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A. 关于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思考
当前,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新课标,成了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执行新课标,首先必须全面而科学地了解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成效。 一、当前语 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例子”并未当例子用 “课文就是例子”,这已经成了语文教师的共识。可是多数教学法,特别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并没有真正把课文当做例子。什么是例子?芽在这里,例子就是可以仿效或依据的课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例子是为了“迁移”能力。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言,一篇课文学完了,就再学新的例子,如此下去,例子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为了迁移”的作用。 2.“听说读写”顾此失彼 语文教学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应有的功能,也是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四种能力往往有所偏废,很少能够同时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培养。 3.“单元教学”并未单元化 “单元教学”是语文界较早提出并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的教学观念。教科书的单元化结构无疑是单元理念最具导向性的显示。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单元教学的真正内涵并没有得到体现,大多数名义上的单元教学,实际上是以“单元”为进度单位的单篇教学。 4.“目标教学”目标分散 教科书的每个单元都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包括落实哪些知识点、渗透哪种教育、培养哪种能力等。进行目标教学时,教师一般将其作为单元目标。确定了单元目标后,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还要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因此重复而分散。这样的教学流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低下,教学内容难以拓展和深化,更难以给学生提供发展创造能力的更大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还远没有得到落实。 二、具体解决措施 笔者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依据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尝试采用“四课型单元目标教学法”(以下简称“四课型教学法”),以落实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进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所谓“四课型”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在四种课型中进行,四种课型具体指:准备课、探究课、交流课和活动课。四课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别是: 准备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单元目标进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准备课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探究课,主要指两点:(1)教师给学生做探究示范;(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探究或共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交流课,主要是学生交流探究结果,达到相互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为了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发展研究能力。 活动课,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进一步发展能力。该课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训练活动,演讲、游戏等不同形式的兴趣活动。四课型的教学都紧紧围绕单元目标进行。采用四课型教学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不一定一节课一种课型,可以根据需要做灵活的调整。现以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苏教版)【说明文单元】为例: 单元目标:让学生理解并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抓住事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计: 准备课主要内容:(1)说明与说明文;(2)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 说明:根据实际情况,为吸引学生,教师可采用两种做法:(1)讲解时多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可利用实物、图画、多媒体;(2)可以适当安排课堂训练,例如训练找出(说出)某教师或同学的特征。 探究课1 (1)以《中国石拱桥》为探究示范,引导并教学生学会研究: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进行说明的;(2)布置作业:学生把本单元的其他课文全部读一遍,为下次的探究课作准备。 探究课2 运用第一节探究课学到的方法,除《中国石拱桥》外,每人任选一篇本单元课文独立研究,也可以自由结成小组研究。 探究内容: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事物的。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整理出研究结果。 说明:教师要给学生做整理研究结果的示范。学生研究时,教师要做指导,尤其要注意指导研究有困难的学生。 交流课(1)全班交流研究结果,学生发言后教师点评;(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做好学生研究指导工作;(3)布置作业:每个学生再另选一篇本单元的课文,独立研究,整理出结果,写出研究报告。 说明:交流课可以讨论交流,也可以书面交流。 活动课1 说写活动。围绕“抓住事物的特征”训练说和写,例如说某物体、图画等。 活动课2 欣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美。 说明:欣赏说明文语言,可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己收集例句,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欣赏。 三、“四课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1.真正实现了“单元教学”和“目标教学” 确定了单元目标之后,对一个单元的内容做整体处理,这样处理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就是例子”的教学观。单元目标明确而集中,“达标”的方式也由通常的“并列式”变为“层层推进式”,突出了达标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2.扩大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所采取的形式,不外乎讲授、指导、自学、讨论、训练和语文活动几种。四课型教学法不过是把通常的教学手段由零散变集中,由无序变有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发展个性、增长能力,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3.执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落实了学科教学的“素质教育” 具体表现在: (1)采用四课型教学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有效地避免了多数学生陪少数学生学习的现象,全体学生参与的机会均等,发展的机会均等,学生之间的关系平等。 (2)课堂教学的目标更全面,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四课型教学注意能力培养、目标明确、手段得力,从根本上保证了目标的全面性。准备课是创造的准备,探究课是创造的实践,交流课是对创造的综合和完善,活动课是创造能力的发展和延伸。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创造性学习的教程。 (3)主体性、主导性更明确,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
B. 浅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思,因此,我国掀起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新课程改革呢?我觉得,关键在于更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学只有更新了观念,才有可能有全新的教学行为。 更新教师观 1、“权威性”向“民主性”转变 面对新的形式,教师必须确立这样一种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而是帮助学生处理各种信息、帮助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启疑,教育肩负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考。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当是一位参谋、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差教师向学生奉献真理,好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教师要实现由“权威性”向“民主型”转变。 2、“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日益深入的新课程改革,努力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成长的迫切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的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要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这样,教师才易于面对各种纷繁的教育教学现象、问题,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强调,不写教研文章的老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常写者极有可能是创造型。写得多、写得好的未必是名师、大师,但不写者则一定不是名师、大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他赞成不断反思总结、勤奋写作,教学日记积累了无数本。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反映了反思对教师顺利成长的重要作用。试想,一个教师教了几十年书,教育教学实绩平平,归究原因恐怕与他因循守旧、不善反思是有密切关系的。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们只有由“经验型”转向“反思型”,才能更好的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更新学习观 传统的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丧失,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它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程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像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基于此,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适合时代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还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但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淡化忽视了学生。学生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为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自主学习,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伙伴,并给学生创造优良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拥有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这样,学生拥有充分展示的平台,他们的潜能会得到充分挖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旦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能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依赖走向自主,离开戒备走向自我接受,离开束缚走向创造。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合作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那么,教师如何倡导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呢? a、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在合作学习时,要选取课文中没有直接告知,而要通过推想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或概括性强又提到节骨眼上的有意义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乐于合作,也需要合作。 b、合作学习的分工要明确。为了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小组内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如汇报员、记录员、检查员、整理员等,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这样,能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 c、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分。合作学习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积极主动的阅读、探索、分析、补充、归纳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 d、合作学习的组内要竞争。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竞争的教学效果。作为学生个体,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也要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学生好胜心强,哪一组也不甘落后,为了比其他组学得更好,每一位组员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组内既有分工,更有合作与鼓励,思维的伙花会不断闪现。 3、强调学习的探究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经历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都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替代“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学习方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C. 关于新课程改革,它的理念、内容、背景以及你对它的看法,3000字左右。
这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 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更符合儿童的特点。
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二、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材安排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并不是倡导学生去掌握每一种算法,它是指群体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它也不代表解决这些问题就只有这几种算法,而是通过这些算法的展示,说明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算法,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出各种算法的特点,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三、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的学习和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到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还设计了“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小调查”、“实践活动”等小栏目,这些小栏目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让学生通过讲数学故事、玩数学游戏等,增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四、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创设了许多以学生所经历的事例为情境。如:踢足球、乘车、送水、跳绳、分苹果、踢毽子、搭积木、买铅笔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D.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2、面向每一位学生。
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奠基工程,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
E.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新课程改革的思考扩展阅读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
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
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
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