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中国教育史,有你想要的。
『贰』 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背抄景1、国际上袭日趋激烈的竞争。2、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1)日本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参与社会和国际的意识b、独立思考的能力c、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创造一流的教育环境d、鼓励每处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2)英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精神发展,道德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培养交往能力,数的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进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国内基教课程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原课程存在的不足:(1)课程目标注重的是知识目标;(2)教学内容多杂,知识多、难度大,存在难繁偏旧的问题;(3)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量偏小;(4)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学科体量,违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叁』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英语逐渐成为全球通用语言。新课改理念要求实行素质教育,帮助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文章从以新课改理念指导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以创造性为原则激发学生兴趣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新课标下,有效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也在进一步推广。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要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和调整。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化角色,而且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统筹规划、科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单纯的灌输语法知识,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有效的语言学习机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基于根本的教学目的,着力于教学环节上,不断扩展语言学习的各个层次,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的精神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中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新课改理念指导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教学树立了全新的理念。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等,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改造我们教师自身,它要求中学英语教师需具有较高的英语素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英语教师还需根据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要使新课标精神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学理论,提升自身素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初中英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英语老师还要了解同教材相关的内容,介绍外国文化的背景,以便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并在课堂中让学生模仿、学习,就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 新课标改革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新课标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观念。成功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主体,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张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性学习,为实现这一点,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语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生活环境,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恰恰缺乏一定的语言习得环境,以此,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帮助学生寻找自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从而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在自主性学习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是繁重的,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各种综合能力中,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显得尤为重要,成功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的形成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说教都无法替代的,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精心设计自主性课题。英语教学不能唯书本,应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或者增加信息量,开发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以致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性的活动,如课文背诵竞赛、英语小品评比等,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注重组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开放式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深刻的研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借助自己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得体的动作,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含义,尽量优化研究课题,设计出既满足教学需要,又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身心特点的探究活动。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重塑时期,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自主学习的理念和策略,对于教学目的和新课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学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通过这些活动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会提高。只有教师积极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三、以创造性为原则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并积极地、主动地思考问题,才能开拓他们的思维,进而提高英语能力,将英语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初中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活动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到所学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学习需要兴趣,学英语更需要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排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重视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使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各种特定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逐渐形成用英语说和想的习惯。运用简笔画、挂图、插图等呈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直接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内容。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去完成具有挑战的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英语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英语教师应采用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所学语言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充分发挥和应用。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英语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标精神,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性学习,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热情,用高度的责任心去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追求有效教学是每个英语教师的心愿,它需要每个英语教师的不懈追求和探索。
『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为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体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大家的合作学习精神,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但是根据小学生
的思维特点,教师又必须要给以适当的示范、分析.在这过程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既要扮演个好演员,也要是个好导演.师生共同参与,营造一种师生互
动和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
『伍』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对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 陈红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EPD课堂教学原则EPD课堂教学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又称“16字实验原则”。(一)解读“16字实验原则”主体探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建构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能力。综合渗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以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将相关学科内容以及校内外相关信息综合起来,随机渗透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能力。合作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及全班讨论与其他合作探究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创新发展:教师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相关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二)新课程改革与“16字实验原则”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要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在课程资源上,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见,“16字实验原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实验原则”中的“主体探究”、“合作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16字实验原则”中的“综合渗透”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的要求;而“创新发展”是EPD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二、EPD课堂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主体探究”原则的实施1.注重同步设计与同步推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2.注重把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知识预习与问题探究作为起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促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3.指导学生独立选定研究专题,并进行自主探究。案例一: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北京首钢,了解首钢在实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和调查的资料,通过展示、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为北京首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学生各抒己见,如何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案例说明,教师非常重视课前知识预习和课堂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综合渗透”原则的实施1.注重在分科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2.注重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有长江巨大的水能、长江的航运、长江洪灾等三部分内容。教师选择了“长江洪灾”这部分内容作为EPD渗透点。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让学生体验洪水的巨大破坏力。然后出示长江洪灾发生频率表格,让学生看出长江洪灾的发生频率很高。引出问题:长江为什么洪水多发?教师发给每组同学1998年长江洪灾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分析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接着,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洪呢?最后,教师小结:只有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有自己的家园;只有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能生存与发展。这是在地理学科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的一个案例。从这个案例看出,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适的EPD渗透点,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参与,初步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三)“合作活动”原则的实施1.注重为小组和全班讨论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动提供较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2.注重启发各层次学生参与讨论,以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3.注重教师同学生的合作,有效发挥教师在深入理解难点并掌握重点知识方面的主导作用。案例三: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的《巴西》这节课,课前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为四个小组:巴西概况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每个组有一张组员分工表,组员各负其责,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对各组的资料进行精选和把关。课堂上,巴西概况组的同学根据查询的资料,介绍巴西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热带雨林组的同学分别扮演林业部长、外国开发商、当地农民、生态学家等角色,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巴西经济发展组的同学模拟巴西工业部长、农业部长等政府官员与外商见面会商讨投资问题。巴西之旅组的同学模拟导游,带领全班同学走进巴西,领略巴西风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点拨、补充和评述。这个案例说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四)“创新发展”原则的实施1.注重通过EPD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形成创新精神与能力。2.注重促进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EPD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烟老师的《传统工业区》这节课,教材采用案例编写的方法,以德国鲁尔区为案例,来讲述传统工业区。程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我国实际,增加了我国“东北工业区”这一案例,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东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启发学生通过学习鲁尔区,借鉴鲁尔区的先进经验,为实现我国“振兴东北”的战略目标出谋划策。这个案例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为振兴东北献计献策,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师生的同步发展。三、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了便于理解,“16字实验原则”的内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分别讲述的。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16个字中,最核心的是“主体”和“渗透”4个字,前者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后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这是EPD教育的两根理论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EPD课堂教学实践时,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渗透点;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鼓励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要有新的教材观和学生观。这是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点。(一)新的教材观教材不是教学的至高权威和惟一依据。教师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研发者。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教材研究后进行二次开发。(二)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等。(三)正确评价“综合渗透”(新的评价观)评价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需要把握两点:1.把握好“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并不是一节课中EPD的内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来决定。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一课,渗透点是长江洪灾;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巴西》一课,渗透点是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则是在进行EPD教育。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渗透点,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为过多的堆砌而冲淡了学科教学本身的特点。2.要力求自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大段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事例、现象,让学生体验和顿悟,师生达到共鸣。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一课,通过1998年长江洪灾的一段资料分析,让学生悟出人与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巴西》一课,通过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的讨论,使学生悟出环境与发展要协调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烟老师的《传统工业区》一课,通过分析工业区繁荣-衰落-振兴的过程,揭示人与环境协调-不协调-再协调的关系。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课,通过大量关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这些老师在教学中都非常自然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通过自然的渗透,既保证甚至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又使这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深化和升华,可谓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陆』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原因如下:
一、转变观念,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观念不仅在中学存在,在小学也存在;不仅在老师中存在,在家长中也存在。它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广博性,强化狭隘性;割裂能力的综合性,突出片面性;剥夺学生学习的乐趣,导致厌学、弃学。为了消除应试教育观念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首先要改变考试和评价方式,突出形成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同时,还要改革对英语教师的评价制度。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要突出中国教育的特点因此,课程改革要树、)_‘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_
三、进一步确认了我国英语教学的类型
我国的英语教学类型是英语外语教学,!八丁非英语二语教学。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语言环境的国家里,首先要发挥学习者的认知机制,要重视对语言技能和知识基础的培养,形成一定的语言素养之后,为进一步语言学习打下基础。这是中国人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探索的一条出路
四、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小学英语师资是开好英语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任何好的外语政策、教法、和教材都必须由合格的教师来实施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口l1j来源狭窄,在职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学理i仑和教法水平不太理想应该在加快培养高素质型教师的1司11 寸,加快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观摩教学、集体备课、假期培训、周末培训、网络培Ull和以老带新等形式
五、小学与中学的衔接问题亚待解决
衔接问题就是教学效益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条件好的小学与中学衔接上,使一部分小学生可以在中学能进行高起点的学习,缩短了英语学习的时间.为别的课程学习留下了空间。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还不能与中学英语教学接L头,有的甚至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这势必会给我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柒』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意义和背景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意义:课程功能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背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
从1999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
(7)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扩展阅读:
基础教育是为每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扩大、拔高。
基础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改革是要从传统的思维、行为方式中走出来,完成自我的蜕变。这个过程往往是艰苦甚至痛苦的。因而置身其中的人们,总会产生某种焦虑。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制约的。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为改革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课程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课改到底要改什么
『捌』 浅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人才的素质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的经济腾飞和科学进步。而人才的培养,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又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和严峻挑战。1、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倡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在内的更大改革,把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其功能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新课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2、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知识结构。新课程结构更多地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课程内容强调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只熟悉本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已不能胜任新的教学要求,视野宽广,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教师将在新课改中倍受青睐。3、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能力结构。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这对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换教师角色。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并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教师必须实现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转变,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中有所作为。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1、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政治品德,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政治理论修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2、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关和质量关。教师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质量,又要提高学生能力;既要发展学生个性,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人才。3、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不断研究问题,发现新问题,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跨学科联系的本领,探索新规律,使教育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4、教师应具有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还要有创新的能力。5、教师应成为在课堂教学中即有创造性、灵活性,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的“创造型”教师,又要即会教又会科研,又懂生产的“全能型”教师,同时也是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和决策者的“完整型”教师。6、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现状堪忧1、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影响教师专业化,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这种状况难以迎接21世纪教师专业化的挑战。2、教师专业能力不高,教学技能技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实践。教师角色又陈旧,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观仍然占主导地位,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还未深入中小学教师的心灵,也没有反映到教育实践中来。3、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薄弱,流于形式,难以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 四、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科研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学历提升、自我学习和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它对于培养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积极作用。1、全面实施目标导向策略,构建完善素质培养体系。学校应先从总体上确定了本校的总目标;然后对教师提出要求,使学校目标和教师个体目标结合一起,成为全校教师的行为准则。把科研兴师、兴校、兴教和培养教师素质、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到学校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培训网络建设到位、教研组和相关教师责任到位,具体落实的机制,组成科研兴师的网络,使教学、研究、培训融为一体。2、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培养教师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师科研、创新素质必不可少的途径。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展典型课例研究,营造教师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激发教师投身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加速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进程。3、实施互助互动策略,提高团结协作的水平。良好的教师间互助互动关系,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4、实施行动反思策略 增强创新发展的素质。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对教学过程的行为进行优化是永无止境的。自我反思本身也就是研究,自我纠正错误、自我完善就可能得到创新的成果。从而培养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化。5、实施全员校本培训的策略,提高教师实践素质。6、实施评价激励策略,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积极改革旧的评价制度,建立新的教研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只注重结果、考试分数而忽视过程评价的方式,淡化考试选拔、强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功能,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加强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全面衡量并将结果作为个人评优依据,以此来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的贯彻与落实,引领教师向教师专业化轨道前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综合型、研究型的教师。要在变革的浪潮中遨游,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清华大学教育领导力沈阳班 沈阳市第三十中学 李福广
『玖』 新课程改革学科背景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 对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 陈红
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EPD课堂教学原则
EPD课堂教学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又称“16字实验原则”。
(一)解读“16字实验原则”
主体探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建构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能力。
综合渗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以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将相关学科内容以及校内外相关信息综合起来,随机渗透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能力。
合作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及全班讨论与其他合作探究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
创新发展:教师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相关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与“16字实验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要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在课程资源上,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可见,“16字实验原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实验原则”中的“主体探究”、“合作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16字实验原则”中的“综合渗透”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的要求;而“创新发展”是EPD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EPD课堂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一)“主体探究”原则的实施
1.注重同步设计与同步推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
2.注重把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知识预习与问题探究作为起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促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
3.指导学生独立选定研究专题,并进行自主探究。
案例一: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北京首钢,了解首钢在实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和调查的资料,通过展示、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为北京首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学生各抒己见,如何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一案例说明,教师非常重视课前知识预习和课堂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综合渗透”原则的实施
1.注重在分科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
2.注重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
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有长江巨大的水能、长江的航运、长江洪灾等三部分内容。教师选择了“长江洪灾”这部分内容作为EPD渗透点。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让学生体验洪水的巨大破坏力。然后出示长江洪灾发生频率表格,让学生看出长江洪灾的发生频率很高。引出问题:长江为什么洪水多发?教师发给每组同学1998年长江洪灾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分析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接着,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洪呢?最后,教师小结:只有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有自己的家园;只有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能生存与发展。
这是在地理学科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的一个案例。从这个案例看出,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适的EPD渗透点,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参与,初步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合作活动”原则的实施
1.注重为小组和全班讨论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动提供较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2.注重启发各层次学生参与讨论,以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
3.注重教师同学生的合作,有效发挥教师在深入理解难点并掌握重点知识方面的主导作用。
案例三: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的《巴西》这节课,课前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为四个小组:巴西概况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每个组有一张组员分工表,组员各负其责,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对各组的资料进行精选和把关。课堂上,巴西概况组的同学根据查询的资料,介绍巴西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热带雨林组的同学分别扮演林业部长、外国开发商、当地农民、生态学家等角色,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巴西经济发展组的同学模拟巴西工业部长、农业部长等政府官员与外商见面会商讨投资问题。巴西之旅组的同学模拟导游,带领全班同学走进巴西,领略巴西风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点拨、补充和评述。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
(四)“创新发展”原则的实施
1.注重通过EPD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形成创新精神与能力。
2.注重促进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EPD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
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烟老师的《传统工业区》这节课,教材采用案例编写的方法,以德国鲁尔区为案例,来讲述传统工业区。程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我国实际,增加了我国“东北工业区”这一案例,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东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启发学生通过学习鲁尔区,借鉴鲁尔区的先进经验,为实现我国“振兴东北”的战略目标出谋划策。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为振兴东北献计献策,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师生的同步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为了便于理解,“16字实验原则”的内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分别讲述的。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
“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16个字中,最核心的是“主体”和“渗透”4个字,前者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后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这是EPD教育的两根理论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EPD课堂教学实践时,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渗透点;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鼓励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要有新的教材观和学生观。这是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点。
(一)新的教材观
教材不是教学的至高权威和惟一依据。教师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研发者。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教材研究后进行二次开发。
(二)新的学生观
新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三)正确评价“综合渗透”(新的评价观)
评价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需要把握两点:
1.把握好“度”。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并不是一节课中EPD的内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来决定。
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一课,渗透点是长江洪灾;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巴西》一课,渗透点是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则是在进行EPD教育。
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渗透点,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为过多的堆砌而冲淡了学科教学本身的特点。
2.要力求自然。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大段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事例、现象,让学生体验和顿悟,师生达到共鸣。
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一课,通过1998年长江洪灾的一段资料分析,让学生悟出人与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巴西》一课,通过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的讨论,使学生悟出环境与发展要协调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烟老师的《传统工业区》一课,通过分析工业区繁荣-衰落-振兴的过程,揭示人与环境协调-不协调-再协调的关系。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课,通过大量关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这些老师在教学中都非常自然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
通过自然的渗透,既保证甚至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又使这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深化和升华,可谓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尽管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国家所处的地域等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的教育表现出互不相同的特点,有其个性的一面,然而,由于它们都是孕育、发展、完善于工业经济时代,所以,它们又表现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点,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它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各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教育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越来越自觉地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做出准确的概括并非易事,在这里,我们只谈对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预示着人类发展新时代的到来。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此后,“知识经济”一词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由于从20世纪如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工具、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概念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