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什么叫幼儿园课程班本化

什么叫幼儿园课程班本化

发布时间: 2021-03-04 05:49:22

① 幼儿园的课程是怎么定的

一要基于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资源回条件等方面答的差异使每个幼儿园具有不同的办学条件与教育基础。幼儿园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正视这一点,从现实条件出发,脚踏实地地确立适宜的课程目标与发展愿景,规划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二要着眼于幼儿园课程的传承与发展。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课程文化与课程特色,幼儿园应对此进行系统的思考与梳理,着力分析和总结本园课程的强项和弱项。强项是形成幼儿园特色的基础,弱项往往既是发展的"瓶颈",又是新的生长点。因此,有效利用自身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特色,处理好课程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能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使幼儿园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② 如何让老师们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的、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要定期化、经常化,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这是编制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依据。2.基于幼儿园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如果一个课程实施方案普适性强但针对性弱,就不能适应各幼儿园的具体需要。因此,"因园制宜"是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的重要准则。一要基于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幼儿园具有不同的办学条件与教育基础。幼儿园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正视这一点,从现实条件出发,脚踏实地地确立适宜的课程目标与发展愿景,规划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二要着眼于幼儿园课程的传承与发展。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课程文化与课程特色,幼儿园应对此进行系统的思考与梳理,着力和总结本园课程的强项和弱项。强项是形成幼儿园特色的基础,弱项往往既是发展的"瓶颈",又是新的生长点。因此,有效利用自身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特色,处理好课程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能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使幼儿园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③ 幼儿园班本特色表演意见和建议

一、多些生活意识 树立教师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意识,幼儿园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幼儿园里,我们没有生活的意识,只有教学的意识,所以就丧失了生活教育的机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并不重要,幼儿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应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我觉得幼儿园的教学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解决各种问题。教师把幼儿园仅仅当成一个教育机构,教学、工作的意识很浓,一到幼儿园教师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一个唯一—“教师”,把幼儿当成自己唯一的教育对象,如此,导致教师眼中、心中都没有生活,只有教学。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成长的意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唤醒教师的多种角色意识,虽然《纲要》也提出了“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除了教师,还有其他的角色,也没有意识到要把幼儿当成共同生活的“孩子”、“伙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儿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和师长。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没有很明显的教师角色,教师的指导已隐藏在请幼儿帮忙的互动中。只有当教师在幼儿园中的“教师意识”、“教师角色”有所淡化,换之而来的是教师和幼儿在共同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变换的角色,如:学习的同伙、玩耍的孩子王、知心的朋友、解决困难的伙伴和支持者……幼儿园的教学才能真正进入生活化的实质。 二、多捕捉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以生活为基础,教材作为储备的学习库存。以生活为线索和导火线,选择适合的教材改装、设计融入到生活中。在这里,生活就是课程,课程设置的主人应是幼儿和教师,课程是班本化的。备课的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备课的过程也是幼儿和教师学习、生活的过程。在案例中,教师能够抓住发现这么一件小事,和孩子们很自然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可以感觉得到幼儿自主、专心致志的学习,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多把生活交给幼儿 以往,我们总认为幼儿还小,什么也不懂,不仅没想过要把幼儿的生活交还给他们自己,甚至还一切包办代替,说一不二,霸道地替他们生活。幼儿在园里要学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要学会怎么快乐地生活,而我们却是把他们的生活束之高阁,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在那学一些对他们现在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在舍近求远?在放弃人最基础的东西,而去追寻沙漠中的空中楼阁?其实只要我们能相信幼儿,大胆地把幼儿的生活交还给幼儿,甚至把我们的生活也交给幼儿,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则。 四、多些灵活应变 既是生活,就没有固定的形式,每天在幼儿园里生活是什么样的就怎么生活,一切都融在快乐的生活中,有“工作”,有游戏,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娱乐休息……一切活动没有课的模式,没有很明显的环节界线,没有一环紧扣一环,只有轻松和谐,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说师生是在生活中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把一些发展目标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这样的情境下幼儿更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获得一些有益的关键经验。教师使用的语言也应该是生活化的语言,有更强的亲和力,不用一板一眼,不用很严谨,完全是生活化的语言,如果一个很自然的活动,再用非常严谨的语言,总觉得更像在上课,生活化游戏化也就不存在,师生间会缺乏和谐、平等,缺乏生活的氛围了。当然涉及到一些知识点和概念性的东西是要规范的。最好是把必要的规范的语言融在自然中,加一点幽默和随意,是一种很好的技巧。 总之,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生活,给幼儿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真正的成为生活的主人。但课程生活化并不是幼儿园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而是幼儿园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多生活、少上课应是我们课程安排的准则。

④ 班本化什么意思

个人认为,所谓本化,就是由本班本园之特点。 无论从环境布置、幼儿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回,都要有答针对性。 你也教认识颜色,他也教认识颜色,你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吗? 幼儿园不是工厂,不能标准化教学,因为人不能是产品。 这就要求老师善于观察、归纳、抽象和想办法。 从幼儿的角度重新去审视环境,认识世界。

⑤ 幼儿园实践活动的评价并提出建议

一、多些生活意识
树立教师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意识,幼儿园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幼儿园里,我们没有生活的意识,只有教学的意识,所以就丧失了生活教育的机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并不重要,幼儿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应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我觉得幼儿园的教学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解决各种问题。教师把幼儿园仅仅当成一个教育机构,教学、工作的意识很浓,一到幼儿园教师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一个唯一—“教师”,把幼儿当成自己唯一的教育对象,如此,导致教师眼中、心中都没有生活,只有教学。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成长的意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唤醒教师的多种角色意识,虽然《纲要》也提出了“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4],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除了教师,还有其他的角色,也没有意识到要把幼儿当成共同生活的“孩子”、“伙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儿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和师长。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没有很明显的教师角色,教师的指导已隐藏在请幼儿帮忙的互动中。只有当教师在幼儿园中的“教师意识”、“教师角色”有所淡化,换之而来的是教师和幼儿在共同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变换的角色,如:学习的同伙、玩耍的孩子王、知心的朋友、解决困难的伙伴和支持者……幼儿园的教学才能真正进入生活化的实质。
二、多捕捉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以生活为基础,教材作为储备的学习库存。以生活为线索和导火线,选择适合的教材改装、设计融入到生活中。在这里,生活就是课程,课程设置的主人应是幼儿和教师,课程是班本化的。备课的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备课的过程也是幼儿和教师学习、生活的过程。在案例中,教师能够抓住发现这么一件小事,和孩子们很自然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可以感觉得到幼儿自主、专心致志的学习,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多把生活交给幼儿
以往,我们总认为幼儿还小,什么也不懂,不仅没想过要把幼儿的生活交还给他们自己,甚至还一切包办代替,说一不二,霸道地替他们生活。幼儿在园里要学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要学会怎么快乐地生活,而我们却是把他们的生活束之高阁,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在那学一些对他们现在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在舍近求远?在放弃人最基础的东西,而去追寻沙漠中的空中楼阁?其实只要我们能相信幼儿,大胆地把幼儿的生活交还给幼儿,甚至把我们的生活也交给幼儿,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则[5]。
四、多些灵活应变
既是生活,就没有固定的形式,每天在幼儿园里生活是什么样的就怎么生活,一切都融在快乐的生活中,有“工作”,有游戏,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娱乐休息……一切活动没有课的模式,没有很明显的环节界线,没有一环紧扣一环,只有轻松和谐,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说师生是在生活中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把一些发展目标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这样的情境下幼儿更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获得一些有益的关键经验[6]。教师使用的语言也应该是生活化的语言,有更强的亲和力,不用一板一眼,不用很严谨,完全是生活化的语言,如果一个很自然的活动,再用非常严谨的语言,总觉得更像在上课,生活化游戏化也就不存在,师生间会缺乏和谐、平等,缺乏生活的氛围了。当然涉及到一些知识点和概念性的东西是要规范的。最好是把必要的规范的语言融在自然中,加一点幽默和随意,是一种很好的技巧。
总之,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生活,给幼儿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真正的成为生活的主人。但课程生活化并不是幼儿园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而是幼儿园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多生活、少上课应是我们课程安排的准则。

⑥ 如何"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确立班本化课程

一、适宜性——班本化课程的追求

虞永平教授说: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是的,只有适宜性的课程才能带给幼儿有效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班本化课程适宜性呢?

1、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学习愿望,使课程的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我们选择教材的时候,不但要问这种材料小孩能不能学,与他们的经验有没有衔接,我们还要问这种教材同他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正如陈老所说,我们选取课程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落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看,幼儿的这种生活经验、兴趣需要是否具有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幼儿园适宜的课程实施就是一个不断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课程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是指向孩子的需要的,为着孩子的需要而安排的。

2、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挑战性,使课程的实施具有有效性。

主题活动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分课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一个良好的课程实施者势必较好地关注着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会选择与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内容,这些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发展目标,考虑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即要求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关注了孩子的现有水平,我们还要求课程对幼儿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课堂上就表现成真实富有个性的幼儿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予以敏感的回应,能认真投入,积极动脑,不断想象判断推理甚至质疑、创新,表现出无穷的学习兴趣力。只有当课程内容对幼儿现有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时,才会表现得异常专注与投入。所以观察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就是判断课程内容适宜性与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3、关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般选择孩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具体物体或事件进行主题教育实施,而一些抽象的孩子难以观察的内容很难吸收进主题,但当孩子生活的周围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环境作为支撑时,我们适当可纳入主题活动中来,随之这些活动也相应变得适宜。例如在《人们怎样传递消息》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有环境资源的支撑,主题活动进行得很是顺利。联想起十年前开展《太空》主题活动由于环境资源缺乏最终半途夭折。可见课程适宜性要求关注孩子学习的周围环境与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⑦ 如何制定一个幼儿园课程领导计划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要定期化、经常化,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这是编制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依据。 2.基于幼儿园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如果一个课程实施方案普适性强但针对性弱,就不能适应各幼儿园的具体需要。因此,"因园制宜"是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的重要准则。 一要基于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幼儿园具有不同的办学条件与教育基础。幼儿园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正视这一点,从现实条件出发,脚踏实地地确立适宜的课程目标与发展愿景,规划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二要着眼于幼儿园课程的传承与发展。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课程文化与课程特色,幼儿园应对此进行系统的思考与梳理,着力分析和总结本园课程的强项和弱项。强项是形成幼儿园特色的基础,弱项往往既是发展的"瓶颈",又是新的生长点。因此,有效利用自身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特色,处理好课程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能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使幼儿园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⑧ 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适宜性——班本化课程的追求 虞永平教授说: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是的,只有适宜性的课程才能带给幼儿有效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班本化课程适宜性呢? 1、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学习愿望,使课程的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我们选择教材的时候,不但要问这种材料小孩能不能学,与他们的经验有没有衔接,我们还要问这种教材同他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正如陈老所说,我们选取课程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落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看,幼儿的这种生活经验、兴趣需要是否具有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幼儿园适宜的课程实施就是一个不断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课程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是指向孩子的需要的,为着孩子的需要而安排的。 2、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挑战性,使课程的实施具有有效性。 主题活动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分课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一个良好的课程实施者势必较好地关注着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会选择与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内容,这些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发展目标,考虑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即要求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关注了孩子的现有水平,我们还要求课程对幼儿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课堂上就表现成真实富有个性的幼儿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予以敏感的回应,能认真投入,积极动脑,不断想象判断推理甚至质疑、创新,表现出无穷的学习兴趣力。只有当课程内容对幼儿现有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时,才会表现得异常专注与投入。所以观察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就是判断课程内容适宜性与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3、关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般选择孩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具体物体或事件进行主题教育实施,而一些抽象的孩子难以观察的内容很难吸收进主题,但当孩子生活的周围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环境作为支撑时,我们适当可纳入主题活动中来,随之这些活动也相应变得适宜。例如在《人们怎样传递消息》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有环境资源的支撑,主题活动进行得很是顺利。联想起十年前开展《太空》主题活动由于环境资源缺乏最终半途夭折。可见课程适宜性要求关注孩子学习的周围环境与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