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Ⅰ 谁有省部颁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急需)
课程结构的调整
--------------------------------------------------------------------------------
作者:来源:华中教育 日期 2007-05-24 06:44:10 阅读:56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调整
9.为什么要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96一1596,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我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10.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
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要明显超出分科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分科课程所占比重则逐渐提高,并最终超出综合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师资队伍的状况。正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师资条件,本次课程结构调整制定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存的“自助餐”式的课程计划,供各地选择。在“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这无疑能够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的主动性,也有助于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就要求地方和学校必须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新的课程计划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12.这次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纲要》第三条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实际上,这也正是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现。“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基于"整体"和"一贯"而设置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如表
2.1、表2.2所示。
表2.1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表2.2 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Ⅱ 湖南中小学生2018年秋季用哪些教科书
义务教育教学用书
1、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之外),其他学科教学用书仍沿用以前版本,各市州不得擅自更换版本。
2、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和七八年级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科教材地区的三年级和九年级使用统编三科教材。尚未使用统编教材的年级,应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3、小学一二年级使用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增编小学科学教材,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因教育部教材修订审查工作尚未全部结束,一二年级仍沿用三至六年级原选用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4、2018年秋季学期,小学六年级书法课程使用教育部审定的《书法练习指导》,原六年级使用的《写字》教材退出。各市州须按照2015年秋季选定的《书法练习指导》版本征订,不得更换版本。
5、2018年秋季学期使用新修订的《生命与健康常识》《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材。
普通高中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各学科仍使用《2011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教基二厅函〔2010〕20号)和《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教基厅〔2008〕6号)公布的教材。
因普通高中教材正在进行全面修订,各地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我省新增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新增选修教材后,学生原选修学分不变,学生可从8个选修模块中选修其中5个。
特殊教育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
1、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相应年级原则上使用特殊教育新编教材,没有新编教材的学科和年级沿用原版本的教材。
2、体育运动学校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体育运动学校专用新编实验教材。没有新编实验教材的年级仍沿用原版本教材。
有关要求
1、循环教科书(加*号)按规定每年补充三分之一新书,各地对回收的旧循环教科书要妥善保管和及时修补,与新补充的书一同发放时要作好登记。各地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使用旧书,提醒学生爱惜新书,严禁向学生加收循环教科书费用。严禁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购买盗版循环教材。
2、《目录》中的学生用教科书是根据现行中小学新课程(教学)计划开列的,学校选用教科书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按人手一册的原则,向新华书店订购,新华书店必须保证课前到书。“教学参考书”是供教师在教学时参考用书,由学校根据需要统一征订,严禁任何部门、学校或个人要求学生征订购买。
3、凡与教科书配套的磁带、光盘由学生自愿选择购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鼓励教材出版单位采取互联网下载的方式免费提供与教材配套的数字音像材料。
4、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解读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教师教学参考书,一并列入《目录》。各中小学校如有需要的,可向新华书店订购,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
5、各市州教育(体)局需严格依据本通知精神制定本市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不得随意删减《目录》中教师教学参考书目,不得随意增加或推荐其他教学用书。
6、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链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7、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中小学教科书使用应保持稳定。各地各校不得随意更换教科书使用版本。各市州教育(体)局要抓好2018年秋季中小学教科书的规范管理,对随意更换教材、使用未经审定教材的地方和学校要严肃处理。
8、《目录》通过湖南教育政务网(http://www. hne.gov.cn)向社会公告。
(2)湖南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扩展阅读
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
公办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学生(或学生家长)自愿原则和非营利原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严禁只收费不服务。
学生保险按自愿投保的原则,由学生(家长)直接向保险公司购买。校方责任险由学校在公用经费中支出。取消社会实践活动收费项目,学校组织军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按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质监局《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发改价费〔2017〕668号)执行。
Ⅲ 湖南省省示范性高中高一课时安排
省示范性高中名称 师大附中 长沙市一中 长郡中学 雅礼中学 明德中学 周南中学 田家炳实验中学 长铁一中 浏阳市一中 望城县一中 望城县雷锋中学 长沙县一中 株洲市九方中学 攸县一中 炎陵县一中 株洲市一中 株洲南方中学 茶陵县一中 衡东县欧阳遇中学 衡阳市扶轮中学 衡山县岳云中学 衡东县一中 常宁市一中 耒阳市一中 耒阳市二中 邵阳市一中 邵阳市二中 洞口县一中 武冈市一中 武冈市二中 隆回县一中 隆回县二中 新宁县一中 绥宁县一中 南县一中 安化县一中 常德市一中 津市一中 安乡一中 汉寿一中 鼎城一中 澧县一中 郴州市一中 郴州市二中 桂阳县三中 桂阳县一中 永兴县一中 资兴市立中学 学校全名 即 宜章养正中学 即 宜章县一中 嘉禾晋屏中学 嘉禾县一中 临武博文实验学校 临武县一中 汝城朝阳中学 汝城县一中 桂东濂溪学校 桂东县一中 安仁宜溪学校 安仁县一中 华容县华益中学 华容一中 岳阳县集英中学 岳阳县一中 怀化市集贤中学 怀化市一中 沅陵天宇实验中学 沅陵县一中 怀铁一中外国语学校 怀铁一中 娄底市雅达学校 娄底市一中 涟源市三闾学校 涟源市一中 娄底星光学校 涟钢中学 永顺县崇文实验学校 永顺县一中 永州市苹州中学 永州市一中 江华县阳华中学 江华一中 道县东洲中学 道县一中 蓝山县辅仁中学 蓝山二中 张家界市国光实验中学 张家界市一中 岳阳市弘毅中学 岳阳市一中 学校名称 省示范性高中名称 怀化市迎丰实验中学 即 怀化市三中 湘乡市名民实验中学 湘乡市一中 桃源县文昌实验中学 桃源县一中 东安县澄江中学 东安一中 永州市京华中学 永州四中 慈利一鸣实验中学 慈利一中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长沙南雅中学 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 衡南县北斗星实验中学 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 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 醴陵市青云学校 湘潭县江声实验中学 湘西雅思实验学校 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Ⅳ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4)湖南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Ⅳ 湖南省教育厅对中小学课外活动及其要求
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版比例增加,学生视力权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原因 基于此,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将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完成情况等列入评估内容。 《体系(试行)》要求,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点是四方面:教育管理、条件保障、评价机制和学生体质状况。其中,教育管理包括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建立军训制度和召开运动会等。条件保障包括体育教师配备率、体育场地和器材达标率等内容。评价机制包括中考中体育分数比重、视力检测率等内容。学生体质状况包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视力不良率等。 教育部要求各地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要落实限期整改、结果公报和问责奖惩等制度。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Ⅵ 教育部对中学各科每周的标准课时量的规定
中学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高中: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1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0节;政治、历史、地理周课时不少于10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4节。
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0节
初中:
①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②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2节。
③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周课时不少于2节(一校两址或学生数在2000人以上的减半),副校长周课时不少于4节,中层干部周课时不少于6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④对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可在上述规定课时减少1-2节;
⑤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教师,在规定课时中相应减少20%。
⑥对因病、怀孕待产及处于哺乳期的教师,可酌情减少课时量。
⑦专职教辅人员每校不超过3-4人;实验室教师为专职教师。
(6)湖南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机会,始终被列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始终是中国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教师队伍有力支撑着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意见提出,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加快形成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意见同时要求,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Ⅶ 标准化小学的标准是什么
朋友,你好。
这是小学标准化学校评估细则,各个地方的评估细则大同小异,希望我的回答能使你满意!
记得给分哟!
1.学校布局 学校位置适中,校园规划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整体协调,各类建筑安全适用美观。
2.生均用地、运动场及绿化面积 ①生均占地面积:城区学校12、18、24、30个班分别为:18.1、14.81、12.59、11.11平方米;农村学校≤12、12、18、24、30个班分别为22、18.79、17.57、15.45、14.68平方米(2分);②生均体育场地不低于2.3平方米。其中6个班、12-18个班、24-30个班应分别设置60米直跑道、200米、250米、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每6个班有一个篮球或排球场(1分);③生均绿化用地不低于0.5平方米(1分)。
3.教学用房 校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达到省合格学校标准并相互配套。
4.生均建筑
面积 ①生均校舍面积≤12、12、18、24、30个班学校分别为7.4、6.6、5.8、5.4、5.2平方米(2分);②寄宿制学校生均宿舍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1分);③生均食堂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1分)。
5.校舍设计 校舍设计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划》要求,校舍安全,无D级危房。
6.功能室配备 学校有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图书室(含藏书室、阅览室)、体育活动室、卫生室、综合档案室等公共用房,根据需要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
7.实验室及仪器装备 ①学校有科学实验室,达到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装备规范》的要求(2分);②教学仪器配备达到《湖南省小学教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基本要求”(2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达到“选配要求”标准。
8.体艺器材、信息技术装备 ①学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体卫艺器材,达到《湖南省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规定标准(2分)。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有45台计算机室一间,实现“校校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校园网,实现“班班通”(2分)。
9.生均图书量 ①生均藏书20册以上,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标准的1%(2分);②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和报刊数量达到省合格学校要求(1分)。
10.生均经费 确保生均公用经费足额到位,并保持逐年增长,生均公用经费到2010年达到300元/年国家规定标准,。
11.经费管理 规范公用经费管理,人员经费、基建投资和偿还教育负债(利息)等方面的开支不在公用经费中列支。
12.
班子
建设 ①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新任校长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1分);②在职校长每五年接受一次提高培训,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1分);③班子成员精干贤能,结构合理(2分)。
13.
教师
配备 ①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分);②按要求配备学历合格的专任教师(规模较小的学校小学科专业教师可以兼任)(2分);③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00人以上学校配备保健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1分)。
14.
师资
建设 ①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守师德规范,关注学生成长(2分);②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注重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2分)。
15.队伍建设制度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1分),教师聘任制(1分)和岗位责任制,每个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责任人(1分)。
16.
校务管理制度 ①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1.5分);②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以上职工代表大会(1.5分)。
17.工团队组织建设 工会、少先队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18.制度健全与落实 ①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各类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1分);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分)。
19.人本管理 ①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分);②管理科学、规范、高效(1分)。
20.办学方向 ①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面向全体学生(1.5分);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5分)。
21.德育工作 ①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教师共同承担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2分);②构建学校、社区、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2分)。
22.办学行为 ①学校按国家课程计划组织教学,遵循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2分);②重视体育、卫生、艺术和美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分)。
23.能力培养 ①加强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1.5分);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5分)。
24.学生活动及校园文化 ①学校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1分);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科技、文艺、体育活动(1分);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分)。
25.就近入学 学校应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适龄少年适时免试就近入学,小学满6周岁儿童入学率达100%。
26.转化工作及辍学率 ①学校关注经济或学习有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做好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2分);②学生年辍学率城市为0,农村控制在0.5%以内(2分)。
27.思品及行为习惯 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潜能得到发展(2分);②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100%。(2分)。
28.学业成绩及校纪校风 4、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98%以上(1分),犯罪率为0,违纪处理比例控制在1%以内(1分);体质健康达标率达98%以上(1分)。学校校纪校风积极向上,当地群众满意(1分)。
Ⅷ 湖南省省课标规定初中英语教师一周几节课
你好,根据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时标准,初中一周课时为4节。不过实际操作中肯定会超过的,这期中原因你懂得的。下图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Ⅸ 湖南省教师的课时标准是多少节课
每天七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