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科学地方课程

小学科学地方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2-28 09:05:40

Ⅰ 小学科学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对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就科学学科而言,如何准确地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却是一个崭新问题。以前的大纲把目标分解为三大块,即知识、能力与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方面。而通常,教师是首先考虑如何达成知识目标,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兼顾能力和科学精神等内容。这样,过去的自然课就总会在课的结尾形成一些结论性的知识,最终为评价教师的教与学,评价学生的优与劣作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在定位目标时,首先强调科学探究。什么是科学探究呢?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基本的,那就是科学探究首先应该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几个基本环节,并且在全过程中都强调如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课程目标就与先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师如果还是抱着首先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论的想法不变,就肯定会与新的要求背道而驰。我以前在上课时,程序井井有条,学生按部就班,最后的结论也无可非议,但就是拿科学探究的尺子来衡量时,漏洞百出。因为学生学习了这一节课,可能对什么是科学探究,怎样去探究一问三不知。在执行科学探究的目标时,机械地理解,模式化的实施,使课堂显得十分呆板。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而不被众多表面现象所干扰,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程标准的表面与核心的不同,以及反映在教学目标上的基本定位的变化。我认为,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应努力解决好以下个问题:切实解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用教材教需要教师提高科学课程多方面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潜能的智慧:哪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超越知识本身的价值。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后几者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我们教师必须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多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从操作的角度讲,主要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反复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不断积累他们的科学知识,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念。

Ⅱ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什么课程

小学科学属于科学启蒙课;
课程需要把握的是大方向,不需要面面俱到。主要任务是在于如何将知识点传递给小学生, 引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观察,愿意投入。

Ⅲ 小学科学课程包括哪些方面

新科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1、科学课程内容

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技术与工程

2、课程基本理念

  1. 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公平的学习机会。

2.倡导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部发布通知指出,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也就是说,从2017年9月份开始,小学一年级就要开设科学课了。

通知要求小学一年级要单独开设科学课,每周安排不小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同时发布。

(3)小学科学地方课程扩展阅读: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人才,而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2017年1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这是自2001年颁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6年后,正式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根据《通知》的要求,今后的小学科学教育将有哪些变化呢?

变化之一: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保障一二年级学生每周至少一课时,三至六年级的科学课学时保持不变。这不仅对于从小激发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与国际上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科学教育的主流一致。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就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

也就是说,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每周都将上至少一节科学课。同时,小学阶段科学课时总量的增加也意味着课程内容的扩充,具体变化和效果还有待新版课程标准深入实施后一探究竟。

变化之二:科学教学实施方面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探究过程,单独强调了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基于科学教育研究专家诺曼·莱德曼教授的研究成果,真正的科学探究一定是从问题开始,探究过程以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开展。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就是要引导学生乐于发问、善于发问、提出可通过探究来回答的科学问题。单独强调问题意识,注重实践探究过程,这些对于提升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变化之三:合理配置科学教师;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验室建设等需要。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问题是困扰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瓶颈,不少地区都面临小学科学教师缺乏理科背景和职业发展受限的问题。而课程内容的扩充和实践探究的强化很可能为一线小学科学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通知》中指出要合理配置科学教师,对于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也是新的课程标准顺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障。这意味着,今后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专业的科学教师,而加大经费投入将能够保证满足孩子们开展科学实验的需要。

应该说,《通知》对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内容、教学实施及师资环境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必将引发小学科学教育的一系列变化。我们拭目以待,小学科学教育开启新时代

Ⅳ 小学科技课都有哪些内容

1、观察星空

星空是汉语词语,拼音是xīng kōng,指有星光的天空。

2、观察航天器

航天器(spacecraft):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

航天器的出现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球大气层扩大到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引起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飞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3、观察生物

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4、观察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

5、制作小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Ⅳ 小学科学是怎样的一门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版学教育权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Ⅵ 小学科学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包括哪两类课程

小学科学有着极其丰富多彩的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作和资源呈现工作的内容,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不仅是科学学科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有效的科学学习的需要,更是为为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需要。

Ⅶ 小学学校与与地方课程有哪些

首先指出的是综合实践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国家、地方、学校是国家规定的三级课程。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 国家: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审议省级上报的课程推广方案;评估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质量。 地方: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选用教科书。 三级课程包涵的课程,以中小学(1-9年级)为例,列表如下: 国家课程:1-6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7-9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并没有给出权威性界定,只是从综合实践活动所包括的内容和目标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地方课程:(各地自主开发,省厅审批。规定性与自主开发性相结合)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书法、传统文化、健康教育、人生规化……
语文学科的学法指导、名作赏析、阅读写作、英语(Q吧)学科的写作方法指导、英语兴趣小组、英语奥赛辅导、社团课程等都属于校本课程。

Ⅷ 哪家的小学科学课程比较有用

科学思维,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科学的思维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Ⅸ 小学科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史上,其名称经历了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学的变化。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

(9)小学科学地方课程扩展阅读:

概括起来新教材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了活动性、过程性、主动性和发展性。新教材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本人,强调学习的过程。

教材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如实验、讨论和一些小栏目)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教科版为了引起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还特意采用了一些小学生自己的设计和习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认识自然和社会,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和时代性。新教材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特别注重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内容,便于他们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在内容上还强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增加了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话题和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从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真实地感受和体验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内容组织上,体现了探究性、整合性和逻辑性。新教材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把科学知识的学习贯穿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以整合方式打通了各学科的人为界限。

建构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框架,将内容上有联系的活动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全面体现大单元综合的编排思想,而且结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应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逻辑性强。

这种形式的编排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第四,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多样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打开一本本新教材,可以发现,几乎册册形式多样,活泼可爱(出现了以童话、诗歌、谜语等形式来表达科学内容)。

教材印刷精美,图文清晰,色彩艳丽,文字优美,导语生动,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小学生具有吸引力。总之,这次科学课改的方向是正确的,它将极大地完善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教法体系。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我国中小学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的统一性过强,多样性和选择性很差,不适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各学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

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更为突出,而中小学的课程、教材主要面向城市,很少考虑农村的需要。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脱离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

如何使课程既能体现国家的统一性要求,满足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达到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又能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应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开发和建设具有地方特点和农村特点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富有灵活性和选择性的农村中小学课程体系,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农村中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应紧紧围绕农村地方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紧密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标应定位于使培养的人能够全面发展,适应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这样的基本点上。它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⑴地方(社区)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自然、资源、环境等;

⑵教育部规定的、但尚未进入国家课程中的教育内容,如人口、国防、安全、法制、禁毒、环境、防震、职业指导、青春期教育等;

⑶农职业技术或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在农村中学实施的绿色证书课程;

⑷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实用知识、技能的内容;

⑸根据统编教材改编、补充、整理的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参考资料,等等。

不同内容可按不同层次,分别由地方和学校来组织开发,如凡是带有一定共性的教育内容,可由各级地方组织开发地方课程。而地方特色非常明显的教育内容,则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组织开发学校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编写教材(包括活页教材、音像教材),也可以不编写教材,而以课程大纲或纲要的形式体现,或只作为教师教学时的参考资料。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建设中,校长、教师应是积极的参与者,更是实施者。因此,其教育观念应不断更新,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提高对地方、学校课程的认识,研究和探索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