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整合课程环境创设
A. 如何呈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表现的机会和条件。”新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也特别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明确强调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在这方面,国内外幼教专家都作过重要而深刻的论述,同时幼儿园环境也能展示出一个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和办园理念,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幼儿园的发展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环境创设也是课程实施及教育目标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育环境包括室外教育环境及室内教育环境。室外教育环境包括整个教育氛围、大型设施等;室内环境,包括室内墙壁布置、班级中的常规要求、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和发生在师幼间、幼儿同伴间、教师间、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间的行为活动等的布置。特别是感悟到“人”也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人在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人、环境与幼儿发展三者间的密切关系。“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活动,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明确了适宜的教育环境应是全方位的、是变化的、是幼儿自己的、是生态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应处处体现和突出教育目标,而且对幼儿的发展应具有应答性。要求拓宽教师对“参与”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要求幼儿园进行环境创设应从主题氛围、教育价值、适宜性、 幼儿主体性、对话互动、材料投放、美感布局、经济实用、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 1、环境创设要突出主题,有针对性。 环境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创设与学期主题或单元主题相关的环境。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2.环境创设要具有适宜性。 环境创设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适合本园本班的特色,充满着童真童趣,使环境中的点点滴滴点缀都洋溢着幼儿教育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 3、环境创设要体现主体性。环境的设计、布置、利用,都应从幼儿实际出发,要生动、直观、真实,都应有幼儿参与,体现高度的开放性。 让幼儿成为环境中的主人,体现师幼之间对话,让环境成为幼儿寄托心愿,宣泄情感,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 4、环境创设要体现丰富性和启发性。环境创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能引起幼儿探究欲望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并能诱发幼儿利用环境中的信息和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 5、环境创设要体现动态性。要随幼儿的兴趣、能力的变化而变化,随课程内容、季节、节日的变化而变化,让环境始终对幼儿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使孩子经常能从环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6、环境创设要体现美观性。应力求结构的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独特、情趣高雅,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7.环境创设应体现经济性。环境创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环境的创设上缺乏幼儿的参与。 环境创设多数是教师的作品及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缺乏幼儿自主性活动内容。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的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在这方面,教师应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让幼儿参与创设或把部分环境交给孩子布置。将环境与课程相匹配、联系,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2、环境创设缺乏层次性。 室内环境创设没有做到让每一面墙能和幼儿对话。幼儿的作品过高或不在幼儿的视线内,空间利用不够充分。 3、环境创设缺乏目的性。 墙饰的内容不能体现教育目标、主题教育内容、季节、节日的变化等。画面长时间不变,或者固定的多、变化的少。 4、活动区安排不够合理。 活动区材料投放不充足。材料品种单 一,材料单调且数量不足,造成幼儿之间出现为争夺玩具、材料而发生冲突的现象。 安静的活动区与活动的区域安排不合理。如图书区与音乐区相隔太近,互相影响干扰太大。 投放材料的成品太多,而半成品和幼儿用以活动的原材料、废旧物品太缺乏,不能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借鉴主题教育活动网络形式,在大主题的引领下,确立墙饰、活动区、楼道、过道等具体的小专题创设。 (1)对活动室墙壁的创设。 “创设与幼儿不断相互作用的墙壁布置,让墙壁成为幼儿经验、想法表达表现的空间,呈现主题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过程”。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从确立主题内容开始进行研究,理清思路,形成一条主线。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关注幼儿兴趣,确立主题内容,制定活动网络框架,初步拟定墙壁网络图。第二步:根据幼儿发展现状,挖掘各领域目标,制定主题活动总目标。第三步:准确把握主题进程,详细制定各阶段教育目标。第四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分阶段的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园内外教育资源,引导幼儿用不同形式表达出来,并随着阶段活动的进展进行墙壁创设。第五步:随着主题活动的结束,墙壁创设完成,并呈现出主题活动的进程。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有意识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有机的把预设内容和生成内容进行整合,幼儿在真正属于他们的环境中,愉快的参与墙壁的布置。如中班进行 “美丽的春天”主题,教师与幼儿设计了“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里的动物”—“春天里人们的活动”—“我找到的春天”等系列主题情境。中班在进行“汽车”的主题活动中,将班上布置成汽车制造厂,把活动室划分为“汽车设计室”、“汽车展示室”、“汽车制造室”、“汽车图书借阅室”、“汽车美容院”、“汽车驾驶”等,活动区成了主题活动实施的主要场所幼儿园墙饰创设体现以下特点:第 一,有机地把五大领域的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融为一体,并能加以迁移、整合,体现《纲要》中的整合理念。第 二,墙饰主题和内容与幼儿活动相一致,是一个总结、强化、总结、概括与提炼幼儿学习与经验的过程。第 三,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体现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家园互动的过程,体现教育目标层层推进和物化的过程。第 四,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幼儿感知事物和与富有动态环境的互动中,提升审美能力,体验审美情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B.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有什么联系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课程价值取向比较 1.三种环境创设反映三种不同的课程理念 试看我国传统的幼儿园环境:户外是开阔的场地,场地上纵横清晰地点缀着小圆点,便于幼儿在此整齐地列队操练。室内是开放的空间,其设计思想是根据班级的人数安排桌椅,因为全班三十几名幼儿将同时排坐,便于集体教学;墙面上的布置有提示老师教的,有示意幼儿练的;而玩具和材料在靠边的玩具柜里,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则在教案上,这一切都将在一个规定的时候呈现。在这样的环境中,集体活动时井然,自由活动时喧嚣。显然,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授课为组织形式的课程模式,它更多地强调了整齐、划一和规范,更多地强调了个体对集体(权威)的应答和服从。 再看今天改革中的我国幼儿园环境:户外场地增加了现代化的气息,大型组合性运动器械和塑胶场地使操场更加气派。室内用矮柜区隔了若干个活动区角,各个活动区都固定地陈列着丰富的材料,便于幼儿个人或小组选择性的操作。区角若在四周则腾出中间的空地,区角若占用一半室内则腾出另一半空间,以便保留集体教学的位置。在此,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的意图正在尽可能地客体化,教育目标隐蔽在环境和材料中,并且在个体操作和集体教学的互补中得到实现。 在德国看到的几所幼儿园环境:户外基本上是土坪和草坪,帐篷、木屋、石阶、木桩以及大型的沙池和可移动的废旧物、自然物,实为原始古朴。而活动室基本上都是用柜子、木架、屏风和布帘将室内区隔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区域没有固定的学习功能,材料可以任孩子们搬来搬去。除了区域性的空间,很少再有专门辟出可以容纳全班正规集体教学的空间,所谓集体活动也只是随地就坐围拢在一起讨论问题,时间很短,也要不了多少空间。很明显,这是一种以个别和小组自由活动为主的形式,课程主张的是让儿童自主、自由地发展,老师对环境的创设是刻意的,而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却是自然的。 2.幼儿园环境与课程特色的体现 改革中的我国幼儿教育,出现了不少具有个性化的幼儿园课程,标以游戏的特色、情感的特色、体育的特色、艺术的特色、数学的特色、科技的特色等等。这些幼儿园都在本园课程的特色上下了很大工夫,从而都能拿出一套非常成熟的课程方案和研究成果——活动设计或教材。然而在钦佩之余却总不免有那么点遗憾,因为与课程特色相应的理念和新的教育观念,大都落实在活动的设计和教材的编选上,课程的思想仅仅在教师自己的把握中。走进这些幼儿园,如果没有园长对课程方案的介绍,如果没有老师对现场活动的解释,仅凭幼儿园的环境就很难区分出各种不同的课程特色。一个新进该园的教师,如果不经过一定的培训,就很难使她的教育工作立即得到该课程思想的体现。 在德国参观了九所托幼机构,原以为幼儿园看多了会由于其大同小异而失去兴趣,然而每新到一个幼儿园,就会迎来一个新的面貌,园本化的特点不断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有一个幼儿园完全是家庭式的环境创设,每个班级(他们称为小组)好似是一个大家庭,有高的大桌子,有矮的小桌子,有阁楼、有半边隔开的板铺,可睡觉可活动,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另一个幼儿园充斥着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设施,专门的体育室里各种在我们看来需要高难度运动技巧的设施,孩子们灵巧地在上面玩耍。走廊里也是可用于钻爬垒高的设施,室内部分用架子和布帘做的开放式区隔,使室内空间变大,便于孩子们的大肌肉活动,户外则是大片沙石,木板、石墩之类。一看就是一所以体育为特色的幼儿园。还有一所则明显是年龄跨度很大的混龄教育机构,因为每个活动室都有适合最小年龄(如学步儿)、适合中等年龄(如幼儿)、适合较大年龄(如小学生)的不同设备和用品,墙上的格言是“小的进来,大的出去”,意即每个孩子进来时是班上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出去时已经成长为班上的大哥哥或大姐姐了。另有一所很有特色的幼儿园,是集中游戏,即一年中有两个月的集中游戏,平时是以主题活动为主线来实施课程的,环境的创设要配合主题。而有两个月则完全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在这期间,老师不加任何干预,孩子们的自由程度就好象是在儿童乐园里玩耍。这时候孩子们可以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活动室、自由搬动可以搬动的材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环境是随孩子的意变化的,老师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和监护,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支持。 同样是课程特色的反映,我感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听我们的幼儿园介绍课程,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做法很令人鼓舞,但听完介绍看环境看活动却大同小异,特色如何体现,只能带着一套研究成果回去嚼味,很多则味同一般,有的还不堪细嚼。而在德国参观,感觉他们并没有在理论依据上大做文章,也没有在教材的编写和活动的设计上费尽心计,特色就在环境的创设中体现了,要问他们依据什么,有个园长说得很朴实,“是孩子喜欢的,也是我们认为值得的。” 由此我们认为,环境应当能吸引人的注意诱导人的行为,应当能使身处其境的人受到潜移默化和感染,至于吸引人注意什么?诱导人去怎样行为?潜移默化人的哪些品质?那就是课程思想在环境中的暗示了。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和创造性劳动的地方,无论哪一种课程方案,无论哪一种园本特色,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理念:尊重—满足孩子所需;信任—放开孩子的手;发展—给孩子以挑战。 所谓满足孩子所需,是指环境的规划和布置是从孩子的视角,考虑孩子的年龄,考虑孩子的兴趣,考虑孩子的发展需要;放开孩子的手,是指对环境的利用应给孩子更多选择的自由,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减少过分的保护性措施;给孩子以挑战,是指环境必须能使幼儿经常产生各种问题,不断诱发着孩子的好奇心,驱使孩子永无止境的探索。在此前提下,我们从许多幼儿园的经验中概括出四条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 有利于发展的规范化布置 有一个教育督导员,在巡视了两所幼儿园以后,对这两所幼儿园的教室环境创设做了如下评价: 甲幼儿园的教室玩具材料充足、墙面栏目丰富、布置适合童趣、各发展领域的内容都能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但是各班教室整齐划一,每个教室的环境布置都基本相同,没有个性。园长说:“我规定了各班环境布置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某些材料由园方统一购置,并有意识让各班老师相互学习,鼓励创新,也鼓励模仿。” 乙幼儿园的各班教室完全是个性化的,有的教室是区隔的,有的教室是开放的,有的教室废旧物的利用很有特色,有的教室结构材料极其丰富,有的教室的语言表演区非常醒目,总能从不同的教室发现新的环境创意。园长说:“我提倡教师不断创新,鼓励每个教室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室的独特之处。” 在此,我十分赞赏甲幼儿园的那种规范化的做法。我们知道,环境具有诱导行为的意义,教育意图的客体化,意味着我们的课程目标、内容和对全园幼儿的基本要求将隐含在规范的环境布置中,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潜移默化幼儿的行为和品质。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减少教师教育行为的主观性,满足了幼儿按自己的需要主动学习。二是各班环境的规范布置具有公正的意义,当我们创设了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丰富环境,就能让幼儿更多地受益于环境的恩惠,较少地接受教师的说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之间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带给幼儿接受教育的不公平性。 规范的布置包括与本园课程相应的激励性格言和教育家的名言,这
C. 如何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版设幼儿园环境时权,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轻彼。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美教育等环境,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等等,这都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
D. 如何将幼儿园课程融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必须有预设,而环境的创设同样要有预设。课程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需要某种特定的环境支持,环境创设得是否合理将影响到课程的进行。 1、 环境的创设要依据课程的目标。 将创设环境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依据目标增加或减少材料,预测对幼儿建构性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2、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瑞吉欧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洞察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需要和兴趣。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美丽校园我的家》时,当时正好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刚刚搬新家,孩子们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我的家”,同样家也是孩子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于是我们将“我爱我家”的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切入点。为了让孩子体验“家”的温暖,了解自己和社区的关系,我们和孩子一起创设了“中五班小区”,整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区,有自己的家、幼儿园、超市、售楼部、银行等,每个孩子都扮演一种身份,在“小区”中快乐的生活、学习。
E.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介绍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是一本书籍,该书主要围绕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内五大领域课程容、主题整合课程以及活动区教学模式等内容阐述环境设计,把环境创设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更将其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