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热点话题
『壹』 关于新课程改革,它的理念、内容、背景以及你对它的看法,3000字左右。
这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 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更符合儿童的特点。
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二、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材安排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并不是倡导学生去掌握每一种算法,它是指群体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它也不代表解决这些问题就只有这几种算法,而是通过这些算法的展示,说明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算法,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出各种算法的特点,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三、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的学习和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到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还设计了“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小调查”、“实践活动”等小栏目,这些小栏目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让学生通过讲数学故事、玩数学游戏等,增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四、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创设了许多以学生所经历的事例为情境。如:踢足球、乘车、送水、跳绳、分苹果、踢毽子、搭积木、买铅笔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贰』 新课程改革包含哪些内容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叁』 试述我国新课程改革实现了哪些方面的重大变革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肆』 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学生主体问题、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问题、多元评价问题、教育均衡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热点,很难落实到实处。
『伍』 怎么看待这次新课程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愈觉得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的发展依靠改革、创新的推动,社会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唤课程改革,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能够不断地推动教改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社会呼唤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适应社会需求。
我国现行基础课程,有其优良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它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四有”新人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和我国进入21世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现行基础课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中的需求,不能完全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儿童。也就是说,学校的培养与未来社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教育与社会发展不能同步。值此,国家推动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政府指令性课程改革。
从足球杯比赛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运动员的体质、胆识、意志有待加强; 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中外合作的深入,外国人与我们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与外国人直接会话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我们的儿童大多是进入初中才接触到外语的学习,事实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现行课程所培养的人才与国外明显的差距就是,实际工作能力较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尤其是在特别看重分数的地区更为突出;现行课程所培养的人才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部分学生综合能力欠强,由于分科教学,且各科的联系又不太密切,可以说某些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函需加强,怎么能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呢?……诸多原因引起了全社会诸多方面呼唤课程的改革,新课程改革正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师的角色、学习方式的转换等方面,真正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期极大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曾记得有一位人武部长,在一次增兵活动中,大发雷霆,扬言要找教育部门。实在是难怪这位部长,而今的应征对象中,近视眼确实是淘汰的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课程的设置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不再是整天埋头苦攻所谓“主科”,无暇去顾及“副科”,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去锻炼身体、发展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学生的体质加强了、素质提高了。相信未来的应征中,不再会因为教育的问题,而增加征兵的难度。
二、教师呼唤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推动教育改革。
新时期的教师早已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变化中认识到,课程需要改革、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急需改革,因此,部分教师已从教学困惑中走出来,开始了教改研究,正如李吉林老前辈,在南通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所说的:“我们要成为学者型的科研型的教师”。
我们有不少教师,已经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调整了我们的思路,注重了教学与课程整合、课程与课堂的开放生成,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们成了教改的先驱,推动了教育改革。当然,考试的指挥棒、整体课程的设置、难尽合理的教育评价、社会的整体环境等等因素对教师的困扰,老师们深深觉得:只能借助于国家整体力量的支撑,教育改革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发展。
恰逢此时,国家推出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在我们的摸索中前进与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前,我们更注重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我们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就脱离了现行教材的束缚,借鉴了北师大编写的这部分教材的优点,并加以了发挥,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首先,创设了购买每个9元的篮球环境,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学生的热情很高,很快就得出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然后,我们再取运用手指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同学们很快就记会了口诀。接着,我们再取现行教材中“算算填填”的优势,让学生在练习中发觉其中的规律:9和几相乘就等于几十减几。最后,再回到购球环境中来,随意说出购球个数,让学生答出需要的钱数。课内,我们更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各门课程相互渗透。如,上面介绍的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分两大组坐开,一组作为买方,一组作为卖方,用真正的钱和球让学生去感受购物环境。在记忆、运用9的口诀时,让孩子们自己说出记忆、运用困难的口诀,再让其他同学帮助记忆,说出记忆的好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更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和情感。课后,我们更注重学生的需求。我们常常采用各种渠道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记得一次与学生的闲谈中了解到,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们全体老师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在自己的课程中如何充分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去渗透知识。想想如今的教学过程,无非是向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中深入,新课程改革必将根深叶茂,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家长呼唤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促进全面发展。
好多家长都清醒地认识到,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孩子除了知道一点书本知识,其他什么也不懂。而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有多少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呢?因此,家长们早就为此而叹息、呼唤、把孩子送去进行各种培训、请家教……
从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尤其重视能力的发展、创新的教育、环境意识的培养,强调体美教育、终身教育,可以说新课程改革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令家长放心。前些时候,一位二年级的家长兴奋地告诉我:真没想到他的孩子今年来的变化这么大,回答问题思路广阔。有4个盘子里放了4个苹果,1个盘子里放了3个苹果,求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位家长告诉孩子有两种解法,可孩子却说有4种解法:4+4+4+4+3=19(个),4×4+3=19(个),4×5-1=19(个),3×5+4=19(个)。孩子一边说还一边用小棒摆给这位家长看。这还不算什么,我们在一年级试行的“每天向家长汇报”(即把一天学习中感受最深的内容用适当的形式向家长汇报)更是让家长赞不绝口。家长们都说,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能随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更能欣赏到自己的孩子或说或唱或跳的表演,调味了家庭气氛,如今的教育改革令他们放心。
四、学生呼唤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满足学生欲望。
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知道,学生早已厌倦了枯燥无味的读写算,而那些本来必不可少的电脑、体艺、社会、自然,却常常要看老师的心情、考试的指挥棒以及周围人群对教育的理解,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这些课程只是一个虚设,一学期下来,这些课程只上了寥寥几课,学生叫苦连天。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基础技能、综合课程、信息技术等,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欲望。而今的课程设置就给出了明确的导向,就谈一年级体育,每周安排了4节,学生的体育锻炼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上级教育部门的考查不再只是语文和数学等所谓的“主科”,还插进了“综合”课程的考查,这无疑是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必须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由此,学生大声叫欢,电脑、体艺、社会、自然等课程正常开展,学生各方面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孩子们真正拥有了自己广阔的空间,他们能在自己的主宰之下增长自己能力、发展自己的长处。曾有一位高年级的同学跟我的同事说,为什么新课程改革不早点推行,否则,他的画将不只是在省级获奖。一句“高傲”的话吐出了学生的心声……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注重了方方面面的呼唤,认清了现行课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出台在社会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求,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我们全体教育界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改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陆』 关于新课程改革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和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作比较,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柒』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改革的热点问题是什么
热点一 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突出问题是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高考导致中小学教育的唯“分数”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不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高考太重知识基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考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势在必行。
第一,必须坚持统一高考。高考是人才选拔质量、公平选拔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持续稳定。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的高考,坚持统一高考不动摇,绝不能盲目废止或变动高考。
第二,改革高考管理体制,实行“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为了理顺高考与教育的关系,提高高考在选拔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的效能,有必要改革高考管理体制,明晰政府、高校、考试机构和中学等各自的责权关系,实现“教、考、录”三者分离、各司其职,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第三,高考改革要稳步推进。因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和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避免急风骤雨式的激进改革,否则会造成更多矛盾、更大混乱。此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到考生、教师的适应性以及多部门的协调性,要避免否定式的改革方式,更不能是推倒重来。
热点二 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
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目的在于建设一支以解决农村教育症结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队伍。农村教师问题涉及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与教师个体等诸要素的关系。农村教师问题的解决依赖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要素的共同参与,并通过退出规则、吸入规则、价值规则和提高规则四个基本规则维持其运转,达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问题可以采取八大举措:一是制定适合农村学校情况的教师编制标准、职称名额。二是设立具有切实奖励作用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三是中央、省级财政统筹农村教师工资。四是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确保农村教师培养质量和入编上岗。五是建立政府教师培训经费支付制度,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六是改革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方法。七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和县域内交流制度。八是与代课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热点三 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技,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行困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七大政策建议:一是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二是切实提高技能岗位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三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提高质量,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要。五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六是改善职业教育的形象,让全社会都了解职业教育。七是满足各类人群尤其是处境不利人群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热点四 如何解决择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
最初,择校及其收费问题被认为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表现,政策上要求学校不得搞“计划外”招生,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从1995年开始,政府强调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并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和“择校生”问题,不单纯是收费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进而提出继续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逐步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是解决“择校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依法开办民办学校,以满足一些家长的择校要求。然而,在随后出台的政策中,既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择校生”,又提出在一些大中城市经审批可允许少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近期内招收“择校生”,择校费等收入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使用。政策本身的自相矛盾使得治理择校的初衷无法实现,将社会上择校需求向民办学校引导的设想在现实中也严重走样。21世纪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呼声日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贯彻了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治理择校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均衡发展化解择校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
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治理择校的政策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五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国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议的不断引进,以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高校的冲击,传统的高校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传统的教学在异化和改变,行政化的问题和政绩观的影响使得高校教学更加关注表面现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视。对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清醒的认识,严重的偏向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建议:一是应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正确的高校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服务的意识,最核心目标的确立要指向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和质量,既有学术学习的维度,又有社会适应性、创造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等。二是应关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三是调整对教师“双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用心教学,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要从思想转变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设,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优化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评价,增加学生、教师、社会和行业的参与,使教学评价工作的服务性、专业性、系统性、参与性、互动性、诊断性、建设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证。六是鼓励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学创新探索,加强相关成功案例的研究与推广,特别应在提供经费、政策支持、培训教师、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更新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完善学籍管理、优化实习和就业指导、健全教学组织、改善评价、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方面给予导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有更开阔的探索和发展空间。
热点六 如何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问题
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确立而不规范到制度化,再从制度化到不断完善的三个历史阶段。现阶段,由于我国存在行政化与应试弊端,教师评价制度不利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学术腐败现象频出,改革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十分必要。
在教师队伍中推行绩效评价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不被业界人士接受。二是评价量化标准难以确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人的发展是不能够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绩效工资改革中,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难以解决。四是难以保证教师最低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并不断提高。五是难以保证绩效评价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依据。六是绩效评价不能减轻教师负担,反倒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对于改善和根治教师职业倦怠无益。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于自身评价制度的设计以及是否应该实施绩效评价往往没有发言权,利益诉求没有表达的途径。这些均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推行教师绩效评价,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已成定势。如何使这一评价制度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有可为广大一线教师接受并认同的标准。这一标准的产生和实施都要有能够真正代表教师利益的群体组织监督和参与。在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体不能缺位。第二,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保障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发展并培养教师行会,赋予其一定的政策空间,使得教师这一教育评价中现实的弱势群体有自己利益诉求的代表。第三,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中的权力部门。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教师工资起点,保证客观,不设上限,这些是对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必要条件。
热点七 如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问题
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这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公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入多头管理,支出重经济轻民生;教育财政责任过多下放到基层政府,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过低。
建立政府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理念和思路是: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须有法可依。为保障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和增长,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法律法规,使法律责任具体化、规范化,增强可操作性。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的另一方面是要有标准可依。如制定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标准要遵循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则、承认地区差别的原则、通用和简便的原则。二是政府行为必须到位。要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按照各级政府财力水平的具体情况,从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出发,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政府履行自身责任,行为必须到位。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应依法加强和改善对同级政府教育投入情况的监督。既要对预算进行监督,又要对预算执行过程和决算进行监督。要在明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细化教育行政处罚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加大处罚力度。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教育法庭等,保证司法尊严,维护教育权益。
热点八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前者主要是:自我认识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实际能力欠缺,人文精神缺失;就业观不科学,就业心理脆弱;创业意愿和意志薄弱,创业准备不足。后者主要包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促进就业的社会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和教育体系不合理,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要问题:部分高等学校对就业指导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就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就业教育方法手段比较单调;就业教育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个性化指导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业指导观念存在误区;创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就业教育对策与措施建议的指导思想,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具体建议有: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大胆创新,转变教育思想,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完善就业教育;加强宣传,促进用人单位树立良好的用人观;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优化市场结构,协调其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完善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热点九 如何发展学前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城镇地区。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问题有: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迄今没有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普惠性优质资源少;政府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责权不清,管理不力;农村学前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素质低且稳定性差;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监控力度不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弱势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精神贫困与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政府责任未落实,规划、督导等制度性偏差等。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议对策:第一,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具体责任。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第二,完善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学前教育和托幼服务成本的机制,建立补偿救助制度。合理调整布局,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第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制订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和工资标准,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四,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进素质启蒙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督导评估。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热点十 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有:课业负担、活动负担、心理负担、身心负担、多重负担等。形成这些负担的根本症结在于体制障碍,即由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的一种不良的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竞争与博弈机制的存在,这种竞争与博弈机制就是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它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学校教育的走向,引发恶性竞争。教育系统内的学业负担只是这种不良机制的产物,其发生的机理是竞争与博弈过度;其根本动因是人们想通过竞争与博弈获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实现向社会上层的流动,而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是实现社会分层的“过滤器”,只要社会分层存在,这种“过滤器”就有存在的可能。这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而依然无法改变现状的根本症结所在。
减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社会问题,不是单一的教育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对社会、学校和家庭进行综合治理。人力资本竞争与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会评价误导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历史根源;传统人才观、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思想基础;教育质量低是产生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内部原因。
真正实现减负,要认真研究并处理好减负与就业、减负与升学、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与择校、减负与学生自主发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具体对策主要有:正确认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制定完善的减负政策,减小政策代价;继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提高高中入学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课程改革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等。
『捌』 关于新课程改革~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和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作比较,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玖』 中国新课程改革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新课程开发中的困境:
课程开发是推行了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破旧立新,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编审与制定都提出很多耳目一新的课程开发理念。然而,经过近几年的研究论证和实践检验,这些课程开发理念暴露出不少问题,面临着多元性与确定性、理想性与操作性的两难困境。
1、新课程标准制定。新一轮课程改革借用很多西方最新的教育理论,对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给以严厉批判,力图创建与以往有根本不同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具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虽然包含知识、技能,却极力淡化知识在教材编制和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希望更多地加入主观、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理论界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话语:我国的课程概念应该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课堂教学将从“人(教师)一人(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学生)一应答性环境系统”;开放经验要求开放学科、开放课堂、开放学校,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打成一片。这些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教育观念使得课程标准词义模糊,没有明确指向,缺乏确定性,最终陷入种随意论说的境地。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因此茫然失措,无法具体操作。
2、教材编审。教材编审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编审队伍良莠不齐、观念陈旧,编审队伍之间关系缺少协调;教科书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和评价尺度落后,教科书的内容未能与我国社会生活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统一编制的教材与地方自行了编制的教材,以及地方教材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教科书内容存在克隆现象;某些“权钱交易”的干扰导致此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自学科在整个课程架构中的定位和各个学习领域的特性,而是各自发挥,想当然地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时间紧张,无暇顾及教材品质。其根源主要在于:(1)教科书制度存在审、评不分现象。在国家正式组织的教科书评价活动中,其组成人员有行政人员、教材专家、教科书的编制者与审定者,却没有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的可靠性、真实性与针对性存有疑问。(2)缺少公众参与,没能调动公众的智慧、热情和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搞好中小学教材的审定上作。(3)缺乏对审定(审查)委员会上作的问责和对通过审定后的教材的质量监管。
3、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设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的宏观结构上为尊重和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条件。不过,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课程目标的达成。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动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策略,这虽然可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外部诱因与动力,但也容易造成忽略学校资源条件以及教师意愿与能力的弊端,使校本课程开发仅仅沦为一种变革的口号,难以在学校扎根;其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具体到什么程度缺乏研究和统一认识,致使很多学校自行其是,有违课程开发的本来目标;另外,各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很多学校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根本就不具备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
4、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被推崇得无以复加的课程理念,似乎它是包治现有教育弊病的灵丹妙药。诚然,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有其积极意义,可一旦这种课程观念置学校现实、学生特点和教育本质目标于不顾,而被过度滥用,就必然导致思路封闭、内容干瘪,以至混淆视听。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策略,将它混同于课程,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混乱。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除此之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其他领域,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决不是这此零星活动的简单相加,它们需要以某种模式有机地整合起来,达到课程实施效果的最优化。而现实情况却是,学校常常无意或者有意地把各种校外课外活动、兴趣活动小组及学生团队活动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在许多校长和教师看来,只要是学科课程与课堂之外的活动,都是综合实践活动。如此一来,综合实践活动就有可能成为随意的、可有可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