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评价强调

新课程评价强调

发布时间: 2021-02-18 23:26:31

① 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

 1.评价目标多元化。

新课程提出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往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就,关注学生的表现,忽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教师发展的。通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查,不只是看学生的表现,还促使教师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评价其目标也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几个方面的功能:

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方法或学习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以往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特别是以知识技能评价为主要内容、以书面评价为主要方式的评价。评价吏多地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功能。这种评价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限制了教师在课程开发和促进学生发展上的能动性。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学课程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只是将评价的目标限定在学生对概念、运算和解题技巧的考核上,就会使教师和学生只关注这些目标,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特别是那些不能简单地用一张考卷和一个分数来确定的目标。比如学生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学生学习过程的目标,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在多数传统的数学试卷中,考查的内容基本是计算技能和解决固定模式问题的能力,应用题也局限在一些标准的类型题中。像以下这样的问题是司空见惯的。

② 小学新课程评价重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地区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价的探索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因此,有必要开展新课程指导下的教育评价改革,为推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新课程提出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如下。 一、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一般性发展目标是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的。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二、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自评与奖惩脱钩。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转变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界定、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无疑奖带来巨大的冲击。

③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新在哪里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和理解:
1、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3、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5、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6、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7、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④ 对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怎样的评价体系

强调多元评价,过程评价。或者说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⑤ 论述课程标准对课程评价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一、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 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 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 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 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用诸如 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多样的方式,而不仅仅 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加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方式强调 可操作性,力求评价指标简明、方法易行,使第一线教师容易使用。 (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 基础教育课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 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 展奠定基础。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不只关 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以及与 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只是为了选拔和甄别,“选拔适 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反馈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 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评价是帮助“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 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评价功能的这一转变同时影响着教师评价工 作的发展。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教师的素质及 其发展同样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 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同样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却有限。因此,时代的发展向课程评价的功能提 出挑战,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即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学生学业成 就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 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 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 学业成就作为单一的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也突显出来。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 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 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多 元智力理论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在评价中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 值,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 化的需求。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长期以来,人们盲目地 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 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然而,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 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则表现出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 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 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要么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了,要么是 只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而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 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 势这一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 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 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 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英国则强调 3 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和 行为记录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 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 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 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评价主体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 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 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 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 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在以往被动地接受 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 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 欢迎,或者处于“例行公事”的被动状态。与此相比,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 中的一员,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 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也在相 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 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 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 展。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 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 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如何获得这些答 案却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 据等,都被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 4 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 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 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 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 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 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 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 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新课程评价改革面临的问题 新课程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促进课 程的不断发展,这就对评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可行的指标评价学 生、教师与课程是此次评价改革推行必将面临的核心问题。下面将对此进行一 些讨论。 (一)如何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 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如果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将有助于改变以往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 的不利局面。 第一,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如青岛市北区推行的口头评 价,根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 5 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 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 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 自己的学习。 第二,利用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收集学生多方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作业和 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 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培养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三,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期末成绩中 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 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 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如在学科期末成绩评定中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分 别报告,并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平时和期末成绩设定不同的权重。 第四,许多学校重视学科学习和评价的特点,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 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察方式,与期末 考试相结合;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考试采取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 (二)学生、家长如何共同参与教师评价 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价的 重要内容,旨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家 长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群体,他们参与教师评价,也增强了对教师教 育教学活动的监控,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反思能力的提高。 在推行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建议注意以下一些原则:学习信任学 生和家长;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校方应综合分析多 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下面是一则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引导家长如何参与“家长开放日”评课活动 6 的实例。 亲爱的家长,欢迎您参加我校“家长开放日”的评课活动,相信这将是 一次我们彼此之间加强沟通、增强了解的机会。希望借此机会,对我们的教 育教学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同时架起我们协同教育的桥梁,共同为孩子创造 出健康成长的家校环境。

⑥ 新课程评价的改革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1、学生评价改革重点:
①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版
2、教师评价改革重点:权
①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强调自评
③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④打破教师行为表现,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课程评价改革重点:
①建立促进课堂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②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
4、考试改革重点:
①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体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考试方法多样化
③针对考试结果,要做出具体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成绩
④升学考试中,逐渐改变分数简单相加的录取标准

打的好累啊。。。。。。给悬赏啊!

⑦ 新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评价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性自我评价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但教师对教学的引导、驾驭,对教学的实际意义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大家一致肯定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自身的素养和水平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培训也势在必行,成为了教学管理中首要的任务和目标。但仅靠培训是不够的,要在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成长,更关键的在于教师自身在教学中的反思和评价。众多的研究表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促进其进行有效教学。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通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他人评价教师为主,教师大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能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单方面的评定不能很好的引发教学思想的沟通和碰撞,评价意见也较难被理解、接受、内化。只有通过自评,才能很好地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建,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说反思与重建的过程既是评价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过程,更是教师个体成长的过程。我校在课堂教学评价实施中,除了重视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外,也十分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自我评价,要求教师从评价的不同角度切入,打开反思之闸门。
一、从教师自身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来作出评价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体验、内在价值往往是受忽略的。即使是现在进行的一些教育教学改革,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个体体验时,同样忽略了“教师情感体验”这个极其关键、起着中介作用的因素。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积极的态度,没有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又如何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说学生需要在教师创设的和谐氛围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中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教师情感、态度同样需要关注,他们也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一样,首先是一个生命个体,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教学结束,教师要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做出提问、反思:“我和学生在整个课堂上感觉快乐吗?这堂课对于师生双方来说上得有价值吗?这堂课的活动效果和我原来想象的一样吗?有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满意或不满意甚至遗憾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有效地促进教师对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学生表现进行回顾,从师生、生生交流对话的每一个细节感悟课堂,从师生、生生共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审视课堂,有效地帮助教师感受、体验课堂的生命活力和价值取向,使课堂真正成为人本化的课堂。这种发自教师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更能自觉地带动教师对自己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机智、教学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学中出现的这个亮点环节,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给我以什么启示呢?”“为什么在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尽人意的现象呢?问题出在哪里呢?”这种自觉的反思,发自教师内在的体验能强化正确认识,巩固已有的经验,进而揭示教学基本规律,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再实践,最后升华为一种教学理念。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自主地决定改进教学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达到“学会教学”。
二、从教师、同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反馈来作出评价
借助教师、同行对自身教学的评价来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是教师迅速成长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教师、同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反馈,教师可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听取和吸收他人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以求得课堂教学的完美。记得我校有一位青年教师上了古代寓言两则中的《矛与盾》后,听课教师在对其评价指标的“案例与评析”一栏上重点提出了两个方面:一是本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效果非常好,从开始的小组成员共同逐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到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故事的寓意,并结合生活经历举例,小组成员均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在组织交流时,能大胆表述个人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明显反映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极强。二是在学生举例时,有学生认为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应该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都穿不透;我的矛很锋利,除了不能穿破我的盾,其他都能穿破。”还有人说:“那人不该同时卖矛和盾。”很明显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问题,他没有意识到卖矛盾者根本的问题实质,而只是从逻辑上加以理解和分析。教师应抓住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引导其理解那人夸耀自己的矛与盾的真正目的,从而悟出寓意。
教者在听取了听课教师的评价反馈后,对自己的教学作出了反思,并写了一篇教后手记。他在手记中写道:教学是人本化的,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一项育人工程。学生在课堂中不单单是学会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有违做人准则的问题,我怎么会没有引起重视呢?而且从这里我也深深地明白了,课堂中学生的问题就是我们探究的主题,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者。我当时要是能抓住这两个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是更能有效地让学生悟出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寓意吗?
通过评者的点拨,加上教者的自我反思,用教学后记的形式、手段来表达,能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发展教师专业水平提供服务和保证。
三、从学生参与课堂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反映来作出评价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人,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情感体验,对自我的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有效度,反映出作为共同学习体的师生双方的参与态势和互动效果。所以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评价表的反映情况来作出分析、评价、反思。通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对评价中呈现的一些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间接地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和感受,可间接地来审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从而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你觉得这节课有趣吗?”从学生对课堂兴趣的调查中,可以从“十分有趣”“有趣”“不太有趣”“没趣”这四类不同答案的具体数据中掌握学生对这堂课的情感体验,这种通过学生的评价来透视课堂教学的成效是十分可靠和可信的。同样,“这节课上你起来回答了几次问题?”“你在这节课中发现、提出了几个问题?解决了几个?分别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讨论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对学生在课堂中所呈现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状况也能了如指掌,对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除了参考学生自我评价,也可观察同学之间的互评,如“这节课上你最佩服谁?为什么?”“哪一位同学的表现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节课上,谁给了你很大的帮助或启发?”还有和学生的座谈中获得的信息都可作为教师评价反思课堂教学的一个依据和标准。
四、从同类课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比较来作出评价
虚心向同行学习,通过与同一题材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比较来对自我课堂教学作出评价,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条捷径,值得我们提倡和发扬。在上完课后,我们可以找一些同课题的录像课资料来观看、剖析,然后与自己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作比较、找差距,通过不断地切磋、琢磨,最后完成总结经验、获取教训、不断完善的反思性过程,达成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反思、在反思中迅速成长的理想境界。
上完课后,也可以主动去听教研组中其他教师上这同一课题的课,然后进行参照对比,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和优化,对双方不同的做法要客观地加以分析,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和老师开展讨论、交流、沟通,切忌固执,要虚心、耐心、诚心。特别是针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谈得深刻、彻底,决不能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应作为自我反思的一个重点、一个切入点来看待,要死抓不放,要一抓到底。只有这样的教学反思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才能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⑧ 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的评价体系上! 谢谢各位了!

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⑨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基本理念是什么

2、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评价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二)促进教师成长。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重点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
(三)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