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课程设计
① 如何将合唱教学融入音乐欣赏课
一、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设问导入法、创设情景教学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愉快的音乐意境。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采用最简单的的语言描述欣赏过程,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学生在音乐过程中感受鉴赏音乐美,培养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件的示范、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深化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4.律动教学法、演示法、创作教学法、听辨教学法、练习法,让学生在易听、易唱、易记中总结经验。在辨别音乐中,巩固音高的概念。在自主学习中互相倾听、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
5.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获得音乐情感体验。目前,学生平日所接触大量的通俗音乐。可在课上找5--10分钟,让学生欣赏流行音乐,既起到放松精神又与学生有了互动。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
6.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我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表演、歌唱、朗诵、即兴创编等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找寻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具体教学的实施
1.通过欣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从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与情节的发展。
2.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在音乐中找出答案。
3.从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节与演唱的相互关联,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演唱形式与情感传达的结合有一定的认知。
4.师生的情感交流是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音乐的描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5.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艺术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如齐唱、重唱、对唱以及表演等形式增加合作的默契程度,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合唱知识的学习,技巧、方法的训练
1.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欣赏,了解泛音的作用。了解发声时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的原理及运用。(在合唱训练中加强孩子良好状态的培养。让他们保持一个标准的坐姿,口腔像含着半口水。身体就是一个腔体。每个地方都是通畅的)。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与动力,歌唱的呼吸不同于人的自然呼吸,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在具体训练中,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快吸慢呼法,第二种是慢吸慢呼法。
3.音准的训练很重要。在教学中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进行音程简单和弦的听音练习,并进行模唱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和谐统一的的状态。
4.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是合唱训练的重要部分。在具体训练中要以提高对学生音乐节奏的准确性和灵敏反应为主,为歌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通过对合唱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高尚完美的情操、整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6.合唱教学是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感受歌曲的意境与内涵,才能有深层次的理解歌曲。教师加以适当的声音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1.让学生扩宽视野,对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格及情感的表达。
2.通过歌曲的欣赏总结合唱的概念。以《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为例,通过这部作品的欣赏归纳一下什么是大合唱。总结合唱形式及特点。形式是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特点是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有乐队伴奏。
3.通过教材之外具有价值的音乐作品的赏析,不仅充实教学内容,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优美动听优秀的曲目来欣赏。(选择一些感性、寓意深刻、结构规整、形式多样的作品)欣赏之余,师生共同学习演唱歌曲。不仅让学生学习一些发声的技巧也让学生对一些音乐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只有在音乐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帮助学生把握音乐形象,加深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调动与发挥,放飞音乐的翅膀。展示自己美妙的歌喉,让课堂成为欢乐的海洋,才能真正能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作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直至达到审美的目的。合唱在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优秀的合唱歌曲,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教学不仅能陶冶人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可以说合唱是最美的、最高级的歌曲艺术形式。初中阶段合唱的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
②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可以有哪些
1、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实现音乐学习方式最优化。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觉,使学生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
2、音乐课堂(欣赏课)的有效提问研究<可分低中高年段进行>。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养成正当的态度,培养正当的兴趣,以指导人生的行为。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浓厚求知的兴趣。自然科学的精密学理或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哲学上的深邃思想和逻辑论证,一皆来自研究的兴趣和对真理的无限欣赏。
3、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上的有效运用研究。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
4、(农村学校)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5、小学音乐合唱课的实效性讲究。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
(2)小学合唱课程设计扩展阅读:
实施课题研究流程: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
1.认真搜集资料。一是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资料收集;二是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三是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四是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基础材料和原始数据;五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制订调查计划。通过调查手段搜集资料,必须搞好调查计划设计。设计调查计划内容包括明确调查题目、阐明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单位、规定调查规模、研究调查对象、说明调查方法、编写调查提纲、拟定调查顺序和时间安排等等。
③ 怎样在音乐课堂中有效的进行二声部合唱
合唱的表现力要比齐唱丰富得多,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排除干扰的坚定信念, 二声部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二声部合唱歌曲从小学四年级课本中已经开始出现,但由于学生惯于单声部歌曲演唱,所以一开始训练时感到很不适应,其主要原因是互受干扰和影响,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知识技能的教学和训练,甚至教学内容都未能完成,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二声部歌曲教学。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二声部歌曲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 二声部 有效教学
一、二声部歌曲教学的意义
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任何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更能通过合唱的学习训练陶冶情操,拓宽音乐视野等。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二声部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阵地,从二声部合唱练习入手,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努力。
二、学生对二声部歌曲的态度
学生喜欢唱歌,但是不喜欢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对于二声部歌曲的兴趣就更不高了,大量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他们心中的重要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成人的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优秀的合唱作品了,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能够听到合唱,其余时间很少能享受到合唱的魅力,受音乐“弥漫性”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
三、现在二声部歌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材虽然在合唱的聆听及学唱方面予以重视,体现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但音乐老师和学生受自身音乐素养的影响或者个人喜好,对合唱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二声部合唱歌曲 的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学生容易唱,而第二声部往往正好与此相反,这就使合唱教学常常因第二声部唱不好而失败。 唱着唱着会变成一个声部,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捂着耳朵唱,两个声部都大声唱,企图压倒对方,从而两个声部都会跑调,或者总是望高声部跑。
四、教学的一些尝试,让二声部歌曲在课堂中有效开展
(一)从欣赏开始找到学习的起点
我首先从欣赏优秀合唱作品入手,培养学生对二声部合唱的兴趣。给学生播放演唱好的合唱歌曲,观看著名合唱团的演出,甚至把我校合唱团同学的现场演出碟片给学生观看,用身边熟悉的同学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巧妙启发,精心诱导,让学生在听赏中尽情感受二声部效果,建立和声概念,了解合唱歌曲较之齐唱歌曲增添了和声要素,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合唱的功能和情韵。
(二)寓教于乐,注重教学方法
1、学习歌曲前轻松愉快的进行训练
把合唱队里的一些常规训练放入课堂,首先要做的是“放松”。合唱队站好两队之后,后面的同学依次给前面的同学从头颈、背到腰进行捶打敲击,并随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姿态有趣的“体操”。这种活动的目的是放松精神。老师带领学生两腿分立,用力喊出声音,其目的是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有弹性。在音乐课堂上,这两个练习练之前必做的。既可以使学生紧张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进团结与协作意识,既新鲜又有趣。学生颈部、胸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胸舒展,精神愉快。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使他们感觉既是在学习,又是在娱乐。调动起学生的兴奋点,对于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都是大有益处的。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比如“闻花香”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2、练唱方式力求多样化。
刚接触二声部歌曲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练唱花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可能事倍功半。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没唱的学生也就有机会聆听演唱效果,提高鉴赏能力。这时可以借用录音机这一教学用具,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教师指导他们自己听听,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
(三)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把学生有意识的分成红黄两个组,每节课设计一些简单的二声部练习曲,让学生分组唱各自的不同声部,让校合唱团成员带领,自主完成各声部的初步学唱,比一比哪组唱得又快又好。就这样慢慢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
(四)“先入为主”学习二声部歌曲
有一首意大利二声部合唱曲《大家来唱》,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接受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学生最难接受的就是第二声部的旋律,也最怕唱第二声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打破学生对二声部的“恐惧感”,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案,直接进行第二声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用的这种打破常规,出其不意的办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五年级歌曲《晚风》,第一声部根据这个班级孩子的识谱能力高低 ,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孩子,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第一声部,教学效果也有了,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歌曲。
(五)运用多种形式学习二声部歌曲
1、利用口琴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
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口琴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苹果丰收》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
2、分角色化进行二声部歌曲演唱学习
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如五年级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中,设计成母子的音乐游戏,四年级歌曲《柳树姑娘》中,根据歌曲的内容加入舞蹈、打击乐和道具(绿色的柳条),用以创设独特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轻松学习歌唱。
3、运用柯达依手势引导学生练唱
在合唱中,教师用柯达依手势法引导,让学生找准音程的音高,达到和谐的和声效果。另外,还可用钢琴弹奏二声部旋律,起到加强二声部音量的作用。
4、根据歌曲难易情况适当增减难度
有些二声部歌曲有一些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五年级歌曲《我怎样长大》的教学中,可以把每句的第一个音的三度改为同度,相对降低难度,让学生比较容易的进入学习。
二声部歌曲的有效教学,需要我们音乐教师扎实的专业思想、较强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合唱作品的改编能力、学生练声曲的写作,以及敏锐的听辩能力和更高层面的听赏能力、熟练的合唱总谱阅读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能力、熟练掌握声乐知识和技能、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及缩弹能力、掌握娴熟的指挥技能、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音乐美学知识……
二声部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以满腔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投身其中,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二声部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实现知识技能与审美教育的有效结合。
④ 如何有效开展二声部合唱教学
合唱的表现力要比齐唱丰富得多,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排除干扰的坚定信念, 二声部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二声部合唱歌曲从小学四年级课本中已经开始出现,但由于学生惯于单声部歌曲演唱,所以一开始训练时感到很不适应,其主要原因是互受干扰和影响,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知识技能的教学和训练,甚至教学内容都未能完成,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二声部歌曲教学。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二声部歌曲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 二声部 有效教学
一、二声部歌曲教学的意义
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任何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更能通过合唱的学习训练陶冶情操,拓宽音乐视野等。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二声部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阵地,从二声部合唱练习入手,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努力。
二、学生对二声部歌曲的态度
学生喜欢唱歌,但是不喜欢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对于二声部歌曲的兴趣就更不高了,大量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他们心中的重要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成人的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优秀的合唱作品了,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能够听到合唱,其余时间很少能享受到合唱的魅力,受音乐“弥漫性”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
三、现在二声部歌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材虽然在合唱的聆听及学唱方面予以重视,体现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但音乐老师和学生受自身音乐素养的影响或者个人喜好,对合唱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二声部合唱歌曲 的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学生容易唱,而第二声部往往正好与此相反,这就使合唱教学常常因第二声部唱不好而失败。 唱着唱着会变成一个声部,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捂着耳朵唱,两个声部都大声唱,企图压倒对方,从而两个声部都会跑调,或者总是望高声部跑。
四、教学的一些尝试,让二声部歌曲在课堂中有效开展
(一)从欣赏开始找到学习的起点
我首先从欣赏优秀合唱作品入手,培养学生对二声部合唱的兴趣。给学生播放演唱好的合唱歌曲,观看著名合唱团的演出,甚至把我校合唱团同学的现场演出碟片给学生观看,用身边熟悉的同学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巧妙启发,精心诱导,让学生在听赏中尽情感受二声部效果,建立和声概念,了解合唱歌曲较之齐唱歌曲增添了和声要素,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合唱的功能和情韵。
(二)寓教于乐,注重教学方法
1、学习歌曲前轻松愉快的进行训练
把合唱队里的一些常规训练放入课堂,首先要做的是“放松”。合唱队站好两队之后,后面的同学依次给前面的同学从头颈、背到腰进行捶打敲击,并随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姿态有趣的“体操”。这种活动的目的是放松精神。老师带领学生两腿分立,用力喊出声音,其目的是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有弹性。在音乐课堂上,这两个练习练之前必做的。既可以使学生紧张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进团结与协作意识,既新鲜又有趣。学生颈部、胸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胸舒展,精神愉快。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使他们感觉既是在学习,又是在娱乐。调动起学生的兴奋点,对于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都是大有益处的。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比如“闻花香”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2、练唱方式力求多样化。
刚接触二声部歌曲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练唱花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可能事倍功半。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没唱的学生也就有机会聆听演唱效果,提高鉴赏能力。这时可以借用录音机这一教学用具,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教师指导他们自己听听,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
(三)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把学生有意识的分成红黄两个组,每节课设计一些简单的二声部练习曲,让学生分组唱各自的不同声部,让校合唱团成员带领,自主完成各
⑤ 如何在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
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里,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音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听觉艺术。所以“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就“全副武装”地登台了。再者,“音乐是人民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是因为它有真实的感情。” 所以说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下面我就自己教学中点滴和同行们交流与分享: 一、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
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 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 。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 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5.单一与综合
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有多种,主要为声乐(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常识与基本训练。作为普及的学校 音乐教学,“综合”是它的主体,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
“综合”更为适宜。
二、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①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 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唱游课的指导思想:“动中学,玩中学,乐 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③唱游课的相关策略: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景;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 ;f即兴创作。④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附图{图}这一模式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学的过程,这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 ,还可引伸到中年级。⑤唱游课教学评估,采用“音乐乐园”、“小小音乐会”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能力、 审美情趣进行测试,并评定“优、良、中、差”。
2.小学的中、高年级,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 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活动模式: 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 “导入”包含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教的
主导作用及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创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进行创作,包含二度创作及一度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还应在“ 导入”及“活动”中得到体现。“表演”、“评议”是指将创作进行交流汇报,并进行评议、评价。
三、在音乐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在音乐课程改革进程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那我们的教育活动很难维持下去,因此,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是互助平等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自己与学生间的关系,而不是让学生望而生畏。无数事实表明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 ,首先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在这个基础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比较容易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世界窗口,从而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的心灵之门不总是敞开的,特别是对他们不熟悉、不信任、不知心的老师,常常在心灵的门口设一个警戒哨兵,不把真情实感的心理活动流露出来,要突破这一岗哨,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最好的办法是和学生一起参加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一起唱歌、一起音乐创作、一起创编填词、一起排练节目、一起表演、一起探讨问题及交流等等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变得无拘无束,这时他们的心灵岗哨不知不觉地撤掉了,师生之间成了无话不谈地好朋友。
四、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首先需选择思想性、艺术性的歌曲或乐曲,如《爱我中华》、《龙的传人》、《精忠报国》、《歌唱祖国》、《祖国慈祥的母亲》、《我是中国人》、《红旗颂》、《红旗飘飘》等等,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华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作品中,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难看出,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在申奥成功的时刻,全国上下人民欢呼雀跃,欢声笑语,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奏响爱国主义旋律,这就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五、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文学常识提高文化素养。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教授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借引用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借
助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温故了这首著名诗篇。再如欣赏乐曲《阳关三叠》的同时,配上王维的诗歌《渭城曲》,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可让学生在了解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采用对比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意境感受,这种做法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显然, 过去单因子的研究只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质量,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
在音乐教学中,要达到情境交融,美在其中,是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
学生情境交融,美在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真正的意境,这个义务也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
⑥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青蛙合唱》
【导读】音乐是教师资格证学科之一,《青蛙合唱》也是音乐科目常考资料之一,我们需要用这些常见资料进行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进行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课程进行的参考,所以做好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的,需要分四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程和板书设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青蛙合唱》,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唱歌曲《青蛙合唱》,感受歌曲中音的高低变化,进一步树立学习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模仿、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建立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认识音的高低;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
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响,并了解音的高低。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模仿青蛙的叫声,提问学生:这是哪一种动物的叫声?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表现的是青蛙的叫声,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聆听过青蛙的叫声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青蛙们的合唱。
引入课题,《青蛙合唱》。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比较欢快,速度为中速。
2.复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你听到了什么有特色的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的是自然界中青蛙们的合唱,在歌曲当中有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丰富多彩,接下来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描绘一下大自然的声音吧。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同时身体跟随旋律律动,感受音乐结构;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琴学唱乐谱,并提示学生注意旋律的走向;
3.学生自主讨论后,教师讲解旋律中的音分别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进行;
4.教师在钢琴上弹奏1和5的音,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说一说哪个音比较高,哪个音比较低;
5.教师钢琴弹奏旋律,请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曲谱;
6.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词中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来朗读歌词;
7.教师引导学生词曲结合完整演唱歌曲;
8.分两组分别演唱小青蛙、老青蛙以及合唱部分,并进行分组评价。
(四)巩固提高
教师将学生分小组选用自己喜欢的动物重新给歌曲填词,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小组。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青蛙合唱》,体会到音的高低不同,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大自然,愿意倾听大自然中不同的声音。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青蛙合唱》,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以上的四个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缺一不可,更多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⑦ 谁有小学音乐教案
7月15日 22:22 第一课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二 综合训练
三 欣赏 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 通过歌唱和欣赏合唱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二 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贯唱法与八度大跳音程唱法。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歌曲《我们多麽幸福》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在1955年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段体节构。第一部分是齐唱,共六个乐句,其中第一与第二乐句,第三与第四乐句,第五与第六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使歌曲富于动力,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展示了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 综合训练
发声练习曲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曲调的二度模进。三句旋律都是从音阶的前五个音上下级进后接以把度大条,八度大跳均有跳音记号,仅用LA发声,显的轻快、活泼。
三 欣赏
《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讲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在教学时有感情的歌唱,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二声部演唱的准确与和谐。
[教学难点]
综合训练的发声练习,演唱时要注意音乐的流畅与弹跳。
[教学构想]
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情简析]
通过欣赏和歌唱本课二首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领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学唱歌曲《我们多麽幸福》
二 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一 学唱歌曲曲调,并加入歌词。
二 做好综合训练的发生练习。
[教学重点]
加强二声部的练习与合作,可用乐器试奏,以加强对二声部音响的感觉,提高音准与谐和的效果。
[教学难点]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投入自己的感情,尽情的歌唱美好的生活。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三 总结上学期所学内容,概括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四 发声练习
1
2
3
五. 学生齐读歌词。
1 提问学生:这首歌说了一件什麽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讲述歌曲的风格——稍快、活泼的
3 本歌是几几拍的?四分之三拍的含义是什麽?
4大体看一下歌曲的谱子,默打一下节奏,注意歌曲中的连音线。
5 听范唱
6 自己用竖笛吹奏歌曲。视唱歌曲。
7 加入歌词,演唱的时候注意三拍子的节奏——强弱弱。
六 做综合训练
注意气息的连惯性,以及气息的弹性。歌唱时腔体打开,发生自然。
七 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的处理。
二 欣赏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 歌唱时常好歌曲的节奏,使圆舞曲的风格与歌曲的内容连结在一起,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 欣赏歌曲时,要结合歌曲的历史背景,用心去感受,并能通过欣赏,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惯唱法。
[教学难点]
在欣赏合唱曲时候,要注意情感的体验。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综合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三 声乐训练
1
2
3
四 歌曲处理
1 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
2 把握歌曲的风格,唱出歌曲的欢乐情。
3 歌曲的和声部分正是歌曲的高潮,演唱时要加强气息的运用,使声音更有力度。
五 欣赏
1《歌唱二小放牛郎》——看谱齐唱
2 初步欣赏改编的合唱曲,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3 重点复听三四五段的合唱,感受其变化、发展的强烈情绪。
4 完整的复听全曲。
六 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该回答在7月15日 23:01由回答者修改过
揪错 ┆
⑧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欣赏课的合唱教学
一、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设问导入法、创设情景教学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愉快的音乐意境。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采用最简单的的语言描述欣赏过程,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学生在音乐过程中感受鉴赏音乐美,培养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件的示范、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深化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4.律动教学法、演示法、创作教学法、听辨教学法、练习法,让学生在易听、易唱、易记中总结经验。在辨别音乐中,巩固音高的概念。在自主学习中互相倾听、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
5.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获得音乐情感体验。目前,学生平日所接触大量的通俗音乐。可在课上找5--10分钟,让学生欣赏流行音乐,既起到放松精神又与学生有了互动。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
6.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我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表演、歌唱、朗诵、即兴创编等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找寻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具体教学的实施
1.通过欣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从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与情节的发展。
2.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在音乐中找出答案。
3.从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节与演唱的相互关联,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演唱形式与情感传达的结合有一定的认知。
4.师生的情感交流是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音乐的描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5.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艺术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如齐唱、重唱、对唱以及表演等形式增加合作的默契程度,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合唱知识的学习,技巧、方法的训练
1.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欣赏,了解泛音的作用。了解发声时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的原理及运用。(在合唱训练中加强孩子良好状态的培养。让他们保持一个标准的坐姿,口腔像含着半口水。身体就是一个腔体。每个地方都是通畅的)。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与动力,歌唱的呼吸不同于人的自然呼吸,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在具体训练中,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快吸慢呼法,第二种是慢吸慢呼法。
3.音准的训练很重要。在教学中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进行音程简单和弦的听音练习,并进行模唱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和谐统一的的状态。
4.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是合唱训练的重要部分。在具体训练中要以提高对学生音乐节奏的准确性和灵敏反应为主,为歌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通过对合唱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高尚完美的情操、整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6.合唱教学是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感受歌曲的意境与内涵,才能有深层次的理解歌曲。教师加以适当的声音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1.让学生扩宽视野,对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格及情感的表达。
2.通过歌曲的欣赏总结合唱的概念。以《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为例,通过这部作品的欣赏归纳一下什么是大合唱。总结合唱形式及特点。形式是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特点是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有乐队伴奏。
3.通过教材之外具有价值的音乐作品的赏析,不仅充实教学内容,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优美动听优秀的曲目来欣赏。(选择一些感性、寓意深刻、结构规整、形式多样的作品)欣赏之余,师生共同学习演唱歌曲。不仅让学生学习一些发声的技巧也让学生对一些音乐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只有在音乐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帮助学生把握音乐形象,加深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调动与发挥,
⑨ 如何 在小学音乐课提高学生的综
以往,二声部合唱歌曲的演唱,大多出现在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展演的或校际合唱比赛的舞台上,这都是以校为单位的,一般都是在全校的学生里挑选出几十位,利用专训的时间加强训练,甚至是专门聘请专家来指导,强化训练,具有一定的速成成分,有的单位为了获得名次和荣誉,甚至不惜另请“枪手”来代唱。而那些没有参加合唱队的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演唱大多是一窍不通,音乐课里的所学所唱完全没有和声可言,和学校合唱队的演唱完全是两码事,这显然是一种不平衡教学,从根本意义上说,没有达到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原因就是目前许多学校都没有把二声部歌曲的教学在音乐课堂中落实。
我们来看看目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从中高年级开始,教材中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安排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内容,并占有相当的比例。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是有责任和义务抓好二声部演唱教学的。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二声部歌唱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识谱视唱能力的欠缺,教师在教唱二声部时常常束手无策,以致于没有好的教学效果,不得不省去第二声部,把二声部歌曲当作单声部歌曲来处理。这样显然没有达成教材的目标和大纲的要求。
所以,要突破这种局面,教师就要做出努力,克服目前教材内容的局限,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教学资料和方法,克服二声部歌唱教学本身的困难以及相关的问题,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二声部合唱部分的缺口弥补回来或者说完善起来,这对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面前,我所任教的学校多年以来实施了《学生多声部演唱能力的培养》省级课题研究,同时本人又进行了小课题《如何打造以班为单位的合唱团体》。可以说,合唱教学在我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而,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二声部合唱能力的培养,本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研究。
问题与解决方法
实现课堂二声部合唱歌曲演唱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和难点?具体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下将一一陈述:
一、音准概念的养成与和声意识的培养
1、锻炼学生听的能力:要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最关键的是音准的养成,音准的养成,不可能离得开“听”。当然,教师要更“善听”,在学生发声的时候,要特别聆听学生的音准,要听出发音不准的学生的人数,并且清楚的指出来,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严谨印象,也可以提醒他们更用心去听和记。让他们知道用心去听是唱准音的最好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严格的音准观念,这对进行二声部歌曲演唱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问题解决:如何快速找出唱不准音的学生,如何改进他们的模唱能力?一班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夹杂着一些跑调或走音的学生,严重影响歌声的和谐,老师如何快速而具体地把他们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是:老师先给出一个固定音高,让全体学生起立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唱“u”或哼鸣“m”,然后老师靠近每个学生逐一辨听,找出有音准问题的学生,把他们编组,以便跟踪他们的改进情况。对音准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与积极的肯定,并作为榜样让全班学习;对于音准欠佳的学生,老师要多给鼓励和提示,要求他们先小声唱或无声聆听,有必要的还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音准欠佳的学生解决音准问题,是班级和声教学的一个重点。
2、锻炼学生的和声意识:二部合唱歌曲最起码要两人一起唱,所以锻炼学生的和声意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课堂可以这样练习:教师唱一个声部,全班学生唱另一声部,或者教师唱一个声部,某位学生唱另一个声部。这样的练习,学生是很有兴趣的,因为能和老师一起合唱不同的旋律,似乎很有挑战性。当有的学生能和老师一起准确地演唱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起一种稳定的和声意识,学生才有可能在二部和声演唱方面更进一步,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具体问题的解决:如何改善学生的横向音准能力和纵向音准能力?和声是一种纵向音响,它是建立在横向音准的基础上的,当你要两组学生一高一低地唱准纵向和声的时候,首要的条件是两组学生都要有唱准这两个音的能力,因而,在练习的方法上,避免单一的单声部单音练习,而是两个音都要练。因而,采用纵横结合的双音听唱练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横向音准能力和纵向音准能力。如我在教第九册《晚风》的时候,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习,效果非常地明显:
二、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的练习不需要太多太繁,避免机械的没有拍子感的音型连接练习,而是要会灵巧地把节奏参透在各项发音和唱谱练习中。初期,可用铃鼓作为引导拍打基本的拍子节奏,重点体现拍子的强弱规律,让学生在音型模唱中找到“拍”的感觉与规律,在教唱旋律的时候,老师也不要急于弹奏伴奏,而是右手弹奏旋律,左手用铃鼓打击节拍进行练唱,而在聆听范唱的时候,老师也可以用铃鼓适当的按强弱规律拍打出该曲的拍子,让学生在旋律中找到歌曲的拍子,长此下去,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节奏观念,开始教他们自划拍子唱谱,而当学生们学会了自划拍子歌唱的时候,统一整齐的合唱已经成为可能。
三、令整体和谐统一的法宝
在实施二声部歌唱教学的课堂中,往往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课堂管理问题:小学校里的音乐教学,不是一对一的教授课,而是几十人的课堂,平常的课很难做到公开课那样个个都专心致志,仿佛总有一些人五音不全,总有一些人快或慢半拍,也总有一些人把音乐课当了娱乐天地而在吵吵闹闹,要把他们教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合唱整体,难度可想而知!有时候仅仅一两个学生的打闹,就足以把你整各课堂毁掉!部分学生总是像中了魔力一样闹个不停,而且总是事与愿违地让你无法制止!学生的种种不专心和打闹,都是影响整体歌唱教学获得效果的主要绊脚石,有没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令学生整齐划一地专注听练和演唱?有!
1、神奇的镜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课堂中安放了一部dv,准备把同学们的演唱录制下来,神了!全班竟然安静起来,鸦雀无声!而且个个腰肢挺直!原来这是镜头的魔力,小小的镜头仿佛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代表着成千上万对眼睛!现代多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善用多媒体设备常常会帮上我们一把,这一伟大发现,使我又产生了新的教学思路:何不利用dv、手机等录音和录像设备定期把音乐课中的演唱录制下来,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建立“校园歌声”音乐播客,并把这些课堂录制的作品放上去,让课堂的歌声飞出课堂,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上传播与共享,通过网络点击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通过互相聆听,对比提高。这一招的确收到许多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严谨科学而不失风趣---课堂管理的神奇药剂
一定的程度上,学生是一部部的录音机,在他们会创作和自主歌唱之前,他们必须先学会录制。而他们赖以聆听的听觉器官,就是录音机的录音话筒!
话筒是录制音乐不可或缺的设备,听觉是学习音乐的不可或缺的器官!假如有条件,我们可以作一个这样的实验: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部录音机、一个录音话筒,让他们录制你的音乐,然后进行回放,我们会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
录音回放,可能有的录音机能播出完好的歌声,有的可能是断断续续的有不足的声响,有的可能是咔嚓咔嚓的噪音,有的可能声音全无。。。孩子们不是忘了插话筒,就是没有打开话筒开关,或者对接触不良的线路束手无策!
音乐课堂也不外如此!老师要有效地检测所有的设备是否完好,并保证每位孩子都已开启话筒。当老师掌控了孩子们的听觉神经,美妙的音符方会源源不断的输入他们的心灵。而心灵就是录音机存放音乐的中心部件,耳朵就像话筒是把音乐传入心里的第一道关口,而耳朵与心之间还有一段话筒线般的线!这是至关重要的!我的音乐课教学,就是不断的检测这条线的连接情况,并且想方设法把它连接起来。标签:
有一天上四年级的音乐课,视唱《小小少年》的谱,唱完第一行,停下,我走到一位开小差的学生前问:唱到哪里?---他果然糊涂乱指!我调侃说:这位同学耳朵与心之间的那条线可能断了,(同学笑),那可不得了呀!请他出来在认真听听,是否真是这样?标签: 全班再次从头唱谱,唱到第三行停下,问:唱到哪里?他非常肯定地指了出来!我再次调侃:看来这位老兄的耳朵与心的线没断,只是他刚才没有打开开关而已!学生大笑,我凶起来:谁来上课不懂的把开关打开,我下课再给他修理修理!---遂整课没人再敢在下暗地胡搞!
可见,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能将学生的心“管”住!严谨科学而不失风趣的教学智慧,正是佐助课堂管理的和歌唱教学的神奇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