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校本课程申请报告

小学校本课程申请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03 07:50:42

① 小学校本课是什么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版现在在中国新课权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1)小学校本课程申请报告扩展阅读: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② 校本教研基地学校的申请报告

关于申报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报告

发布人:上帝的笑 发布时间:2005-12-7 点击次数:38

关于申报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报告

为了健全我校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根据省课改办[2004]7号文件《关于建立和健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意见》精神及省课改办[2005]2号、市课改办[2005]1号文件要求及庆教研[2005]第17号《关于开展“庆元县第一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将以此为契机,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推动校本教研向系统化、科学化、特色化迈进。我校根据近年来在校本教研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认为申报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有着深远的意义。特提拟此申请报告。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改进程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随着改革的深入日显突出。我校于2001年开始着力于“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反思型教师的研究策略》主课题,各学科、各教研组结合自己学科特点提出子课题,尽管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但由于对校本研究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理论上又未具有专家的引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因此,近年来,我校就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摸索,并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究,同时,本着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已逐步显现。

一、 确立目标,明确任务,提高开展校本教研的自觉性

校本教研强调以校为本,建立自下而上的教研制度,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研究载体,进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了增强开展校本教研的自觉性,我校提出了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首先,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不仅仅是专业研究人员份内工作,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科研也并非神秘莫测的高深东西,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产生于教学生涯之中。其次,探讨校本教研的具体展开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积极研究如何开展自我反思,如何提高先进教育理念引领的针对性,如何提高同伴互助的有效性。再次,逐步建立校本教研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诸方面为校本教研创造宽松的环境;最后,沟通校本教研与专职教研渠道,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针对以上思路,我校采取了具体策略:第一、加强学习,增进认识。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因此,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带着教师学习校本教研相关理论,要求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自修计划并按时进行自修,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学习,全校上下对校本教研有了立体的认识,教导处、教科室及各教研组对校本教研分别提出了思路,构建了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和计划。第二、研训一体,丰富理论。学校以学科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以每周五的定期与不定期为形式组织教研活动,活动以课例、论坛、集体备课、沙龙等为载体或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教学情节用新课程理念、观点进行剖析,以教研评先活动作为激励教师的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同时,教学研究还与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螺旋式推进。我校培训形式丰富,实效性强,深受广大教师称赞。教师培训不仅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还进行教师自我内化式参与培训,即“自下而上”的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战式”培训。我校先后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每年平均有70余人次,多次请外面教育专家、名师到校讲座、讲学,如聘请嘉兴名师到我校为学校教师及全县骨干教师讲学等。学校还请本校骨干教师先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教师既获得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操作示范,增强互相学习的借鉴性。我校十分注重教师培训的投入,仅培训一项,学校从有限的资金中注入校本培训费用竟达每年10万余元之多。

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增强落实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教师作为研究者,要致力于梳理教育教学的先进思想,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成为学习型的教师,学校要营造浓郁的研究学习氛围,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发挥集体智慧。

1、完善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全体教师都是校本教研的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开展,我们拟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如教研组活动计划、教研论文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比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自学制度等。学校以教研组、教科室为单位,制定翔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所有的中层干部都参与校本研究活动。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的约束,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同伴互助,形成一股互帮齐进的学习氛围。为了让教师更快地成长起来,首先,学校开展了“一帮一”结对活动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活动。由学校名师与年轻教师进行业务结对,并制定名师培养计划和结对计划,通过过程管理和终结考评,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其次,广泛开展听课、议课、赛课活动。学校规定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后要求议课和评课。各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采用“一课多轮”和“多人一课”的教研形式,通过同一人同一内容的多轮上课和同一内容由不同教师来上,教师在与自已的比较和他人的比较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备课时,我校大胆改革,要求大年级组采用集体备课,教师个人再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备出子教案,让教师从抄教案的劣迹中走出来,将更多时间用于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同时,学校通过推门听课、邀请课、检查课相结合检查教师备课情况,要求教师每月上交一篇优秀教案,每学期一次现场撰写教案比赛。再次,我校强调教师将身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力求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几年来,学校课题研究质量迅速提高,在省市级立项、获奖的课题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最后,组织教师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去年,我校组织教师以学科为单位、以“课例”为研究对象,撰写《课堂教学评价与分析报告》,学科组通过合作分工,各位教师都写出了质量较高的个案分析报告,其中方建友等教师合作的个案研究报告被上海教科所确定为优秀研究成果,并被评为二等奖。

3、自我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教学反思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行动跟进,并能促进教师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形成自已的教育思想。我校要求每学期两篇教学随笔和每周一篇课后反思。同时,要求教师对课前和课中也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养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促进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向“学习型”教师转型。

4、平等对话,提供交流对话平台。学校建立值周校长交流对话制度,每周确定2名教师为值周校长,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进行换位思考,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学校还扩大平等对话面,成立“教师信箱”,建立网络,形成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设立了“关于江小”、“新闻频道”、“教师频道”、“学生频道”、“留言”、“论坛”、“教育教学专栏”等栏目,教师可在网上发表论文或教学随想,推荐优秀课例,进行教学评论,也可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可在网上发表作文,提金点子等。这些措施拉动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教师与各处室,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的对话。也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对话平台。

5、能说会写,苦练教师基本功。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较好的语言感觉能力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语言感觉能力,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对全体教师举行普通话培训,利用每周星期二、三、四的第六节课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以普通话测试材料为主,另加教学日常用语等。本次培训列入教师考勤,规定45周岁以内的教师一律参加,45周岁以上的教师提倡参加,并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记学分;学校不定期开展教师辩论赛,以新课程改革研究为论题,既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又锻炼教师的口才,我校教师的辩论能力显著提高,各种赛事成绩卓著,如在县首届小学教师辩论赛中获亚军,其中邬玲莉、林海华等教师还代表我县参加市小学教师辩论赛。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优秀论文,制定论文奖励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几年来,教师在全国、省市级论文比赛中频频获奖,并在《中国教师报》等国家级刊物中经常发表。学校已着手将教师论文编辑成册。

三、 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努力构建校本教研特色化。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校校本教研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在某些方面具备了自已的独特优势,但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校本教研要走向特色化、系统化,还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1、阅读考级,促进学生热爱读书,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学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读书活动,开辟了阅读考级读书园地,编审了阅读考级办法,鼓励学生争当“星级阅读能手”。

2、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编印家校联系卡,促进家校多向联系,形成合力。学校还每周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进步情况,一方面激励学生上进,另一方面增强家长配合教育的力度和积极性。

3、幼小衔接,加强幼小合作力度。学校要求幼儿园为小学部开设公开课,让幼儿教育的艺术性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在小学部辐射、推广。同时,规定幼儿园教师经常深入小学一年级听课,为幼小衔接找到合理的定位。

4、教学开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每学期定期举行教学开放周活动。本学期,我校205班、108班分别向家长进行小班教学开放,今后,学校还将在全校各班向社会开放,邀请教育专家、兄弟学校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领导等参与开放周活动,促进学校教学在有序、开放、监督的环境中进行。

5、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发掘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成立了开发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组成员。学校根据新学校、强师资、重艺术、杂生员的特点,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以庆元廊桥文化为学校文化特色,挖掘庆元廊桥与学校特点的结合点,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自已的优势项目,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山区孩子的德育实效性作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强大的师资队伍的功能,让教师都能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江滨小学的校本研究就像江滨小学本身一样年轻,还需要历练,需要默契,只有抓住每一次机遇,努力探索,开拓创新,必定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校本教研新路子。

庆元县江滨小学

二00五年九月

③ 校本课程怎么写

类似于科研课题的总结报告,只要补充校本教材的编撰诞生的情况以及目标纲要等介绍。
例: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 设计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改精神,编制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 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专家、领导与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龙实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 开发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
①、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龙湾区实验中学课程体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
2、教师层面目标: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确的课程观的教师队伍;
②、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③、
3、学生层面目标:
①、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独立自信;
②、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学会探究,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四、 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限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充分发掘学校现有和将要拥有的课程资源。
5、实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不强调每门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思,注意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五、 课程结构与门类
(一) 课程结构
根据课改精神,学校将全部课程整合为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大类。校本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
1、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由国家、地方统一开发并组织实施,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和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等学科,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状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它由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两部分组成。
(1)、限定选修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延伸的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2)、自主选修课程由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科课程与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采取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新编校本课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开发内容分为以下七大类。
1、科学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无线电测向、电子制作、电脑网络、天文地理观测、软件制作、能源环保、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双语综合、科学实验等。
2、人文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寻根、现代文阅读鉴赏与分析、美在文学中、中国民俗文化选讲等。
3、艺术类课程
内容选择:文学、电影、电视欣赏、中西方美术欣赏、歌舞、乐器、陶艺、书法、绘画等。
4、身心健康类课程
内容选择:定向越野、武术、田径、体操、球类、棋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与咨询等。
5、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
内容选择:植物栽培、插花、交际礼仪、时装设计、家政服务、摄影摄像等。
6、文化活动与专题教育类
内容选择:四季八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综合实践类课程
内容选择: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参观、考察等。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动形式为主,资料袋形式为辅,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知识册,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2、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附:校本教材评审表
教材编著评审表

教材名称 类型
编著人 总字数 页数 适用年级
课时总数 学生要求
类别 项目 占全书比例% 特色特点简介(字左右)

评 自己撰写内容
网上下载内容
参照同类著作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
主 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 员: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若干人组成。
主要职责:选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教材;审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 员:各科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
主要职责:统筹规划学校的校本课程;制定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组织教师的培训: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审议、评价校本教材。
3、教务处职责:
(1)开展学生选课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
(2)提供课程菜单、课程介绍、课程表及教学常规与过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课程学生档案,负责学生学习评价的组织与统计。
4、教科室职责:
(1)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教师申报课程;
(2)组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意见;
(3)建立校本课程授课教师档案,负责教师的教学评价。
5、教研组长职责:
(1) 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申报与实施工作。
(2) 召集组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3) 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6、授课教师职责:
(1)撰写《课程纲要》,编写校本教材;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测评;
(3)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4)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课时设置:每周设2-3课时校本课程。
2、限定选修课程实施流程:

3、自主选修课程实施流程: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性决定课程评价的特殊性。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这就决定课程评价必然是一种内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特色的突显,这就决定了评价的多元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校本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从指导思想,师生参与程度,创造性的发挥学校办学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学生发展进行评价。
1、评价中的“三坚持”与“三原则”
“三坚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逐步建立电子化学生成长记录册,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分析性、发展性评价,同时要逐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三原则”:即“参与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时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过程性原则:校本课程学习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激励性原则: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发展。
2、校本课程评价的三个方面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审美育人的办学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课程纲要(教材)、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
课程纲要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归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座谈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档案中。”
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机制,确保经费的及时划拨,
4、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功能室和校园网站建设,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5、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④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是什么意思

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

1、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2、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4)小学校本课程申请报告扩展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校本课程开发尽可能地反映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社会问题,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考虑到时代的特点、学生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i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3、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把部分课程编制权力下放到地方和学校,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特长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有利于开发更多有特色的课程,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⑤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2006教学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明确课改方向。
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伴随课改全程的活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学习。只有那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看问题才会更准,思路才会更清,行动才会更快。教导处将统筹安排,将学习安排到全校业务学习活动中,渗透到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在学习中,既要学介绍具体经验文章,也要学难懂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防止东施效颦;既要学正面宣传的文章,也要学提出争议的评论,防止人云亦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并经常组织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本期与上期一样,每周一篇学习笔记,一月一篇案例设计一篇教育故事。
二、严格执行常规,提高教育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技能课等现象发生,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教导处批准。
2、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教研室修订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常规》,修订我校教学常规要求,使全体教师明确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将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继续实行学月常规检查制度。
3、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学习课改理论、写读书笔记、钻研课标教材、集体备课、听评课,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探讨等)、定好主题和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要在“实”与“新”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个教研组要创自己的特色,及时、认真总结得失,在期末进行交流,开展先进教研组的评选。
4、抓好集体备课。备课组活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着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各班要针对班级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加以调整,倡导课后撰写教学后记和教学案例。
5、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调研。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和生命线。每位教师必须树立“有效教学”观念,增强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努力提升所任学科的质量。本学期教导处将加大学科的阶段性调研力度,分析存在问题,落实解决措施,力争不使一门学科、一个班级、一个学生掉队。抓好几个调研与比赛,即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二年级朗读比赛,三—六年级“六一”作文比赛,低年级口算调研,中高年级计算、概念、应用题调研,英语阶段性调研。
6、抓紧毕业班复习迎考工作。认真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分析我校六年级教学工作的现状,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及时召开毕业班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支持,为学生复习迎考,打胜小学毕业最后一仗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有力支撑。抓两头,促中间,分类辅导,采取学月考试,奖励前五名和进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毕业考试的优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课改实验,提升实施水平。
1、加强课改实验的师资培训。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把握其精神实质,加强对三年级等使用新教材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2、加大课程研究的力度。加强教研和科研的结合,以教研为载体,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水平。继续与教研室多联系,争取专家的支持、指导,健全教研制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组制定计划时要立足本校,结合自身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好每次活动的内容,开展小型、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教研和科研活动真正为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服务。学校将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学科的校级教研活动,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等术科教研活动也将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驾御新课堂的能力。
3、继续加强课程管理开发的研究,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加强管理,使之不至流于形式,加强课程开发的研究,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期综合实践活动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组组长郑志强指导,集中力量进一步开发、完善我校校本课程——《我的家乡---梓潼》,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
四、调动教师热情,加强队伍建设。
1、上期,我校开展青年教师赛课,一部分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一部分教师迅速成长。本期,我校将进行中老教师示范课,让教师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同的教学风格
2、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加强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培训,重点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俩节课,由张玉全作好记载。
3、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评优课活动、学术研讨和参加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造就优秀教师。
4、继续组织校课改积极分子、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等评优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重点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教导处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深入课堂、深入各班,检查教学的各环节的落实,使我校的教学再创佳绩。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为及时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确立的科研课题为:
1、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国家级)2语文课题将申报“愉快识字法”(市级)
3、校本教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4、数学课题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亲爱的教师们,辛勤的付出,必会换来金秋的收获。
教学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动:
二月份: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各科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4、召开综合实践指导老师会议,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2、召开英语教师研讨会,讨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关措施。
3、修订学校教学常规细则。
4、校新课程教材培训。(一、二年级数学)
5、中老年教师示范课
8、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9、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四月份:
1、学科期中调研测试。
2、征集、评选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3、毕业班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6、第三次常规调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级庆“六一”作文竞赛。
3、一、二年级口算比赛。
4、二年级朗读比赛。
六月份:
1、检查各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情况。
2、六年级模拟考试。
4、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
5、评选课改积极分子、优秀教研组。
6、撰写教学论文与案例。
7、举行期末考试,做好试后分析。
8、第四次常规调研。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