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形成

小学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形成

发布时间: 2021-02-23 09:13:22

1. 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语文习程培养主 义情、社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积极态度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由看语文教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决 定朗读教语文教审美教育主阵教处于主体位教师更应注重审美能力培养

2.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指的是什么

意境美
作文美

3.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向审美,高效的语文课堂

美的形象、美的事物往往令人感动和陶醉。它能够使人们分清美丑,加深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并情不自禁地屏弃平庸、委琐和丑恶,使情感得干净化和升华。小学生作为人之初,一切都处于可调整、可扭转的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从小就对其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那么就可以是他们心情开朗、心理稳定。从而促使身心协调,而道德也从他律向自律转化。
我国近代教育蔡之培提出:学校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美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在各项活动中努力建立一种美的形式。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而学生的审美观往往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气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沸腾的精神生活,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因此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审美能力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了。
一、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培养审美观。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的、凝练的、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化语言,它既可以描绘鲜明生动的形象,又成功的反映生活,而且能够以其形态和语言变化直接表现人的感情,唤起欣赏者的共鸣。在小学阶段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们精心挑选的文字优美的文章。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形象思维有占优势,他们没办法达到自己欣赏美文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领着学生品读课文,逐步引领他们学会欣赏美。比如:我在教学第六册《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课题上知道南沙群岛是美的,但它的美在哪?我让学生初读全文,而这些在海边土生土长的孩子觉得南沙群岛的海与平时所见的海没什么两样?怎么让学生发现文章中语言的美呢?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让语言的节奏和文中生动的描写直接影响他们,接着让他们欣赏南沙群岛大海的录像,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读课文,此时我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自己认为美的句子。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南沙群岛的美。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美感。
二、在课堂作业、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作业、练习的内容应符合科学性要求。简单了,激发不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复杂了,没有多余的时间探索,应付了事,何谈其美。
3、作业、练习的书写更应该要符合审美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书写整洁美观、布局的对称、字与字之间间隔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习惯,才能从中体会到美。
三、要选择美的语文教学方式
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我们就必须以美的教育方式来从事这项工作。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艺术的、符合学生欣赏和品味能力、与所选材料内容情调一致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既可以做到增多一个美育的途径,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身教,收到逐渐感染、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丰富多彩的语文材料为我们选择颇具美趣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诸多便利。
1、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更有魅力。还是以《快乐的节日》为例,刚上课时我们可运用电脑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乐曲优美、欢快的旋律使学生深深陶醉,同时可以用大屏幕展示一幅幅世界各国小朋友欢度节日的画面,在讲授过程中以诗歌中小鸟在林间嬉戏、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等的优美图片为背景,最后以flash的范读结尾,这些方式把诗歌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选择美的语言
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教学,因而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更要细心雕琢自己的语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语言,同时也增加他们的词汇,提高其语言能力。比如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这里的桂花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句话的意思。我以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头,然后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总结: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这些语言优美又简洁,对学生是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当然我们更要品味课文本身的语言美,引导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有意识的读出重音,读出与本文内容更贴切的语气和语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进入审美享受的更高层次。
3、创设美的情镜
在语文教学中,那些优秀的文章就是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典范。只有使学生整个的身心都在美的世界中徜徉、熔炼和陶冶,才能把美的尺度真正烙印在他的身心结构中去。讲授《快乐的节日》时,在欢快的曲子中,在一幅幅活泼、优美的画面前,以一首众人皆知的《快乐的节日》的歌曲开头,这样便创设了情境,把学生带到了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去.然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什么节日中最快乐,在创设情境后提出以上问题,能使学生更好地身入其境,更好地感受少年儿童在和平年代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样通过视、听等颇具美感和美趣的方式,使学生的身心整体极好地受到了陶冶和感染。若缺乏这样的感受,学生则不能在美的熔炼中受到熏陶感受是全身心的体验,把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去。只有通过感受把情感调动起来,各种内部的感受也调动起来才可能使人从内到外地受到陶冶,以至通过情感渗透到人的生理机制中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其内涵是丰富的。我们要挖掘这块矿产,在语言学习中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总之,生活处处需要美,让我们教师做美的使者,为创设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4.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鉴赏

1 对语句的欣赏,从而品味语言之美 。
2 创设情境,感受意境之美。
3 熏陶感染,体悟情感之美。
4 言行揣摩,体现形象之美。
5 引导诵读,鉴赏整体之美 。
6 拓展延伸,学习创造之美动。

5. 小学童话 教学的 审美教育有哪些创新途径

一、童话教学的意义
陈伯吹在《作家与儿童文学》里说过:“童话这两个美丽的字眼,
[1]标志着一个具有诱人魅力的世界。”童话是儿童的天使。它以其生动
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童话里收获着纯真,憧憬着幻想,升华着情感。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小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低年级学生产生意义(包括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童话爱憎强烈,是非分明,促人醒目,催人奋进。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一)童话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童话通过语言来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童话的语言浅近、口语化,但并不等于平庸、苍白,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既通俗明白、晓畅而又有艺术的美感。童话的语言具有幽默性和模糊性,儿童对童话的理解会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想象力的不同而变得非常丰富。语言可以给儿童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作者在上《小草之歌》这篇童话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与复述课文,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利用童话作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考的答案,不由自主会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
[2]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小学生在作文中
常常写套话、大人话,根本没有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文章贵在求真,童话为孩子找到心灵的栖息所——一个儿童的真实情感世界,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提供了机会。学生在学习童话时培养的想象力对写作文又有促进作用,因为丰富的想象力会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在吉首市光明小学教学时,作者发现平时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形象,而缺乏阅读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呆板、简单。

6. 从语文教学的任务看,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在小语教来学中渗透美育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7.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小语教学中渗透审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内少的部分,因容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8.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就写字,也可在写字时首先是理解课文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布局,组词时。在小学阶段,文以载道。人物,从文章中心,针对词义进展审美教育,受到审美教育其次,或者解词时,动物,和表现手法,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对字形,植物的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9.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审美教育

在小语教学中渗透审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版生活中权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10. 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有哪些创新途径

一、童话教学的意义
陈伯吹在《作家与儿童文学》里说过:“童话这两个美丽的字眼,
[1]标志着一个具有诱人魅力的世界。”童话是儿童的天使。它以其生动
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童话里收获着纯真,憧憬着幻想,升华着情感。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小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低年级学生产生意义(包括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童话爱憎强烈,是非分明,促人醒目,催人奋进。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一)童话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童话通过语言来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童话的语言浅近、口语化,但并不等于平庸、苍白,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既通俗明白、晓畅而又有艺术的美感。童话的语言具有幽默性和模糊性,儿童对童话的理解会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想象力的不同而变得非常丰富。语言可以给儿童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作者在上《小草之歌》这篇童话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与复述课文,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利用童话作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考的答案,不由自主会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
[2]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小学生在作文中
常常写套话、大人话,根本没有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文章贵在求真,童话为孩子找到心灵的栖息所——一个儿童的真实情感世界,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提供了机会。学生在学习童话时培养的想象力对写作文又有促进作用,因为丰富的想象力会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在吉首市光明小学教学时,作者发现平时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形象,而缺乏阅读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呆板、简单。
(三)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童话是以一种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描绘了世界上一切情感:爱与恨、
[3]情和仇、喜和悲、乐与苦、敬与畏等等。儿童在欣赏和感悟童话时获
得的情感体验丰富来自他们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的获得,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也是很有好处的。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会进入光怪陆离的童话幻境,体验现实生活中未曾体验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从童话作家独具特色的审美个性、粗犷的美、幽默的美、抒情的美以及喜剧美、悲剧美??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会使心灵日渐丰富,审美品位不断提高。
(四)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创新精神。儿童因为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的不足,很难对一些千奇百怪的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要解开这些疑团,儿童惟有借助想象去解读童话。在对丑小鸭的遐想中,在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幻想中,在对动物生活的向往中,都是儿童的想象在活动。童话把现实中复杂的问题单纯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严肃的问题轻松化。童话作品能把小读者带入一个神奇而诱人的世界,引导他们去向往、去思考、去奋斗。生动的形象,精辟的比喻,自由飞翔的幻想,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本来比较艰深的思想道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小学教材中童话的特征 [4]
(一)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一种创造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四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作者根据小女孩身边燃尽的火柴梗,展开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小女孩的幻想充满着温暖、食物、欢乐和爱抚,最后跟着奶奶“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在《皇帝的新装》里,安徒生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位赤裸裸的皇帝和那些虚伪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这么愚昧的人,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意义。
(三)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泼、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样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三、小学阶段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虽然意识到了童话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去
全力理解儿童,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此,在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
有学者按课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各种方式,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用以学习经典的丰厚内涵,“例文”用以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用以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则主要指“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等。可见,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童话教学中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请看童话课文《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
课文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都是怎么变的?第一次,水罐由木的变成了银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后来,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多次变化?用刚才的方法,自学交流。
很多童话的教学与上面的案例相同,只注重故事情节,忽视了其中蕴藏的深刻内涵。学生阅读了童话故事,留下的是什么样的印象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用自己的判断标准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判断童话所表现出来真善美和假恶丑。
(二)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只顾及分析小女孩不幸遭遇所反映出来的生存困境,而忽略了小女孩几次划火柴时产生的美妙幻想对于表达作品主题的深刻作用。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