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壹』 在新课程下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
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的基本内涵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是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过程是(2)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教、学方式
『贰』 谈谈对教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新的教学理念是:教是为了不教,如何科学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又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第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叁』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观:自主、合作、探回究
教师观: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答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式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学观:
(1) 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2)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
(3)从重结论轻过程到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肆』 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
1、教等于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第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意指,教师教多少,学生也学多少。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的关系。
2、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学生所学多于教师之所教的情况,从而构成教与学的第二种关系。这种关系亦可谓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般而言,只要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对教师所提出的要点仔细咀嚼,并将这些新知识、新技能与以前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触类旁通,这样,“学多于教”是绝对可能的。
3、教大于学,是教与学的第三种逻辑关系。这种情况是说,学生对于教师所教的东西无法全部吸收,只能学到部分内容。至于每个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了。
(4)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扩展阅读
一、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一种动力,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的力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驾驭课堂教学,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有好奇、好问、喜欢听故事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化“被动”为“主动”,从“跟我学”到“我要学”。
二、引导动手操作,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做到: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揭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充分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使学生从“求异”到“创新”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为此,我们必须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逐步从“求异”发展到“创新”。
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动,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伍』 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处理好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5)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扩展阅读: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习方式,往往被一些教师看成是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每种教学方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对另外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
『陆』 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首先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1、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就文题及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课堂上合作解决。2、在读文的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内容。在动笔圈画时了可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3、回答问题时,不把答案确定唯一,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发言,只要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见解我都与以肯定。4、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中督促学生养成圈画好词、好句,标注重点内容的帮助阅读理解的好习惯,使学生会阅读,爱阅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成为“教学之本”。5、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每节课前都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知识或文章在课堂上学习交流,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让学生体验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达给同学们而受到同学赞许的快乐。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1、打破学科界线,注重知识整合。教学中注重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美术、科学等各学科知识整合。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实教学内容,在语文综合实践中组织学生做书签、做手抄报等与美术知识整合,书中经常出现一些有关科学小常识,生活小常识、动物世界的很多知识便让学生到课外搜集相关知识,课内交流。2、拓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2,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学段学生的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而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评选“快乐读书王”的活动,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一周的读书情况。评选出快乐读书王给予奖励。3、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学语文课程改革允许教师自主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为丰富语文教学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带学生走进自然去观察春、夏、秋、冬的变化和特点,习作时带学生到活动中去亲身体验,识字时让学生到大街上去发现标语牌中的错字,并帮助纠正,在读书中发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它。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充实而有活力的互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柒』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应着重处理好哪些关系
三亚一中 张雪莲【摘要】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设想、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不能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致使教学设计不自觉地走入一些误区。为此,老师们务必深入学习理论,以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目标支配教学行为,同时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关系、师生对话和学生文本对话的关系、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设计 关系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前,预设的教学活动方案。任何一位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都务必做好两项最基本的工作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比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误区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如教师由过去的传道、受业、解惑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又如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再如老师把成功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应该说,这些变化是可喜的,教育观念的更新使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反思,学会了重新认识自己及自己的教育对象,于是一些设计独特、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的教学设计出现在我们面前。你看这边,语文课变成了模拟法庭,小法官们正在唇枪舌剑地辩论谁该为焦仲卿、刘兰卿的死负责;你看那边,讲台上站着的,不是老师,是学生,他们在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老师,成了学生中的一员,正热情洋溢地参与小组讨论。新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开阔了视野,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然而,静下心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让人忧患的东西: 实例一:教室里一片热闹声,原来这节公开课上的是《孔雀东南飞》一课,学生们在辩论谁该为焦仲卿、刘兰卿的死负责,师生情绪是高昂的,可令人不解的是,整堂课,除了演课本剧,就是讨论、辩论,却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根本没有打开课本。 实例二:不少公开课,学生除了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活动,整堂课阅读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往往是学生要读书了,又被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或活动给打断。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一知半解,是不能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勇于创新却糊涂地割断了传统,于是在茫然、困惑中不自觉地走入误区: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忽略其工具性;过分强调师生间的对话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分强调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而忽略其仅起辅助性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应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 课程改革带来的正是这样一种半是欢喜半是忧的局面,喜的是老师们有了要更新教育观念的意识和行为,忧的是我们的教学行为诠释的却是被误解了的教育理念。对新理论的一知半解、片面理解或全然不解致使教学行为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如上述案例,倘若以三维目标来检验,便会发现其设计者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并未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三维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且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维目标一改过去的单一式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给了我们教学设计正确的导向。我们不但要以目标来指导实际的教学行为,还要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亦不能厚此薄彼,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三维目标的整合,应该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的。 以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从教学实践反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以教学理论支撑教学设计,同时从教学实践中领悟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勤于反思,这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此外,为避免教学设计再步入以上误区,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应着重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两者均不可偏废,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过去语文教学中以工具性为筹码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机械化、技术化的训练,它使语文的情感因素和价值因素被淡化或削减,缺少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生命意识。这种旧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千人一版,缺乏灵动和个性化。也许我们以前太过于偏重语文的工具性,所以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就对其弃之如敝履,而把语文的人文性抬到无与伦比的地位甚至唯一性的地位。上述案例中学生一味地讨论而将课本弃之一边就是典型的重人文轻工具的表现。倘若任其发展下去,也许若干年以后,当我们的学生写字时错字满篇,造句时语法漏洞百出,写作时结构混乱不堪时,我们又要反过来对语文的人文性教学进行批判了。其实,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一样,都属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者缺一不可。语文课既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2、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地位,更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我们既反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僵化式教学,也反对教师一味追求表面化、形式上的教学。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强调自主探究,突出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得到了初步而有效的改变。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在展示出一片曙光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一分忧虑:学生活动成为一种时尚,文本尚未充分解读,便左邻右舍或几个学生合围而坐,展开讨论,还有当堂辩论,动作演示,声乐熏染等等,课堂变得热闹起来,而教师却退缩到旁观者的地位或盲目地跟着学生走,完全放弃必要的讲解和传授。这不禁令人深思:这种过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师主导性,甚至否定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应该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吗?不是,断然不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满堂闹的状况,是我们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做法出现了偏差,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解读导致的教学行为。应该说,过度地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完全放弃教师自在教学中应有的主体性,都无法实现教学的最好效果,也无法实现学生最大的发展。任何教学活动必须体现二个主体,且教师要非常贴切地处理好二个主体的位置和距离,教师的主导性要体现在导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训练上,要导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纪律、注意力、兴趣、意志、情绪情感、智力活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提高上。学生的主体性则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讨论和质疑,体验和表达,实践和操作,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这二个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学生最大的发展。3、师生对话和学生文本对话的关系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篇篇的文章,稍用心的语文老师都会知道,真正会学语文的人应是会读书,能思考的,而思考的过程,便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过去满堂灌的语文教学野蛮地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而只是把教师的阅读思考强加给学生,这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提出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一种教育进步,老师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开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然而我们看到的却又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满堂灌忽而变成满堂闹,师生对话多了,学生活动多了,课堂热闹起来了,读书声却少了甚至不见了。学生们感兴趣的是老师设计的一个又一个活动,一个又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而课本却被弃之一边。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在给予学生民主互动的同时是否又剥夺了他们阅读思考的权利呢?新课程理论提倡互动学习,然而我们是否将互动单纯地理解成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呢?笔者认为,所谓互动,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凭借教材这个载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意义。在敞开心灵的真诚对话中,品尝教材的滋味,呼吸教材的气息,把握教材的价值,感受语文学习的内在乐趣,享受灿烂丰富的文化精神。在这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交流活动仅为一种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完成阅读与思考的任务,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研究文本,完成与文本的首次对话与交流,并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生动的教学情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走入文本最终完成与文本的对话交流并获得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的升华的过程。这当中,默读、朗读、品味语言、感受形象、领悟情感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架空文本,仅凭粗略的阅读印象就进行没完没了的讨论,看似热闹,形似生动,其实是粗浅、浮躁的教学行为。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展示课,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不能算是一节完美的课。有的老师要准备一节公开展示课,首先考虑的是哪一节课做课件方便,哪些素材好找,利于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倒是把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等备课内容放在了制作课件之后;有的老师为了让课件更漂亮,把课件的背景做得花里胡哨,学生在课堂上纯粹是欣赏风景,心思根本不在教学内容上。其实,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已,内容与手段,孰主孰次,不言自喻。诚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延伸了教学空间,同时,运用集音响、文字、美术、动画、影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可化抽象为形象,有利于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又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但是,多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的,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为了操作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只能拘于三尺讲台,而不能走到学生之中,减少了亲和力,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另外,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设置问题在学生思考或探究后答案会在屏幕上显示,所以有时学生因怕回答错了或因知道屏幕上最终会显示参考答案而不愿主动思考问题,等着接受屏幕上所传达的信息,这样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使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一种借助于高科技的变相的满堂灌。此外,插图、动画或影片容易让学生分心,关注课堂之外的东西,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同一个读者,反复品味揣摩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段文字,心中的林黛玉也会有所变化。这正是语言的模糊性和富有魅力的体现。如果播放电视连续剧,让演员的形象来代替语言的描述,那就大为逊色了。由此可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是利弊共存的。我们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优点为语文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它的缺点带来的不良后果。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教师进行全程教学。因此,笔者建议在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最好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制作一些花费精力少、内容简单、短小精悍的课件。这样在应用时不但能够灵活自如,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且也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传统语文教学无可企及的教学效果。 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桥梁。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地避免那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倾向。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编) 3、《新课程的教学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
『捌』 如何重新看待新课改下的教与学的关系
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高质量的选修课、各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断改进培训模式、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主动学习、技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音乐。六是进一步加强教材使用管理,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开设丰富多彩。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教研,加强对校本课程教学材料开发与使用的指导,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应给学生留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七是把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更加突出时代性,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等课程,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提高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比例,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强化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加大教师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二是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美术,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探索建立教材选用评估制度,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四是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增强适宜性。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周期修订制度,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制订教材更换的管理办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保证教材使用的相对稳定性。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网上培训。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段,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规划,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专业设置,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学。五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专业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