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基本特征
1. 品社课课程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是注重基础性、体现普遍性,具有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
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孔孟也提到礼义廉耻,也就是我们的品德修养,讲求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稿)》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稿)》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贯彻实施,5月9日在闵行区实验小学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与闵行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上海市《品德与社会》贯彻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研讨活动,旨在聚焦课堂教学,推广试验经验,对品德与社会贯彻落实两纲情况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吸引更多力量支持、参与品德与社会学科建设,扎实稳妥地全面推进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改革。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闵行区副区长张辰,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教授、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副主任赵才欣、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邹竑、特级教师于漪、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卢家楣教授等领导与专家出席。区教育局局长竺建伟、副局长王浩、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徐国梁,以及各区县小学教研室主任、教研员、校长、教师和该区小学德育教导250多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两纲”教育:
多角度、多纬度诠释了对社会的理解、重组和灵活运用,展示了落实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真实过程。然后市教研室《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员关月梅老师作了《促进学科融合 扎实推进“两纲”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贯彻与落实“两纲”的探索和实践的工作总结。市教研室主任王厥轩主任和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也在会上发言。闵行区张辰副区长发表讲话,她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育人、塑造人;教育改革不单纯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两纲”教育的关键是为教育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政府层面应该给与学校、教师更人文的环境。最后,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从调研数据说起,强调了“两纲”教育的重要性。翁书记认为“两纲”教育的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的人格;“两纲”教育要注重基础性、体现普遍性;要从观念、体系、融合、师资等抓起。
2.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属于学校什么类型的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 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 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 程。”正是由于课程的这一性质,使得终结性评价很难全面而准确地完成对学生 成长过程和思想变化历程的准确评估。而过程性评价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 关注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变化过程,完成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状 况的评估。所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意识的形成,学生社会性发展 等等都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许多行为习惯是知易行难的。特别是习惯的形成 需要适宜的环境及一个渐进的过程的。我觉得这样的目标,大家如何能用终结性 评价方式去寻求比较科学的结果。而过程性评价恰恰拥有这方面的优势。 我主张: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融入价值教育的过程”,过程性评价与我们的 课程性质及目标是多么匹配。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时候, 我们是否注意过,其实评价的过程本身也包含价值教育。例如:为了更好的交流, 对学生进行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评价,其中既包含了学习的技巧,也包含了尊重别 人的教育。这种例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是不胜枚举的。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 可以看到价值教育应该是学习者在其学习经历中逐渐形成是非判断的能力的过 程。学生通过这种把尊重别人发言的价值教育融入到了学习过程,从对别人的、 对自己的反复评价中获得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多次反复中形成对价值评判标准的 认识,进而掌握标准、理解标准、使用标准。过程性评价恰恰为学生这方面意识 的形成起到强化的作用,在我们教学学中的实践意义也是非常显著的。 过程性评价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其一: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 进行建构的过程;其二: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其三:过程性评价 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 我们可以采用这些方法完成过成性评价: 交流展示法。 课堂竞赛法。 轶事记录法。 课堂观察法。 这些评价方法适合于使用等级和评语的方式,以激励为主。这样我们就落实 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3.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特点如下:
其一是凸显教材主旨。依据教材内容,师生共同确立一个概念主题(名词或语句),作为一节课的学习重点。这样既不脱离教材,又避免了对教材的依赖,可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认知创新性。
其二是贴近生活实际。主旨、主题为师生教学确立了核心和切入点,但所谓的漫谈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在围绕主旨、主题过程中自由展开。
其三是避免虚浮热闹。为了深化、内化思想品德主旨与主题,在课堂的某些节点,比如问题的转换之际或激烈讨论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来,闭上眼睛,如放电影一样,回忆、沉淀刚才内容,并且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到底赞成什么样的观点。
其四是激活学生情感。主题漫谈式教学,因为脱离了具体知识的“桎梏”,给人以抒发的自由,较容易激活学生的情感。
其五是强调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性作业。思想品德课课改的方向,是摆脱纸上谈兵式的说教与文词默写式的评定所带来的弊端,强调知行合一,重点在行。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内心、规范言行并最终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社会人格。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基本特征扩展阅读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
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4. 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有哪些
小学阶段的课程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1)普及性。小学阶段专教属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5.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新 课 程 标 准 解 读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当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当一个儿童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他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什么人?同时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随之而萌发响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五、实施建议
按照课时安排,《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每周两课时,已经不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的“副科”了。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要上好这门课程,应该要树立以下新的观念:
1、教材观。新的教材观应该是: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教材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3、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学观。教与学的新观念是: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要善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态度和能力。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与人相处。教学不是偏重单纯的学术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第三,教学要有开放性和活动性。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学生周围的人,学生身边的事物都是学习的资源。要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新的教学观念,新就新在,不是为了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
小学品德新课堂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确立教学课题、进行学情分析、教材课题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要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教学过程是新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前后步骤或顺序的各个主要活动环节构成的。也称教学程序。一般情况分为导入、新授、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别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动内容。从总体上说,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必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一要教学过程活动化。(即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把过去那种讲解提问式教学,灵活的设计为学生的多种活动。)二要学习方式多样化。(即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重视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要过程设计粗线条化。(这里所说的粗线条,不是指环节语言笼统、简单,而是环节语言要抓关键、抓重点,严格遵循新课堂教学课例提倡或强调的 “大环节要清,小环节要精”。 )
每个课例的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儿童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媒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儿童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件进行综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充分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包括什么事件什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回为核心、促答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7. 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
1.普及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生,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时,在课程内容中应注意不断地把新知识变成基础性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发展性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http://www.crsks.com/html/article/19_20090105153802260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