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课程校本教材
A.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对联趣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本课程开发之民间对联
对 联 趣 谈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充满趣味和智慧的对联世界。
巧 对(两则)
陈摩人
(一)
清代初,连山莲塘人彭希商,号会斋,十三岁时即在当时县学就读,学使来查员生的业绩与才学,信口出了一上联曰:“诸肉不如猪肉味”求下联。彭希商略一思索即时应对曰:“百花怎比柏花香”学使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这孩子有出息,以此正式名列泮庠(即成为秀才,据说从此彭族开始成为“书香门第”之家)。后来彭希商由拔贡授福建泉州府教授(学政官)颇有声望。
(二)
清代中叶,有个人叫邓维森,据说自幼聪慧,进入私塾读书前就能吟诗作对,远近闻名。有一次,外地江右来了一位名士,听说邓维森是个神童,便来和睦乡来找他,正巧和邓维森在村头池塘边相遇,江右名士便出一联曰:
“一池浮萍,许多鱼虾藏底下。”
邓维森听了,毫不困难地对道:
“两株乔树,若干鸟雀宿其中。”
江右名士听后非常欣赏,赞扬道:“好对,好对!”
“头落地”对“角朝天”
从前,有位书生赶路上京考试,走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从那条路走好。刚好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河边大石上磨斧头,他走上去向老大爷问路。老大爷抬头看看书生,想了想,就说了几句话:“磨斧头,上山头,砍木头,头头落地”。他说:“如果你对得上,就指路给你。”书生想了很久都答不出,只好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妻子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又走回来?”书生只好将路上遇见老大爷,问路出对的情况告知妻子。叹了口气说:“你别着急,明天一早我就帮你想出来,今晚上你就安心睡觉吧!”
第二天一早,妻子早早起床来,叫书生跟着她去,看她做工。她走出门外,就折起一边衫角,直走到塘边,坐上小船,到塘里摘菱。书生看看瞧瞧,果然有所醒悟。于是,辞别妻子赶路去,又在三叉路口遇上老大爷,他对:“折衣角,落塘角,摘菱角,角角朝天。”老大爷听了,高兴地指路给他前去。
研讨与练习
一、 仔细阅读故事中的三副对联,请你说说对联都有那一些特点。
二、 读了文中的三个小故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结合实际上谈谈你自己的切身体会。
三、 利用课余、寒暑假时间,收集出现在你身边、生活中一些对联,如行业联、装饰联、春联、寿联等。并拿回学校与其他同学交流欣赏。
课本内容说明
《巧对》两则,分别讲了彭希商和邓维森两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生动有趣且充满智慧。彭希商因对对子而成为秀才,邓维森因对对子大受江右名士称赞,能让学生从中受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两对对联无论在字数、平仄、词性、内容方面都对得很工整。
第一则中的对联,属于异字同音对,即把一个字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分别字排在一副对联内。如“诸”和“猪”同音,“百”和“柏”同音。上下联都是七个字。上联末字音调是去声,属仄声;下联末字音调是阴平,属平声,符合对联的仄起平落,平仄相合,音调和谐。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也对得十分工整,如“诸肉”对“百花”(名词对名词),“不如”对“怎比”(虚词对虚词),“猪肉”对“柏花”(名词对名词),“味”对“香”(形容词对形容词)。并且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讲的是所有的肉类都不如猪肉的味道,下联运用一个反问句,表明所有的花都比不上柏花香。
第二则中的对联,上下联都是十一个字。上下联末字分别是“下”和“底”,同样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要求。且词性也对得十分工整,如“一池”对“两株”(数量词对数量词),“浮萍”对“乔树”(名词对名词),“许多”对“若干”(副词对副词),“藏”对“宿”(动词对动词),“底下”对“其中”(副词对副词)。上联讲的是在浮萍下藏着许多鱼虾,下联讲的是在乔树中宿着若干鸟雀,内容也相关。
《“头落地”对“角朝天”》讲了一个书生问路应对的有趣故事,对联同样充满智慧。此联属复字对,即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如对联中的“头”和“角”字。除此之外,在字数、平仄、词性、内容上也对得十分工整,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研讨与练习
一、 细阅读故事中的三副对联,请你说说对联都有那一些特点。
此题意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形成初步认识。能判断什么是对联,并为填写简单的对联打下基础。
二、 读了文中的三个小故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结合实际上谈谈你自己的切身体会。
此题目的让学生从文中人物身上受到思想教育,从而认识到博览群书、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三、 利用课余、寒暑假时间,收集出现在你身边、生活中一些对联,如行业联、装饰联、春联、寿联等。并拿回学校与其他同学交流欣赏。
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活动教案——对联趣谈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草。
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隼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谈话引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说对联故事。
巧 对(两则)
陈摩人
(一)
清代初,连山莲塘人彭希商,号会斋,十三岁时即在当时县学就读,学使来查员生的业绩与才学,信口出了一上联曰:“诸肉不如猪肉味”求下联。彭希商略一思索即时应对曰:“百花怎比柏花香”学使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这孩子有出息,以此正式名列泮庠(即成为秀才,据说从此彭族开始成为“书香门第”之家)。后来彭希商由拔贡授福建泉州府教授(学政官)颇有声望。
(二)
清代中叶,连山和睦乡的邓维森,据说自幼聪慧,进入私塾读书前就能吟诗作对,远近闻名。有一次,外地江右来了一位名士,听说邓维森是个神童,便来和睦乡来找他,正巧和邓维森在村头池塘边相遇,江右名士便出一联曰:
“一池浮萍,许多鱼虾藏底下。”
邓维森听了,毫不困难地对道:
“两株乔树,若干鸟雀宿其中。”
江右名士听后非常欣赏,赞扬道:“好对,好对!”
“头落地”对“角朝天”
从前,有位书生赶路上京考试,走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从那条路走好。刚好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河边大石上磨斧头,他走上去向老大爷问路。老大爷抬头看看书生,想了想,就说了几句话:“磨斧头,上山头,砍木头,头头落地”。他说:“如果你对得上,就指路给你。”书生想了很久都答不出,只好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妻子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又走回来?”书生只好将路上遇见老大爷,问路出对的情况告知妻子。叹了口气说:“你别着急,明天一早我就帮你想出来,今晚上你就安心睡觉吧!”
第二天一早,妻子早早起床来,叫书生跟着她去,看她做工。她走出门外,就折起一边衫角,直走到塘边,坐上小船,到塘里摘菱。书生看看瞧瞧,果然有所醒悟。于是,辞别妻子赶路去,又在三叉路口遇上老大爷,他对:“折衣角,落塘角,摘菱角,角角朝天。”老大爷听了,高兴地指路给他前去。
(1)讨论对联的特点:
从这三个对对联的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
对联一般有四个基本特点:
A、 字数要对,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平仄相合,音调合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有抑扬顿挫之美。
C、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以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D、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自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作用。
(具体分析见课文内容说明)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三 学生交流对故事
1 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请说给一般说给班上的同学听听。
2 指名说。
四 练习写对联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来写写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1 老师这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下联。
蚕吐丝——(蜂酿蜜) 辞旧岁——(迎新年)
说时机_——(顾大局)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神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
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2、个人或小组出对,同学应对。
3、我这里还有不完整的几副对联,请大家帮忙对对。
(1)写缺字对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猜数字对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横批:南北----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缺一(衣)
下联:六七八九----少十(食)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3)敦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问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敦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四、 欣赏对联
a) 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对联呢?
b) 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一副副精妙的对联,我们不难发现:对联确实是中华民族的奇葩,它能表达种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它能增强喜庆气氛,给人一种喜气洋洋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副对联:
(1)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似河水清。
(2)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3)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4)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5)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五、 赠言结课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B. 小学科技课都有哪些内容
1、观察星空
星空是汉语词语,拼音是xīng kōng,指有星光的天空。
2、观察航天器
航天器(spacecraft):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
航天器的出现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球大气层扩大到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引起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飞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3、观察生物
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4、观察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
5、制作小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C.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案如何制作小水轮
课题 流动的水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9页--《流动的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亲身体验到流水的力量。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自然中不同水体的美丽。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供实验用的小水轮。
4、能想出2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快的方法。
过程方法:观看、质疑、猜想、实验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对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科学探究的欲望。
2、在小组共同探究中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塑料片、水轮模板、剪刀、吸管、透明胶带、竹扦、水槽、烧杯。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2、组织学生说一说观看后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全班交流观看结果。
学生说出:
(1) 有的水平如镜。
(2)有的奔腾咆哮。
(3)有的直流而下。
(4)有的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
通过让学生观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科
学
探
究
二、感受流水和静水
1、 组织学生猜测水的力量与什么有关。
2、 组织学生通过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
组织学生说出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
3、组织学生利用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
组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三、让小水轮转起来。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制作小水轮。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2、组织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制作小水轮。
学生猜测出。
(1) 与水的高低有关。
(2) 与水的多少有关。
学生亲自体验静水和流水。
学生说出:
(1)静水把手放在上面,力量小,动水的力量大。
(2)静水把手放在上面,手有些上浮,动水没有浮力。
(3)……
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模拟。
学生争先进行汇报。
学生根据材料共同交流讨论制作小水轮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在小组内制作小水轮。
让学生在足够的活动时间内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理念。
增强学生的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受与思想得到充分表达。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D. 校本教材是什么
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拓展资料: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
“校本课程”主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在刘旭东、张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
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
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从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 )。
E.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有什么区别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校本课程越发得到基层学校的欢迎与喜爱,但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都习惯地把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混为一谈,背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造成了实践中的混乱。为进一步发挥校本课程的实践功效,实现校本课程的育人目标,本文结合有关研究成果,谈一谈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主要区别。
区别之一: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
校本课程的内涵一般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的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在课程开发的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三是在课程开发的场所方面,具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可见,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内涵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后者是课程实施的媒介,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区别之二: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存在范围等方面有明显不同
校本课程是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而我国这种统一管理又往往不能关照各地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校的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一项课程政策。校本课程要求每所学校都必须做到,但校本教材则不同,它是校本课程开发后,有些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由校长和教师编制的教材,而非所有学校都必须具备。换言之,校本课程是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标准,是所有学校的必 l须,校本教材则不一定是所有学校的必备,即便是有些学校编写了一部份校本教材,也因为校本课程的时效性、变化性等特点,使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率都受其限制,更何况考虑到教师的时间、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课程的成本等因素,不可能使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配有校本教材。所以,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存在范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区别之三: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政策的合法性上有根本不同
校本课程早在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 月8日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两个文件中有关课程方面的规定,无疑为这种新生的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和课程决策民主化潮流的校本课程提供了课程政策上的合法性。但与之相比的校本教材则不然,尽管目前我国教材本身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概念,特别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的“编写教材事先须经教材审定结构审定后才能在中小学使用”,“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行政部门两级管理”。但目前学校编制的校本教材都不具备上述的审定条件,因为校本教材的出现,主要依附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校本课程自身的时效性、变化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使校本教材的编写必要、使用范围、使用周期、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极其有限,所以目前出现的校本教材很少要经过行政部门的审批。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教材是不具备教材政策的合法性。所以,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政策的合法性上是有根本不同的。
您所编谢的当属课本教材。
——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误,应该是校本教材!