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Ⅰ 结合我国教育实际谈谈中小学应该如何进行课程建设
我国中小学进行的课程建设,现在使用的课程都是非常好的适合当代小孩子小学生的需求。
Ⅱ 小学课程体系建设你还能否进一步完善
各区县教育(教体)局,高新区、文昌湖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和《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有关要求,现就推进全市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突出课程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引领学校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加快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丰富学校课程文化,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尤其不能忽视技术类、艺术类、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二)差异性原则。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校而异,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集思广益,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校课程。
(三)生本性原则。课程建设要围绕学校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发挥。
(四)生成性原则。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必须本着“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创特色”的精神,分阶段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充分思考不同课程之间、同一课程不同模块之间、同一模块不同内容之间的整合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建构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
三、总体目标
利用3至5年的时间,建立并完善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高效、个性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逐步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运行机制,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与课程文化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契机,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建设
(一)课程架构
学校要按照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资源整合优化的基本思路,加大课程统整力度,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各学习领域的科目按照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形成“三类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每一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选择性学习需要。
每一类课程由培养目标相近的若干课程组成。围绕每一类课程的教育目标和特定内容,要按照三维目标表述清晰化、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化、课程实施要求具体化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重点要做好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工作,要在研透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采用选择、调适、归类、整合等方式,对每个科目按一定主线重新组织学习内容;拓展型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重点做好综合实践类、社团类、竞赛类、专题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究型课程要以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为目的,重点要做好课题研究类、实验研究类、创造发明类、综合研究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地域文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校特色和学生发展实际进行改编、整合或校本创生。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三类课程的内在联系,在不影响课程整体性的前提下,逐步将三类课程有机融合。课程开发初期,可以“分”为主,围绕三类课程的不同任务目标,采用适当方式,逐步建立能正常运作的三类课程体系(见附件1)。课程开发进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应以“合”为主,着力进行三类课程的重整研究,构建以基础型课程为核心,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为配套,课程内容横向有联系、纵向有提升、相互促进、浑然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三类课程的无缝链接,克服因三类课程割裂而产生的种种弊端,充分发挥三类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见附件2)。
(二)课程实施
各学校要积极实践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加快课程校本化工作。针对不同课程,要根据课程目标制定不同的课程实施方案。要严格执行国家三级课程总课时数的要求,开齐开足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大类课程。要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课程计划安排形式,结合各类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班级教学、小组互助、个别学习、校外课堂、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反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时间、地点或者课堂形式完成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前要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有详尽的授课计划与教案;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得当、教学手段丰富,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教学完成后要有反思和总结,以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注重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教材挖掘,开发与利用好教材资源和课外课程资源,要重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形成“学科育人、德育育人、艺术育人与环境育人”的课程环境,为学校多元的课程体系增添色彩。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要重点关注课程整体设计的科学性、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学生的能力发展。学校要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制度。要按照初始论证、中期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程序进行课程评价。课程实施初,由学校相关处室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大纲进行论证;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听评课制度、公开课评价制度、作业评价制度、教案检查制度、学生问卷和座谈会制度等加强对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控,并适时进行中期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最后,通过收集学生意见、教学质量分析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终结性评价结果。学校课程综合评价完成后,应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学校三类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订和完善。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
学校要着力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形成课程愿景,提升教育思想境界和学科思想水平,坚定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努力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努力让课程适合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科学制定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要严格遵从课程建设实施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整体设计,系统论证,按照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架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基本框架,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强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年度计划和推进措施,逐步进行课程开发,确保课程体系建设如期完成。
(三)加强课程专家队伍培养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专业引领、案例研究和同伴互助等途径,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校本创生能力和课程实施能力,引领教师加强学科思想建设,强化课程意识,建设培养一支敬业爱生、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且具有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要注重发现和培养课程专家对象,并为其提供培训、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市教育局将开展百名优秀课程专家遴选活动,逐步建立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市级课程建设专家队伍。
(四)建立和完善评价和奖惩机制
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全市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管理与评价。基础教育科负责课程体系建设的宏观管理,教研室、电教馆和教育服务中心负责相关课程建设的指导、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市教育局将制定优秀课程专家、优秀校本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示范学校评选制度,鼓励和引导学校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课程体系建设氛围。各区县教育局也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激励机制,监督和指导本区县中小学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
Ⅲ 如何开展实施小学学科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本课题于2008年11月以《构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的研究》为题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同时被确立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晋教综[2008]15号文件)。同年11月15日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确立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格局,探究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精心制订研究计划,同时提出各年级的研究子课题,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整个研究步骤井然有序,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推进。[鉴于2009年8月学校人事变动,课题组重新分工调整。]2009年9月7日课题组重新分工,形成新的课题研究机构,同时报送上级审批。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教研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今课题研究已开展将近两年,研究方向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高。
在研究中,我们以“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走“求实、求精、求新”的科研之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有效;使教师教得自信、教得轻松、教得有效。以科研求发展,以质量树品牌,有效调动数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开创我校数学教学研究新局面。
一、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围绕“严”字下功夫。
1、建立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集体。课题开题初,成立以校长为课题组组长,教研组长、数学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集体。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到位,充满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信心。研究中课题组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担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能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同时还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教研经费的投入。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制度。为更好地规范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3月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制定了《课题学习制度》、《瑶琼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瑶琼小学教育科研课题考核、奖励制度》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还刺激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激情,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课题研究的落实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和保障。
二、强化课题研究培训,围绕“需”字抓落实。
针对教师的工作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紧紧围绕“需”字做文章,想课题教师所想,做课题教师所需。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重新配置电子备课室电脑,充分利用班级多媒体,发挥远程教育的巨大优势,让老师下载课件、教学设计、教育心得等,与全国各地的教师讨论一课甚至一题的教法,让最新的思想占领阵地,最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同时选派陈珊珊、张小林、曾健勇等老师参加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2、加强课题研究新理念的培训。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学校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的基础上,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学校充分发挥校内的网络资源和“本土专家”资源,采取网上学习、骨干教师讲座、上示范课、课标知识学习等方式,学习有效性理论及课改环境下的课堂教学。2009年11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姚永宁副校长到校作课题检查指导;2009年12月磁灶镇教委办张贻发、陈清传两位教研员到校指导课题工作。建立外出学习“二次培训”制度,凡是参加镇级或以上的研讨活动回校必须作主旨发言,时间段主要设置在每周一教师论坛或每周三教研时空。近两年来,学校共选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学习、培训达50人次。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充分利用“本土专家”进行辅导讲座,两年来骨干教师主持和主讲的培训活动近10次,有张阿育校长主讲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学思想”等;吴春燕老师主讲的“怎样参加‘UC’网络教研”;组织观看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主讲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专题讲座光碟。
三、丰富课题研究活动,围绕“精”字促发展。
1、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磁灶镇开放日教学研讨活动;磁灶镇数学说课比赛;辅导区数学研讨活动等。
2、努力参加各级各类数学教学比赛。学校尽其所能为教师创造条件,帮助、支持老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种比赛和交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课题实验教师吴春燕《善用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文荣获晋江市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阿育《关注课堂生态构建和谐生态数学课堂》一文入选晋江市青阳片论文汇编;张阿育《让数学课堂荡漾生活气息》一文入选晋江市教育局论文汇编;吴春燕《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的有效策略》一文入选镇级论文汇编;吴春燕老师参加磁灶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
3、积极开展校际教研联谊活动。积极与张林中心小学开展校际研讨活动:朱玉玲老师执教《买玩具》、曾健勇老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等。
4、扎实开展校内课题研究活动。研究中我们先后开展了“教育技术竞赛”、“同备同上一节课”、“教学开放日”等活动。
四、规范课题研究流程,围绕“实”字作文章。
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严谨、科学的工作,它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开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课题研究教师要抓好三点:热点论坛——各位老师均举行“怎样构建有序、有趣、有效课堂”的论坛;难点探究——开展“学困生”转化策略细化探究活动;亮点展示——每学期期末举行优质教案、优秀学习心语展示活动。做好四项: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达成五度:1、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2、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3、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4、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5、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完成六种: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并完成读后感;写一份优质教案;上一节优质研讨课;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案例或教育叙事;组织和参与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参与一节研讨课。按照“整体规划、专题研究、分项实施、滚动发展、逐步深入”的策略,不断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Ⅳ 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但是面对数十个学院开出的好几百门课,如何构建出一个适合自己发展要求合理均衡且精力和体力又能及的课程体系真是一门系统工程学啊!根据我原来的想法,首先是应该确定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由职业定位就能得出学习的方向和侧重,自然相应的课程结构就能定下来,在相同的课程设置下尽可能的选择大师或者知名教授的课,但是这个构想在第一个环节就遇到了矛盾,我的职业定位需要在我了解了自己的特长和基本的行业情况之后才能确定,而我在没有了解各个行业涉及的具体知识体系和进入门槛之前是确定不了自己的职业定位的,这就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循环!
这个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决,周围的同学也都是懵懵懂懂,这既是一个很简单的生活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层次非常高的哲学问题,很少有人认真的问过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是谁?我来到这儿要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更少有人能认真回答这些问题,依我现在的级别还很难准确的回答这几个问题,但是我想到了从另一个侧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洋务运动的时候有一种提法叫:“中体西用”,其实上面的问题是解决“体”的问题,用MBA的话来说就是解决战略性的问题,方向问题。但是直接入手解决的话估计要从哲学系和历史学系的本科开始补课了,既然我的视界还站不到那样的高度,只有从“用”的角度入手来由下而上的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一直认为有很强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学才算是真正的大学,因为如果忽略的基本层面的东西,那么应用学科再强也只能归为“技”,而“技”的层次永远要低一些!为什么?因为任何能够有规律可循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掌握的东西永远要比需要通过感悟或者领悟获得的东西要简单。你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所以,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构建我的课程体系了,首先要有形而上的课程来提升眼界和思想水平,那么就要有哲学院,历史学院,国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等的课程,但是:读死书、死读书、百无一用是书生,仅有形而上是不适合在地球生存的,所以,技能型的课程就构成了选课体系的主题,技能型的课程说白了就是专业课程了,专业课又可以分成基础的专业课,和非基础的专业课,无疑语言是第一重要的基础专业课,而且还有一些资格认证需要拿到,其次就是以后的职业需要的专业课程,既然不能精确的确定,那么总可以先都了解了解吧,所话说货比三家,这选职业就像选老婆,是男人一辈子最关键的几个环节之一或者是最关键的环节,所以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况且这样看来整个的课程架构也就这一点不能确定,总体来说常量是大于变量的,还是很稳定的嘛!
所以我的具体的选课架构就非常简单明了:
选国关学院金正昆老师的国际关系史研究,解决提升形而上的思想眼界问题。
选财政金融学院沈伟基老师的货币银行和经济学院吴汉江老师的西方经济学补基础性的经济知识。
商学院开的必修课就正儿八经的来解决管理、财务、HR、营销等等方面的专业基础。
最后还有非常重要的英语,就要多靠自己啦!
Ⅳ 课程体系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课程体系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下面以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为例,分析应把握的原则:
1、确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专业性质。核心课程体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一般来讲是根据教育部在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主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据此开设,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的稳定,确保“应用型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理论素养的形成。
2、以“市场需求”来确立公共事业管理的特色课程。公共事业管理的涵盖面十分广泛, 如果缺乏专业培养方向,会使学生所学知识空泛而不精专,缺乏就业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日益“市场化”,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实力。对于专业来说,对于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来说,市场是最终的决定力量,取决于行业和产业的要求,取决于公共企业和事业组织具体岗位的具体需要。这就需要以“市场需求”来确立公共事业管理的特色课程。以此,应用型高校来塑造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就市场论市场,而是意味着对市场趋势和专业发展关系的更为前瞻性的把握。因此,不再需要一味强调学校设备和师资的条件。
3、重视管理实践训练,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结构的主要价值取向。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要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各种具体的管理工作, 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学习的机会。所有课程最终都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体现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就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能否有效对学生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是其内在要求的根本体现。当然,培养的能力是什么,依赖于该行业对相关人才所需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4、工作过程导向的能力训练教学模式设计。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每一工作程序一般由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四个要素所构成。生产复杂的产品可能需要经过多个“工作过程”, 这多个“工作过程”则构成了生产该产品的“工作过程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能力训练教学模式是根据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任务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学生首先对所学专业内容和工作的环境等有感性的认识,获得与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公共事业管理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应该成为公共企业、事业、社会和工作者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