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种植课程目标
① 小学劳动课是什么课程有没有这门课程
有。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劳动课教学指导文件。
1987 年 10 月,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技能。”
教学要求体现了通过劳动课教学促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精神。
(1)小学劳技种植课程目标扩展阅读:
1、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21世纪,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与富强,不仅需要领先的科学,还需要与科学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更需要具备现代劳动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素养,能应对以技术为基础的未来社会的挑战的广大劳动者。
2、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它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性特征。
3、劳动课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
② 怎样开展种植类综合实践活动
怎样开展种植类综合实践活动?
(讲座稿)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之一,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以劳育美,以劳增智。
二、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1.动手与动脑结合。劳动与技术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
2.以项目为载体。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不是就技术学技术,而是以完成一件制作、从事一个任务、形成一样产品、进行一项设计的项目形式展开。
3.可感的操作对象。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对象和操作对象一般与可感的事物、问题相联系。除了学习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外,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伴有人与工具、与材料、与物体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一作用,加深自己的学习体验,加深自己对材料、对工具、对技术过程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在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的认识。
4.多学科的视野。劳动与技术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综合运用各学科基本知识。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5.贴近现实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热爱生活,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技术应用生活,并创造新的生活。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生活取向要求课程内容安排上应更富有弹性和开放性,应体现农村和城市的不同特点,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
6.开放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课程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开发潜力较大的开放性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劳动、技术、家政、职业指导等科目,技术、家政等科目都包含若干项目,每个项目本身又具有开放性,有着丰富的内容,且这些内容与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通过蔬菜栽培等种植活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变化,学会一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一定的行为与习惯。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劳动、家政、技术和职业准备四个方面。3~6年级主要是自我服务和简单的公益劳动,家政常识,技术基础。
③ 劳技课是什么,讲什么
劳技课是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中学阶段的劳技教育使学生获得基础的技术学习与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终生技术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提出研究劳技课对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以此来更好的指导教学。
(3)小学劳技种植课程目标扩展阅读:
一、立体背景
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它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性特征。
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
劳技课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初中劳技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光荣和乐趣,学会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劳技教学模式,和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劳技课教学效果,改变过去那种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缓慢的状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手脑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设计、实践、制作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发明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科学素养。
④ 《植树与绿化》劳动技术教案
一、环保教育主题:
承担绿色责任、营造绿色环境、树立绿色观念、传播绿色文明。
二、行动口号:“美化校园我行动,爱绿护绿我能行!”
三、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幼儿从小学会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了解种树的益处。知道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增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四、 活动过程: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也就是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你们看!小树发芽了,花儿马上要开了,又是一年芳草绿。绿色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没有绿色,就没有我们人类。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绿化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但是自开学以来,我们发现了一些与爱护绿化不相吻合的行为。
请学生一一列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
主持人小结:有的同学为了贪图方便,从草坪中直接穿跑,并在草坪中玩耍;还有的同学折断树枝;更有个别同学用小刀刻画树木。这些都成为我们行为规范中极不和谐的一幕。为此,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爱绿、护绿小使者。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爱绿、护绿小使者。
请学生代表发言。
主持人小结:
我们倡议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幼苗。要求做到下面几点:
1、开展“绿化知识你我知活动”,了解校园里的每一种植物和一些绿化常识。
2、积极参加社区、学校组织的爱绿护绿活动,承担社区、学校附近绿化地面的保洁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劝阻。
3、向有经验的老师或家长学习种花、种菜。各中队可自带种子或植物进行种植养护,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也可以借此机会撰写观察日记,进行成果展示。
4、各中队自愿成立护绿小队,开展拣杂物、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如:修剪枝叶、松松土、拔拔草、浇浇水,不采摘花朵,不攀树枝,不践踏草坪。
主持人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美化我们的校园,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投入到“3.12”植树节的爱绿、护绿活动中去,为建设美丽、文明、和谐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提议,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集体宣誓:“美化校园我行动,爱绿护绿我能行!”
集体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在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⑤ 如何让小学劳技课堂活起来
劳技教育是一门艺术的学问,《劳动与技术》课是孩子们喜欢的动手实践课程,也是一门学习日常生活与简单劳动的常识、技能的课程。它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具有技能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新教材注重形成学生良好的技术素养,强调学生亲历实践和技术探究,注重设计与创新。但由于《劳动与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数学课或语文课,它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可能不一定完全按照设计好的思路教学,此时就会出现较为混乱的局面。面对劳技课上的大众化问题,教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并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还要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做到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
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对于劳技的教学来说,就显得和谐和轻松了。
(1)选择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2)选择教师的作品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二、选取合适的题材
劳动技术的课程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对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都适合。由于劳动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不适宜的教学活动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性别、知识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并努力做到个体化、个性化。
三、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外活动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联系紧密,且以实践为主体的基础性学习领域。
四、课堂教学要结合社会或是家庭教育
我们说一个人的腐化堕落的主要原因是从厌恶劳动、贪图享乐开始的,可见劳动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多么需要。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就更加重要了。因此,在劳技课中,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渗透给学生这样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总而言之,劳动技术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个人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奠基时期。作为一名劳技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各种手段、渠道、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劳技课中真正地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都喜欢上劳技课。
⑥ 小学劳技教案
《救护小常识》
教学目标 :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育目标:
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4、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课件一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
1、看一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1)课间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楼梯奔跑;
(4)教师里追跑;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
三、情境表演
1、师提供情境: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
2、学生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
3、尝试总结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四、判断分析
1、课件二,教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
(1)学生在马路上踢球;
(2)互相争抢玩具;
(3)用扫帚和伞打闹;
2、小组讨论: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
3、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课件三
(1)乘车时(车上车下)……
(2)课间活动时……
(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
(4)插电源时……
(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
五、实践操作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学生自由介绍;
(2)教师介绍;
(3)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一下处理,对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
(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绍
3、教师补充: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划伤
(3)流鼻血
六、讨论分析
1、课件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57页图)?
2、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3、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七、积累资料,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1、介绍救护小常识
(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2)伤口要及时处理;
(3)在工地受伤要及时去医院;
(4)烫伤后要用冷水冲洗、降温;
(5)流血要马上包扎(因为人的血量有限);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宣传救护知识。
3、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通过上网、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4、办一期《自我保护》宣传板报。
5、与家长共同编写《自我保护》诗歌。
⑦ 求适合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劳技课上课内容
《救护小常识》
教学目标 :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育目标:
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4、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课件一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
1、看一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1)课间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楼梯奔跑;
(4)教师里追跑;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
三、情境表演
1、师提供情境: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
2、学生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
3、尝试总结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四、判断分析
1、课件二,教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
(1)学生在马路上踢球;
(2)互相争抢玩具;
(3)用扫帚和伞打闹;
2、小组讨论: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
3、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课件三
(1)乘车时(车上车下)……
(2)课间活动时……
(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
(4)插电源时……
(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
五、实践操作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学生自由介绍;
(2)教师介绍;
(3)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一下处理,对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
(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绍
3、教师补充: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划伤
(3)流鼻血
六、讨论分析
1、课件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57页图)?
2、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3、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七、积累资料,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1、介绍救护小常识
(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2)伤口要及时处理;
(3)在工地受伤要及时去医院;
(4)烫伤后要用冷水冲洗、降温;
(5)流血要马上包扎(因为人的血量有限);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宣传救护知识。
3、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通过上网、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4、办一期《自我保护》宣传板报。
5、与家长共同编写《自我保护》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