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评价
『壹』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从单一评价标准转向多元的评价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从终结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即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诸如建立成长记录袋之类;
从量化评价向转向质性评价,即不用数字(分数、排名之列)衡量学生,而是衡量能力、素质之类。
能回答这些已经差不多了,即便是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一下子估计也想不出这么多条来。
『贰』 新课改下,怎样评价学生
回顾以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说评价方法很多,不同老师对同一个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同一个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也会对同一个学生得出不同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人说了算。有的老师也因此来“压”“管”学生,这样做肯定达不到教育的真正效果,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对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更加全面的评价。新课程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一种客观的学生评价体系,检验、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
现在的家庭可以说都是一个孩子,不自觉间自身形成了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也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要使学生正确地健全自己的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共事。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没意识到的长处或不足,并给学生提供目标导向和方法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同时在课堂中,师生共同活动,让学生评价教师、挑战教师,通过生评师,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的求知精神,重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自评,就是自己评价自己,不仅要写出自己的优点,还要写出缺点。学生互评(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很多,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熟知),可以是同桌互相评价,或者再让自己的好朋友来评价一下。加强学生相互评价,能改变以往只有教师评价的倾向,确立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学生互评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同伴间的相互竞争,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袋”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给每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成长档案袋”,档案记录了学生各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学生成长档案里包括以下内容。
1.教师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月以来,自己的进步之处,再在小组中相互评价,相互提出努力方向。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根据每个月的重点做适当的调整。在最后一栏评语中,教师写出希望,以使每月的综合评估能客观,具有代表性,给学生以激励。
2.每一单元结束后我都以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并放进“学习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个单元学习上的不足,同时也能够让老师对全班学生的学情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3.优秀作业(包括课堂笔记、集锦本、纠错本)。要充分利用对作业的评价作用,我认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加入适当的文字,不要单纯地用“A、B、C、D”或“甲、乙、丙、丁”,语言评价不要求每次都有,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一句语言评价,哪怕是一句鼓励、表扬的话,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很大的激励。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作业全班交流,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作业给家长看,并放到学习园地进行展览,将作业检查情况记录在“学习成长档案袋”。
4、闪光点荣誉录。由教师和家长及时记录下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受到的表扬,以激励学生发扬优点,自觉改正缺点。
三、注重评价方式,挖掘闪光点,用美德占据心灵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语言评价、赞赏式评价、激励式评价、包容式评价、推进式评价、幽默式评价、非口语评价等等,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不能让任何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遗憾坐回自己的座位。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和能够给予肯定的地方,并能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适度,避免浮夸,要灵活运用上述评价方式,避免形式上的千篇一律或不真诚的“激励”和“奖励”。要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四、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学生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及素质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达到目标。为此我采取了“延迟评价法”。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一课或每一单元内容完成后一定要立即达到目标,而是实行评价后移,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通过知识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学科强调的是一个“悟”性,重视的是一个思考过程,许多学生往往对一部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掌握不透,比如电功、电功率、电能、电能表这一部分知识点,可以说是电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的公式也比较多,有的学生基本上糊涂了,我却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和学生一起慢慢地理顺,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用电知识及电能表的使用,逐步使学生体会到电能、电功率的含义,掌握了实际生活用电的技巧,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也才可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有助于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使教师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
『叁』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课程环境下,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惟一标准,评价轻选拔和甄别的单一功能,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的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即对教师的评价两个部分,是这两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本文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谈谈看法。
一、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评价目的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惟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这与多年来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分不开的。在学校的工作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个指挥棒的氛围下,就自然地会出现这种以考试代替评价的倾向;并且这种旧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人们往往会自觉地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看待评价,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来进行评价。
二是过多地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略对定性评价的研究。在课程评价上运用量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只有量化的方法可以反映课程的实质。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过分地强调量化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甚至把定性的方法说成是简单化、不科学的方法,势必会造成评价者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少,而所能得到评价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少,最终使评价走进死胡同。
三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例如在以往的考试评价中,只有教师进行试题设计、阅卷评分和试卷分析,致使评价过程变成只有教师参与的单向评价活动。这样就使评价的结果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任何一种缺少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结果,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2、《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明确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因此学生评价的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和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发现潜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长。
三、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
以往的学生评价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点滴变化,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评价与记录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对学生评价真正成为过程性的评价。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为了更好地遵循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关系,我们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来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等。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采用的方法、所采取的态度、所引发的情感体验,这所以的点点滴滴能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具体,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更有利。“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它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评价与记录的管理。
(二)评价主体参与原则和互动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最深、体验最丰富,想说的话自然也最多,因此,在评价时也最具有发言权。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我们应首先注意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让评价主体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并将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当作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更全面、更客观,也更能促进评价主体对自己的表现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自觉纠正错误、强化行为,更健康地发展。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体现个性差异。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全面落实各项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使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依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每个人在七种智力上呈现的方式不同,组合的方式不同,呈现的表象或给他人的感觉也就不同。所以,从这个理论出发,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差生,而以往所说的差生,则是以学习班的结果作为惟一尺子衡量的产物。多一把尺子,会减少许多的差生,乃至根本没有差生。在评价时,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评价的方式达到真正促使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四)参评主体的多元化原则: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参与,强调师生互动,体现在评价这一环节则是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同伴,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从而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例如,要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合理、客观的评价,参评主体应该包括:1、教师的评价,要注意这里的教师不是指班主任,而应该包括所有的科任老师;2、学生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而且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评,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生自我反省的机会;3、家长的评价,俗话说“知子莫如母”,学生跟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家长应该是最了解学生的,因此家长对子女的评价也应该是最全面、最真实的。因此充分处理好这几个参评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评价
(五)倡导质性评价的原则:
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新课程强调质性评价,将定性的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的一种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进程,如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形成等,也可综合各个方面来加以评价。
2.延迟性评价。在学习中,学生总有不理想的时候,或者说一时难有长进,甚至出现暂时停滞不前的迹象。此时,应暂缓评价,给学生一个重新考虑的机会,待到达到一定目标或某一方面有进步时进行评价。
(六)评价的激励原则: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相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学生评价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和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在活动和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但也不能毫无原则地盲目激励,该指出纠正时还是要指出纠正,要视学生和当时的事情灵活处理,否则学生评价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
『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评价不再仅仅具有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简言之,新课程的理念的评价功能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是什么
多元化的评价
『陆』 新课标下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由于评价对象和评价任务的多样化,这就要求评价方式和评价信息的来源也要多样。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反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状况、综合知识的运用和问题的解决、学习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的变化等,教师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及时、科学的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发展。
『柒』 新课程标准下评价教师的原则有哪些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原则,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与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功能,就需要遵循以下教学评价原则。
1.客观性原则。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坚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情绪。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科学性是指教学评价应按照教学评价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以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尺度,以评价信息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对评价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可行性是指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方法技术要尽可能简便易行,教学评价程序要便于实施和操作。
3.主体性原则。进行教学评价时,承认评价对象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对象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他们既要被他人评价,同时又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
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的选取,都应考虑这种差异,要灵活对待。在教学评价中,既要贯彻一致性原则,又要贯彻灵活性原则,将两者统一起来。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期性评价是指定期进行的教学评价,如期末评价,年终评价。经常性评价是指不间断地进行的教学评价,如每天进行的教学检查和评定。为了确保教学评价的功能得以实现,切忌突击性检查。
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定性评价而没有充分的定量工作做基础,定性评价会给人过多的模糊感觉。所以,需要有定量评价作为补充,即应该有尽可能详尽的原始数据以及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同时,因为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因素是无法用数字表达的,所以也要注意用定性评价弥补定量评价的不足。
『捌』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是什么
1注重发挥评价的 激励功能
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3注重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
4注重评价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