用,同样也起到了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如今它也已成为了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途径,并且与美的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召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审美价值的本质》第20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北京)
最早提倡和发展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国家是美国。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普遍设立了舞蹈课,他们的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初期属于体育范畴,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健身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法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对学生来说,是比柔软体操更完备的一种体育课程。”(《世界艺术教育》第35页),这无疑把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和“体育课”相结合,从另一种角度来审视了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这不仅可以使舞蹈教育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且轻易的解决了师资的来源。
其实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中要获得审美教育的渠道有很多。例如:在语文课、自然课、生物课、劳技课中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实行艺术教育才是获得美育的最佳途径。而在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经有很多学校开展了课外的舞蹈等各方面的艺术课程,但是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了此种教育的“名存实亡”,使学生在学校里参与美育的机会几乎等于了零,使得我国人民的舞蹈意识普遍低下,无疑这种社会现象是不正常的,它只针对了少数孩子,而忽视了大多数成长中孩子的需要,这将对我国人种的智力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
凡是教育就必有它自身的教育目的,既都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而通常所说的舞蹈教育目的也正是寓于这种教育目的之中的。但是,在普通学校中开设舞蹈教育,其目的并不再局限为谋生的手段,它正伴随着审美意义的扩大、观赏性、娱乐性艺术的增多,而逐渐的发展成为了能满足个体对艺术的强烈追求的、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的一种社会活动。此时的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充分显示了其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更充分的显示出舞蹈教育的优越性和独特性,在中小学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适合非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要求、目的、目标,希望能从多方面充分展示其审美功用的一面。
目前世界各国普通学校都开设了舞蹈教育课程,其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将舞蹈课列在正式课表内,成为必修课;一类是作为课外活动,对全体或部分学生施行舞蹈教育,具有选修课性质。当然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前者的优势性更强,像美国就舞蹈作为了一种对学生身心、思想都有益的运动,把其列在必修课中。但在我国至今还普遍的采用后者。其实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在中小学中开设舞蹈课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有,不是毒,希望 对你有帮助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362
㈨ 少儿素质教育课程有哪些
高丽会少儿素质教育都有哪些课程啊历史教育、人格教育、文明礼仪、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
㈩ 如何加强少儿舞蹈的训练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少儿舞蹈课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在中小学校中舞蹈、音乐等艺术教育正在得到大力开展。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少儿舞蹈课呢,我从专业的角度和多年的教学总结了一点经验,供同行们参考。7Z?埛<一是要利用好音乐。在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句成语叫“歌舞升平”,可见只有音乐和舞蹈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最美妙的效果境界。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舞蹈伴奏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动静停顿要突出,能引起儿童的动感,当孩子们掌握了所学的动作时,不要忙于合音乐,而是让他们先听整首舞曲,可以边听边略加分析,使孩子们对舞蹈音乐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且重复听音乐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方式,通过重复,使孩子们熟悉音乐,这将非常有利于教学、训练、和排练。7Z?$g?<二是要用好示范带动。纵观平日的舞蹈课,多是老师讲,学生做,一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大家一遍遍地做重复练习。这种简单反复、机械枯燥的教学训练方式不适合少儿教学的心理特点,难以实现舞蹈教育的目标。如果一节课内留点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做一做、想一想、调换一种学习形式,重新调整学习状态,或许能更好地促使儿童大脑活跃兴奋。让孩子们经过自己参与的体验和理解,会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如请个别孩子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做练习。有些孩子在得到这种机会时,会显得紧张或表现的平庸,应该允许他继续领着大家做,他可以在教别的孩子的同时学到不少东西,并得到能力上的锻炼。比较好一点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更加增强自信和对舞蹈的爱好,我们可以积极把他培养成为独舞或者领物对象。7Z?$g?<三是要利用好影像资料。影像资料因方便、实用,这时就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帮手。在课堂教学中,影像资料它有日常教学中不曾有的光、声、音感,更能吸引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外,我们可以将要学习的舞蹈练习或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刻录成光碟,让学生课后在家也能练习。7Z?$g?<总的来说,少儿舞蹈教育对学生的艺术情操、体能技巧以及智力的提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结合实际实施儿童舞蹈训练,充分利用好从教学训练中探索出的这些教学规律,相信一定能为少儿舞蹈教学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