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义务教育规范课程表
1. 教育部对中学各科每周的标准课时量的规定
中学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高中: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1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0节;政治、历史、地理周课时不少于10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4节。
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0节
初中:
①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②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2节。
③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周课时不少于2节(一校两址或学生数在2000人以上的减半),副校长周课时不少于4节,中层干部周课时不少于6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④对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可在上述规定课时减少1-2节;
⑤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教师,在规定课时中相应减少20%。
⑥对因病、怀孕待产及处于哺乳期的教师,可酌情减少课时量。
⑦专职教辅人员每校不超过3-4人;实验室教师为专职教师。
(1)江苏省义务教育规范课程表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机会,始终被列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始终是中国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教师队伍有力支撑着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意见提出,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加快形成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意见同时要求,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2. 江苏省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使用建议
洪宗礼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着力改革单一文选式的语文教材的传统模式,构建新的编排体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并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实现课内外结合,沟通平行学科,具有开放性,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达成“教本”和“学本”的有机统一。
应该说,实验教科书为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提供了条件和支持,但它的价值功能必须通过优秀教学才能实现。因而,如何正确运用实验教科书,准确全面具体地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就成为摆在实验区广大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这里就如何使用实验教科书提出四点建议。
一、 切实转变观念
教师要正确运用实验课本实施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认
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克服旧观念、旧的思维方式、旧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过去我们也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不了,教师往往受旧观念和旧的思维方式的支配,有意无意地变主导为主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仍然是“我说你听”、“我讲你记”、“我问你答”、“我令你动”,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殆尽”,依然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不少老师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课堂讨论法”,认为有此就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由于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没有真正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这种讨论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定;有些老师虽设计了一些较开放的讨论题,但教师往往从自己的教学安排出发,在学生讨论兴致正浓时突然刹车;有些老师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硬是要将学生诱入自己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中,所谓“请君入瓮”法。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见解,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学生何谈自主学习、生动活泼的学习?何谈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哪里能有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哪来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又如,我们过去也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并重”,也讲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由于受旧的思维定势和旧的教学套路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往往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析轻积累,重机械训练轻语文实践,这就带来没完没了的分析讲授、繁琐的机械的纯技术性的训练、单个词语解释的死记硬背,如此等等,原本有血有肉、气韵生动的课文变成了毫无生气的平巴巴的语言材料,哪里谈得上感悟、品味、熏陶?哪里谈得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此,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是我们正确使用实验教科书的前提。我们真正确定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成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成学生能力思维的发展和人格个性的发展。
二、 给教师功能重新定位
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功能,给教师功能准确定位,是
我们运用实验教科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摒弃旧的教学思路和不科学的教学手段,也才能探究和创立新的教学模式和适合的教学方法。
从《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来看,现代教师角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所谓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谓引导,就是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谓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等等,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比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验教科书的编者已经作了努力,课本的编者语,如“致同学”、“单元主题词”,都力求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充满感情的话语激发、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从教师的角度讲,教者也应该有自己的方法,诸如示范朗读、讲相关故事、引用名言、谈自己与文本对话的心得等等,这些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给教师功能准确定位可以促使教师在备课、上课时不再着重考虑自己怎样教、教什么,而把着眼点放到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比如,教师在备课时琢磨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不妨将自己的备课过程当作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先不看教参,也不找资料,先独立探究一番,这样,自己经过一番探究,怎么独立自主提出问题,怎么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就有了自己的心得,这样,怎么在课堂上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也就自然而然有办法了。
三、 整体把握教科书的体系特点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成《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也才能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实验教科书的各种新设计实施语文教学。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实验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从一定层面上讲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化,是实施语文教学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依托和抓手。当然,实验教科书并不能涵盖《课程标准》提出的有关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所有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时仍应注意研究、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
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7—9年级)》的体系特点,主编洪宗礼已有专文述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 灵活运用实验教科书,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深入理解教材内
容,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科书,要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意图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革新教法,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讲授式为讨论式,变问答式为对话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要加强朗读教学,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动口、多动手,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基本技能,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科书的种种开放性设计,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虽然经过了两年多的酝酿和准备,但毕竟是课程改革的起步,都处在实验阶段,因此,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就成为《课程标准》的制订者、教科书的编写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共同协作完成的任务。
3.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安排
这个:http://www.qxe.com.cn/w/article/kebiao/741_3.html
我常用,不知道对你有版用没权?
4.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的原文(江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5.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是什么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6. 江苏省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学什么,具体的课程表是什么
中国义务教育体制下小学6年学的都一样,江苏省很大,你范围太广,小学6年课程表没办法给的出
7.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7)江苏省义务教育规范课程表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8.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也就是具体的课表(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