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实践模式编制幼儿园课程

实践模式编制幼儿园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2-21 09:26:44

⑴ 学前儿童科学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有什么启示

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活动。所谓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课程审议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它不是单一环节的活动,而是包含了多个环节的综合过程。对课程审议过程的不同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不同的课程审议模式。西方课程专家诺伊(Didier
Noye)提出了课程审议的六阶段模式,即公众共享、聚焦于一致的意见和不一致的意见、解释立场、关注立场的转变、协商共识、采用决议等。

在这些阶段中,存在两个基本的特性即同步性和社会性。所谓同步性是指在课程审议中,要在同一时间内考虑到同时存在的各种不同的事物,涉及到处理参与课程编制的人员的种种不同行事议程的问题。而社会性是指通过一定时间里的相互作用,课程审议小组会逐渐从分散的个体变为一个联合的团体。随着小组的不断发展,小组成员会建立起一套他们本身特有的讨论问题、表达意见以及认可不同观点的方式,这一点在小组区分适当与不适当行为时尤为明显。本文将讨论六阶段模式的内涵及其对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启发意义。

  1. 公众共享

该阶段主要是让课程审议小组成员分享观念、交流思想。课程审议的结果是期待小组成员能上下一心。然而,上下一心只能通过公众共享这个环节来实现。因为,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观念、经验和需求,有时他们的观念、经验和需求是相互矛盾的,而课程审议就是要共享、交流和协调这些观念、经验和需求。为此,小组成员的共享意识非常重要,他们要善于与他人分享观点、构想,而不是首先着眼于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念。该阶段审议的核心是参与审议的人员分享与课程相关的基本观念,诸如课程是什么?什么是学习者?什么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教师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这样,课程审议者就能搞清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同时又了解了他人对这些问题的想法,也有可能使自己隐藏的问题显现出来。在该审议阶段的最后应记下审议小组在课程内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人们将要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达成的共识。公众共享的目的就在于达成共识及确认共同的核心信仰。

2.聚焦于一致的意见和不一致的意见

通过公众共享,课程审议者在如何认识教师和学习者、教什么、如何教等重要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但必然还有一些分歧,甚至其中的部分分歧根本就无法消除。这时,重要的是要明确分歧究竟在哪里?分歧并不只是负面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承认这些冲突观点的存在,并从中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使大家不至于觉得自己被迫接受这些观点。

3.解释立场

看到分歧、承认分歧,并不能缩小或弥合分歧。为此,拥有分歧观点的课程审议者必须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必要的解释,这种解释过程,正好表明了课程开发过程的复杂性。所有参与课程审议的人员都要收集、组织相关的资料,以试图解释种种不同的观点。收集、组织资料的过程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它有利于课程审议人员在解释立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观念与实践资料的对接,使观念具体化。另外,解释立场不只是为了明了不同立场,还为了围绕课程审议小组的共同目标,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每个课程审议参与者要把自己看作是审议团体中的一员,应相互欣赏,而不把同伴看作竞争对手。

4.关注立场的转变

当课程审议人员解释了自己的观点、了解了别人的立场和解释后,有可能改变或重建自己的观点。这样,审议团体有关课程的观念有可能出现新的升华。人们是通过辩论来达成共识的。辩论的结果不是决定胜负,而是形成一种更理想的课程及其实施方案。因此,审议人员通过讨论、辩论,有可能改变各自的立场,并把自己立场的改变告诉他人。这种改变立场的情形的出现,意味着团体共同合作的加强。

5.协商共识

协商共识是要求参与审议的人员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该阶段,要求审议参与者在新的立场上形成新的共识。尤其是对课程中的一些诸如“课程将是什么?”“学习者应该学习哪些主题?”等核心问题形成新的共识。协商是课程审议的必要组成部分。人们用协商来说服别人或使自己相信,他们所采取的关于课程编制的行动是正确的。在分享、公开、解释立场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争论的力量,充足可信的资料更易使人作出与课程相关的正确决定。

6.采用决议

课程审议团体对课程的本质和目的达成共识。其标志是具体的课程主题、教学法、教学材料、学校环境、实施方法和评价手段的确定。
诺伊的这一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启发意义在于:

1.课程建设要明确目的,要有基本的理念支撑。

为什么要进行幼儿园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是直接关系到课程开发成效的问题。有两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同时也意味着两种性质不同的课程开发活动。第一种情况是:如果真正是为了改善幼儿园课程,真正从本园的实际出发全面建构幼儿园课程,那么,就必须从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出发,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学习、领会和应用基本的教育观念、课程的基本知识和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将参与课程开发的所有人员形成的观念呈现出来,让他人了解和分享;真正形成以幼儿园为团队的或以班级为团队的较为协调的课程理念和开发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幼儿园课程开发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跟潮流,那么就有可能忽视对系统的课程观念和开发策略的把握,就有可能更多地关注经验而不是基本的理论和观念,难以形成对课程、教师、儿童及教学等问题的基本看法,也可能导致做了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拥有一种适宜的课程,但前提是课程的开发者要拥有基本的课程理念。对大部分幼教工作者来说,课程理念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系统与否的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学习,深入思考教育实践,有助于基本的课程观念的形成。

2.课程建设要加强团队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不同于中小学课程,幼儿园的课程涉及幼儿的一日生活,无法完全预成,也无法完全文本化。有时,课程就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因此,在幼儿园,不能说那个人一定与课程无关,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力量,保育员也是课程的实施者。不同性质的工作人员可以关注课程的不同方面,但在幼儿园不应出现部分工作人员对课程一无所知的现象,更应避免个别工作人员反课程的行为。为此,必须注重幼儿园团队的力量,团队组织的基础在不同的幼儿园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园以全园为基础,有的则以班级为基础。

在课程开发团队的组织中,课程开发核心组是一种开发课程的有效方式,但不能过于依赖这种方式。仅依赖核心小组,有可能造成其他教职工游离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之外;也有可能造成不同教师之间情绪的对立,甚至对课程的不认同。因此,较合理的方式是教师从自己关注的问题出发,进入不同的课程开发小组,使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依赖各具特点的多个小组,而不是一个核心小组。当然,更合理的方式是以班级为基础,以构建适合本班实际的课程为出发点,即课程开发以班级教师为基础,根据需要,有目的地借鉴全园乃至园外的力量,组成一个虚实并举的课程开发团队来开发课程。总之,幼儿园课程开发团队的组织方式可以是
多层次、多样化的。

3.课程建设要注重团队人员认识的分享、解释与沟通。

形成团队只是课程开发的条件,课程开发的成效取决于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努力。幼儿园课程开发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应该发挥每个人员的作用。尤其要相互倾听各自的想法,学会观念分享,善于说清自己的想法和了解别人的想法。诺伊的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很大的启发是强调解释。这种解释不是想当然的和随心所欲的,要有根据,即要查找与自己观点对应的证据,这种证据不只是我做了什么,我的经验是什么,还包括什么理论支持我。

这样,就会使讨论有现实的和理论的基础,避免在各抒己见,热烈陈述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却不能形成共同的观点。另外,为了论证自己的想法,每个成员都必须不断学习,并深入分析自己的实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课程开发者对课程、对幼儿、对教师及对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他们对不同观点的协调不是用胜负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而是在论证理由的基础上,各取所长;发自内心地放弃自己的观点,也不是妥协,而是对自己观念的一种发展和提升,是在与他人共同讨论的基础上不断重新构建自己的思想。

为此,课程开发小组中的每个人员不能只有陈述的机会,还应该有论证和辩论的机会,当然,最终还要尽可能地归纳共同的观念、内容和策略,并一起商讨和形成新的观念、内容和策略。

⑵ 关于幼儿园的课程编制模式

四五岁的小孩处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快速发育期,身体的发展期,所以课程应注重这方面培养,同时锻炼小孩的身体和交流能力:
看图说话/小朋友讲故事
20以内简单算术
填图/绘色游戏
午休
日光浴
唱歌/绘画
集体游戏
适当时候到公园去认知自然

⑶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的特点 2,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尊重身心发展,人格尊严。 2.尊重主体性。3。尊重个体差异性。4.全面发展原则。5.寓教于活动。

⑷ 目标模式对目前幼儿园课程有哪些影响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一、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1.游戏性 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等)”。“游戏性,也可用来描述和定义活动,这时,游戏性就成为活动的客观特征,活动可以被分为游戏性强或弱的活动”(刘焱,1999)。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指活动的客观特征),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游戏化课程充分利用游戏因素,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2.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游戏的这种特征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以凸现。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富有弹性,为教师和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了空间,教师和幼儿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生成新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性灌输,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3.开放性 开放是相对于封闭而言的。游戏化课程和传统课程相比,前者是开放的,后者是封闭的。因为前者关注过程,后者更倾向于关注结果;前者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后者常常是预设好的、事先确定的;前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后者对结果的期望常常是确定的。传统课程的封闭性在游戏化课程中得以改变。游戏的开放性,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到了正向迁移。比如,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设计者开始关注活动过程,幼儿有了更多到实践活动中去操作、去体验的机会,而这种实践活动又是多渠道的、可供幼儿选择的。再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材料提供还是环境创设,都能适合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幼儿,体现了游戏的开放性。 4.综合性 综合,强调的是联系以及彼此的融合。游戏相对于传统分科课程来讲,各要素及彼此间的联系和融合更直接、更便捷,因为游戏不需要人为地划分领域;而传统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组织的,它追求的是知识和系统。幼儿在游戏中,无论是经验的获取还是能力的表现,都是以“整个”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游戏是最具综合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游戏的这一特性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突出地表现为课程设计中整合技术的运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坚持按生活的逻辑(因为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模拟),用游戏的精神和方式去组织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从观念、目标、内容、资源、方法、形式、手段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期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组织策略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在设计 1.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课程之中 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并不是要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如果把游戏理解为一种精神,我认为最直接的体现是: ①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②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强调儿童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 ③关注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用这种精神去设计幼儿园课程,把这些精神渗透于课程之中,既是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思想,又是重要的组织策略。 2.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的非游戏活动是对幼儿园除了游戏以外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总称。如何使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许多幼教实践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1)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谜语本身就具有游戏的性质,而猜谜则是一种游戏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 (2)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具有游戏性 ①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②以假想的方式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种是对角色的假想,如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出现,而小朋友们则是动物妈妈的好宝宝。另一种是对情节进行假想,并以此来串联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假想一些情节,吸引幼儿参加活动。如在美术活动“蛋壳贴画”中,教师以这样一段话引入活动:“我们今天要到熊妈妈家做客,但熊妈妈家的路特别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我们怎么办呢?”进而引出“帮熊妈妈铺一条路”;还有一种是对情境进行假想。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根据活动的需要,带领幼儿把身边的环境一会儿假想为大海,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又假想为草地,小鸡在草地上游戏。这种假想的方式对年龄越小的幼儿运用得越多。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因而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 ③以“做做玩玩”的方式组织活动。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做各种小实验或手工制是幼儿园课程中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又一种策略。这类活动可以在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关活动区,让幼儿在人园后、离园前、专门的游戏或自由活动时自主地选择。这类设计的策略主要是利用游戏因素,结构上比较松散。 ④以比赛的形式组织活动。以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教育活动,是促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比如,以练习某些动作为目的的划船比赛,培养生活能力的穿脱衣比赛和叠被比赛。比赛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和组之间进行。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课程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入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策略问题。 创造性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影响是其他游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专门的创造性游戏时间。由于这类游戏的目的隐含在过程中,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渐性积淀的过程,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

⑸ 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⑥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目标模式强调课程目标的确定,强调以课程目标是否落实来评价教育的质量。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课程是预成的,幼儿学习的内容、任务环境等都是教师预定的,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几乎到了机械刻板的程度。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论家斯坦豪斯提出的,他认为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幼儿活动的过程。

⑹ 幼儿园课程模式的利弊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各省、市也争相编制本区域的学前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潮迭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 学前教育研究人士当前的观点表明,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即教学科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总和。二是课程即幼儿园为幼儿所安排的一切活动。三是课程即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综合以上三个观点,笔者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欲实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评价。对受教育者而言,课程即是体验教育、提高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在课程建构的理论方面,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显著,为幼儿园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根据。但由于课程建构过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和参与建构课程的人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差异,使得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的目标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师望而生畏。如将“分科课程” 改曰“七大领域”,将“自然”说成“生命科学”,将“图形分类”说成“集合”,就连教师和家长都弄不清楚的“生命科学”这样宏大的概念,也写进了教师参考书。课程的内容繁多,面面俱到。各学科内容平铺均设,没能将幼儿“关键期、敏感期”易掌握的内容列为重点加以突出,幼儿难以接受,更谈不上消化了。内容的选材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现象较为严重。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出现,虽然在理论方面强调了“以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但在课程建构中体现的仍不明显。课程评价在一些课程建构中虽然得到了注意,但评价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幼儿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等指标的评价。如何将课程建构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这一问题,仍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究和解决的难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1、课程目标的定位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以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塑造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要以国家的幼儿教育目标为依据,其远期发展目标应定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自己积极的自我评价,自主、自信等方面。中、近期目标方向要与远期保持一致,近期的发展目标要有利于中、远期的发展。若近期目标的方向与中、远期目标方向相矛盾时,应服从中、远期目标,确保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园课程近期目标的定位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既要考虑到质的问题,又要考虑到量的适度。如过多过细,就会束缚教师和幼儿的手脚,过于宏观,过于宽泛,则教师无从把握和操作。幼儿阶段心智的开发,应着力于幼儿发现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的培养。决不可超出幼儿年龄范围和身心发展水平,搞超前教育或掠夺性开发,以牺牲远期目标为代价,换取近期人为目标的实现。教育的超前性应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及选择 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要因教育的侧重点,而选择不同的目标模式。如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模式比较有效。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目标模式较为适合。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表现性目标模式较为合适。 3、课程目标设置的建议 笔者认为,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将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分级制定,将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最低课程目标,各省、市可酌情超过统一的最低目标,制定省、市级统一的课程目标,目标不宜过细,制定阶段性目标即可,不可将目标细到每一节课。各幼儿园再根据省、市级目标,制定本园的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教育形式。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目标与国家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又能确保其符合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既能保证幼儿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又不限制幼儿发展的主动性、教师施教的灵活性与幼儿园办特色园的积极性。 二、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要 1、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即2—5岁是幼儿提高语言素质的最佳期,幼儿园课程应将语言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其他学科应少设或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穿插进行。幼儿园课程必须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分阶段,有重点,合理安排内容。而大部分幼儿园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没有体现这一点。课程内容多是各学科平均铺设,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没能真正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2、幼儿的记忆规律 幼儿的记忆效果与事物的重现率成正比。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幼儿身边的生活为主,以幼儿常见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教学进程也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尽可能在重现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但是,这里所说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3、幼儿的生活实际 我国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在园平均时间可达9小时。三餐两点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时,除去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余下的是教育活动时间。也就是说,幼儿正式的教育活动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事实上,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日常生活琐事,如果我们的课程内容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只等在每日一个多小时之内完成我们预定的教育目标,势必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而忙不择法,幼儿因达不到预定目标,失去自信而望学生厌。另外,课程的内容还应考虑到幼儿离园后的生活需要,如:幼儿在家要进行看电视、听音乐、打电话等活动,如果我们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更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吗? 目前比较流行的“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和“游戏生成课程,课程生成游戏”、“一日生活即课程”等观点,都强调了幼儿教育要就近取材,贴近生活。笔者认为,这些思想及课程的设置,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易使幼儿接受和产生兴趣。 三、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 其一,在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作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儿”。所谓的“玩儿”就是游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游戏多被理解或演变为各种活动,如: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仍没能跳出“上课”的框框(到底怎样的活动才是游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不加展开)。幼儿的需求和发

⑺ 幼儿园课程中过程模式的优缺点。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各省、市也争相编制本区域的学前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潮迭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

学前教育研究人士当前的观点表明,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即教学科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总和。二是课程即幼儿园为幼儿所安排的一切活动。三是课程即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综合以上三个观点,笔者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欲实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评价。对受教育者而言,课程即是体验教育、提高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在课程建构的理论方面,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显著,为幼儿园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根据。但由于课程建构过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和参与建构课程的人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差异,使得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的目标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师望而生畏。如将“分科课程” 改曰“七大领域”,将“自然”说成“生命科学”,将“图形分类”说成“集合”,就连教师和家长都弄不清楚的“生命科学”这样宏大的概念,也写进了教师参考书。课程的内容繁多,面面俱到。各学科内容平铺均设,没能将幼儿“关键期、敏感期”易掌握的内容列为重点加以突出,幼儿难以接受,更谈不上消化了。内容的选材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现象较为严重。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出现,虽然在理论方面强调了“以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但在课程建构中体现的仍不明显。课程评价在一些课程建构中虽然得到了注意,但评价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幼儿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等指标的评价。如何将课程建构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这一问题,仍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究和解决的难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1、课程目标的定位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以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塑造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要以国家的幼儿教育目标为依据,其远期发展目标应定位在激发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自己积极的自我评价,自主、自信等方面。中、近期目标方向要与远期保持一致,近期的发展目标要有利于中、远期的发展。若近期目标的方向与中、远期目标方向相矛盾时,应服从中、远期目标,确保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园课程近期目标的定位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既要考虑到质的问题,又要考虑到量的适度。如过多过细,就会束缚教师和幼儿的手脚,过于宏观,过于宽泛,则教师无从把握和操作。幼儿阶段心智的开发,应着力于幼儿发现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的培养。决不可超出幼儿年龄范围和身心发展水平,搞超前教育或掠夺性开发,以牺牲远期目标为代价,换取近期人为目标的实现。教育的超前性应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及选择 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要因教育的侧重点,而选择不同的目标模式。如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模式比较有效。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目标模式较为适合。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表现性目标模式较为合适。

3、课程目标设置的建议 笔者认为,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将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分级制定,将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最低课程目标,各省、市可酌情超过统一的最低目标,制定省、市级统一的课程目标,目标不宜过细,制定阶段性目标即可,不可将目标细到每一节课。各幼儿园再根据省、市级目标,制定本园的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教育形式。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目标与国家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又能确保其符合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既能保证幼儿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又不限制幼儿发展的主动性、教师施教的灵活性与幼儿园办特色园的积极性。

二、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要

1、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即2—5岁是幼儿提高语言素质的最佳期,幼儿园课程应将语言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其他学科应少设或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穿插进行。幼儿园课程必须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分阶段,有重点,合理安排内容。而大部分幼儿园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没有体现这一点。课程内容多是各学科平均铺设,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没能真正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2、幼儿的记忆规律 幼儿的记忆效果与事物的重现率成正比。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幼儿身边的生活为主,以幼儿常见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教学进程也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尽可能在重现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但是,这里所说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3、幼儿的生活实际 我国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在园平均时间可达9小时。三餐两点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时,除去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余下的是教育活动时间。也就是说,幼儿正式的教育活动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事实上,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日常生活琐事,如果我们的课程内容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只等在每日一个多小时之内完成我们预定的教育目标,势必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而忙不择法,幼儿因达不到预定目标,失去自信而望学生厌。另外,课程的内容还应考虑到幼儿离园后的生活需要,如:幼儿在家要进行看电视、听音乐、打电话等活动,如果我们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不是比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更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吗?

目前比较流行的“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和“游戏生成课程,课程生成游戏”、“一日生活即课程”等观点,都强调了幼儿教育要就近取材,贴近生活。笔者认为,这些思想及课程的设置,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易使幼儿接受和产生兴趣。

三、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

其一,在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作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儿”。所谓的“玩儿”就是游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游戏多被理解或演变为各种活动,如: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仍没能跳出“上课”的框框(到底怎样的活动才是游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不加展开)。幼儿的需求和发展已经成为课程目标的中心指向,这不仅因为幼儿的兴趣能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重要的是对幼儿人格、天性、权利的尊重。

其二,要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明显的顺序性,如思维发展,总是由具体实物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3—6岁的幼儿,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三,要考虑幼儿的记忆力与注意力的发展特点。3—6岁的幼儿注意和记忆特点是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幼儿的注意和记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事物的物理性质;幼儿的兴趣和情感需要;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总之,幼儿的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

由此,对幼儿施教过程中,要针对3—6岁儿童知识经验贫乏、抽象思维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设置形象思维活动为主,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声、情、景、物、象、形、色等感性材料,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实地观察活动,设置一些感官参与性强的活动,少进行抽象的讲解和原理的灌输。更不要总是问幼儿为什么。

四、课程评价要重视教育过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是个从理论到实践,经过评价再到实践的动态的系统。它具有诊断课程问题、引导课程实施、检测教师工作、鉴定教育效果等中介作用。我们所建构的课程如果缺少了评价这一环节,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距离就会拉大,容易导致课程理论的空洞性和课程实践的盲目性。

目前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工作比较欠缺,幼儿园普遍用对教师的工作评价来代替对课程的评价。而且多是以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忽视了“课程结构、内容、活动过程、教师的观念、态度、活动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质量”等评价指标。

另外,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如在测评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时,往往以幼儿掌握知识的数量及程度作为评价的量化指标,在检测教师的教育过程时,往往将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完成情况、授课量以及授课程序作为评价的量化指标,忽视了定性评价和课程本身的适宜性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育任务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泯灭了幼儿固有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违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这一教育远期目标。笔者认为,依据课程概念,我们不难得出:课程的评价就是施教过程的评价。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评价要以“过程评价”为主要评价指标,重点测评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即选用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策略以及提供的教育材料的适宜程度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情绪及效果。当然,这样的评价定性成份较多,不易操作,还需不断探索方法和途径。目前,我国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必然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提到幼教改革的议事日程。

关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到底采用哪一种课程模式对幼儿园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都必须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课程模式,既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础,又能在幼儿园工作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一种课程模式是否实际的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理念多么先进,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教育的实际,具有实施的可能性。就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大一统的幼儿园课程已不复存在,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局面将持续下去。采用哪种模式都各有其利弊。各施教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各种课程模式加以分析判断,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更为切合实际。

⑻ 实用主义哲学怎样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 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

● 课程与作为课程基础的每一学科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以不同方式影响课程)

就学科而言,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是从哲学分化出来,而且每一种心理学或社会学思想的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为其支撑点。

哲学的基础性和终极性,使其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也许不会像心理学和社会学那么直接,或者使其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通过心理学或社会学而得以产生。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促进学龄前儿童发展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一、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为课程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为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提供依据。

二、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认知心理学、成熟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等。

1、认知学派:

理解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特别是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1)皮亚杰理论

①认知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

②儿童发展的四阶段论:

③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对教师三条相关联的建议;建构理论

对教师三条相互关联的建议:

——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教育要适应不同水平的儿童,要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凯施根据自己对皮亚杰理论的理解,提出皮亚杰理论在教育中运用的一些要点:①儿童接受的教学方法应同他们能够达到的智慧机能的类型相适应;②教学采取的一般方法应当能够促进自我调节或建构的过程。

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主张:(得到的启示)

● 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自己动手去操作,强调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

● 教育应适合不同水平的儿童的发展,要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 认定在学前机构中应以同化为主的游戏活动为儿童学习的根本。

案例:雨滴画家(小班)

案例:雨滴画家(小班)

目标:1、初步了解雨水渗透纸张的现象,观察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渗透效果;2、形成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品质。

如何达成目标呢?

让孩子——画一幅送给雨的画!

(2)维果茨基理论:

✧ 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任何一个行为是有两个水平(较低水平的行为、较高水平的行为)。这两个行为水平之间构成了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之间有若干程度的行为水平,这个区域称之。(事实上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 鹰架教学

此概念是伍德、布鲁纳和罗斯在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 心理工具

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 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 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 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 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

2、成熟理论:霍尔、格塞尔

根据成熟理论,幼儿园应在不施加不适当压力的情况下让儿童得到发展,课程设计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儿童的“准备状态”,尚未达到应耐心等待;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气氛。

3、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4、行为主义理论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

了解哲学、社会学对幼儿园课程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知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为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1、经验论和唯理论 2、实用主义哲学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为学龄前儿童编制的课程,其背后隐含着与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等相适合的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

⑼ 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实践模式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是什么

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实践模式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是: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2、 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⑽ 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的目标与目标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翻一下管理学的书,上面会列举的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