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㈠ 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取
教学目标来是语文教学活动源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㈡ 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㈢ 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1、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2、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3、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
在广州中星小学跟岗学习的第三天,我听了中星小学陈康英老师执教的诗歌教学课例《七律·长征》后,让我对以往的这些困惑有了一些启迪。
《七律·长征》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红军长征是何等的壮举!但是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遥远,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很有限,而且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段距离。基于对文本的细读和对学情的了解分析,陈康英老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厚感情。我整理如下:
一、运用文本的背景资源,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万事贵乎始”,课堂伊始,陈老师引导学生初识作者毛泽东、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回顾领袖与长征的内容,巧妙地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迅速地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二、运用名家朗读的音频资源,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
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七律诗中表现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七律·长征》的韵律和节奏美呢?陈老师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播放了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模范名艺术家的朗读,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运用图片、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感悟文本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演示,能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细品诗意,感悟诗情”上,引导学生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陈老师展示了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引导学生体会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辛。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这诗句时,陈老师向学展示了当年寒光闪闪的铁索桥图片,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站在这13根铁索上,我看到了桥上 ,桥底 ,桥对面 ,那场面真叫人 。”紧接着,陈老师播放了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视频,通过多媒体演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在看视频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朗诵诗歌,在朗诵中升华长征精神。通过这样设计,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深刻地体会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进一步感受毛泽东同志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陈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拓展延伸,读懂诗人”,为学生出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另一首革命诗歌《忆秦娥,娄山关》,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讨论,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后还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毛泽东的一些优秀诗篇。这样精心的设计,陈老师巧妙地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诗人毛泽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更宽广的文学天地。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陈老师的这样的课堂设计不正是很好地践行了叶老的这个语文教学观吗?不正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精神吗?
【听课反思】
听了这节课后,我对“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引入语文课堂”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自己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领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和能力,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对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在陈康英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这节课堂中,我发现:正是因为陈老师能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她的语文课堂多姿多彩丰富而实在,让她任教班级的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另外,我在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更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所以,我认为,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引进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来,故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发现、判断和取舍的能力。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善于发现、正确判断和果断取舍的能力。二、组合、变通的能力。为了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的能力,要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让课程资源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更有效。三、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店,走向社会、自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一片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在新课程实施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为语文教学引进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更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㈣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 立足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配套读本、 教学挂图、 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 我们也应与时俱进, 改变简单“教教材” 的局面, 而是 “用教材教” 。 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努力做到以下两方面:l.科学把握教材, 利用课本资源。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 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以往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注重的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点, 忽视了教材作者或编者在教材中贯彻的教学思想。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来说, 由于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材的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想象世界, 充实教材资源。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 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小学生敢想、 敢说、 敢做, 他们富有个性化的奇异多彩的想法、 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 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学生的“标新立异” 、 “异想天开” ,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 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二、 联系生活, 创建环境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 的确, 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之外的学习空间, 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 洁白的墙、 固定的黑板、 秧田形的桌椅、 严肃的老师、 恭敬的同学……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 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要求我们在强调学习氛围的同时, 更应使环境温馨、 舒适、 富有生活气息,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 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 我们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 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 焦点, 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 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2.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现在使用的教科书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注意挖掘课文中生活化的课程资源。(1)把课堂融入社会。 与大自然相比, 社会要更丰富、更复杂、 更生动。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更重要的源泉。 我们虽然无法把社会搬进课堂, 40分钟也很难再现丰富的生活画卷, 但我们可以把课堂融入社会。有人说课堂是个小社会, 这个小社会虽然只有四五十个成员, 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滴水可以照出整个太阳, 一个班级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问题是要寻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条渠道。一是想象式。 想象式可由老师或学生提供一个情景或事情的开端, 由大家来设想发生了什么事情, 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二是辩论式。 可以提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 如对 “上网的利与弊” 、 “自由与纪律” 等展开辩论, 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见, 这正反映了社会上不同人群的不同认识。三是实用式。丰富的社会生活对作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也是课堂作文融入社会的一个渠道。(2)让艺术再现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 更典型, 也更生动。 在语文课堂上用艺术来再现生活情景, 是课堂语文生活化的一条捷径。在40分钟的课堂上, 我们可以唱一支歌、看一幅画、 演一场戏或欣赏一个电视片段, 启发引导学生, 激起学习语文的欲望,创造新的作品。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 生活的主要场所, 合理地利用校园、 教室等场地, 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 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 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 以熏陶学生的情感,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 加强渗透, 整合学科资源
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 关注书本, 忽视人本, 强调独立, 缺乏合作, 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 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 处处留心皆语文, 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 强调学科的整合。如何把学生的课本世界融会贯通, 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 成了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切入点。在教学中, 音乐、 美术、 科学、 数学等等, 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㈤ 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可以体现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与智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 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 紧扣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配套读本、 教学挂图、 工具书、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 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㈥ 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一出台,便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它以崭新的面目倡导综合性学习,而且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出了与自然、生活联系的观点,既契合时代的要 求,又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充分展示出现代教育意识及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在{标准)的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单列一项,这既是一个创新,也是一种落实.它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要 真正从狭小的语文教育(单纯的课本)圈子里跳出来,放眼生活,放眼自然,放眼世界。只有 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走向成功。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要强化资源意识,并致力于发现资源,整合资源
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尤其是不同于理科课程;语文课程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概括说有以下内容:
1、学科资源。
即教科书、工具书.这里既指语文学科本身,又指其他学科。语文教科书、工具书理所当然是语文课程资源,而且是很重要的资源.因为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社会的起点就是语文教科书。脱离语文教科书则有可能纸上空谈,至少不能快捷的寻到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课堂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语文,除英语外的其他各科教科书也是用汉语写成的,其中对一些科学知识的介绍是非常讲究的,或叙述说明,或分析归纳,或详略得当,或首尾照应,所以将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中掌握知识甚至积累书面表达的材料。
2、校园资源。
一是指校内可视性语文课程资源.这主要包括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图书角、宣传栏、壁报、标语等。实验表明,人的各种器官所获得的知识的比例,视听占了94%,而其中的视觉又 占了83%,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广泛阅读现在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阅读学的建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另外,阅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学校这些可视性课程资源,恰恰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空间,同时在内容上又做了引导,不致使其误入歧途.
二是指校内视听资源。包括各种集会等视听资源.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文艺会演等。这种种活动本身就为学生创设了学习语文的环境.作为旁观者,能感受现场气 氛,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作为参与者,不仅内心深受熏陶,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还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还包括校内信息媒体等视听性资源,主要指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校园广播能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电视、电影由于视听结合,具有生动的感官功能,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再加上信息量大,故将此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只是教育者要认真组织,正确引导,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
3、家庭资源。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家长应为孩子配备必要的语文学习用晶,创造优良的语文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安静的读书空间。另外,学生要通过家长感受亲情,通过家长了解社会,与家长合作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4、社会资源。
这包括自然资源和各种人文资源。美丽的自然风光,能引起人们无限遐想,或禁不住陶醉其中,产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感受,或景情融通,物我一体,形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体验。它能触发人们创作审美的灵感。人文资源范围广泛,有文化建设、文物古迹和风俗人情等。具体包括社会可视性和视听性语文资源.如校外阅览室、展览 室、纪念馆及各种广告、集会、舆论等。这些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还能进行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总之社会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性,而且就在学生周围,甚至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一是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二是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好,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是能体悟人情,增强其辨别能力,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原则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课内是学习的基础。抓住课内,才能打好基础,而围于课内又根底浅薄,捉襟见肘。因为学生终归要走出课堂。我们应该一方面将语文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延续课内的语文活动;另一方面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课外应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2、科内与科外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是学生打基础、学方法、摸规律的重要手段。然而,其他学科也是语文课程资源,这其中也包含着语文要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中学语文,尤其要学习语言的应用和内含的人文精神。
3、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
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语文学习提供了素材、空间、样板,不仅可以练就学生“活”的语文能力,而且感染学生的精神、调整学生的心理。然而,学生的学习应是终身性的,单靠校内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引向校外,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意识,摒弃只有校园内才能学语文,只有语文课才能学语文的错误观点,积极主动地从社会中、生活中寻
找语文学习的内容,提高语文能力。只有这种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
4、有序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不能不加指导,让学生随意为之,它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由近及远、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认识规律。一开始,教师就应制定严格 的计划,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规范地训练和及时地调控,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学科资源和校园资源,并把它作为学生接触社会资源的起点,使之尽早把握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资源又不是单一的、孤立的、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决定了在开发利用时应彼此渗透、借鉴、通融、促进,达到灵活有效,协调发展。
5、放开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亦不能面面俱到不够深入,要点面结合扩展延伸。放开手脚,放远视野,放宽思维,如此才能脚踏实地,头顶蓝天。放开有利于大资源观的形成,有利于大语文观的产生。然而,放开并非放纵,并非信马由缰地乱搞一气,这需要教师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严格要求学生,控制其盲目、 无效的行为,尽量避免其少走弯路。放开与控制二者相辅相成,做到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三、拓宽渠道,灵活设计,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明确资源的广泛性及开发利用的原则还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教师要真正从心里重视,将这种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语文教学的内容;还要创造性的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在语文实践中达到开发的目的。缺乏后者,语文课程资源还仍停留在静态的层面上,不能为我所用。因此,在实际的开发利用中,教师的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建平中学程红兵老师就创造性的开发了信息媒体资源,他引导学生收看收听{东方时空)节目,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语文活动,讨论问题,发表看法,畅谈感想,汇集知识等,深受学生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报载英国小学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语文活动的做法,对我们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颇有借鉴意义。他们把学生分成四组,活动分为四项,一是分组用地图寻找集合点;然后根据介绍分头寻找藏起来的小盒子。二是分小组测量水流速度。三是定点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植物和人物活动。四是观察山顶上的一堆石头废墟,结合大草原,假定在浓雾季节,想象自己独自回家的情景。回校后学生整理写作一系列文章,共五篇。一篇是说明文,配图介绍草原地图,并标出河流,房屋、道路和自己的行走路线。一份实验报告,学生写明测量流水的目的、 手段、操作方法和实验的结果。一篇描写文,描写草原上的一种典型植物,或描写他在某一点观察到的人物活动。一个虚构的故事,以草原、浓雾和城堡(废墟联想成的)为背景创作一个 故事:想像自己意外地离开了队伍,不得不独自寻路回家的历险故事。一篇叙述文,学生按实际顺序叙述整个活动的自然过程。最后,教师再将这些作品编成一个专辑。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学科,上述语文活动也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实地测量,虚构假想,察图寻物、设境感悟,说明叙述、联想创造,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校外体验,校内表达,单篇作文、整理编辑,最大限度地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此活动,学生岂能不喜?语文也是最富创造性的学科,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以上例子颇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了自然资 源,学生从中所受益处就不是浅层的,平面地,而是深层次立体化的,尤其是多角度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无论是综合性还是创造性,始终紧扣着研究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动手动脑搞研究的应是学生。这是语文资源开发的根本所在。总观例子能概括一句话:利用资源做研究,可以这样说,资源是形式,研究是内容:资源是载体,研究是实质,资源是手段,研究是目的。有了研究,才有学生思维的机敏和能力的提高。
实际上,语文课程资源在具有广泛性的同时还具有开放性。一是任何人都可去开发利用,一是由于每位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不尽相同,同样的资源对不同的开发利用者会带来 不同的结果。这就再一次告诉我们,语文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寻找最佳突破口,以最优化的方式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比如组织学生搜集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词,然后审视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最后再据此写成叙述文、描写文,感想文等。再比如组织学生从作文中搜集错别字,从社会上搜集错别字,然后进行归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避免的措施等。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可靠的保证。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去珍惜利用。然而,有些时候又不是语文教师一人 之力所能达到,这需要包括学校在内的多方支持、配合。因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师配置相应的设备,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
学校要结合本校的特点,突出人文精神,形成立体化的语文教学资源。让一草一木都说话,让一墙一壁都育人。美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可视可感的素 材,激活学生内在的语文学习因子。建好用好学生阅览室,像高密一中那样,使每一本优秀的书籍都活起来,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
学校要与社会各方面联系,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社会语文课程资源。即使学生自发零散的去利用也能取得一定成效。倘是老师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效果肯定会更好。而最高层次则是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开发利用。这最高层次还需教师平时的正确引导。因此,学校就有责任有义务与社会各方面取得联系,为学生的发展广辟渠道,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及学校要真正想办法,有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它。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算走出一条真正的成功之路。
㈦ 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可以体现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与智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 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一、 紧扣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配套读本、 教学挂图、 工具书、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 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l. 科学地利用课本资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 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学习中,学习者注重的是教材中的知识点, 而忽视了作者或编者在教材中贯彻的教学思想。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来说, 由于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材的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尊重学生的想象世界, 充实教材资源。语文教学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 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小学生敢想、敢说、 敢做, 他们富有个性化的奇异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 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相融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我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我把游客怎样进洞,又如何出洞,这一路线制成动画,学生一见如故。在课堂上,一个学生进行大胆质疑,他说:游客进洞出洞是由工人拉进拉出,而且惊险不已。那么洞里的哪个工人又是怎样进去的呢?这个学生的质疑,引起了老师的震惊,学生的轰动。学生无意中学会了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思考,又通过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利用教学媒体凭着自己的智慧给学生一个精彩的课堂,一是学生喜欢,二是学生对这门功课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二、 联系生活, 创建环境资源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现在也提倡“大语文”:即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的确, 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之外的学习空间, 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只有不断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才会充满活力。 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使课堂过于沉闷。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要求我们在强调学习氛围的同时, 更应使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2.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现在使用的教科书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1) 把社会融入课堂。与大自然相比, 社会要更丰富、更复杂、 更生动。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更重要的源泉,我们虽然无法把社会搬进课堂, 40分钟也很难再现丰富的生活画卷, 但我们可以把社会融入课堂,问题是要寻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二条渠道:一是想象式。首先由老师或学生提供一个情景或事情的开端, 然后由大家来设想发生了什么事情, 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二是辩论式。提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如对 “上网的利与弊”、“自由与纪律”等展开辩论。 (2)让艺术再现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 更典型、也更生动。在语文课堂上用艺术来再现生活情景, 是语文课堂生活化的一条捷径。在40分钟的课堂上, 我们可以唱一支歌、 观一幅画、 演一场戏或看一个电视片段来启发引导学生, 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 3.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 将校园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用来作为语文教学课程资源, 以熏陶学生,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三、 加强渗透, 整合学科资源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 关注书本, 忽视人本, 强调个体, 缺乏合作, 使学生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 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将音乐、美术、科学、数学都变成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四、 组织实践, 开发地域资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 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乡土文化朴实、生动、 富有人情味儿, 处处洋溢着 “真、善、美” 的气息。 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比如文峰公园,荆门历史;饮食文化如:盘龙菜、惠峰酒;曲艺文化,采莲船、花鼓戏;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这些都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2. 在地方自然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地方自然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植物、 动物、山川、 河流等资源。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 既可以利用丰富的物产和秀美的山川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㈧ 如何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依纲照本,逐课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大胆的进行单元学习,求同存异:但最终都是要体现出编书者的意图来的。殊不知爱好读书的学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来学习如同嚼蜡。我们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的避开这种现象,对编写者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探险”单元时,学生可能早已把本单元的课文读过好几遍了,当你做老师的讲到“探险”话题时,同学们可能并没有被那些“探险”家的精神所感动,反而对探险的刺激津津乐道(如攀岩、公园水渠冲浪等等),那就可以因势利导,给予一定时间让他们探讨这个问题,还可设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如:斯科特等人是英雄吗?鲁滨孙呢?夸父和孔子呢?提示同学们写出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紧接着还可趁机设计了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讲心中(作品中)的英雄故事,评心中的英雄人物,写身边的英雄事迹 ……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的意图,却也可以创造性地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二)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拓宽学生学习面。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如上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请学生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如果仅以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好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三个网址,于是就先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收集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然后再开展知识竞赛,最后再动笔,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多了,也可以写出较好的想象作文。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中各种学习论坛和E—mail的形式与校内外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使得语文学习打破“学校围墙”的限制,使同学们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语文水平。
(三)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
应该说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关注体验学校生活是学习积累的捷径。如,结合“名著欣赏”课,指导同学们自编自演,先由同学们讨论、确定剧本的主题、内容、人物,然后再分工协作准备资料,丰满人物形象和相关情景;再由同学们分头执笔写出自己负责的章节或片断,在试演中修改,在修改中试演,如是反复几次,最终创作出自认为不错的作品来。学生们能在创作中体会出艰辛与乐趣,更加体会出那些名篇巨著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如《红楼梦》般“增删十载”而成,由是更有滋有味地投入到名文佳作的阅读中去寻找灵感与体味美感了。
除此以外,还可利用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训练,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比如开设书法课、歌词鉴赏会、诗文朗诵、读书报告会、口才课、佳作欣赏课、赛诗会、故事会、讲演会、读书笔记交流会、课本剧表演会、时事讨论会、辩论会、办手抄报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充分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长足的发展。
(四)留心大自然,开展实践活动。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 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街头、书摊、市场,假期随父母旅游一些知名景点或一些不起眼的小山村,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即是语文学习。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与人的交往,使学生对现实、对生活、对价值的认识不断的改变和加深,让学生把社会的体验表达出来,这就走向了与做人相结合的道路。社会的交往,是情感的交往,是做事态度的交往,是价值取向的交往,因此语文学习也应重视交往的过程。在这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独特的体验。学生很愿意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既反映了作文的真实,又反映了人生的态度。 如,为了上好《漫游语文世界》,学生通过走上街头,学来活生生的街头语言,并能把它们再现于舞台,批评指正人们不规范的言行;收集大量的生活用语,也能对他们鉴赏品评;并且学以致用,写出很好的广告用语及标牌、对联等。
(五)结合家庭生活,渗透亲情体悟。
“家”是活动的环境和感情的载体,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但是学生却常常觉得无内容可写。即使写了,笔下的文字也是一个个被“挤”出来的,缺乏情感激荡。的确,“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如果不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情,习作时,他们往往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应付写作。因此,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为说真话、诉真情、写真文将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在开放式的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刘国正先生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乳交融,难分难解”。因而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让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开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实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㈨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如何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可以体现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体现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与智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 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 紧扣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配套读本、 教学挂图、 工具书、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 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追答:
3.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 将校园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用来作为语文教学课程资源, 以熏陶学生,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 加强渗透, 整合学科资源
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 关注书本, 忽视人本, 强调个体, 缺乏合作, 使学生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 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将音乐、美术、科学、数学都变成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四、 组织实践, 开发地域资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 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乡土文化朴实、生动、 富有人情味儿, 处处洋溢着 “真、善、美” 的气息。 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比如文峰公园,荆门历史;饮食文化如:盘龙菜、惠峰酒;曲艺文化,采莲船、花鼓戏;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这些都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2. 在地方自然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地方自然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植物、 动物、山川、 河流等资源。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 既可以利用丰富的物产和秀美的山川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3. 在游览名胜古迹中开发课程资源。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 并将其融入到学习资源的范畴中。我们可以通过 “游名胜, 玩语文” 的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课程必须既植根于现实, 又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