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幼儿园的课程模式
A. 幼儿园课程中过程模式的优缺点。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各省、市也争相编制本区域的学前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潮迭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
学前教育研究人士当前的观点表明,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即教学科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总和。二是课程即幼儿园为幼儿所安排的一切活动。三是课程即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综合以上三个观点,笔者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欲实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评价。对受教育者而言,课程即是体验教育、提高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在课程建构的理论方面,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显著,为幼儿园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根据。但由于课程建构过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和参与建构课程的人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差异,使得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的目标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师望而生畏。如将“分科课程” 改曰“七大领域”,将“自然”说成“生命科学”,将“图形分类”说成“集合”,就连教师和家长都弄不清楚的“生命科学”这样宏大的概念,也写进了教师参考书。课程的内容繁多,面面俱到。各学科内容平铺均设,没能将幼儿“关键期、敏感期”易掌握的内容列为重点加以突出,幼儿难以接受,更谈不上消化了。内容的选材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现象较为严重。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出现,虽然在理论方面强调了“以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但在课程建构中体现的仍不明显。课程评价在一些课程建构中虽然得到了注意,但评价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幼儿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等指标的评价。如何将课程建构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这一问题,仍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究和解决的难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1、课程目标的定位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以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塑造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要以国家的幼儿教育目标为依据,其远期发展目标应定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自己积极的自我评价,自主、自信等方面。中、近期目标方向要与远期保持一致,近期的发展目标要有利于中、远期的发展。若近期目标的方向与中、远期目标方向相矛盾时,应服从中、远期目标,确保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园课程近期目标的定位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既要考虑到质的问题,又要考虑到量的适度。如过多过细,就会束缚教师和幼儿的手脚,过于宏观,过于宽泛,则教师无从把握和操作。幼儿阶段心智的开发,应着力于幼儿发现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的培养。决不可超出幼儿年龄范围和身心发展水平,搞超前教育或掠夺性开发,以牺牲远期目标为代价,换取近期人为目标的实现。教育的超前性应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及选择 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要因教育的侧重点,而选择不同的目标模式。如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模式比较有效。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目标模式较为适合。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表现性目标模式较为合适。
3、课程目标设置的建议 笔者认为,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将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分级制定,将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最低课程目标,各省、市可酌情超过统一的最低目标,制定省、市级统一的课程目标,目标不宜过细,制定阶段性目标即可,不可将目标细到每一节课。各幼儿园再根据省、市级目标,制定本园的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教育形式。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目标与国家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又能确保其符合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既能保证幼儿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又不限制幼儿发展的主动性、教师施教的灵活性与幼儿园办特色园的积极性。
二、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要
1、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即2—5岁是幼儿提高语言素质的最佳期,幼儿园课程应将语言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其他学科应少设或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穿插进行。幼儿园课程必须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分阶段,有重点,合理安排内容。而大部分幼儿园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没有体现这一点。课程内容多是各学科平均铺设,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没能真正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2、幼儿的记忆规律 幼儿的记忆效果与事物的重现率成正比。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幼儿身边的生活为主,以幼儿常见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教学进程也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尽可能在重现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但是,这里所说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3、幼儿的生活实际 我国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在园平均时间可达9小时。三餐两点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时,除去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余下的是教育活动时间。也就是说,幼儿正式的教育活动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事实上,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日常生活琐事,如果我们的课程内容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只等在每日一个多小时之内完成我们预定的教育目标,势必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而忙不择法,幼儿因达不到预定目标,失去自信而望学生厌。另外,课程的内容还应考虑到幼儿离园后的生活需要,如:幼儿在家要进行看电视、听音乐、打电话等活动,如果我们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更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吗?
目前比较流行的“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和“游戏生成课程,课程生成游戏”、“一日生活即课程”等观点,都强调了幼儿教育要就近取材,贴近生活。笔者认为,这些思想及课程的设置,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易使幼儿接受和产生兴趣。
三、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
其一,在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作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儿”。所谓的“玩儿”就是游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游戏多被理解或演变为各种活动,如: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仍没能跳出“上课”的框框(到底怎样的活动才是游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不加展开)。幼儿的需求和发展已经成为课程目标的中心指向,这不仅因为幼儿的兴趣能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重要的是对幼儿人格、天性、权利的尊重。
其二,要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明显的顺序性,如思维发展,总是由具体实物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3—6岁的幼儿,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三,要考虑幼儿的记忆力与注意力的发展特点。3—6岁的幼儿注意和记忆特点是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幼儿的注意和记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事物的物理性质;幼儿的兴趣和情感需要;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总之,幼儿的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
由此,对幼儿施教过程中,要针对3—6岁儿童知识经验贫乏、抽象思维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设置形象思维活动为主,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声、情、景、物、象、形、色等感性材料,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实地观察活动,设置一些感官参与性强的活动,少进行抽象的讲解和原理的灌输。更不要总是问幼儿为什么。
四、课程评价要重视教育过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是个从理论到实践,经过评价再到实践的动态的系统。它具有诊断课程问题、引导课程实施、检测教师工作、鉴定教育效果等中介作用。我们所建构的课程如果缺少了评价这一环节,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距离就会拉大,容易导致课程理论的空洞性和课程实践的盲目性。
目前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工作比较欠缺,幼儿园普遍用对教师的工作评价来代替对课程的评价。而且多是以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忽视了“课程结构、内容、活动过程、教师的观念、态度、活动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质量”等评价指标。
另外,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如在测评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时,往往以幼儿掌握知识的数量及程度作为评价的量化指标,在检测教师的教育过程时,往往将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完成情况、授课量以及授课程序作为评价的量化指标,忽视了定性评价和课程本身的适宜性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育任务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泯灭了幼儿固有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违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这一教育远期目标。笔者认为,依据课程概念,我们不难得出:课程的评价就是施教过程的评价。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评价要以“过程评价”为主要评价指标,重点测评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即选用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策略以及提供的教育材料的适宜程度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情绪及效果。当然,这样的评价定性成份较多,不易操作,还需不断探索方法和途径。目前,我国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必然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提到幼教改革的议事日程。
关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到底采用哪一种课程模式对幼儿园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都必须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课程模式,既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础,又能在幼儿园工作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一种课程模式是否实际的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理念多么先进,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教育的实际,具有实施的可能性。就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大一统的幼儿园课程已不复存在,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局面将持续下去。采用哪种模式都各有其利弊。各施教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各种课程模式加以分析判断,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更为切合实际。
B. 幼儿园课程论 幼儿园课程开发有哪些模式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依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教育哲学与资源条件,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内容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当前,大多数学校将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活动课和选修课。但这三者是相互包容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这三者的关系本来在理论上就是不符合逻辑的。”[2]因此,笔者根据课程的发展功能将其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类。
1 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体育、美术等。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习策略课程构成。学科知识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编、新编或拓编。二是对课程结构的革新,包括学科知识分层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将课程分为三个层次:1)C层次科目,国家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2)B层次科目,参照国家必修与选修的综合要求,适当增加和补充内容;3)A层次科目,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对原教材进行改编和新编。这种分层是将科目分层和内容难度分层结合起来从而使课程体现出难度梯级,使每一层级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学习。上海大同中学的基础性课程开发突破传统分科课程,加强知识整合。它分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理科综合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为核心。知识整合实现了对学生知识多方位的培养目标。
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精加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这些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3],。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有“生成性”特点,应当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开发的重要内容。
2 丰富性课程
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这类课程的开发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如诗词鉴赏、名作欣赏、名胜古迹游考、网页信息浏览等。它的核心目的是要教给学生广泛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查阅图书、信息卡集成、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怕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一种是艺术怡情,可通过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舞蹈表演等课程来实现;一种是休闲怡情,如摄影、垂钓、插花、集邮、拼盘、盆景、花卉等课程。该类课程可教给学生有意义的休闲和怕养性情的方式,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如成功人土案例分析、挫折调适、坚持性训练等磨砺性教育课程。当前,很多学校仍偏重智力,忽视意志力培养,致使多数学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开发励志课程已迫在眉睫。广行课程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如电子制作、网页制作、无线电维修、新闻采访、英语会话、实验操作等课程。
3 发展性课程
发展性课程是指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要求,增加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探究性。这类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深学科知识的深度,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课程,如学科知识竞赛辅导、上海大同中学开设的“知识论”等课程。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如科技发明、学术小论文、创造技能培养、思维训练等。发展性课程以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为主。此类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虽不占很大比例,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合作开发;一种是课程运行的自开发,也称教学情景互动开发。
1 合作开发
1)校际合作。即学校与学校联合,有学者指出,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本身的活动,需要与其它学校构成互动关系。[1]这种模式要求各学校的教育哲学与宗旨相近,区域跨距小,资源可互补,以此增强课程开发实力。合作方式有互补整合式、流线作业式、合并交叉式等。
2)专家一学校合作。课程开发实质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1]。一方面专家拥有较丰富的课程理论知识,可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具有开发条件的学校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重要基地。
3)研究机构一学校联合。当学校进行规模较大、难度较高的课程开发时,应与研究机构联合。因为研究机构具有系统开发和研究的能力。研究机构与学校联合的方式有基地法和现场法。基地法指某些研究机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由学校积极参与。现场法是指由学校设置课程开发项目,研究机构莅临现场给予指导。
4)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联合模式。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教育行政部门可提出方针和原则,进行财力、物力支持和地区间学校资源的调配利用。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力量。但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合作必须遵从非命令性和非干涉性原则。
5)领导一教师合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是核心力量。他们熟知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而且直接承担着具体的开发任务。一方面,领导者的个人风格、办学理念、管理方略显示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教师最知晓自己和学生,能真正贯彻校本课程开发中“以人为本”的目的。只有两股力量结合,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完整地体现学校本位和以育人为目的的思想。
2 课程运行的自开发
课程运行是指教师、学生、课程在教学情景中的互动关系。任何一种课程在这种互动关系中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能力和学生需求实际。其过程是:1)教师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初次课程设置。2)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3)教师自我反馈。4)再进行课程设置。5)课程设置更合理。6)教师专业能力相应提高,学生能力提高,从而课程开发的水平更高。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 明确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有明确的理念。理念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
这里的理念指学校的教育哲学、教育宗旨与教育目标。教育哲学体现教育的时代精神,是在时代背景中对教育总的认识和看法。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等都是新时期的教育哲学,它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向。教育宗旨是在教育哲学指导下学校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如江苏锡山中学的“一切为了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上海大同中学的“使学生学有特长”,以及其它学校的“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文理相通,全面发展”、“科学家的摇篮”等。它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教育目标是教育哲学与教育宗旨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如锡山中学在“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的宗旨下确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民族性、创新性、现代化、健康、坚毅等品质。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方向。但是,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学理念。明确理念有如下方式:1)概念化。部分学校办学思想含糊笼统,应该用概念加以界定,使之明确。2)总结法。如果学校办学理念多而散,应予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特色化。3)提升法。有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往往停留在感性或经验阶段,应使之上升到理性或理论层次,以利于统领整个办学方略。4)创立法。当学校已有的办学观念陈旧或还没有形成办学理念,就应根据教育的时代精神和学校的具体实际创立理念。总之,理念应有宏观统领、中观具体、微观可行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2 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属教育的内部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外部需求,是教育的外部功能。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桥,有利于“因材开发”。其次,校本课程开发并非“闭门造车”,摘自给自足,应当考虑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考察.地区乃至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样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需求分析可采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人才市场分析法、网络信息分析法、地区发展报告分析等。
3 资源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作何种程度的开发。这里的资源指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是以学校的教材和资料为核心,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源头活水和信息支持,对信息资源的评估,涉及信息渠道、信息贮存和信息效能。评估要求信息渠道多样化、信息贮存丰富化、信息价值效能化,整个信息资源要处于不断的交流和更新中,形成信息资源“优胜劣汰”的动态过程。能力资源是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素养、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评估方式通常是:先由教师自我评估,然后是学校评估;最后由专家组综合审评。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现实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现实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已达到的学习能力现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潜在学习能力是指通过课程更新,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状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常由教师评估和学生自评构成。物质资源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可提供的场地、设施、设备与经费支持,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基础。除了上述对学校的资源进行评估外,还要对社区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评估,以期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环境。
4 优势评价
当学校有条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为了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有效地提高课程开发质量,还需进行优势评价。学校优势包括管理优势、教师优势和学生优势。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离开了管理很难达到目的。管理优势体现在学校管理理念的明晰化、管理风格的成熟化、管理手段的多样化、管理结构的系统化。对学校管理的评价应先由师生提供反馈意见,由学校领导进行初评,然后由学校管理专家进行终评。目的是分析学校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以期通过学校加强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突出管理优势。教师优势表现为教师的专长、课程开发的技能技巧。根据教师的专长,可决定他们能有效地进行何种课程的开发;根据其开发的技能技巧,可决定他们适合哪些层次和环节的课程开发。学生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该校学生已形成的群体优势能力;二是学生的课程选择能力和课程反馈能力,它使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旁观者和被动的接收者。学校明了自己的优势,就可以扬长避短,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C. 幼儿园课程设计可以有哪几种模式
一、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的混同 “一会儿说目标必须在前,一会儿又说目标可以在过程中生成,到底怎么回事?”这一问题里前后提到的“目标”其实不是同一概念。所谓“必须在前”的目标明显是教育目标之义,而“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两个关系密切但却存在区别的概念,他们分属教育目标体系中的不同层次,课程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在教育目标的制约下,具体体现课程开发与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亚目标,它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性质和方向。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所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它是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我国所有幼儿园必须遵循的。这一目标当然是在教育之前即已确定,这是没有疑义的,没有目标指引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 教育目标的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概括性,要让其实现,需要经过复杂的、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课程目标是一定的教育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桥梁。由于课程开发者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来源──社会的需要、儿童的需要、学科的要求上各有偏重,便产生出了“社会本位”、“儿童本位”、“学科本位”等典型课程观及其他种种折衷性质的课程观,同时也产生出多种相应的课程目标形式。这些课程目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或呈现方式,如有的是规定性的,在课程之前预先定下课程结束后儿童应发生的可见行为的变化,这就是行为目标;而有的是唤起性的、非规定性的,不表明学生在学习后会产生什么行为,而宛如是学习的主题或情景,学生围绕它展开个性化的各种反应,如表现性目标;有的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如生成性目标等等。同时,在不同课程目标下的课程实践也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如行为目标对应的“目标模式”,生成性目标对应的“过程模式”等。 应当看到,教育目标转化为明确的课程目标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决不是一个简单推演的过程,它需要对儿童、对社会、对各学习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缺少任何一方面,课程目标的制定都不可能成功。有时看来没有争议的教育目标,一旦具体化,却看法不一。比如,谁都承认幼儿要全面发展,然而对体、智、德、美的内涵却往往理解各异,为此,幼儿园课程目标以及展开的教育活动常常五花八门。除质的问题之外,课程目标的量也需要一个恰当的“度”,如过多过细,将捆住教师和儿童的手足,但过于概括、泛化,则让教师无从把握。 二、关于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是一种以应用科学管理的原则而建立的、在课程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课程范式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这一范式注重“行为”,以预先确定的精确、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目标来预测学生的变化和评价课程的成败。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课程长期以来是这样运作的:以课程目标导向来选择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等,这是比较典型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长处主要在于: (1)课程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教师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
D. 目标模式对目前幼儿园课程有哪些影响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一、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1.游戏性 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等)”。“游戏性,也可用来描述和定义活动,这时,游戏性就成为活动的客观特征,活动可以被分为游戏性强或弱的活动”(刘焱,1999)。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指活动的客观特征),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游戏化课程充分利用游戏因素,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2.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游戏的这种特征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以凸现。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富有弹性,为教师和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了空间,教师和幼儿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生成新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性灌输,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3.开放性 开放是相对于封闭而言的。游戏化课程和传统课程相比,前者是开放的,后者是封闭的。因为前者关注过程,后者更倾向于关注结果;前者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后者常常是预设好的、事先确定的;前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后者对结果的期望常常是确定的。传统课程的封闭性在游戏化课程中得以改变。游戏的开放性,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到了正向迁移。比如,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设计者开始关注活动过程,幼儿有了更多到实践活动中去操作、去体验的机会,而这种实践活动又是多渠道的、可供幼儿选择的。再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材料提供还是环境创设,都能适合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幼儿,体现了游戏的开放性。 4.综合性 综合,强调的是联系以及彼此的融合。游戏相对于传统分科课程来讲,各要素及彼此间的联系和融合更直接、更便捷,因为游戏不需要人为地划分领域;而传统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组织的,它追求的是知识和系统。幼儿在游戏中,无论是经验的获取还是能力的表现,都是以“整个”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游戏是最具综合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游戏的这一特性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突出地表现为课程设计中整合技术的运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坚持按生活的逻辑(因为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模拟),用游戏的精神和方式去组织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从观念、目标、内容、资源、方法、形式、手段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期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组织策略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在设计 1.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课程之中 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并不是要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如果把游戏理解为一种精神,我认为最直接的体现是: ①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②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强调儿童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 ③关注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用这种精神去设计幼儿园课程,把这些精神渗透于课程之中,既是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思想,又是重要的组织策略。 2.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的非游戏活动是对幼儿园除了游戏以外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总称。如何使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许多幼教实践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1)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谜语本身就具有游戏的性质,而猜谜则是一种游戏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 (2)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具有游戏性 ①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②以假想的方式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种是对角色的假想,如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出现,而小朋友们则是动物妈妈的好宝宝。另一种是对情节进行假想,并以此来串联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假想一些情节,吸引幼儿参加活动。如在美术活动“蛋壳贴画”中,教师以这样一段话引入活动:“我们今天要到熊妈妈家做客,但熊妈妈家的路特别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我们怎么办呢?”进而引出“帮熊妈妈铺一条路”;还有一种是对情境进行假想。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根据活动的需要,带领幼儿把身边的环境一会儿假想为大海,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又假想为草地,小鸡在草地上游戏。这种假想的方式对年龄越小的幼儿运用得越多。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因而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 ③以“做做玩玩”的方式组织活动。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做各种小实验或手工制是幼儿园课程中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又一种策略。这类活动可以在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关活动区,让幼儿在人园后、离园前、专门的游戏或自由活动时自主地选择。这类设计的策略主要是利用游戏因素,结构上比较松散。 ④以比赛的形式组织活动。以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教育活动,是促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比如,以练习某些动作为目的的划船比赛,培养生活能力的穿脱衣比赛和叠被比赛。比赛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和组之间进行。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课程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入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策略问题。 创造性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影响是其他游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专门的创造性游戏时间。由于这类游戏的目的隐含在过程中,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渐性积淀的过程,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
E. 幼儿园课程模式的利弊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各省、市也争相编制本区域的学前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潮迭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 学前教育研究人士当前的观点表明,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即教学科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总和。二是课程即幼儿园为幼儿所安排的一切活动。三是课程即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综合以上三个观点,笔者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欲实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评价。对受教育者而言,课程即是体验教育、提高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在课程建构的理论方面,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显著,为幼儿园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根据。但由于课程建构过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和参与建构课程的人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差异,使得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的目标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师望而生畏。如将“分科课程” 改曰“七大领域”,将“自然”说成“生命科学”,将“图形分类”说成“集合”,就连教师和家长都弄不清楚的“生命科学”这样宏大的概念,也写进了教师参考书。课程的内容繁多,面面俱到。各学科内容平铺均设,没能将幼儿“关键期、敏感期”易掌握的内容列为重点加以突出,幼儿难以接受,更谈不上消化了。内容的选材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现象较为严重。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出现,虽然在理论方面强调了“以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但在课程建构中体现的仍不明显。课程评价在一些课程建构中虽然得到了注意,但评价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幼儿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等指标的评价。如何将课程建构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这一问题,仍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究和解决的难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1、课程目标的定位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以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塑造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要以国家的幼儿教育目标为依据,其远期发展目标应定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自己积极的自我评价,自主、自信等方面。中、近期目标方向要与远期保持一致,近期的发展目标要有利于中、远期的发展。若近期目标的方向与中、远期目标方向相矛盾时,应服从中、远期目标,确保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园课程近期目标的定位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既要考虑到质的问题,又要考虑到量的适度。如过多过细,就会束缚教师和幼儿的手脚,过于宏观,过于宽泛,则教师无从把握和操作。幼儿阶段心智的开发,应着力于幼儿发现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的培养。决不可超出幼儿年龄范围和身心发展水平,搞超前教育或掠夺性开发,以牺牲远期目标为代价,换取近期人为目标的实现。教育的超前性应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及选择 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要因教育的侧重点,而选择不同的目标模式。如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模式比较有效。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目标模式较为适合。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表现性目标模式较为合适。 3、课程目标设置的建议 笔者认为,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将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分级制定,将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最低课程目标,各省、市可酌情超过统一的最低目标,制定省、市级统一的课程目标,目标不宜过细,制定阶段性目标即可,不可将目标细到每一节课。各幼儿园再根据省、市级目标,制定本园的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教育形式。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目标与国家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又能确保其符合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既能保证幼儿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又不限制幼儿发展的主动性、教师施教的灵活性与幼儿园办特色园的积极性。 二、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要 1、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即2—5岁是幼儿提高语言素质的最佳期,幼儿园课程应将语言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其他学科应少设或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穿插进行。幼儿园课程必须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分阶段,有重点,合理安排内容。而大部分幼儿园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没有体现这一点。课程内容多是各学科平均铺设,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没能真正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2、幼儿的记忆规律 幼儿的记忆效果与事物的重现率成正比。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幼儿身边的生活为主,以幼儿常见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教学进程也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尽可能在重现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但是,这里所说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3、幼儿的生活实际 我国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在园平均时间可达9小时。三餐两点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时,除去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余下的是教育活动时间。也就是说,幼儿正式的教育活动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事实上,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日常生活琐事,如果我们的课程内容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只等在每日一个多小时之内完成我们预定的教育目标,势必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而忙不择法,幼儿因达不到预定目标,失去自信而望学生厌。另外,课程的内容还应考虑到幼儿离园后的生活需要,如:幼儿在家要进行看电视、听音乐、打电话等活动,如果我们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更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吗? 目前比较流行的“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和“游戏生成课程,课程生成游戏”、“一日生活即课程”等观点,都强调了幼儿教育要就近取材,贴近生活。笔者认为,这些思想及课程的设置,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易使幼儿接受和产生兴趣。 三、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 其一,在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作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儿”。所谓的“玩儿”就是游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游戏多被理解或演变为各种活动,如: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仍没能跳出“上课”的框框(到底怎样的活动才是游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不加展开)。幼儿的需求和发
F. 关于幼儿园的课程编制模式
四五岁的小孩处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快速发育期,身体的发展期,所以课程应注重这方面培养,同时锻炼小孩的身体和交流能力:
看图说话/小朋友讲故事
20以内简单算术
填图/绘色游戏
午休
日光浴
唱歌/绘画
集体游戏
适当时候到公园去认知自然
G. 幼儿园五大领域各上课模式是什么
我国幼儿园一般根据五大领域创设主题课程,该五大领域包括:艺术、健康、社会、科学、语言。一般以主题课的方法展开,以集体授课的形成进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思考、探索,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围绕这五大领域。艺术就有:绘画、手工、音乐、舞蹈、韵律、手偶、积木、话剧。还有科学课、快乐阅读、故事等等。除此之外,...部分双语幼儿园开设幼儿英语课程,有的采取英语外教和英语中教交替上课的模式,有的则是在为孩子创造双语环境,培养语感。 在社会领域,老师会与孩子进行情景表演,让孩子在环境中学习知识。 此外还有一些特色课,比如奥尔夫音乐、水粉画、彩陶、轮滑,这在私立幼儿园比较常见。 至于现在流行的蒙特梭利课程,在私立幼儿园中也有开展,与主题课交叉起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有些幼儿园还开设了逻辑狗课程和杰立卡。
H.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些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主要有 3 种,即分科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是以科目为单位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的一种方式。 (2)核心课程,又称为生活中心课程或单元课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幼儿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学习活 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 3)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 力为课程内容组织的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
I. 幼儿园课程怎么安排
全美独特1+3课程模式,拥有近40年全球实践经验的“创造性思维课程”。
创造性思维课程模式在美国的田纳西州诞生,由美国早期儿童教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田纳西州立大学幼儿与家庭研究系教授Carol E.catron博士和Jan Allen教授合作研发,获“全美幼教协会”和“美国教育部幼教专家协会”双重认证,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全美创造性思维课程”早期教育体系。
全美最热的性格管理GRIT教育体系: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TED的演讲引起教育界对“坚毅”的空前关注,以性格管理为教育核心的 【KIPP】学校在美国达到162所。飞环国际幼儿园将性格管理课程引入中国,来自中美两国的儿童性格管理师,帮助妈妈塑造儿童乐观、自信、独立、勇敢的坚毅性格,独一无二的性格管理GRIT课程,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由专家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解决儿童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帮助母亲及看护人提升教养方式、解决教养困惑。
飞环国际幼儿园儿童教育中心双教育模式:
思维+性格双教育:飞环国际幼儿园深知性格决定命运,思维改变人生。
孩子+家庭双教育:飞环国际幼儿园关注孩子的最佳发展,更关注家庭的成长。
科学性:用最专业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孩子创造性
趣味性:用最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多学科领域思维能力
权威性:用最懂孩子心理的教育陪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