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课程指南
A. 上海小学三年级开设哪些课程
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电脑、科学与技术、写字、兴趣,有的学校还有校本课程
B. 上海小学生课程表
数学 语文 音乐 英语 品德
C. 上海国际学校小学生学什么课程啊
枫华双语小学设置上,会对于基础较弱学生增加语言强化课程,对于基础较好学生开设中西文化整合课程。在小学高年级实施细致的分层英语教学,将学科英语模式融合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中,采用小班化、国际化教学。国际教育学院最重要的就是有关未来教育留学,而中加枫华留学中心是中加枫华国际学校为学生提供优质海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留学中心从高一开始就为学生们将来的海外就学道路保驾护航,确保每一位枫华学子能够在学校里树立远大的学习志向,并且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行。留学中心承担着为学生做大学申请指导、签证办理以及接机住宿等工作,而且枫华学校为加拿大风格设计,拥有教学区、宿舍楼、餐饮区以及休闲娱乐区等各类设施,设有专门生活老师、24小时执勤保安和宿舍监管员,是不二之选。
D.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4)上海小学课程指南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E. 上海小学一年级课程有哪些
语文、数学、英语、唱游、阅读、体育、自然、美术、品德与社会、科普、
F. 上海的小学六年级开设哪些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电脑、科学、美术、品德,还有些活动,请采纳!!!顶呀!!!
G.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感想
二期课改如同清新自然的风吹绿了教育的田野,为孩子带来更深远、广阔的天空。二期课改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二期课改也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能更好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我认真学习了《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导纲要解读》。虽然领悟地不够深刻,但还是感想颇深。通过仔细阅读《解读》,使我更为具体、深刻、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充分体现出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每个幼儿个性、能力、学习特点的尊重,然而要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内在需要,就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在以往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往往偏重于为幼儿铺设一条求知、学艺的道路而忽视幼儿还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最终只会贻害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多一份童心,就多一份对幼儿的内在需求的理解和对幼儿情绪波动的把握。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的我们正在不断转变自身的角色、地位,明确自身的真正作用,在自我角色转变的同时又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他们的角色转变。首先教师应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观察。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观察,捕捉着孩子稍纵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获得第一手材料。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去倾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例如:有一次早锻炼时,几个孩子跑到了水池边看起了金鱼来,并招呼自己的同伴一起过来看。一个,两个,一会儿工夫就围了一群孩子,我也凑过去听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交谈,有的孩子说自己家里也养了好多金鱼,还向我建议:“我们教室里也养金鱼,好吗?”“好啊。”于是我就召集大家一起讨论养金鱼需要什么东西、怎么养等问题,孩子们的需要在教师的及时调整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其次教师还要成为幼儿的促进者、支持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使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 同时,幼儿的生成与教师的回应也成了新时期教育的新主题。《课程指南》中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主要方式。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应加强“预设”与“生成”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我们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更多的是教师预设的活动。对幼儿生成的活动则觉得很难以把握。通过《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它们都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预设”和“生成”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因此,我们除了要把握好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纲要》精神:“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才真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本学期初开展的《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新学期刚刚来到,好多孩子都带来了糖果、新年礼物和红红的中国结,由此我们向孩子抛出了许多问题: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好玩的?哪里来的?小朋友们各有说法,有的说:去阿姨家做客,阿姨送的;有的说:新年里爷爷奶奶给买的;有的说: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送的…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新年的话题,我们又追加了问题:新年又可以叫什么节?外国人过春节吗?中国还有哪些节日?根据孩子们活动的热点所在,我们安排了收集、谈话、亲子制作展示、美术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让课程追随儿童的发展。 课改,带给我们很多新理念,提供我们诸多新思路,同样也促使我们进行新的思考,在解读、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将贯彻《纲要》精神,遵循《解读》的原则更好地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